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第2课时)(共27张PPT、2份视频)-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第2课时)(共27张PPT、2份视频)-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9-14 08:4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三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第二章神经调节
第2课时
1.兴奋是如何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2.兴奋在突触处是如何传递的?
3.为什么不能滥用兴奋剂和吸食毒品?
本节聚焦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在完成一个反射的过程中,兴奋要经过多个神经元。一般情况下,相邻的两个神经元并不是直接接触的。
当兴奋传导到一个神经元的末端时,它是如何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呢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任务:阅读课本P28-P29,思考以下问题:(4min)
1.什么是突触小体?什么是突触?
2.兴奋如何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3.为什么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4.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去向?
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速度一样吗?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小体
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
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
2.突触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
线粒体
兴奋传导的方向
突触小体
(提供能量)
(高尔基体,内含神经递质)
突触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本质:糖蛋白
神经递质
受体
突触=突触小体?

2.突触
突触前神经元__________的膜,还可以说是____________的膜。
轴突末梢
突触小体
突触间隙中充满了________(液体)
组织液
一般为下一个神经元________或__________的膜,也可以位于肌肉细胞或腺细胞。
树突
胞体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突触——类型
a:轴突—细胞体型
b:轴突—树突型
c:轴突—肌肉型
d:轴突—腺体型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结合突触结构图,请同学们说一下兴奋如何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3.兴奋的传递过程
①兴奋到达突触前膜所在的 ,引起 向 移动并释放 ;运输方式是______。
轴突末梢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神经递质
②神经递质通过_______________到
附近;
突触间隙扩散
突触后膜的受体
不消耗能量
胞吐
需要消耗能量
突触前膜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③神经递质与 结合,形成 ;(化学物质)
突触后膜的受体
④突触后膜上的 发生变化,引发 ;
离子通道
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⑤神经递质被______或 。
降解
回收
递质-受体复合物
3.兴奋的传递过程
突触后膜信号转换:化学信号→电信号
避免持续发挥作用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兴奋的传递过程
——总结
神经
冲动
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
突触
前膜
突触
间隙
突触
后膜
膜电位改 变
胞吐
递质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
另一个神经元细胞体或树突;
肌细胞或腺体细胞膜。
突触
电信号
电信号
化学信号
(1)过程
(2)信号转变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该变化一定是兴奋吗?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兴奋的传递过程
不一定,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1)图1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Na+内流,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2)图2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Cl-内流,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Na+内流,后膜产生动作电位,后膜兴奋。
Cl-内流,增大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使后膜抑制。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兴奋与否主要与释放的神经递质有关!
4.神经递质的种类
常见神经递质有哪些呢?
主要有乙酰胆碱、氨基酸(如谷氨酸、甘氨酸)、5-羟色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P29相关信息)
兴奋性递质:
抑制性递质:
如乙酰胆碱、谷氨酸、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如甘氨酸、5-羟色胺
Na+内流,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后神经元兴奋
Cl-内流后,强化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使后膜难以兴奋,表现为抑制作用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5.特点
①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②突触处兴奋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要慢。
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原因:突触处的兴奋传递需要通过化学信号的转换。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6.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比较
项目 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 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
涉及细胞数
结构基础
信号形式
方向
速度
效果
单个神经元
多个神经元
神经纤维
突触
电信号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可双向传导
单向传递
迅速
较慢
使未兴奋部位兴奋
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专题: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过程中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
(1)刺激a点左侧, 点先兴奋, 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 的偏转。
(2)刺激b点,由于突触处兴奋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要慢, 点先兴
奋, 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 的偏转。
(3)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 , 点不兴奋, 点可兴奋,电流计发生 偏转。
a
d
两次相反
a
a
d
一次
两次相反
d
a
三、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三、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有些兴奋剂就是毒品,会对人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三、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某些化学物质能够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其作用位点往往是突触。
1.作用位点
2.作用机理
①有些物质能够_______神经递质的_______和______的_______;
②有些会干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有些会影响_____________的_____的_______。
促进
合成
释放
速率
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
分解神经递质

活性
三、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3.兴奋剂和毒品
兴奋剂
(1)概念:
(2)作用:
原指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类药物,
如今是________________的统称。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活动
运动禁用药物
兴奋剂具有增强______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等作用。
人的兴奋程度
运动速度
为了保证公平、公正,运动比赛禁止使用兴奋剂。
毒品
(1)概念:
(2)注意:
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__________的
______药品和______药品。
鸦片
海洛因
甲基苯丙胺(冰毒)
吗啡
大麻
可卡因
形成瘾癖
麻醉
精神
有些兴奋剂(可卡因)就是毒品,它们会对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三、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观看视频,结合P30思考讨论,回答讨论题的三个题。
三、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1.服用可卡因为什么会使人上瘾?
可卡因会影响大脑中与愉悦传递有关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利用神经递质——多巴胺来传递愉悦感。
在正常情况下,多巴胺发挥完作用后会被突触前膜上的转运蛋白从突触间隙回收。
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会使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于是多巴胺就就留在突触间隙持续发挥作用。
三、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2.你还知道哪些毒品 如果有人劝你吸食毒品,你会以怎样的方式拒绝
冰毒
可卡因
吗啡
摇头丸
海洛因
罂粟
三、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3.你听说过吸毒导致家破人亡的事例吗 你认为吸毒会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哪些危害
我该带谁走呢?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向社会宣传滥用兴奋剂和吸食毒品的危害,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小结
结构
类型
突触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高尔基体,神经递质)
→充满了组织液
→离子通道→神经递质受体
神经元之间:
神经元与肌肉和腺体:
a.轴突—肌肉型
b.轴突—腺体型
a:轴突—细胞体型
b:轴突—树突型
兴奋提供突触传递过程
神经冲动→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膜电位变化→兴奋传到下一个神经元
结构变化
信号转换: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单向传递、比神经纤维上慢、总和性、敏感性、易疲劳性
神经递质
种类
兴奋性:
抑制性:
Cl-通道打开,Cl-内流,强化静息电位,后膜难兴奋
分泌方式:
胞吐(单向传递);
化学物质阻断兴奋传递的影响:
与神经递质争夺受体上的结合位点
阻断神经递质的合成或释放;
使神经递质失活。
Na+通道打开,Na+内流,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去向:被降解或回收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拒绝兴奋剂与毒品
特点:
假说:对现象的尝试性解释,实验预期:对检验假说的实验结果推测
练习与应用
一、概念检测
1.有些地方的人们有食用草乌炖肉的习惯,但草乌中含有乌头碱,乌头碱可与神经元上的钠离子通道结合,使其持续开放,从而引起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可导致死亡。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A.食用草乌炖肉会影响身体健康
B.钠离子通道打开可以使胞外的Na+内流
C.钠离子通道持续开放会使神经元持续处于静息状态
D.阻遏钠离子通道开放的药物可以缓解乌头碱中毒症状
2.乙酰胆碱酯酶可以水解乙酰胆碱,有机磷农药能使乙酰胆碱酯酶失活,则该农药可以( )
A.使乙酰胆碱持续发挥作用 B.阻止乙酰胆碱与其受体结合
C.阻止乙酰胆碱从突触前膜释放 D.使乙酰胆碱失去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C
A
练习与应用
1.枪乌贼的神经元是研究神经兴奋的好材料。研究表明,当改变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的时候,静息电位并不受影响,但动作电位的幅度会随着Na+浓度的降低而降低。(1)请对上述实验现象作出解释。
(2)如果要测定枪乌贼神经元的正常电位,应该在何种溶液中测定?为什么?
静息电位与神经元内的K+外流相关而与Na+无关,所以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的改变并不影响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与神经元外的Na+内流相关,细胞外Na+浓度降低,细胞内外Na+浓度差变小,Na+内流减少,动作电位值下降。
二、拓展应用
要测定枪乌贼神经元的正常电位,应在钠钾离子浓度与内环境相同的环境中进行。因为体内的神经元处于内环境之中,其钠钾离子具有一定的浓度,要使测定的电位与体内的一致,也就必须将神经元放在钠钾离子浓度与体内相同的环境中。
练习与应用
2.一般的高速路都有限速的规定。例如,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行驶, 车速最高不得超过120km/h。在高速路上行车, 要与前车保持适当的距离,如200m。另外,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禁止酒后驾驶机动车。请你从本节所学知识的角度,解释这几项规定的合理性。如果遇到酒后还想开车的人,你将怎样做?
在行车过程中,发现危险进行紧急处置,实际上需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反射过程。视觉器官等接受信号并将信号传至大脑皮层作出综合的分析与处理,最后作出应急的反应,要经过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及多次突触传递,因此从发现危险到作出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车速过快或车距过小,就缺少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反应的过程。此外,酒精会对神经系统产生麻痹,使神经系统的反应减缓,所以酒后要禁止驾驶机动车。遇到酒后还想开车的人,需告诫:酒后不开车,开车不喝酒;酒驾、醉驾是违法行为。
二、拓展应用
感谢观看!
1.兴奋是如何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2.兴奋在突触处是如何传递的?
3.为什么不能滥用兴奋剂和吸食毒品?
本节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