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背影—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随堂小练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擦拭(shì) 交卸(xiè) 狼藉(jí) 触目伤怀(chù)
B.赋闲(fù) 不屑(xiào) 踌躇(chú) 情郁于中(yù)
C.阔绰(zhuò) 差使(chāi) 粗犷(kuàng) 步履蹒跚(pán)
D.马褂(guà) 簌簌(shù) 颓唐(tuí) 祸不单行(dān)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老李最近不但失业,又生了重病,可真是雪上加霜、祸不单行啊!
B.近几年来,我都是东奔西走,为了生活到处奔波。
C.看到眼前的美景,他触目伤怀,一种喜悦涌上心头。
D.《背影》这篇课文给人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情真意切,让人感动。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是“我”暗笑他“迁”的原因。
B.第6段主要写了“我”的两次流泪,分别是感动之泪和分别之泪。
C.这两段中,“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由不接受父亲的关爱转变为因父爱而感动。
D.这两段的语言素朴而又不失典雅,匀净而又不失细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点出事情起因,把《背影》置于大不幸的家庭背景中,笼罩在哀伤的氛围之中)
B.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反映出父亲放下沉重的橘子后,感到身体很轻松)
C.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表现了父子间的相互体谅和照顾,尤其是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怀)
D.我心里暗笑他的迂。(表现了“我”当时的心理:觉得父亲的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背影》选自《朱自清全集》。
B.《背影》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叙述的是作者到北京上学,父亲到浦口火车站送他,照料他上车,并为他买橘子的情形,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
C.《背影》运用正面描写的方法,通过记叙回家奔丧、月台买橘、车站送别、读信思父等事件,着力刻画了父亲的形象。
D.本文以“背影”为线索叙事抒情。开篇“背影”点题,引出下文故事;买橘描绘“背影”,表现深切父爱;别时眼望“背影”,离情催人泪下;读信浮现“背影”,思父不能自已。
6.下列对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表现了作者对自己当时不理解父亲的自责)
B.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表现了父子相互体谅和照顾,尤其是父亲对儿子的关怀)
C.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认为自己尽到了做父亲的责任,心里觉得满足)
D.进去吧,里边没人。(表现了父亲对社会世态的不满和无奈)
父亲的背影
章中林
①和父亲没有相见已经一年有余了,我常常梦到父亲的那个背影……
②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从镇上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七十岁的老人了,能开电瓶车吗?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探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
③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我空闲的时候,喜欢到他那里玩耍。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一个特写就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④前些日子,看到库尔贝的一幅油画《采石工》,我才恍然明白我的印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因为那时生活拮据,父亲就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类似,戴着草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这能从父亲当年拍的一张黑白照看出来。
⑤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棕色的脊背,绷紧的双臂,高举的铁锤。整幅画面有着无穷的张力和撼人心魄的表现力,谁看了会不对他翘起大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亲却完全没有了那种气势,委顿矮小,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
⑥回到家,我感冒了。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看到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我说我来。父亲笑说,你是纸扎的,经不起风。这时,我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伸着颈,哈着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了一张弓。望着步履蹒跚的他,我的眼泪流了出来。身为儿子,我却不能让年迈的父亲颐养天年。
⑦走的那天,临出门,父亲叫我等一等,摘些苦柚带着。他说苦柚对我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益,一树的苦柚基本上都被他摘了下来。望着树顶上的苦柚,他准备爬上树去摘。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危险!我叫嚷着跑到父亲的跟前,想要夺下他的腰篮,但他断然回绝了:别看你比我年轻,但是爬树,我灵活,你不行。
⑧站在树上的父亲,就像一只塑料袋挂在树上,似乎随时都会被风吹落。这时我的泪又来了。父亲哪里还有当年的宽阔背脊,人瘦得有些变形,只剩下一手可握的轮廓了,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蜕皮的蝉一样。他的夹克被风扬起来,就像被鼓起的风帆。那手更是让人不忍直视——黢黑的烧火棍一样,没有一点光泽;皲裂的麻秆一样,没有一点肌肉。这还是父亲吗?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模糊了我的视线。
⑨一年多来的每一个日子里,我都思念着父亲,忘不了他的背影。无论怎样,我一定要回去看看父亲,和他说一说今天我的工作、我的生活……
(有删改)
7.请从人物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的句子。
8.文章描写了父亲的哪几个背影?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9.第⑥段说“望着步履蹒跚的他,我的眼泪流了出来”,第⑧段说“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模糊了我的视线”。这两次的“眼泪”包含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10.读完本文,请你说一说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A.正确;B.“屑”应读“xiè”;C.“绰”应读“chuò”,“犷”应读“guǎng”;D.“簌”应读“sù”。故选A。
2.答案:C
解析:ABD使用正确;C.使用有误,触目伤怀:见到某种情况而内心特别悲伤。该成语和“一种喜悦涌上心头”意思不符。故选C。
3.答案:A
解析:A项,根据课文第5段“他嘱我路上小心……托他们只是白托”可知,“我”暗笑父亲“迂”是因为他对“我”的叮嘱和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故选A。
4.答案:B
解析:B.“心里很轻松似的”表现了父亲对为儿子又做了一件事而感到满足和欣慰。故选B。
5.答案:C
解析:ABD正确;C.有误,“正面描写”错,应为“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故选C。
6.答案:D
解析: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和爱护。
7.答案:运用了细节描写和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刻画了一位年迈且奇瘦无比的父亲的形象,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愧疚、心疼。
解析:本题要求从人物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从人物描写方法上看,“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这是对父亲脊背的细节描写。从修辞手法上看,“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张犁”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画线句通过细节描写和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年迈且无比消瘦的样子;再结合下文的“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等句子可知,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愧疚、心疼。
8.答案:①国庆放假回家,父亲开电瓶车接“我”的背影;②父亲年轻时在山里帮人炸石头的背影;③父亲挑粪浇地的背影;④父亲上树为“我”摘苦柚的背影。
解析:全文有四处写到父亲的背影:第②段“他探着头看着前方……上面只裹着一张皮”,这是国庆放假回家,父亲开电瓶车接“我”的背影;第③段“身形高大的父亲……带着呼呼的风声”,这是父亲年轻时在山里帮人炸石头的背影;第⑥段“这时,我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整个人弯成了一张弓”,这是父亲挑粪浇地的背影;第⑧段“站在树上的父亲……没有一点肌肉”,这是父亲上树为“我”摘苦柚的背影。
9.答案:第⑥段的流泪是看到父亲挑粪浇地时步履蹒跚的样子,而“我”却不能让他颐养天年而感到心酸、自责、愧疚;第⑧段的流泪是因为看到极度瘦弱的父亲而感到心疼和无奈。
解析:第⑥段,当“我”看到父亲挑粪浇地时步履蹒跚的背影,“我的眼泪流了出来。身为儿子,我却不能让年迈的父亲颐养天年”,父亲“步履蹒跚”仍然不辍劳作,“我”因而深感愧疚、心酸、自责。第⑧段,结合语句“父亲哪里还有当年的宽阔背脊……没有一点肌肉”可知,“我”看到爬树为“我”摘苦柚时的父亲的背影而流泪,表现了“我”看到因年老、劳作而瘦得变了形的父亲而感到的心疼、无奈。
10.答案:“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他默默无闻,勤劳一生,疼爱孩子,背负着艰辛的劳作,承担着沉重的责任,为家庭奉献,却无怨无悔。
解析:第②段写父亲开电瓶车来接“我”,第⑥段写父亲不让“我”帮忙浇地,第⑦段写父亲尽管身体不如以前,年老瘦弱还坚持爬树为“我”摘苦柚,体现了父亲疼爱孩子,无怨无悔;第③段中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体现父亲劳作的艰辛;第④段中“因为那时生活拮据……鞋子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体现了父亲的艰苦朴素,展现了一位普通劳动者的形象;第⑥段中写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以及父亲步履蹒跚的背影,体现了父亲的勤劳,承担着沉重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