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白杨礼赞—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随堂小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白杨礼赞—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随堂小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6 15:0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 白杨礼赞—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随堂小练
1.选出加粗的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 )
A.婆娑(suō) 潜滋暗长(qiǎn) 主宰(zǎi)
B.开垦(kěn) 无边无垠(yíng) 倦怠(dài)
C.傲然(ào) 恹恹欲睡(yàn) 秀颀(qí)
D.楠木(nán) 坦荡如砥(dǐ) 泛出(fàn)
2.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你听着那些令人恹恹欲睡的调子,可以毫不费力地想象演奏者慵懒的面容。
B.贪图享乐的思想如果潜滋暗长,那就不得了了。
C.我在书摊中意外发现一本渴望已久的《昆虫记》,真是妙手偶得啊!
D.现在已是仲秋季节,原野被染黄了,坦荡如砥的稻田,一层层的金色浪头涌向无尽的天边。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7段的“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连用四个反问句,突出了白杨树的鲜明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B.第8段的“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力求上进的精神”说明了作者赞美白杨树的原因,点明了文章主题。
C.第9段中,作者将白杨树与楠木进行对比,突出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
D.选文塑造了高大、贵族化的白杨树,赞美了抗战军民的坚强意志和精神。
4.下列对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
(2)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3)面对它们,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
A.拟人、比喻、设问 B.比喻、拟人、设问
C.比喻、拟人、反问 D.拟人、比喻、反问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张目结舌”“坦荡如砥”“家庭琐屑”“积雪初融”(这四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B.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这句话的主语是“每个严寒的冬天”)
C.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白杨树是一种树”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D.远望荔枝林,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幅青绿山水画。(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6.下列对课文的理解赏析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杨礼赞》是一篇散文,歌颂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
B.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现代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
C.《白杨礼赞》采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使文章寄托了更深刻的意义。
D.茅盾的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春蚕》,话剧《茶馆》等。
萧萧白杨
许冬林
①白杨树是我见过的生长得最专注的树了。树干挺拔向上,像毛笔的中锋,笔直指向天空。那些丫枝里,没有一个逃兵,哪怕一点异心都没有。看着那样统一步调的丫枝,在主干的统领下,奔向同一个方向,会让人心底涌起“忠诚”两字。
②和白杨相比,感觉南方的树木是娇生惯养的。南方有佳木,它们枝叶蓊郁,八方伸展,一副柔媚多情的姿态。而白杨呢,它大约是乔木中的君子,行坐端庄,穆穆临风。
③以前读到“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我以为白杨秋风是一幅仓皇晦暗的画面。“萧萧”是白杨在风里落叶的声音——长风浩荡,秋色肃杀,和落叶一起沉寂于大地的,还有永不复返的生命。《古诗十九首》里,白杨就这么萧条冷落,似乎一直在很悲剧地落叶。
④后来做中学老师,给学生讲《白杨礼赞》,依旧将信将疑,以为作者是怀着主观偏见,生生把晦暗苍凉的白杨给提亮了。直到亲眼看见,才惊觉白杨原来不那么萧索。
⑤在新疆,秋日朗照的天空下,看到水渠边的一排白杨树,我竟然也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的茅盾先生一样,惊奇地叫了一声。
⑥白杨实在英挺,是纤尘不染的那种英挺伟岸。
⑦“微风吹,吹得绿叶沙沙响,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风吹白杨,万叶翻动,萧萧有声。西北地区的树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叶子要稀一点。叶子的间隙里,风可以张开膀子穿过去。不像南方的树,叶子太密太厚,永远是荷尔蒙旺盛的青春期,风一吹,声音模糊得没有重点。
⑧我喜欢白杨,喜欢它的这种疏朗与简洁,就像难得一遇的谦谦君子,儒雅,低调,懂得节制欲望,与攘攘①尘世总是保持一段距离,可又是有力量的。我站在白杨下,听风吹白杨,感觉像是站在楼兰遗址的颓墙前,虔诚地倾听古人浑厚庄严的歌谣。
⑨白杨入画。但不是中国水墨,而是西洋油画。西北无边无际的阳光下,白杨被照得通体明亮,气宇轩昂。叶子翠绿,树干纯白,色彩饱和度高。而西洋油画,用色饱满,适宜画白杨。在油画框里,白杨用枝干和茂盛的叶子,来表达阳光醇厚,表达天空高远。
⑩去交河故城时,我在吐鲁番的一条路边停下,特意下车,亲手抚摸了一棵白杨。
交河故城是唐朝安西都护府遗址,在吐鲁番。安西都护府是唐代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首任都护是乔师望,他是唐朝将领,庐陵公主的驸马。后来接任的郭孝恪击败龟兹后,把安西都护府从交河城迁到了龟兹,即今天的新疆库车县。此后,都护府在唐蕃战火中几失几守,最后府衙基本稳定在龟兹。王维有《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诗里的安西,已经是位于龟兹的安西都护府了。
在唐代,从长安望向安西都护府,那是山长水阔,黄沙漫天。那些远赴西北镇守边塞的文武官员,那些鞍马风尘夜夜望乡的中原士兵,一定在不遇故人的孤独中,用白杨的葱茏喂养着乡思和希望。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边塞诗人岑参写出了边地苦寒却也雄奇的大观。那时,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岑参第二次出塞任职。新的守边人来了,老的守边人回去,一拨拨人马轮换,用人之颠沛换国之长安。岑参来给他的前任武判官送行,“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那时,西北的白杨一定落光了叶子,在漫天风雪中伫立成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样子。
当春天来临,交河故城的城墙下桃花盛开。一千多年前的春天,白杨也在春风里萌发新叶。我想,那些一拨拨来过西北、驻守过西北、穿越过古丝绸之路的人们,是否在深深孤独中,慢慢就散发出白杨的气质?
如果有白杨,又何惧大地空旷。
(有删改)
[注]①攘攘:世人追名逐利的样子。
7.请谈谈作者认为西洋油画比中国水墨更适合画白杨的原因。
8.作者和茅盾看到白杨树都“惊奇地叫了一声”,茅盾是因为恹恹欲睡之感被傲然挺立的白杨惊醒,而作者是因为什么?请结合文本分析。
9.第 段作者为什么要引用王维的诗?
10.选文第 段画线句中提到的“白杨的气质”与茅盾笔下的白杨树的“气质”有什么不同?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潜”读作“qián”;B.“垠”读作“yín”;C.“恹”读作“yān”;D.正确。故选D。
2.答案:C
解析:ABD正确;C.有误,“妙手偶得”意思是指诗文写作技能高超熟练的人,往往因灵感得到意外的成功。本句用来表达偶然发现想要的好书不恰当。故选C。
3.答案:D
解析:D项,“高大、贵族化”说法有误,文中的白杨树虽“普遍”却极“不平凡”。故选D。
4.答案:B
解析:(1)“高原”比作“大毯子”是比喻;(2)“不折不挠、对抗”写白杨树是拟人;(3)为设问。故选B。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掌握语法综合知识的能力。B项,本句的主语是“它们”,逗号前面的内容是状语。C项,本句主干为“白杨树是树”。D项,本句运用的是比喻的手法,把“景色”比作“山水画”。故选A。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和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D项,《茶馆》是老舍的作品。
7.答案:因为阳光下,白杨被照得通体明亮,叶子翠绿,树干纯白,色彩饱和度高。而西洋油画用色饱满,所以适宜画白杨。
解析:根据第⑨段“西北无边无际的阳光下……色彩饱和度高”可知白杨特点;根据第⑨段“西洋油画,用色饱满”,可知西洋油画的特点;两者相合,可知西洋油画比中国水墨更适合画白杨。
8.答案:因为终于亲眼见到了喜欢的白杨,看到了它的挺拔高俊,见证了它毫无晦暗苍凉之色,且它的“疏朗与简洁”深深吸引了“我”。一声惊叫,完全是兴奋喜悦之声。
解析:作者一直喜欢白杨,终于在如此广袤的大地上亲眼见到了白杨,所以非常兴奋;根据第③段中“我以为白杨秋风是一幅仓皇晦暗的画面”和第④段中“以为作者是怀着主观偏见,生生把晦暗苍凉的白杨给提亮了”可知,作者对白杨一直心存误解,如今疑云散尽,所以兴奋得惊叫;另外,作者终于亲见了白杨的“疏朗与简洁”,白杨如谦谦君子的风格也深深吸引了作者。
9.答案:引用王维的诗,证明此时的安西“已经是位于龟兹的安西都护府了”,证明了历史的变迁;引用诗句,增强了文章的文学韵味。
解析:作者引用王维的诗,并说明“王维诗里的安西,已经是位于龟兹的安西都护府了”,由此证明了历史的变迁;同时,引用古诗,增强了文章的文学韵味,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10.答案:茅盾笔下的白杨树紧密团结、力争上游,象征着北方抗战军民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本文中的白杨傲岸挺拔、疏朗简洁,象征着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忠诚于事业的“君子”。
解析:结合茅盾《白杨礼赞》中“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可知,茅盾笔下的白杨树紧密团结、力争上游,象征着北方抗战军民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结合本文“白杨实在英挺,是纤尘不染的那种英挺伟岸”“我喜欢白杨……可又是有力量的”“那些鞍马风尘夜夜望乡的中原士兵……用白杨的葱茏喂养着乡思和希望”“新的守边人来了……用人之颠沛换国之长安”等句子可知,作者由疏朗、简洁、谦谦君子般的白杨,想到了那些默默奉献的守卫边疆的战士,故本文中的白杨傲岸挺拔、疏朗简洁,象征着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忠诚于事业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