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5 19:1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3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 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生僻字的读音和写法。
2. 结合课下注释,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特殊用法,准确翻译课文。
3.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体会孟子的思想内涵。
【重点难点】
1. 重点:
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
准确翻译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包括对六位名人经历的分析以及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的阐述。
2. 难点:
深入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并能联系现实生活,探讨其现实意义。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分析鉴赏能力,通过对文章语言、结构的分析,体会孟子散文的特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① 同学们,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在历经磨难后成就了一番大业。比如越王勾践,他卧薪尝胆,最终打败吴国,成为霸主。今天,我们将学习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看看他是如何阐述磨难与成就之间的关系的。
二、作者简介
①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②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他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③ 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此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篇都编入了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三、朗读课文
1. 读准字音
①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准字音,特别是以下字词:畎(quǎn)亩、傅说(yuè)、胶鬲(gé)、拂(bì)士。
②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
③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指出读音错误。
④ 全班齐读课文,巩固字音。
2. 读出节奏
① 教师讲解文言文朗读的节奏划分方法,如根据句意、虚词等进行划分。例如:“舜/发于/畎亩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② 学生结合注释,尝试划分课文的节奏。
③ 教师出示划分好节奏的课文,学生对照练习朗读。
④ 全班齐读课文,注意读出节奏,感受文言文的韵律之美。
四、通译全文大意
3. 结合课下注释,学生自主翻译课文,遇到不懂的字词圈画出来。
4. 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疑难字词。
5. 教师巡视各小组,解答学生的疑问。
6. 各小组推选代表,翻译课文,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7. 教师对重点语句进行翻译讲解,强调重点文言字词的特殊用法。
例如:
“舜发于畎亩之中”中“发”的意思是“被任用”,该句可翻译为“舜从田地中被任用”。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中“举”的意思是“被选拔”,此句译为“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
“必先苦其心志”中“苦”是使动用法,“使……痛苦”,整句话的意思是“一定要先使他内心痛苦”。
“劳其筋骨”中“劳”是使动用法,“使……劳累”,可翻译为“使他筋骨劳累”。
“饿其体肤”中“饿”是使动用法,“使……饥饿”,即“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空乏其身”中“空乏”是使动用法,“使……贫困”,该句意为“使他身处贫困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中“拂”是“违背”的意思,“乱”是“扰乱”的意思,此句可译为“使他做事不顺”。
“所以动心忍性”中“所以”的意思是“通过这样的途径来……”,“动”是使动用法,“使……震撼”,“忍”是使动用法,“使……坚忍”,整句话的意思是“通过这样的途径来使他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格坚忍起来”。
“曾益其所不能”中“曾”同“增”,增加的意思,该句译为“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中“恒”的意思是“常常”,“过”是“犯错误”的意思,此句意为“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中“衡”通“横”,梗塞、不顺的意思,这句话可翻译为“内心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中“拂”通“弼”,辅佐的意思,该句的意思是“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中“敌国”的古义是“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今义是“敌对的国家”,此句译为“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心征,于声发,而后喻”,可翻译为“(一个人的想法)在脸色上显露出来,在言谈中流露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了解”。
五、分析文章内容
8. 文章第一层
孟子采用铺排的写法,列举了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六位出身卑微但通过努力最终有所成就的人。例如,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任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被任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召为相,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被赎出而用为大夫。
引导学生思考:孟子列举这六位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这六位人物的经历具有代表性,他们都出身卑微,但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经受磨难,最终取得了成功。孟子列举他们的事例,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即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阶层并非固化,人们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9. 文章第二层
孟子提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观点。
引导学生讨论:这一层主要讲了什么?
明确:这一层主要讲了成大事的人在承担重大责任之前,必须经历一系列的磨难和考验。这些磨难包括内心的痛苦、身体的劳累、饥饿、贫困以及做事的不顺等,通过这些磨难,能够使他们的内心受到震撼,性格变得坚忍,从而增加他们所不具备的才能。孟子认为,这些磨难是成就人才的必要条件,只有经历了这些磨难,才能担当起重大的责任。
10. 文章第三层
孟子阐述了“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道理。
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层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明确:这一层从个人和国家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在个人方面,孟子认为一个人常常会犯错误,但只有在犯错误后能够改正,才能不断进步;当内心困惑、思虑阻塞时,只有能够奋发图强,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在脸色上显露出来,在言谈中流露出来,才能被人们了解。在国家方面,孟子指出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
11. 文章第四层
孟子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引导学生探讨: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明确:孟子通过前三层的层层铺垫,从个人的成长经历到国家的兴衰存亡,论证了磨难对于人才成长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一个人只有经历了苦难、挫折,并在这些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提高自身修养和能力;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忧患意识,内部没有忠臣贤士,外部没有竞争对手,就会放松警惕、耽于享乐,最终走向灭亡。因此,孟子自然而然地得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六、主题探究
12. 引导学生思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
13.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现实事例进行分析。
例如:学生可以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到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该如何面对,如何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自己的能力;也可以联系国家的发展,谈到在国际竞争中,国家应该保持忧患意识,不断创新和进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4. 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15. 教师总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个人成长方面,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满足于现状,勇于面对挑战,在困难和挫折中锻炼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在国家发展方面,我们的国家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居安思危,不断改革创新,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个人的价值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七、拓展延伸
16. 提供相关名言,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让学生理解这些名言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的相通之处。
17. 讲述一些历史故事,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吴王夫差贪图享乐导致亡国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18. 布置作业:
让学生收集更多关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事例,并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这个道理的理解和感悟。
背诵并默写课文。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 六位名人经历
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
2. 磨难与成才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 个人与国家
人:恒过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国: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 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