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三章
第
一
课
时
预习检测
1、音、形关:下列选项中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米粟(sù) 舜(shùn) 孙叔遨(áo)
B.畎(quǎn)亩 傅说(yuè) 胶鬲(gě)
C.百里奚(xī) 增(zēng)益 空(kōng)乏
D.拂(bì)士 拂(fú)乱
2、释义关:(1)以顺为正者: (2)得志,与民由之:
(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4)曾益 :同“增”
(5)入:在国内 (6)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了解,明白
D
敖
gé
曾
kòng
准则,标准
遵循
怎么,哪里
同桌互相纠错,PPT出示答案。做好批注,同桌互问互查。
创设情境,任务驱动
今年是孟子诞辰2396周年,学校公众号计划推出“对话圣哲先贤,探秘儒家文化”主题专栏,专栏设有三项活动:
有声读物征集 任务一:提交一份朗读作品,走近经典
孟子语录推荐 任务二:设计一张孟子语录书签,译读经典
阅读感悟分享 任务三:画一画赏一赏,体会孟子论辩艺术
优胜同学将有机会获得孟子故里研学旅行幸运大奖!
【任务一】提交一份朗读作品,走近经典
朗读指导
(一)读出节奏与气势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二)读出节奏与抑扬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任务二】设计一张孟子语录书签,译读经典
明确任务:
本文有不少历代传诵的名言警句,请以小组为单位,抽签选择一句,设计一张孟子语录书签,书签需包含原文、译文、推荐理由三项内容。各组做好上台展示解说的准备。
学习要求:
①标出不理解的字词,先结合课下注释在组内交流释疑,将组内解决不了的难点词句记录下来,待全班交流解决。
②三号四号同学负责朗读原文和翻译,一号二号同学负责纠正补充及说明推荐理由。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田地
捣土用的杵
兴起,指被任用
选拔,任用
集市
疏通文意
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进而得到任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使……痛苦
将要
指示代词,此,这
使……劳累
使……饥饿
使……受到震撼
财资缺乏
用这些,通过这些
违背、扰乱
使……坚忍
增加
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奋起,有所作为
犯错误
同“横”,梗塞、不顺
了解、明白
显露、流露
在国内
同“弼”,辅佐
征验、表现
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
常处于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于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文言词库积累
小组合作将课文中的文言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
①归纳汇总高频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②归纳对解读文本有帮助的常见的古今异义词和通假字。
③归纳具有规律性和典型性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分类总结。
1.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同“增”,增加)
衡于虑(同“横”,梗塞、不顺)
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文言词库积累
2.词类活用
①生于忧患:(生)名词作动词,生存
②死于安乐:(死)名词作动词,死亡
使动用法:
③苦:使......痛苦(必先苦其心志)
④劳:使......劳累 (劳其筋骨)
⑤饿:使......饥饿 (饿其体肤)
⑥空乏:使......经受贫困之苦 (空乏其身)
⑦忍:使......坚韧 (动心忍性)
⑧乱:使......受到阻扰(行拂乱其所为)
3.一词多义
(1)拂
①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2)于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③而死于安乐也(在)
文言词库积累
(3)发:
①发于畎亩(举,被任用)
②发于声(表现)
(4)而:
①而后作(表顺承)
②而死于安乐也(表并列)
【任务二】成果展示
当堂检测
1. 下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 )
A.舜( shùn ) 畎(quán)亩 敖(áo) 奚(xī)
B.傅说(yuè) 胶鬲(ɡě) 行拂(fú) 淫(yín)
C.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guān) 筋骨(jīn) 衡于虑(héng)
D.拂士( bì) 曾益(zēng) 贫贱 (jiàn) 忧患(huàn)
2.对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举用,被选拔
B.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C.衡于虑,而后作 作:发作 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在外面,指国外。
作业设置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
1、结合课上所学,整理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文学常识、文言现象等到笔记本上。
2、完成同步练习册“基础检测”部分
第
二
课
时
【任务三】画一画赏一赏,体会孟子论辩艺术
明确任务:
孟子的散文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本文更是如此,短短的 143 个字,却可谓 “片言敌万语,尺素罗千里”!请同学们深入文本,以小组为单位,从论证思路、语言风格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体会孟子的论辩艺术。小组做好展示交流准备。
学习提示:
①你可以画一画,用思维导图展现本文的论证思路。
②你可以赏一赏,用勾画批注体会孟子的语言风格。
课文结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主观因素
人恒过
困于心,衡于虑
正面
入无法家拂士,出无敌国外患
客观因素
反面
改
国恒亡
造就人才,治理国家
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事实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道理
经受各方面的磨难
出身低贱,经受磨难,成就不凡事业
行拂乱其所为
动心忍性
增长才干
征于色,发于声
作
喻
对比分析:《孟子》三章的论证思路有哪些异同之处呢?学生借助表格分析交流,明确:
《孟子》三章 异 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开头提出观点—举例论证—道理分析 层层推理
逻辑严密
《富贵不能淫》 先破后立,层层推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列举事例—从个人到治国—归纳出全文论点 勾画批注,赏析孟子的语言风格: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修辞:运用排比,极力铺排天降大任之前对人们的磨练与考验。
内容:在精神上“苦其心志”,在生活上,“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在行动上,“拂乱其所为”,反衬圣贤成功不易。
效果:句式整齐,势如破竹,让贤人的遭遇更有感染力,为后面的观点蓄势。
勾画批注,赏析孟子的语言风格: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修辞:六个圣贤成功的事例,形成了一组排比句,这就从数量上予以强调,说明了“生于忧患”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内容:他们都出身低微,历经磨难,终成大业,“生于忧患”是普通人战胜磨难成为圣贤圣君的修炼之道,为下文的议论提供论据。
效果:连举六个典型事例,气势不凡,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善用排比,增强气势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有了哪些深入的理解呢?在民殷国富的今天,忧患意识是否还需要传承下去呢?
本文告诉我们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安逸和享乐则会让一个人不思进取,使一个国家衰败灭亡。我们在生活上要培养不怕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学习上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学习退步了,不必灰心,要积极进取。只有艰苦的环境,坎坷的道路,才能磨炼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因此在民殷国富的今天,忧患意识需要传承下去
课内外对比阅读试题链接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
(一)
【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赵襄子①攻翟②,胜老人、中人③,使使者来谒之。襄子方食抟饭④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喜也。今君有忧色何?”襄子曰:“今赵氏之德行,无所于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
【注释】①赵襄子:春秋末晋国大夫,赵氏家族首领,战国时期赵国的创始人。②翟(dí):春秋时期的国家。③老人、中人:翟国的两座城池。④抟(tuán)饭:捏成团的饭。
课内外对比阅读试题链接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词。
(1)而后作 (2)入则无法家拂士
(3)出则无敌国外患
2.用现代汉语译翻译下列句子。
(1)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简要说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赵襄子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解题指导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
1.本题考查文言解释,注意结合语境分析。
(1)作:奋起,指有所作为。(2)入:在国内。
(3)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
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要注意句中的关键词。重点字词:
(1)劳:使……劳累;饿:使……遭受饥饿之苦;空乏:财资缺乏。
(2)征:征验、表现;发:显露、流露;喻:了解、明白。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甲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是: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乙文中的赵襄子攻打翟国胜利了还面露忧色,结合“今赵氏之德行,无所于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乎”可知他担心自己的国家没有什么积累的德行,也就是没有让民众顺意的品行,怕难以服众引发民乱等祸患,时刻保持警惕之心,可知他“生于忧患”。
当堂检测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词。
(1)劳其筋骨 (2)人恒过
(3)困于心,衡于虑
2.下面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
B.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
C.第二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当堂检测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
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点击此处更换文本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孟子的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
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文章结构为先分后总。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