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3.1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区域合作
阅读教材第80页,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目的?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以及各个因素如何影响产业转移的?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产业转移:
2.产业转移的目的:
指某些国家或地区将一部分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是产业在空间上移动的现象。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企业通常采取对外直接投资、在外建立企业等方式,将产品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
工业区位因素
Starting from the industrial location factors:
产业转移
企业生产目的
最低的生产成本
最高的生产利润
最佳工业区位
生产要素与条件
生产成本和利润变化
重新寻找工厂地点
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的第二年,大量投资者涌入深圳。一位台湾商人看中了龙华的一大片荒草地,他扬一扬手,对同行的当地政府官员说:“看得见的这片土地我都要了。”他便是当今富士康的掌门人郭台铭。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台湾基本工资已超过每月约2500元人民币,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作业员则是每月约500元人民币。
政策、劳动力、土地
思考:富士康产业向深圳转移的原因
富士康力图开发中国内陆零售市场,想在日益发展的内地消费市场中分得一杯羹。河南的一亿多人口本身就是一个大市场,另外通过郑州辐射到周边,300公里、500公里还有三到五亿人。 郑州政府在税收、土地供应、用工服务等多方面做出了“最大让步”,内地的一些地方政府之间处在一种同质化竞争现象——土地、税收、用水用电供暖等配套设施、劳动力供给,壮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这些“红利”是他们能够给予富士康的全部。
思考:富士康产业向郑州转移的原因
政策、市场、土地价格、劳动力价格
政策因素
迫使企业向外转移:
项目审批
价格管制
紧缩信贷
3.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
政府对产业转移进行引导、控制和监管,借助规划、调控、财税等策略,促进产业有序转移,实现转型升级、布局优化和协调发展。
吸引企业进驻:
优惠的土地、税收
区域补贴政策
改善公共基础设施
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向生产要素供给较好的地区转移
工资上涨、劳动力供给紧张、环保约束加强、税负偏重
生产成本增加,生存压力加重
要素约束因素
3.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
3.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
不同国家制造业每小时人工成本差异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性较小
不同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
劳动力充足、素质高、
工资低廉
劳动力
德国、日本以及韩国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投资建厂
3.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
市场因素
资金、技术和经营上有了足够积累,拥有较强实力的企业通过产业转移扩大生产规模,占领新兴市场,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P79)制鞋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可谓至关重要。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制鞋业由日本向韩国转移,韩国制鞋业迅速壮大。70年代韩国制鞋业以出口为主,产品大举进入国际市场。80年代,由于国内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韩国制鞋业开始萎缩,相当一部分制鞋企业向海外转移,迁入地主要是我国沿海地区。
1.影响韩国制鞋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为什么韩国制鞋企业会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
2一是韩国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政策优势减弱;二是我国沿海地区政策优势提升,相比韩国具备明显的劳动力、土地成本优势,同时海运交通便利,方便原料与产品的运输。
1影响韩国制鞋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政策等。
地理位置
基础设施
产业配套
影响产业转移的其他因素
产业跨区域转移,受制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企业迁移前后的生产成本和综合收益,受到生产要素、地理位置、市场环境、政府政策、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等多种因素影响,企业转出地以“推力”为主,企业转入地以“拉力”为主。
1.以“中国白色家电产业转移”为例,分别说出转出地推力、转入地拉力主要有哪些。
转出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推力主要有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加工贸易优惠政策支持度减弱等;
转入地(中西部地区)拉力主要有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逐步完善、资源丰富、土地和劳动力成本较低等。
阅读(P81) 活动(P82)
我国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汽车市场主体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和广大乡村逐步转移,尤其是小轿车市场需求十分旺盛。此种状况引起美国、德国、日本等国汽车企业的高度关注,非常重视对我国汽车市场的深度开发。这些国家的汽车企业多采取合资、合作、联营的方式,在研发汽车产品时重视注入中国元素,针对我国市场实施专门开发,汽车零部件企业也纷纷进驻我国。
针对中国市场研发汽车产品,扩大品牌影响力,为开拓中国市场做准备。
(1)为什么国际汽车企业在研发产品时会注入中国元素
①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城市化进程较快,小轿车市场需求量不断加大;
②再加上土地成本、运营成本较低,国际汽车企业为尽快占领中国市场;
③将汽车产业链较低附加值的零部件生产企业转移到中国来。
(2)为什么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纷纷进驻我国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D
A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服装经销商多从我国订购服装成品,但从21世纪初开始将订单转移到一些东南亚国家。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高档面料和纺织机械供应国。
3.东南亚国家从我国大量进口高档面料产品,主要原因是当地( )
A. 纺织原料短缺 B.与我国交通联系便捷
C. 技术工艺水平较低 D.产业升级的需求
4.近年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某知名服装企业到东南亚国家设立生产基地,主要目的是( )
A.降低欧美国家的产品运费 B.扩大品牌影响力
C.降低劳动力和土地成本 D.开拓当地消费市场
C
C
随着“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不断提高。下表为2021年中部四个省发展状况部分数据。
指标 河南 湖北 江西 山西
人口(万人) 9640 5927 4666 3729
人均GDP(万元/人) 5.6 7.7 5.3 4.6
三次产业结构 8.5:43.5:48.0 8.3:41.7:50.0 8.3:44.2:47.5 4.8:43.8:51.4
5.中部地区承接的产业类型,主要为( )
①资金密集型②技术密集型③劳动密集型④资源密集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关于中部四个省承接产业转移比较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江西省经济水平高 B.湖北省第二产业产值高
C.山西省农业基础好 D.河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
D
D
自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一些国家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降低甚至取消彼此间部分商品的贸易关税,促进商品的自由贸易。下图示意汽车企业在已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甲、乙两国的产业布局调整。
7.汽车企业将组装厂由甲国转移至
乙国的主要目的是( )
A.创新技术 B.拓展市场
C.扩大规模 D.降低成本
8.该产业布局模式宜发生在邻国之间,
主要原因是邻国之间( )
A.消费习惯相近 B.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C.运输费用较低 D.研发成本差异较小
9.该产业布局调整导致甲国汽车的( )
A.进口量增多 B.出口量增多
C.销售量增多 D.生产量增多
A
D
C
阅读教材第83页,思考以下问题
1.全球范围内发生了哪三次大的产业转移?其主要特点有哪些?
2.总结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第一次产业转移
美国
日本
欧洲
20世纪50一60年代。美国在确立全球经济和科技领先地位后,重点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欧洲、日本转移。
二、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第二次产业转移
美国
日本
德国
拉丁美洲
亚洲
20世纪60一80年代。科技革命推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加速产业升级,重点发展化工、汽车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电子、航空航天、技术密集型产业,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亚、拉丁美洲等地转移。
第三次产业转移
美国
日本
德国
拉丁美洲
亚洲
20世纪80一90年代。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推动产业提升,将劳动密集型及一部分低端制造业向东盟及我国东部沿海转移。
影响三次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分别有哪些
第一次产业转移:资源、劳动力;
第二次产业转移:劳动力、政策;
第三次产业转移:劳动力、市场、政策。
阅读教材第84页,思考以下问题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①从整体来看;②从产业转出地的影响;③从产业转入地的影响)
影响 转出地(发达国家或地区) 转入地(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
有利 腾出发展空间,凝聚创新力量,促进产业升级; 减少资源消耗,缓解环境压力,改善民生质量; 加速高科技和新型产业的开发。 推动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
改善及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财政税收;
扩大就业机会,增强发展活力;
有效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不利 主要是减少传统的劳动就业人口,可能导致产业“空心化”,即原有产业萎靡萧条,新兴产业又未能发展起来。 增加资源和能源消耗,加剧环境污染,占用农业用地
共同 影响 促进转出地与转入地的分工协作,有利于区域发展各有侧重,扬长补短; 形成高效益的产业链、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 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 代工企业迁离深圳是大势所趋,这是深圳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价值含量低的代工企业迁走,价值含量高的企业进驻深圳,才能促进深圳产业升级“升够”。富士康落户的地方,将继续布置高新产业、物流产业等,政府也将在这里兴建学校、医院和公交系统等基础设施。同时,富士康深圳厂区员工已从40万人锐减到10万人左右。环保组织指责,富士康排放了大量含有重金属的污染物,在排污口附近的一个社区,当地居民患癌率高于平均水平。
1.富士康产业的转移对区域产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通过产业转移,促进深圳产业升级,从深圳制造转向深圳创造与服务;承接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促进了区域产业的分工与合作 深圳地区经济发达、科技先进,从事设计与营销,内陆地区利用价格相对较低、劳动力、土地等优势,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不同地区的分工与合作,促进整体生产能力提高。
代工企业迁离深圳是大势所趋,这是深圳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价值含量低的代工企业迁走,价值含量高的企业进驻深圳,才能促进深圳产业升级“升够”。富士康落户的地方,将继续布置高新产业、物流产业等,政府也将在这里兴建学校、医院和公交系统等基础设施。同时,富士康深圳厂区员工已从40万人锐减到10万人左右。环保组织指责,富士康排放了大量含有重金属的污染物,在排污口附近的一个社区,当地居民患癌率高于平均水平。
2.富士康产业的转移对区域劳动力会带来哪些影响?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改变了劳动力的就业分布状况
对于深圳而言,劳动就业岗位减少,使得失业人口增加,对劳动力的数量需求减少,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提高;对于中部产业的承接区而言,就业岗位增多,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代工企业迁离深圳是大势所趋,这是深圳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价值含量低的代工企业迁走,价值含量高的企业进驻深圳,才能促进深圳产业升级“升够”。富士康落户的地方,将继续布置高新产业、物流产业等,政府也将在这里兴建学校、医院和公交系统等基础设施。同时,富士康深圳厂区员工已从40万人锐减到10万人左右。环保组织指责,富士康排放了大量含有重金属的污染物,在排污口附近的一个社区,当地居民患癌率高于平均水平。
3.富士康产业的转移对区域环境会带来哪些影响?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转出区环境得到改善;承接区城市化进程加快,但同时可能会造成环境问题加重。
20世纪60年代,日本汽车工业全面崛起,1967年汽车产量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生产国。70年代日本本土汽车已全面普及。19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重创欧美汽车企业,欧美许多家庭选择节油的日系车取代大排量的欧美车系,随即日系车大举进军欧美市场。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扩大对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基地,日本汽车工业海外扩张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1)说明日本汽车工业布局和市场变化的特点。
日本汽车工业一开始面向国内市场,布局在日本国内,随着欧美市场对节油汽车的需求增加,为了占领更大市场,日本在海外投资建生产基地。
(2)日本在海外建立汽车生产基地,主要原因是什么?
日本在海外建立汽车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是依靠资金、技术优势,加速海外投资,可以占有海外庞大的市场,吸引廉价的劳动力,利用低价优质的海外原材料和矿产等资源。
(3)日本汽车产业向海外转移,对本国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本国经济的有利影响:国内生产要素集中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加速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促使产业升级,同时关注产品的设计和营销,获取更大的利润。
不利的影响是:日本国内汽车产业的生产总额会减少,国内制造业就业机会少,失业率上升,市场萎缩等。
(1)发达国家或地区往往处在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的是产品的一般加工、组装环节。这种转移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有哪些影响
发展中国家承接的是价值链中利润空间较小的加工和组装环节,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就业率,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促使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人第二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但同时也存在利润空间小,资金积累慢,产业升级困难等不利影响。
(2)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承接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产业转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同时注重转人高附加值的产品研发、售后服务或销售营销环节,如果早期只能转人加工、组装环节,也必须加快培养技术人才,创立自主品牌等,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加快本地区产业升级。
读“当前全球计算机制造业价值链示意图”。
1.首先转移的计算机制造业生产环节是
A.软件设计 B.知识产权
C.整件组装 D.售后服务
2.影响计算机制造业向我国转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A.高素质的人才 B.丰富的资源和能源
C.广阔的市场 D.良好的服务
3.为更好地提高我国的计算机产品国际竞争力,我们应该
A.加强自主研发 保护知识产权
B.提高服务质量 树立品牌
C.扩大生产规模 取得规模效益
D.降低工人的工资 降低成本
A
C
C
读河北“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
4.“环京新城”吸引“珠三角”地区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
A.“环京新城”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较低
B.“环京新城”科技力量雄厚
C.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
D.两地之间交通便利
5.“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将
A.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B.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使环渤海地区由城市化带动工业化
D.利于两地改善交通条件,缓解就业压力
B
A
2015年,我国某服装企业在卢旺达建立成衣制造厂,生产的服装20%在卢旺达销售,80%出口欧美国家。2015年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非洲投资的中国企业超过2 500家,其中民营中小企业超过70%。
6.该服装企业在卢旺达建立成衣制造厂的有利条件是( )A.基础设施好 B.人工成本低
C.本地市场大 D.获取信息快
7.我国在非洲投资的民营中小企业较多,主要是因为其( )A.工人素质高 B.融资能力强
C.适应能力强 D.研发能力强
8.要使走出去的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强起来,需要( )
A.打造自主品牌 B.快速更新产品
C.增强售后服务 D.符合国际标准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