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研对比 妙悟精神——24《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巧研对比 妙悟精神——24《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7 20:41:4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巧研对比 妙悟精神——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一、文本分析
本文选自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本文的内容是:一位年近九十的老人带领全家人每天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成功移山的故事。本文的特点是:文言知识典型,“且”等文言实词和“焉”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具有代表性;写作手法突出,运用对比、反衬等手法突显愚公移山的坚定决心;愚公形象独特,塑造了一个年近九十、挖山不止、坚持不懈的愚公形象。
二、学生分析
学生正处于初二学段。学生需要从中学到的是:运用对比、衬托手法突出主题的写法以及“且”等文言实词和“焉”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初二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相应的学习基础:在认知上,对文言文的实词和虚词以及对比、衬托的写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在情感上,对愚公移山的寓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学生需要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诵读涵泳法、查阅字典法、质疑探究法等多种自主学习的方法。
三、任务分析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且”等实词和“之”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能解释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和效果;
(3)能背诵并默写全文。
2.过程与方法
(1)能在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运用质疑和探究的方法;
(2)能在体会课文情感的过程中运用诵读和体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感受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
(2)能体会愚公精神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点
能说出“且”等实词和“焉”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三)教学难点
能解释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和效果。
(四)教学方法
提问法、点拨法、讲授法、多媒体展示法等服从于学生学习需要的方法。
四、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闻愚公之事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两小儿辩日》和《杞人忧天》的故事吗?这两个故事都有什么特点呢?(让学生七嘴八舌说一说)这两个故事都是寓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篇寓言,那就是《愚公移山》。大家听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吗?那大家看过《愚公移山》的文言文原文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便是文言文版的《愚公移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除了家喻户晓的寓意,我们还能学到什么?
(设计意图:从对寓言文体的熟悉感和对愚公移山文言文原文的陌生感导入,认知情感双激趣。)
(二)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过渡语:这篇文章是文言文。作为文言文,哪些内容是必学的呢?)
这篇文章是什么文体?(引导学生确认文体是“文言文”)作为文言文,哪些内容是必学的?学习的基本顺序是怎样的?每人在备用纸上用几个简洁的词语概括一下。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形成基本共识,之后教师随机抽点几个小组代表向全班介绍,在介绍中形成班级的基本共识。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基本理解,提升学生的认识:文言文言,自然有“文”有“言”。因此文言文的必学内容有两个,一个是“文”,一个是“言”。“文”和“言”应该先学哪个?应该先“言”后“文”,因为字词句的意思正确理解了,才能顺利地学习其作为文章和文化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形式和技巧。其中的“言”包括字词句的音和义的理解;“文”包括表达的内容和形式。因此可以切分成四个学习板块,一是“言”的字词音义,二是“言”的句子意义,三是“文”的表达内容,四是“文”的表达形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得出学习文言文的共性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三)研习字词句子,明愚公之言
(过渡语:先言后文,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就是读准字音,读正句读。首先请大家端正姿态,我们一起正确、流利地把这篇课文齐读一遍。)
自主研习。研习前教师先引导,主动说明学习的三要素即任务、要求和时间:请大家自主研习本文的字词音义和句子意义,把课文认真研读一遍,注意课文中的每一个注解,并随时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边研习,边理解,边识记,积累新的字词音义,并逐字逐词地翻译全文;遇上自己不能解决的字词义和不能正确翻译的句子就做个记号留着;时间10分钟左右。
小组交流。以前后桌四人或六人为一组,每人把自己不能解决的字词义和不能正确翻译的句子提出来,小组帮助解决。字词读音不作交流,每人可以通过课文注解和字典独立解决。
全班交流。小组长将本组交流中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现场讨论。讨论过程中学生仍有疑惑的,教师即时说说自己的基本理解,与学生交流(课前教师准备必须充分,能准确解释每一个字词和正确翻译每一个句子)。
教师检测。在全体学生都认为自己已掌握了课文字词的音和义后,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测试题通过多媒体亮出,要求解释下列括号前的字词音义,全体学生七嘴八舌一起说,不当旁观者。学生说过一遍后,教师再亮出括号内的答案,边亮边诵说,以强化印象,加深记忆。
下面只是样例——
测试题1:字词读音
万仞(rèn) 冀州(jì) 惩(chénɡ) 塞(sè) 迂(yū)
(kuí)魁父 荷(hè) 箕畚(jī běn) 孀妻(shuānɡ)
智叟(sǒu) 始龀(chèn) 穷匮(kuì) 亡以应(wú)
厝(cuò) 陇(lǒnɡ)断 朔(shuò)东 雍(yōng)南
测试题2:字词意义
方七百里(方圆、面积)
高万仞(古代计量单位:一~(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河阳之北(古地名)
聚室而谋曰(家)
吾与汝毕力平险(险峻的大山)
指通豫南(直)
达于汉阴(汉水南岸。阴,指山的背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
杂然相许(纷纷地)
其妻献疑(提出提问)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连……都……”)
投诸渤海之尾(之于,兼词)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肩负、扛)
始龀,跳往助之(换牙)
何苦而不平(愁苦,这里指担心)
寒暑易节(更替)
而山不加增(更加增高)
汝心之固(顽固)
固不可彻(通达,这里指改变)
虽我之死(即使)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以背驮物)
一厝朔东(放置、安放)
无陇断焉(高地;隔断)
测试题3:通假字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通“返”,返回)
甚矣,汝之不惠(通“慧”,聪明)
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测试题4:一词多义
(1)以
以君之力(介词,凭借、靠)
河曲智叟亡以应(连词,用来)
(2)焉
且焉置土石(往哪里)
始一反焉(语气词)
(3)且
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且焉置土石(连词,况且)
(4)之
以君之力(结构助词,的)
虽我之死(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5)其
其妻献疑曰(代词)
其如土石何(句首语气词,表示反问)
(6)而
面山而居(表修饰)
而山不加增(表转折,可是)
(7)于
告之于帝(介词,向)
达于汉阴(介词,到)
测试题5:句子翻译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他)苦于山的北面交通阻塞,出出进进都要绕远路。
(2)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他们)凿石挖土,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测试题6:特殊句式
1.被动句
帝感其诚 (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
2.倒装句
①主谓倒装:甚矣,(谓)汝之不惠(主)
②宾语前置:何(宾)苦而不平?
③定语后置:遂率子孙(荷担者)(定语)三夫
3.省略句
①省略主语:(愚公)聚室而谋曰 (室人)杂然相许
②省略介词:帝感(于)其诚 一厝(于)朔东 一厝(于)雍南
检测完成后,提醒学生,不要依赖各种“文言文全解”之类的资料书,要靠自己的知识和自信,一个个字词踏踏实实地翻译过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研习字词音义,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
(四)研习内容,识愚公之人
(过渡语:本文的主人公是谁?愚公。那我们就先来认识认识愚公。)
自主研习。研习前教师先引导,主动说明学习的三要素即任务、要求和时间:说说你所理解的愚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用几个简短的词或者短语概括并说说依据;要求简洁、准确、全面(三个要求逐级提升);时间3分钟左右。
相互交流。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相互启发,并按三级要求相互评判,形成小组最佳答案;然后小组长向全班介绍,边介绍边自评和互评,形成班级的最佳答案。
教师评介。先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基本评价。之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基本理解(学生已说到位的就不再说)——
愚公是年迈的。“年且九十”说明了这是一位年老力衰的老人。愚公志向远大。从“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可以看出,愚公所居之地久受“塞”、“迂”之苦,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要造福千千万万的人和后代子孙;有这样的抱负,他才能不顾年迈力衰,不顾劳动的艰辛,毅然担负起这一起伟大事业。
愚公是睿智的。他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懂得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可以看出,他懂得人力是不穷的,移山的事业尽管不可能在一两代的手里完成,但只要世世代代坚持下去,就一定有完成的希望。此外,睿智还体现在愚公强大的语言组织能力上。
愚公有着巨大的决心和毅力。愚公的诚心使操蛇之神“惧”,使天帝“感”,可谓是“惊天地, 泣鬼神”。
(设计意图:从语言出发,分析愚公的人物形象,以培养学生敏锐的分析力。)
(五)研习技巧,习愚公之方
(过渡语:愚公如此丰富的人物形象都是通过语言塑造的,接下来我们就学习文章是如何塑造愚公形象的。)
自主研习。研习前教师先引导,主动说明学习的三要素即任务、要求和时间:认真研读课文,结合文段具体说说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边研习边在备用纸上写下关键词句,细化、深化自己的学习;要求简洁、准确、全面(三个要求逐级提升);时间5分钟左右。
相互交流。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相互启发,并按三级要求相互评判,形成小组最佳答案;要求每人在小组内介绍的时间不少于1分钟,不超过2分钟,小组长起协调作用;然后小组长向全班介绍,边介绍边自评和互评,形成班级的最佳答案。
教师评介。先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基本评价。之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基本理解(可根据课堂学习情况随机调整):本文表达形式上的特点,最明显的是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本文有着鲜明的对比,是一大一小、一智一愚,还有着细小的对比,遗男与智叟。一大一小,移山的困难是大的(山高、路远、条件简陋、人力弱小),愚公的力量是小的,二者对比突出了愚公的坚定决心和强大信念。一智一愚,愚公的思想是积极乐观的,是发展的,智叟的思想是消极无为的,是静止的。另外,“智叟”、“愚公”,除却思想上的对比之外,其命名上的对比也使文章加重了对比色彩,具有讽刺效果,突出了愚公的形象。遗男与智叟,在塑造智叟形象时,与遗男则是不同年龄的对比。智叟竟不如一个八岁的孩子,更突显智叟的愚,衬托愚公智和诚。衬托体现在用山神的惧、天帝的感衬托愚公,突出其坚持不懈的精神,表现了不怕困难、改造自然的毅力和气魄。
继续深入。教师提问:文中妻子和智叟的话,是不是重复了?如果不是,那不同在哪里?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安排?
教师理解——
妻子和智叟的话,没有重复。它们有五处不同:
一是态度不同。“其妻献疑”,妻子是提出疑问,表明了内心的困惑,要在丈夫带领一家人移山之前解决,体现的是关心。“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智叟一出场,就是带着嘲笑来的,因为他满心认为愚公真正是一个愚蠢的老头儿。“止”字更是凸显了智叟的无知、浅薄和自以为是。
二是称呼不同。其妻称愚公为“君”,智叟称其“汝”。“君”,夫妇之间的尊称;“汝”,代词,你,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一个带有尊重之意的称呼,一个仅仅是同龄人的称呼而已。在此,还带有一种轻蔑的语气。
三是对愚公的力量的说法不同。“以君之力”,妻子虽有疑问,但是还保留对丈夫的尊重和呵护。“以残年余力”,愚公被直接告诉,你已经是风烛残年的老头了,所剩时日不多,力气也有限吧。残年表达了智叟极端的鄙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智叟把愚公力量缩小的夸张。
四是语气不同。妻子以疑问为主,也有反问,但是语气一般;而智叟,不但有“如……何”的问,还加了一个“其”字。强烈的反问语气实则加强了否定的意见。
五是评价不同。妻并没有没有评价,智叟开口就是一句“甚矣,汝之不惠”,一下子就把愚公贬到谷底。嘲笑和轻蔑之情溢于言表。
作者之所以这样安排,一是在内容上,妻子的话可以突出移山的困难,衬托愚公移山的毅力和决心,智叟的话可以和愚公的话对比,反衬愚公的智慧和伟大;二是在结构上,妻子的话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移山的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对愚公与智叟、智叟与妻子等对比的分析,明确文章写作技巧,同时加深学生对内容情感的理解体会。)
(六)研习文体,探愚公之寓
(过渡语:对本文的写法,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文章为什么要写最后一段?)
自主研习。研习前教师先引导,主动说明学习的三要素即任务、要求和时间:说说文章为什么要写最后一段;要求简洁、准确、全面(三个要求逐级提升);时间2分钟左右。
相互交流。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相互启发,并按三级要求相互评判,形成小组最佳答案;然后小组长向全班介绍,边介绍边自评和互评,形成班级的最佳答案。
教师评价。先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基本评价。之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基本理解:最后一段是神话式的结尾。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由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幻想方式,它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寄托了远古人们对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的一种期盼。神话结尾让故事中的愚公做成了一件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这样寓言才能更具号召力,更具说服力。
继续深入。教师提问:至此,你认为愚公精神是什么?你对愚公的行为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教师理解——
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怕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的精神。
愚公的做法在现代人看来当然是不可取的,因为他是“苦干”,而现代强调“巧干”,但他“苦干”中所表现的精神是可贵的。他不怕苦、不畏难,目标明确、信念执着,这正是我们中国人所需要的。所以他会成为一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设计意图:从寓言文体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明确文本的写作特点以及独特寓意。)
(七)总结拓展,发愚公之启
下课前,请每人用一句话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或学习启示。要求总结收获准确、全面,总结启示深刻、独到。先在备用纸上写下来。时间2分钟左右。
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并相互评判,说说达到了要求中的哪一级。之后教师先随机抽点三四人,再自主发言三四人,边说边自评互评。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总结,继续提升学生的认识:语文学习,不仅能获得语言的成长,而且更获得精神的成长。送各位一句话,人在语言中成长,心在文学中美化。
(设计意图:每位学生都应学有所获,能用一句话概括出学习的收获和启示,培养概括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回顾课堂,加深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