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素养测评】人教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基础卷)
一、单选题(共5题;共5分)
1.(1分)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亲戚畔之 B.曾益其所不能
C.威武不能屈 D.入则无法家拂士
2.(1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甚矣,汝之不惠!
C.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D.—厝朔东,一厝雍南。
3.(1分)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改容式车 B.军士吏被甲
C.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D.可得而犯邪
4.(1分)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唐朝诗人。田园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
B.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尤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一起被后人称为“小李杜”。
C.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D.杜甫,唐朝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人称“杜少陵”“杜工部”等。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5.(1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描写了乡村美好风光和诗人悠然的生活,也表达了他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
B.杜甫的《春望》首联展现了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使人满目凄然。
C.《赤壁》中“二乔”代表了东吴的命运。诗人假设东吴败亡,不写山河破碎,而写二乔命运,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利害,极耐人寻味。
D.李清照的《渔家傲》是一首记梦之作,词人在梦中看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看到了天帝,看到了自己对天帝垂问的回答。
二、默写(共1题;共8分)
6.(8分)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主题 古诗文名句
诗中有景 “树树皆秋色,① ”(王绩《野望》),这是傍晚时分,诗人遥望山野所见的浓浓秋意;“②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这是初春时节,诗人游湖所见的莺歌燕舞的勃勃生气。
文中蕴理 日本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掩盖其侵华真相,结果招致国内外有识之士的强烈反对,弄得众叛亲离,这正应了孟子那句话“③ ,④ 。”
诗中有情 “⑤ ,⑥ ”(李贺《雁门太守行》),这是边关战场上,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凌云壮志;“⑦ ,⑧ ”(崔颢《黄鹤楼》),这是漂泊的游子面对着沉沉暮色,浩渺烟波,油然而生的思乡之情。
三、语言表达(共1题;共3分)
7.(3分)知识卡片
名言就是名人所说所写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有名的句子。警句就是用来激励和告诉人们某些道理,提醒人们在生活中时刻保持某种精神品格的句子,也叫”醒句”。
拓展二下面是小文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看法。请你与小文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
小文:我同意文中的观点,想必你也知道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的故事吧!越王卧薪尝胆,不忘国耻,终成霸业;而夫差就是在安逸享乐中走向了灭亡。
你觉得呢?
我:
四、填空题(共4题;共26分)
8.(2分)了解作者和作品,完成表格。
诗名 诗人 朝代 代表作品(除课文外)
《饮酒》(其五)
《春望》
《雁门太守行》
《赤壁》
《渔家傲》
填空。
9.(6分)《史记》的作者是 ,字 , (朝代)夏阳人,是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10.(12分)《史记》原名《 》,是我国第一部 (体裁)。《史记》包括 ,共 篇。鲁迅赞其为“ , ”。
11.(6分)《愚公移山》选自《 》,《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郑国人 所著,他是战国前期 家代表人物之一。
五、综合性学习(共4题;共14分)
某班拟组织一次主题为“汲取古人智慧,学会面对困境”的古诗文阅读探究活动,以下是活动负责人收集到的一些材料。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选自《列子·愚公移山》)
【材料二】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材料三】
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材料四】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奔走,吾谁与守?”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逆筑东南长堤。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选自《宋史·苏轼传》)
12.(4分)阅读材料三时,同学们对“衣不重采”中的“重”字的读音产生了分歧。请你结合语境确定其读音并简述理由。(2分)
小嘉:我认为应该读 chóng, 因为 。
小兴:我觉得应该zhòng, 因为 。
13.(2分)材料一和三中的画线句都是问句,但包含的思想情感却不同。请结合文本简析。
14.(2分)请结合以上四则材料,分析古人在面临困境时体现出的智慧。
15.(6分)面对困境,我们还可从学过的古诗文中得到智慧和力量。请将诗文填写完整。
时光荏苒,面对美好事物的消逝,我们无法阻止,但要坚信,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这正如晏殊《溪沙》诗句所说“ , ”;生活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当我们面对困境时,要以孟子“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 , ……”来激励自己;处于严酷的环境考验时,我们可从刘桢《赠从弟》诗句“ ? ”得到启示,像松柏那样保持傲雪凌霜的美好品格。
六、诗歌鉴赏(共2题;共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6.(2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陶渊明写景抒情之作,开头就设置悬念,然后又自问自答,有“大隐隐于市”的风范。
B.作者性情高洁,尤爱代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花中君子——菊,“采菊东篱下”就是这一点的体现。
C.“飞鸟相与还”一句一语双关,在写景的表层含义之下,还可理解为作者要回归自然本性的心声。
D.诗作结尾欲说还休,关于“真意”,志同道合之人不说也能领会,这就更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境界。
17.(2分)“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历来被人称道,请你从炼字的角度,谈谈它的妙处。
七、写作题(共1题;共60分)
1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平凡的校园一隅、偏僻的小路尽头、简陋的街头小摊,每日经过它们,你留意过吗?在这些不被人们注意的角落,往往也有温暖的故事、美好的人情、动人的画面和精彩的瞬间,那一幕幕让你惊讶、喜悦、感动,甚至震撼。
请根据上述文字的内容及含义,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写作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书写工整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A.“畔”,同“叛”,背叛;
B.“曾”,同“增”,增加;
D.“拂”,同“弼”,辅佐;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通假字的理解能力。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
A项“反”通“返”,
B项“惠”通“慧”,
C项没有通假字,
D项“厝”通“措”。
故答案为:C
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通假字、文言虚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
3.【答案】C
【解析】A.式,通“轼”,蹬轼。
B.被,通“披”,穿。
C.不含通假字。
D.邪,通“耶”,语气助词。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即“通用、借代”,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或其他类型的字代替本字。需要考生平时对通假字多归纳汇总,并熟悉常见通假字。
4.【答案】A
【解析】 A.“唐朝诗人”有误,陶渊明是东晋诗人;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5.【答案】A
【解析】 A“也表达了他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不正确,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表达的是诗人闲适淡泊、超凡脱俗的心境;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6.【答案】山山唯落晖;几处早莺争暖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解析】此题第 ① -- ② 空考查直接性默写。注意“ 唯 ”“ 晖 ”“ 莺 ”等词语的书写。此题第 ③ -- ⑧ 考场上理解性默写。从提示语“ 日本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掩盖其侵华真相,结果招致国内外有识之士的强烈反对,弄得众叛亲离,这正应了孟子那句话 ”可知第 ③④ 空应填“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从提示语“ 李贺《雁门太守行》),这是边关战场上,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凌云壮志”可知第⑤⑥ 空应填“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从提示语“ 崔颢《黄鹤楼》),这是漂泊的游子面对着沉沉暮色,浩渺烟波,油然而生的思乡之情。 ”可知第 ⑦⑧ 空应填“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注意“ 寡 ”“ 携 ”“ 暮 ”“ 愁 ”等词语的书写。
故答案为:第1空、山山唯落晖;第2空、几处早莺争暖树;第3空、得道者多助;第4空、失道者寡助;第5空、报君黄金台上意;第6空、提携玉龙为君死;第7空、日暮乡关何处是;第8空、烟波江上使人愁。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7.【答案】[示例]处于顺境或逆境,是我们无法左右的,我们能把握的唯有自己。客观条件对成材确实有一定影响,但关键还是要看我们自己的主观努力。我们要时刻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在逆境中,我们不怨天尤人,而要把它当作磨炼意志的好时机;在顺境中,我们也不能贪图享乐,要居安思危。唯有如此,才能勇攀高峰,更上一层楼。
【解析】讨论的话题是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看法,即是否认同逆境促进人生存、奋进,而顺境易使人堕落、消亡。结合题意可知,小文是同意这个观点的,并且举了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的例子予以论证。
若赞同这个观点,可从逆境能保持警醒、磨炼心性,顺境会让人放松警惕、消磨意志等角度入手。
若反对这个观点,可从顺境、逆境只是外界客观条件,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却不能从根本上决定人的发展来阐述理由,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成才的决定作用。
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考查根据文言文内容谈观点。先明确讨论的话题;然后阅读全文,理解文言文大意,把握文章主题和作者情感态度;最后联系全文与自身实际分析作答。
8.【答案】陶渊明 东晋 《桃花源记》
杜甫 唐 《望岳》
李贺 唐 《李凭箜篌引》
杜牧 唐 《江南春》
李清照 宋 《如梦令》
【解析】《饮酒》(其五)诗人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饮酒》(其五)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后悠然自得的心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更是千古名句,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超脱尘世的心境。其代表作品除了《饮酒》组诗外,还有《归园田居》。在《归园田居》中,诗人用质朴的语言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桃花源记》则虚构了一个人人平等、和谐美好的世外桃源,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憧憬。《春望》诗人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因为他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春望》作于安史之乱时期,通过描写长安破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亲人的思念。杜甫的代表作品众多,《登高》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抒发了诗人身世飘零、老病孤愁的感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即使自己身处困境,仍心系天下寒士。 《雁门太守行》 李贺是唐代诗人,有“诗鬼”之称。他的诗作多以神话传说、鬼怪灵异为题材,风格独特。《雁门太守行》描绘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场面,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景,表现了将士们的英勇无畏和忠君报国之情。李贺的其他代表作品有《李凭箜篌引》,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描写了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赤壁》杜牧是唐代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的诗歌以咏史抒怀为主,风格清新俊逸。《赤壁》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赤壁之战这一历史事件,抒发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机遇的感慨。杜牧的代表作品还有《泊秦淮》,通过描写秦淮河畔的夜景,讽刺了晚唐统治者的腐朽和荒淫。《阿房宫赋》则是一篇赋体散文,通过对阿房宫的描写,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警示后人。《渔家傲》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她的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渔家傲》展现了李清照豪放的一面。词中通过对梦境的描写,表达了她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李清照的其他代表作品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描绘了少女时期的欢乐生活。《声声慢》则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她在国破家亡后的孤独和哀愁。
故答案为: 陶渊明 东晋 《桃花源记》;杜甫 唐 《望岳》;李贺 唐 《李凭箜篌引》;杜牧 唐 《江南春》;李清照 宋 《如梦令》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答案】9.司马迁;子长;西汉
10.太史公书;纪传体通史;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一百三十;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解析】(1)(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9.西汉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司马迁在这个时期完成了《史记》的创作,有助于学生将历史人物与特定的历史时期联系起来。
故答案为:司马迁;子长;西汉
10.《史记》在中国史学和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种体裁以人物为中心,通过本纪、世家、列传等形式记载历史事件和人物,与编年体等其他体裁有所不同,让学生认识到《史记》在史学体裁创新方面的重要意义。《史记》的结构组成,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 鲁迅称其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句话一方面强调了《史记》在史学上的卓越成就。
故答案为:太史公书;纪传体通史;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一百三十;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1.【答案】列子·汤问;列御寇;道
【解析】《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所著,他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故答案为:《列子·汤问》;列御寇;道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所学课文重要的作家作品一般课文下面的注释都比较详细(少部分除外,平时学习时需要补充笔记),特别是文言诗文,记住作家、作品、朝代、作家身份、重要(主要)贡献、代表作品、与人物相关的成语、格言、俗语、标题含义要记牢,历史知识、 地理知识、 文学素养、 科学原理、 数学能力、 政治与公民意识、 艺术欣赏、 外语学习、 信息技术等多个方面,平时要多阅读进行有意识的积累。
【答案】12.读 chóng,指重复。“衣不重采”理解为从不穿有两种颜色以上的衣服。突出勾践生活简朴、一心为民的特点。;读 zhòng,指程度深。“衣不重采”理解为从不穿颜色深的衣服。古代程度深的颜料更精贵,突出勾践生活简朴、一心为民的特点。
13.①材料一画线句是愚公妻子表示愚公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可见愚公妻子对愚公移山的担忧。②材料三画线句是勾践尝苦胆时说的话,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遭受的耻辱了吗 这是勾践在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历史屈辱,激励自己不忘过去的教训,努力图强。这句话体现了勾践强烈的国家责任感和自我激励的精神 。
14.【材料一】写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体现古人在困难前积极应对,永不言弃的智慧。
【材料二】写孟子提出的真正的大丈夫之道。不论何种危机,都保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为之所动摇。
【材料三】写越王勾践战败后以柴草卧铺,并经常舔尝苦胆,衣食简朴的事情。体现古人牢记历史教训,发愤图强的智慧。
【材料四】写苏轼把富人们赶回城中,避免动摇军心。发动所有人,共同抗洪。体现古人心有百姓,共同抗洪的智慧。
1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相识燕归来;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拼音。日常注意积累,掌握词语的拼音、字形、含义及用法,根据语境,分析词语含义,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2)本题考查作者情感。通读材料,理解材料大意。在材料中找到描写句、作者评价句、情感句、其他人看法等,综合分析归纳材料一和三中画线句的情感即可。
(3)本题考查探究能力。通读四则材料,理解材料大意。在材料中找到描写句、作者评价句、情感句、其他人看法等,综合分析归纳主旨情感,理解古人智慧即可。
(4)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二是结合语境要求写出句子的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第三、第四空属于直接默写,比较简单;第一、二、五、六空属于理解性默写,难度不大,学生理解古诗内容即可答题。注意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译文】
【材料一】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
【材料二】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
【材料三】
越王勾践回国后,深思熟虑,苦心经营,把苦胆挂到座位上,坐卧即能仰头尝尝苦胆,饮食也尝尝苦胆。还说:“你忘记会稽的耻辱了吗?”他亲身耕作,夫人亲手织布,吃饭从未有荤菜。从不穿有两种颜色以上的的衣服,对贤人彬彬有礼,能委曲求全,对待宾客热情诚恳,能救济穷人,悼慰死者,与百姓共同劳作。
【材料四】
苏轼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洪水在梁山泊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 于是将富人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你们虽然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效力。”卒长说:“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于是卒长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堤坝从戏马台起,末尾与城墙相连。雨日夜不停,没有受损的城墙只有三板。苏轼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终于保卫了徐州城。他又请求调发明年的役人增筑旧城,又用木筑堤岸,以防水第二次来。朝廷同意他的做法。
12.重 chóng 重复;重叠。例句翻译为:从不穿有两种颜色以上的衣服。比喻衣着朴素,不求华丽的生活态度。突出勾践生活简朴、一心为民的特点。
重 zhòng 程度深。例句翻译为:从不穿颜色深的衣服。古代程度深的颜料更精贵,这里写勾践衣着朴素,不求华丽的生活态度。突出勾践生活简朴、一心为民的特点。
故答案为:①读 chóng,指重复。“衣不重采”理解为从不穿有两种颜色以上的衣服。突出勾践生活简朴、一心为民的特点。
②读 zhòng,指程度深。“衣不重采”理解为从不穿颜色深的衣服。古代程度深的颜料更精贵,突出勾践生活简朴、一心为民的特点。
13.①如太行、王屋何?翻译为: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写愚公妻子对愚公移山的担忧。
② 女忘会稽之耻邪?翻译为: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遭受的耻辱了吗 越王勾践在经历了重大的失败和耻辱后,提醒自己或他人不要忘记这段历史,以此激励自己不忘过去的教训,努力图强。这句话体现了勾践强烈的国家责任感和自我激励的精神 。
故答案为:①材料一画线句是愚公妻子表示愚公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可见愚公妻子对愚公移山的担忧。②材料三画线句是勾践尝苦胆时说的话,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遭受的耻辱了吗 这是勾践在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历史屈辱,激励自己不忘过去的教训,努力图强。这句话体现了勾践强烈的国家责任感和自我激励的精神 。
14.【材料一】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在困难前积极应对,永不言弃。
【材料二】翻译为: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这是孟子提出的真正的大丈夫之道。即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能保持自己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不因外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初心和信念 。
【材料三】写越王勾践战败后以柴草卧铺,并经常舔尝苦胆,衣食简朴,以时时警惕自己不忘所受苦难。牢记历史教训,警醒自己发愤图强。
【材料四】写苏轼把富人们赶回城中,发动禁军,在困难面前带领百姓共同抗击洪灾,舍小家,为民着想,受到别人的拥戴。 把富人们赶回城中,避免动摇军心。发动所有人,共同抗洪。
故答案为:【材料一】写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体现古人在困难前积极应对,永不言弃的智慧。
【材料二】写孟子提出的真正的大丈夫之道。不论何种危机,都保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为之所动摇。
【材料三】写越王勾践战败后以柴草卧铺,并经常舔尝苦胆,衣食简朴的事情。体现古人牢记历史教训,发愤图强的智慧。
【材料四】写苏轼把富人们赶回城中,避免动摇军心。发动所有人,共同抗洪。体现古人心有百姓,共同抗洪的智慧。
15.这些是课文中需要掌握的古诗名篇。注意易错字的写法,如“燕、罹、凝”等字。
故答案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相识燕归来;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答案】16.B
17.“见”字精妙地表达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表现出诗人归隐之后与自然浑然契合的悠然恬静的心境。
【解析】(1)本题考查古诗内容理解。读懂古诗句,理解古诗内容。选择题注意在古诗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古诗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2)本题考查古诗赏析之炼字。炼字题注意:①这个字含义;②这句话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特点;③作用是什么,表达诗人何种情感、观点。答题时注意结合古诗内容去答。
【译文】
住宅盖在人世间,清静却无车马喧。
问我为何能如此?心超世外地显偏。
自顾采菊东篱下,悠然无意见南山。
山间雾气夕阳好,飞鸟结伴把巢还。
此中当自有真意,我欲辨之已忘言。
16.B:错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是莲,菊是隐居的象征。
故答案为:B
1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翻译为:自顾采菊东篱下,悠然无意见南山。“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之为,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见南山之物有: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这都是表现自然的运动,因其无意志目的、无外求,所以平静、充实、完美。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也应该具有自然的本性,在整个自然运动中完成其个体生命。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抒发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又写出了作者欣赏以及赞叹大自然给人带来的情感。
故答案为:“见”字精妙地表达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表现出诗人归隐之后与自然浑然契合的悠然恬静的心境。
18.【答案】【参考例文】
角落里的风景
只有足够薄,才能透彻,才足以让光线浸透缝隙,足以让阳光在掌纹里安身立命。
——题记
冬日,连阳光都柔软得让人心疼。从小巷出来向左转,走百二十步,熟悉的,奶白色的一个角落,明亮干净。迎着阳光,眯着眼睛看去,是个卖面的摊子,五十来岁的老妇人系着围裙,双手揉着面团,眉眼里尽是温和,扬起一片面粉,细碎的,迷了眼。阳光被碾碎了,浮动在围裙上,灿烂着,驼色的冬日,时间被按下了静音键。
靠在墙上,我瞅着这再寻常不过的老妇人揉着面的样子。
黑色的头发,用夹子零乱地夹着,肩上抖落着寸寸阳光,围裙上扑着涩涩的面粉,愈发显得白,她的手不复白皙,绵绵的细纹褪成专属岁月的蜡黄色,有些沧桑。
老妇人温润如水,站在角落,神色专注得像在细细地雕琢着一件工艺品,双手按着面团上,有力的揉、搓,再捧起面团往板上一摔,继续用掌心慢慢地揉,再捏起面粉,往面团上撩,和点水,再轻轻揉,直到完全融合。面团像一只硕大的鹅蛋,轮廓是那么的圆润,只听到每个毛孔吸进阳光的声息。
老妇人的肩膀有节奏地摇着,随着擀面杖的一前一后,依稀看到面粉拽着发丝在荡秋千,凌乱的风景,再寻常不过。压平,再压平,边缘、中间徐徐的凹,面团一圈圈地滚大,磨圆,向用圆规画出的同心圆,饱满地闪耀着太阳的光泽,又倏地被卷起,再被摊平,细细的碾。老妇人的嘴角挂着温和的笑容。
“老板,来三元的手工面!”“好好!”忙弯腰掀起一层布,抓了一把面掂量掂量,再称好了递到了顾客的手中,脸上掬满了笑容,“你这儿的面好,有韧性,可好吃呢!”“谢谢啊,呵呵,以后常来哈!”老妇人点着头抿着唇,捏着裙角擦擦手,眸中温润。
我瞥了瞥那雪白如缎的面条,因着金黄色的阳光,窝着,安静着,不由得心中也柔软了几分。
人生只有不断磨,不断揉,不断搓,并坚持压,坚持擀,坚持碾,才足够丰润,足够漂亮,才能以更大的表面积吸附更多的阳光,才能让温暖,美好流连于掌纹里安身立命,熟悉的角落里,有着别样的美,而那角落里雕镂着阳光与面条的人生却又美得不寻常。
老人,面摊,别样的风景!
【解析】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根据材料内容主要对象为“不被人们注意的角落”,叙述在这个角落里发生的故事、人情、画面和瞬间,材料要求所叙写的内容必须是积极、健康、美好而精彩的,要发现平时没有发现的美,在平凡中挖掘不平凡的人或事。
写好一篇考场作文需要做好四个方面:审题、立意、选材、布局。审题应从辨析作文侧重点、明确写作的方向、明确限制,规范作文的要求入手做到准确审题;立意要求深刻、有格调、有时代感。选材应做到紧扣主题、真实典型、生动新颖、避免雷同。在布局上要从做好开头、结尾入手,根据自己的特长来选择适合自己风格且容易掌握的技巧。当然,规范、工整的正楷或行楷书写也是获得作文成功的一个关键的因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