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素养测评】人教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培优卷)
一、单选题(共7题;共7分)
1.(1分)体现三峡窄的句子( )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三峡七百里
C.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1分)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属引(zhǔ) 绝 (yǎn) 阙处(quē) 素湍绿潭(tuān)
B.沿溯(sù) 略无(lüè) 凄异(qī) 重岩叠嶂(zhàng)
C.悬泉(xuán) 飞漱(sù) 曦月(xī) 哀转久绝(zhuàn)
D.御风(yù) 襄陵(xiāng) 长啸(xiào) 隐天蔽日(bì)
3.(1分)对下面语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略无阙处(完全没有) B.空谷传响(响亮)
C.属引凄异(连接) D.林寒涧肃(肃杀,凄寒)
4.(1分)下列有关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消息通常由标题、电头、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六部分组成,其中导语提示的是新闻的要点与精华,有导读的作用。
B.《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
C.《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李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D.《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眉州眉山人,与辛弃疾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他与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辛弃疾、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七位散文家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5.(1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消息二则》作者是毛泽东,字润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消息是新闻的一种,它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B.《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分别是吴均、陶弘景,两人都生活在南北朝时期,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都是描写山水的佳作。
C.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记承天寺夜游》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任职时所作,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D.《水经注》作者是北魏郦道元,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述,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6.(1分)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孩子无不希望得到父母的褒奖,这对其自尊心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B.今年判阅语文微写作的老师要求必须读过《红楼梦》《老人与海》等原著。
C.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开放日16日举行,来自多个省市的近千名考生和家长冒雨前来。
D.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更斯等世界级文豪对中国文坛有着深远的影响。
7.(1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水经注》的作者是宋代的郦道元,书中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等。
B.《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南朝陶弘景,该文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诗。
C.《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苏轼,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写给好友的信的一部分,作者用生花妙笔,为友人描绘出了富春江的奇山异水。
二、填空题(共5题;共43分)
8.(14分)《三峡》选自《 》,作者 , (朝代)著名 、散文家。三峡指 、 和 。
9.(6分)填空
①“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 之美。
②“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了 之美。
③“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表现了 。
10.(18分)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
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三省吾身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一箪食
曲肱而枕之
博学而笃志
11.(3分)富春江边的石头上有一副对联,只可惜下联已经模糊不清了,请你根据《与朱元思书》内容对出合适的下联。
上联:千峰争雄,奇山飘出悦耳音
下联:
12.(2分)班级从《红星照耀中国》的艺术特色的角度推介作品,请你用表格梳理。
艺术特色 内容举例 归纳小结
人物个性鲜明 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罗,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作者大量采用白描、细节描写、对话、特写等表现方法,将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比如,表中这个清瘦的青年军官是① ,人物形象特点是② 。
擅长场景描摹 终于有一个红军战士爬上了桥板,拉开一个手榴弹,向敌人碉堡投去,一掷中的。军官这时急忙下令拆毁剩下的桥板,但是已经迟了。又有几个红军爬了过来,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上,开始烧了起来。但是这时已有二十个左右红军匍匐向前爬了过来,把手榴弹一个接着一个投到了敌军机枪阵地。 这个场景叙述的是长征中一次有名的战斗,此次战斗通常称之③ ,“桥板燃烧”“红军匍匐”等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具有④ 的精神。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10分)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选段,完成题目。
【材料一】①由于不抢就没有吃的,红军就不得不为了几头牛羊打仗。毛泽东告诉我,他们当时流行一句话叫“一条人命买头羊”。他们在藏民地里收割青稞,挖掘甜菜和萝卜等蔬菜。据毛泽东说,萝卜大得可以一个“够十五个人吃”。他们就是靠这种微不足道的给养过大草地。毛泽东幽默地对我说,“”他们只有俘获了部族人以后才能找到向导引路。他们同这些向导交上了朋友,出了藏族境界之后,许多向导继续参加长征。有些人现在是陕西党校的学员,有朝一日可能回到本土去向人民解释“红”汉和“白”汉的不同。
②在大草地一连走了十天还不见人烟。在这个沼泽地带几乎大雨连绵不断,只有沿着一条为红军当向导的本地山民才认得出的像迷宫一样的曲折足迹,才能穿过它的中心。沿途又损失了许多牲口和人员。许多人在一望无际的一些水草中失足陷入沼泽之中而没了顶,同志们无从援手。沿途没有柴火,他们只好生吃青稞和野菜。没有树木遮荫,轻装的红军也没有带帐篷。到了夜里他们就蜷缩在捆扎在一起的灌木枝下面,挡不了什么雨。但是他们还是胜利地经过了这个考验,至少比追逐他们的白军强,白军迷路折回,只有少数的人生还。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材料二】①红军大部队刚一进入草地,小红军谢益先就遇到了迷失在草地里的一对母女,她们是从被国民党军占领的川陕根据地逃出来的。在以后的行军中,只要部队停下开始吃干粮,谢益先就躲在一边。红军干部问他是不是没有干粮了,他说自己已经吃饱了。两天后,谢益先走路开始摇晃,副班长就扶着他走;第四天,谢益先一头栽倒再也没能站起来。当这支红军部队到达草地边缘的时候,红军官兵发现在队伍的最后走着一对母女,她们到处打听一个姓“谢”的小红军,手里捧着的那个干粮袋上缝着歪歪扭扭的一个“谢”字。副班长顿时声音哽咽,他告诉那对母女,小红军谢益先已经死了。那位母亲一下子跌坐在地上,直到部队走远了,红军官兵还能听得见她的哭声。
②先头部队出发后的第三天,毛泽东走进了松潘大草地。他的警卫员吴吉清后来回忆道:天空像锅底黑刷过的一般,没有太阳;眼前是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原,看不见一棵树木,更没有一间房屋……如果一不小心,踏破了草皮,就会陷入了如胶似膝的烂泥里。只要一陷进去,任你有天大的本事,也别想一个人拔出腿来。我因子性子急,走进草地不久就碰上了这种倒霉的事,幸好主席那宽大有力的手一拉,我才摆脱了危险。一上来,主席就对大家打趣地说:“别看他外表像个泥人,那泥里包着的可是钢铁。”
——节选自《长征》
13.(1分)【材料一】中红军过草地面临的两大主要困难是什么?
14.(1分)从【材料二】小红军谢益先的事迹中表现出了红军战士怎样的品性?
15.(1分)两则材料都在讲述红军过草地,但同中有异,请结合材料内容谈一谈。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去红都的道路
①我一边和周恩来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②我从周恩来的一位以前的同学那里,从外国人称为中国“国民革命”的一九二五到二七年的大革命时代中与他共事的国民党人士那里,了解到一些关于周恩来的情况。但是从周恩来自己身上,我后来还了解到更多的情况。他使我感到兴趣,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
③背弃古代中国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哲学;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能力;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和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精神——这一切似乎都包含在这个红军的故事和参加创建红军的一个人的故事中。我暗自想,周恩来一定是个狂热分子,因此我想寻找这必有的神色。但是如果说有这种神色的话,我却没有发觉出来。他谈吐缓慢安详,深思熟虑。
④因此,周恩来给我的印象是,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态度温和地说出来的话,同国民党宣传九年来污蔑共产党人是什么“无知土匪”、“强盗”和其他爱用的骂人的话,形成了奇特的对照。
⑤不知怎么,当他陪着我走过安静的乡间田埂,穿过芝麻田、成熟的小麦田、沉甸甸地垂着穗的玉米田,回到白家坪去时,他似乎是一点也不像一般所描绘得赤匪。相反,他倒显得真的很轻松愉快,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就像神气活现地仿佛一个大人似的跟在他旁边走的“红小鬼”一样,他的胳膊爱护地搭在那个“红小鬼”的肩上。他似乎很像在南开大学时期演戏时饰演女角的那个青年——因为在那个时候,周恩来面目英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有删改)
16.(1分)读选段,简要分析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来塑造周恩来这一人物形象。
17.(4分)在斯诺跟里,周恩来是一个平易近人、热情周到的人,请按要求举出二人之间发生”的具体事件。
第一次见面时:
在白家坪周恩来的司令部:
18.(2分)纪实作品的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请你概说原著用怎样的事实说了怎样的话?
四、写作题(共1题;共60分)
19.(60分)本学期的语文教材推荐了6部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长征》《飞向太空港》《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寂寞的春天》。你最喜欢读那一部?有没有与同学、老师、父母或者别人的交流分享阅读体会?
请以“分享让阅读更有趣”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A翻译为: 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写群山连绵。
B翻译为: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 交代了描写对象,又介绍了其总体长度。
C翻译为: 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写水中有影,则水平如镜,倒影入潭,更显水清,更觉风光秀丽妩媚。
D翻译为: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侧面烘托,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形容三峡狭窄的句子即可。
2.【答案】C
【解析】C:飞漱(sù)——(shù)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学生拼读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要特别注意多音字。
3.【答案】B
【解析】A翻译为: 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略无,完全没有
B翻译为: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响,回声,不是响亮的意思
C翻译为: 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惨悲凉。 属,连接
D翻译为: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肃,肃杀,凄寒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4.【答案】D
【解析】D:错误。唐宋八大家没有辛弃疾,换成欧阳修。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注意积累,结合具体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注意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科举礼仪、年龄称谓、名号、历法、节气、官职、音律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课文上的知识点一定要掌握,这是根本,平时做题遇到的常识,是额外发展要记住。
5.【答案】B
【解析】B:《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陶弘景,《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吴均。
故答案为:B
本道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和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
6.【答案】C
【解析】C项句子有语病。“来自”与“前来”语意重复。删去“来自”即可。
故答案为:C。
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
7.【答案】A
【解析】A.有误,郦道元是北魏人;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8.【答案】水经注;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解析】《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创作的一篇散文,节选自《水经注》三十四卷《江水》。
三峡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故答案为:水经注;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注意文学文化常识一般考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科举礼仪、年龄称谓、名号、历法、节气、官职、音律等。教材上的知识点注意掌握。
9.【答案】山水相映;色彩配合;晨昏变化 动静相衬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答谢中书书》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自然景物的绮丽风光,本身就构成优美的意境,作家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以饱和着感情的语言激起读者的兴致,从而形成文学作品的意境。“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山水相映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表现了色彩配合之美;“晓雾将歌,夕日欲颓”表现了晨昏变化之美;“猿鸟乱鸣,沉鳞竞跃”表现出动静相衬之美相互作用,构成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
故答案为:
①山水相映
②色彩配合
③ 晨昏变化 动静相衬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从文中筛选出相关信息进行回答。语言要简洁。
10.【答案】lún;yuè;yùn;xǐng;wǎng;dài;dān;ɡōnɡ;dǔ
【解析】论(lún)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
说(yuè),通假字,同"悦",愉快。
愠(yùn): 生气,发怒。
省(xǐng): 自我检查、反省。
罔(wǎng):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ài): 疑惑。
箪(dān):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肱(ɡōnɡ): 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
笃(dǔ): 坚守。
故答案为:lún ; yuè ; yùn ; xǐng ; wǎng; dài; dān; ɡōnɡ ; dǔ
本题考查汉字读音。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汉语拼音的拼读规则,掌握常用汉字的读音,注意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音近字等。
11.【答案】万丈见底,异水呈现猛浪态
【解析】 通过文章的内容和上联得出, 这幅对联描绘的是作者看到的美景。《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山水小品,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 这篇文章以简练明快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仅用一百四十四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绮丽风光。全文叙述了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途中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创造出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上联描绘了山峰,根据文章内容,下联则是水。水的特点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意思是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意思是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所以,下联写水即可。
故答案为:万丈见底,异水呈现猛浪态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概括等思维能力,又能考查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对联的特征就是上下联字数一样,词性一样,意思相近。最后,写对联的传统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现代汉语中的三四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一二声字。旨在使对联在音韵上达到和谐与美感。应牢牢把握好这个特征。
12.【答案】周恩来;温和文雅,富有热情、知识渊博等;飞夺泸定桥;为革命英勇战斗,不怕牺牲。
【解析】①根据"青年军官""温和文雅""用英语""个子清瘦"等词可以看出该段描写的人物是周恩来。②根据"走上前""温和文雅""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等词可以看出周恩来是一个待人真诚热情 温和文雅,富有热情、知识渊博等 的人。答案合理即可。③根据"爬上了桥板""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上"等句子可以看出该段这是描写的战争是:飞夺泸定桥。④"桥板燃烧""红军匍匐"生动写出了红军战士冒着生命危险渡桥的场景,表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
故答案为:
1、周恩来;2、温和文雅,富有热情、知识渊博等;3、飞夺泸定桥;4、为革命英勇战斗,不怕牺牲。
本题考查课内文章的阅读的理解。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文段内容和自己的知识积累,推断人物身份;然后根据文段中与人物相关的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答案】13.行军难;吃饭难。
14.表现了红军战士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
15.【材料一】重在写红军战士在过草地时遇到的行军、吃饭、宿营等方面的困难;
【材料二】重在表现红军战士舍己为人、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崇高品质和不畏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解析】
(1)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把握。根据内容抓住住人物、事件的核心进行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把握。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文段内容和自己的知识积累,推断人物身份;然后根据文段中与人物相关的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3)本题考查两则材料的比较阅读。本题是信息筛选能力的考查。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根据提示,在文中筛选出关键信息。
13. 根据"在大草地一连走了十天还不见人烟。在这个沼泽地带几乎大雨连绵不断,只有沿着一条为红军当向导的本地山民才认得出的像迷宫一样的曲折足迹,才能穿过它的中心。沿途又损失了许多牲口和人员。许多人在一望无际的一些水草中失足陷入沼泽之中而没了顶,同志们无从援手"可知,红军在长征途中行军难;结合据"毛泽东说,萝卜大得可以一个'够十五个人吃'。他们就是靠这种微不足道的给养过大草地""沿途没有柴火,他们只好生吃青稞和野菜"可知,红军在长征途中吃饭难。其次,根据"没有树木遮荫,轻装的红军也没有带帐篷。到了夜里他们就蜷缩在捆扎在一起的灌木枝下面,挡不了什么雨"可知,红军在长征途中还有宿营的困难。
故答案为: 行军难;吃饭难。
14.谢益先过草地时,他分到了四斤干粮。在行军过程中,遇到了迷失在草地里的一对母女,小谢就瞒着队友,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他们。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凉水充饥,最终因体力不支而牺牲。这是谢益先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的体现,他也用他的干粮和生命践行了把人民的利益高高举起的承诺,这是长征精神的深刻写照。
故答案为: 表现了红军战士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
15.两则材料都写到了红军过草地,[材料一]结合"在大草地一连走了十天还不见人烟"许多人在一望无际的一些水草中失足陷入沼泽之中而没了顶,同志们无从援手。沿途没有柴火,他们只好生吃青稞和野菜。没有树木遮荫,轻装的红军也没有带帐篷。到了夜里他
们就蜷缩在捆扎在﹣起的灌木枝下面,挡不了什么雨"等内容可知,重在写红军战士在过草地时遇到的行军、吃饭、宿营等方面的困难;[材料二]写了小红军谢益先舍己为人救母女的故事,写了毛泽东对警卫员吴吉清的赞美:"别看他外表像个泥人,那泥里包着的可是钢铁",因此,[材料二]重在表现红军战士舍己为人、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崇高品质和不畏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故答案为: 【材料一】重在写红军战士在过草地时遇到的行军、吃饭、宿营等方面的困难;【材料二】重在表现红军战士舍己为人、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崇高品质和不畏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答案】16.示例一:运用外貌描写来彰显周恩来独特而吸引人的气质,如:“周恩来面目英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示例二: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凸显周恩来的性格特点,将作者心中的“狂热分子”与眼前“安详”“深思熟虑”的周恩来进行对比;
示例三:通过乡间漫步这一细节描写来塑造周恩来平易近人、充满活力的形象。
17.第一次见面用英语跟斯诺打招呼;为斯诺规划采访行程
18.事实:斯诺到“红色中国”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了解“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说话:预言“红色中国”最后一定会获得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必将照耀全中国)。
【解析】
(1)本题考查塑造人物方法的判断。解答本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中与人物相关的具体事件,对人物进行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语段,以及对人物进行抒情议论的句子进行分析归纳。
(2)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解答本题,要通读全文,先结合题干中的提示,找出所示情节;然后根据情节要素(地点、时间)和情节之间的关联,了解情节的变化,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依照表格中给出的形式,概括作答。
(3)本题考查写作特色分析。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原著和材料内容来分析即可。
16."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运用外貌描写来彰显周恩来独特而吸引人的气质;作者心中的"狂热分子"与眼前"安详""深思熟虑"的周恩来进行对比,突出周恩来是一个温和文雅、平易近人的人。通过乡间漫步这一细节描写来塑造周恩来平易近人,充满活力的形象。可见他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
故答案为:例一:运用外貌描写来彰显周恩来独特而吸引人的气质,如:“周恩来面目英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示例二: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凸显周恩来的性格特点,将作者心中的“狂热分子”与眼前“安详”“深思熟虑”的周恩来进行对比;示例三:通过乡间漫步这一细节描写来塑造周恩来平易近人、充满活力的形象。
17.根据"我一边和周恩来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可概括出:第一次见面用英语跟斯诺打招呼,待人热情。根据"当他陪着我走过安静的乡间田埂,穿过芝麻田、成熟的小麦田、沉甸每地垂着穗的玉米田,回到百家坪去时,他似乎是一点也不像一般所描绘的赤匪"可概括出:为斯诺规划采访行程,陪同斯诺采访。
故答案为:1、第一次见面用英语跟斯诺打招呼;2、为斯诺规划采访行程
18.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真实记录了作者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例如:材料中作者同周恩来见面和交流的过程。作者用具体、真实的材料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其次,在叙事中穿插评述和议论,例如:"我心里不由得想,红军能够这样不惹人注目地开进一个地方,是不是红军受到农民欢迎的原因?附近驻扎一些军队似乎一点也没有破坏农村的宁静""他的话听起来太理想了"。最后,作者善于调动各种文学手法对人物和事件做异常生动的描述,善于捕捉生动的细节。例如:"四面伟着许多同样的小屋,农民都若无其事地住在那里""可是在周恩来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周恩来盘腿坐在小炕桌前""他的胳膊爱护地搭在那个"红小鬼"的肩上。他似乎很像在南开大学时期演戏时饰演女角的那个青年一一因为在那个时候,周恩来面目英俊,身材苗条,像个姑娘"等,这些描写生动地再现了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真实的生活情况,展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精神风貌及性格魅力。
故答案为:事实:斯诺到“红色中国”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了解“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说话:预言“红色中国”最后一定会获得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必将照耀全中国)。
19.【答案】【参考例文】
分享让阅读更有趣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代文豪高尔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是啊,阅读是一件多么有益而又有趣的事情。说起我对书的“感情”,那可真是极其深厚。
记得小时候,因为小孩天性对神话感兴趣,我就特爱看《西游记》。从《西游记》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从孙悟空身上,我学到了勇敢和坚强,从沙和尚身上,我学到了忠诚,从唐僧身上,我则学到了忍耐。这部小说,更让我懂得了真、假、善、恶。
长大些,我就开始读《红楼梦》。刚开始,我对这本书一点儿不感兴趣,觉得它太没意思,“娘娘腔”。但读来读去,我却如饥似渴的喜欢上了它,因为我领悟到了其中的奥妙。尤其是诗,“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意境非常。人名也是同样有趣,贾家四个姑娘: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把“春”字隐去,便是“元迎探惜”,谐音“原应叹息”,细想来,别具意味,极为有趣。
后来,我又对《水浒传》“情有独钟”,武艺高强,但却饱受高逑欺负的“豹子头”林冲;仗义勇为,一怒之下打死镇关西的“花和尚”鲁智深;对统治者不满,爱帮助别人的“及时雨”宋江。这些人物都让我不由的发出“好汉聚义传千古”的感慨!
如今,我又爱上了《三国演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老奸巨猾的曹操、勇猛忠厚的关羽、宽厚待人的刘备……,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他们的英雄事迹常常看得我热血沸腾,如一出“加油,好男儿!”我对《三国演义》爱不释手,下课看,走路看,连吃饭时也忍不住瞟上几眼。
我读的书当然不止这四本,多的近乎数不清,所以我的知识也日渐丰富。大言不惭地说,虽然谈不上“学富五车”吧,但确也有了点“阅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感觉了。
古人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的确,读书多的人,满腹经纶,而不爱阅读的人,则愚昧无知。
【解析】作文标题“分享让阅读更有趣”。“分享”的意思是和别人分着享受(欢乐、幸福、好处等)。可“分享”什么才“让阅读更有趣”?从所给材料结尾一句话看,有“交流分享阅读体会”的意思。所以此文的立意一:应该放在“交流分享阅读体会”的做法“更有趣”上。最好写如何读书,读什么样的书,读书的收获等。这样才能把你读书的心得“分享”给大家。此文的立意二:可以叙述和他人分享书籍的事件。与人分享“书籍”,从中自己也获得了乐趣;也可以因别人的读书受益而分享到乐趣。
命题作文的写作手法:可以结合所给材料,恰当立意,可以写成记叙文、童话、议论文等文体。如果写出记叙文,注意叙述内容的生动曲折性,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如果写成童话,就要充分发挥想象,丰富内容;如果写出议论文,就要适当使用举例子、讲道理、对比等论证方法,从不同方面充分论证自己的观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