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1-30 08:1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1、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2、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具体考试内容要求 :一、区域背景思考:在图上找出东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河流。1、东北地区概况 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从影响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分析。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注意:有利与不利1)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病虫害少。2)地形多样,相对完整,利于多种经营
3)黑土、黑钙土分布广泛,土壤肥沃4)靠近河流,便于灌溉7)工业发达5)地广人稀,地租低,宜规模化经营6)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1、热量不足,生长期短
2、易受低温和冻害影响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3、东北农业布局特点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4、商品粮基地生产特点(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2)地区专业化生产二、区域发展问题1、农业生态环境退化(水土流失、黑土退化、土地沙化、盐碱化、草场退化、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等)2、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三、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1、改善农业生态环境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多样化。 延长产业链,加强农产品深加工
4、加大科技投入3、加强区域间合作 平原区
1、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2、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
3、加强与西部草原区合作
4、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竞争力
5、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西部草原区
1、发展草业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的顺利实施,保护牧区生态环境,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2、强化人工草地建设,改游牧为定居放牧
3、推进商品牧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4、加强与平原区合作
5、增加科技投入,培育优良畜种;
山区
1、保护植被,合理采伐
2、强化林副产品生产,加强林副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转变,提高附加值。
三江平原稻—食用菌—鱼—貉复合生态模式1、农业地域类型2、该模式的意义(1)农业生产结构实现了多样化(2)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混合农业(3)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1、改善了西部草原生态环境2、促进中部产粮区粮食加工转化4、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合作与可持续发展思考:该模式的意义?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3、带动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2013安徽卷)(35分)图13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陕西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柴缺乏等问题突出。(3)针对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11分)(提示:可用示意图表达) (2013高考题福建卷)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图1示意采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
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A. 河套平原 B. 黄淮平原
C. 辽东丘陵 D. 闽浙丘陵D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B(2015·浙江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完成题目 。
3.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
A.甲地海拔较高 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
C.丁地地势低平 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B4.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②增加耕地面积 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④改变耕作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2014江苏卷地理)图15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25.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A.保障城镇用水 B.开发水能资源
C.蓄水灌溉农田 D.发展水产养殖AC 26.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B.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C.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D.营造防护林,保护农田CD(1)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中央大平原农业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地区从农业的地域类型看,都属于______________。 (2)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典例题下图为美国和中国
东北地区农业分布
示意图。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都有大面积的小麦和玉米种植 商品谷物农业 地势平坦,夏季温暖多雨,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热量不足,水源不足 (4)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单产为美国玉米带高于我国玉米带,原因有哪些?
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经济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国玉米带纬度位置比我国玉米带稍低,热量条件优于我国东北地区,无霜期长,降水略多 美国农业科技水平高于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