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3课 《孟子》三章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素养目标 重点难点
1.了解孟子的生平及写作背景,背诵课文内容。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积累常见文言词语。3.反复诵读,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理解“人和”的现实意义。 1.阅读不同体裁的古代诗文名篇,从不同角度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提升自己的精神品格。2. 反复诵读品味,体会阅读古诗文的方法,培养欣赏古诗文的能力。3.积累古诗文名句,涵养语文素养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积累常见文言词语。2.反复诵读,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理解“人和”的现实意义。
第一篇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知人论世 筑牢基础
【情景导入】
在晨曦微露的教室里,我们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战国风云之际。那是一个思想激荡、百家争鸣的时代,而孟子,这位伟大的儒家学者,以其“仁政”思想照亮了历史的天空。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孟子>三章》,走进孟子那深邃而温暖的世界。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其文章气势充沛、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论事论理雄辩有力。
【作品简介】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有关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其特点包括:①长于言辞,气势磅礴,论证严密,雄辩色彩鲜明;②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学习活动一:梳理文意释疑解难
梳理整体诵读流程
1.诵读文章,揣摩文意。
2.请小组相互合作,借助工具书、课内注释、上下文推断,疏通文意。直译意译相结合,注意特殊词语、重点句式。
3.将不能解决的字词圈点勾画出来。(限制时长5分钟)
(二)明确文章断句内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三)分析文章重点字词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地利不如人和(指作战时人心一致,内部团结)。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七里之郭(外城),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护城河)非不深也,兵革(泛指武器军备)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放弃)而去(离开)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限制)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巩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名词用作动词,震慑)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四)分析文章语句翻译
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必定有得天时之处,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天时比不上地利啊。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利比不上人和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内外亲属都背叛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学习活动二:分析文本文言现象
(一)分析文章重点实词
(1)七里之郭 郭: ; (2)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 ;
(3)池非不深也 池: ; (4)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 ;
(5)委而去之 去: ;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界: ;
(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险: ; (8)得道者多助 得道: ;
(9)寡助之至 至: ; (10)天下顺之 顺: ;
外城(2)围(3)护城河(4)兵器(5)离开(6)边界(7)险要(8)行仁政(9)极点
(10)归顺
(二)分析文章一词多义
利:天时不如地利(有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锐利)
城:三里之城(内城) 城非不高也(城墙)
(三)分析文章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
①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②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
(2)名词的使动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原意为:泛指某种范围,句中意为:(使……定居 )
学习活动三:深入分析文本内容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提出天时、地利、人和的概念,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和”这个条件,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
(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作者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首先选取攻战的例子,从进攻的一方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接着同样选攻战的例子,从防守的一方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证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三)文章中第5、6、7句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1)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如“人和”。
(2)运用对举句式,将“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互相衬映,点明文章主旨。
学习活动四:各抒己见表看法
(一)对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是如何理解的 请从历史或现实中另举一两个例子来证明你的观点。请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进行有理有据的阐述。
(二)孟子的思想跨越了千年,有人认为他的思想已经不符合这个时代的发展,属于淘汰的思想了;有人则认为他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依旧有存在的价值,你认为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请谈谈你的想法。
我认为孟子的思想,如“仁政”、“民贵君轻”及“性善论”,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深远意义。它们强调了以人为本、重视民生、倡导道德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在全球化和快速变化的今天,这些观念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增强公民责任感、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普遍价值。孟子提倡的仁义道德不仅是个人修养的基石,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原则,有助于引导社会向更加公正、和谐的方向发展。
课堂小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课,文章以生动的比喻和有力的论证,展示了得道者能够广结人心,众志成城,形成不可战胜的力量;而失道者则孤家寡人,众叛亲离,最终走向败亡。这不仅是对古代政治智慧的总结,更是对现代社会治理的深刻启示。我们应当时刻铭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唯有坚持正义、实施仁政,方能赢得人民的拥护与支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二篇 富贵不能淫
知人论世 筑牢基础
【人物简介】
公孙衍是战国时期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诸国合纵抗秦,曾佩五国佩印。张仪提出“连横”的外交策略,得到秦惠王赏识,被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
【写作背景】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孟子的思想主要有: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以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因而他要求人们重视内省的作用。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在价值观方面,他强调舍身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强调要以“礼义”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能为优越的物质条件而放弃礼义,“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学习活动一:梳理文意释疑解难
梳理整体诵读流程
1.诵读文章,揣摩文意。
2.请小组相互合作,借助工具书、课内注释、上下文推断,疏通文意。直译意译相结合,注意特殊词语、重点句式。
3.将不能解决的字词圈点勾画出来。(限制时长5分钟)
(二)明确文章断句内容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三)分析文章重点字词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真正,确实)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孟子曰:“是焉(怎么,哪里)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教导、教诲)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这里指夫家。女,同“汝”你),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贫贱不能移(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威武不能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此之谓大丈夫。”
(四)分析文章语句翻译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学习活动二:分析文本文言现象
(一)分析文章重点实词
(1)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岂: ;(2)一怒而诸侯惧 惧: ;
(3)安居而天下熄 熄: ;(4)丈夫之冠也 冠: ;
(5)父命之 命: ;(6)往之女家 往: ;
(7)无违夫子 夫子: ;(8)以顺为正者 顺: ;
(9)居天下之广居 居: ;居: ;
(10)与民由之 由: ;(11)独行其道 独行: ;
(1)难道(2)害怕(3)停息(4)行冠礼(5)教导(6)去(7)丈夫(8)顺从(9)住进;住宅
(10)遵从(11)独自走
(二)分析文章一词多义
居:居天下之广居居(动词,居住。)居天下之广居(名词,居所、住宅。)
得: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动词,能够。)得志,与民由之(动词,实现。)
道:行天下之大道(名词,这里指“义”。)妾妇之道也(名词,原则、行为准则。)
(三)分析文章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①富贵不能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迷惑)②贫贱不能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摇)
③威武不能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
(2)名词用作动词
丈夫之冠也 (名词用作动词,行冠礼。 )
学习活动三:深入分析文本内容
(一)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是怎样的?请结合文本分析。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二)孟子对“大丈夫”做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阐释,那他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
孟子认为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是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三)请你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礼”“义”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四)请你结合自己的理解,谈一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课堂小结
本课通过学习孟子关于大丈夫品德的论述,深刻理解了“富贵不能淫”的内涵,即真正的强者不因财富和地位而丧失气节,坚守内心的道义与原则。孟子以实例阐明,真正的大丈夫应有坚定的意志和独立的判断力,不为外界诱惑所动。这堂课不仅是一次对古人智慧的领悟,更是对我们现代人价值观的一次洗礼,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初心,矢志不渝。
第三篇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知人论世 筑牢基础
【写作背景】
本文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乱纷争紧密相关。在这一时期,国家间的竞争激烈,为了生存和发展,各国不得不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孟子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应在忧患中奋起,而非在安乐中消亡。他通过列举舜、傅说等古代圣贤在困境中振作精神、奋发努力的事例,阐述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道理,旨在提醒人们应当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以免陷入困境。
【重点字词】
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ě) 拂士(bì) 空乏(fá ) 孙叔敖(áo)
畎亩:田地。畎,田间水沟。
举:任用,选拔。
举于士:被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并得到任用。
苦:使……痛苦。劳:使……劳累。
饿:使……受饥饿。
学习活动一:梳理文意释疑解难
梳理整体诵读流程
1.诵读文章,揣摩文意。
2.请小组相互合作,借助工具书、课内注释、上下文推断,疏通文意。直译意译相结合,注意特殊词语、重点句式。
3.将不能解决的字词圈点勾画出来。(限制时长5分钟)
(二)明确文章断句内容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三)分析文章重点字词
舜发(兴起,指被任用)于畎亩(田地)之中,傅说举(选拔、任用)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使……痛苦)其心志,劳(使……劳累)其筋骨,饿(使……经受饥饿之苦)其体肤,空乏(财资缺乏)其身,行拂乱(违背扰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增加。曾,同“增”)其所不能。
人恒过(常常犯 同“横”错误),然后能改;困于心,衡(梗塞、不顺。)于虑,而后作;征(征验、表现)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了解、明白)。入(指在国内)则无法家拂(同“弼”辅佐。)士,出(指在国内)则无敌(匹敌、相当)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四)分析文章语句翻译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后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穷之苦,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内心困惑,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亡国。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死亡。
学习活动二:分析文本文言现象
(一)分析文章重点实词
(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 ;(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 ;
(3)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举: ;(4)百里奚举于市 市: ;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 ;(6)行拂乱其所为 乱: ;
(7)曾益其所不能 曾益: ;(8)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 ;
(9)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困: ;(10)征于色,发于声 征: ;
(1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敌: ;(12)国恒亡 亡: ;
(1)任用(2)任用(3)举荐(4)集市(5)所以(6)扰乱(7)增加(8)常常(9)忧困
(10)表现(11)匹敌(12)灭亡
(二)分析文章一词多义
发:舜发于畎亩之中(被起用)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发出)
拂: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士:法家拂士(贤士) 管夷吾举于士(古代指掌管刑狱的官)
(三)分析文章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同“横”,梗塞、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
亲戚畔之(“畔”同“叛”,背叛)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四)分析文章词类活用
(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①必先苦其心志(使……痛苦) ②劳其筋骨(使……劳累)
③饿其体肤(使……经受饥饿之苦)④空乏其身(使……处于贫困之中)
⑤所以动心忍性(使……坚忍起来)
(2)动词用作状语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 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国外)
学习活动三:深入分析文本内容
(一)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部分有什么作用?
文章开头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一连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都在经受艰苦的磨炼之后,显露出不同于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同时,这一排比句式的运用,也使文章读来气势逼人,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列举了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六位圣贤从卑微困穷而成为名垂青史的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作者依据这些事实,推出如下道理: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必然会经受种种磨难,只有这样,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使之有所作为。
(三)请你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文章是如何层层推理展开论证的。
文章开头先列举事例,提出担当重责的人才都必须先经过磨炼的观点,并由此引申发挥,由个人推论到治国,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最后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在列举大量事实、层层推理的基础上,在结尾处概括出来的,因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四)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警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要不要有忧患意识?我们能不能耽于安乐?我们该忧患些什么?
示例: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仍要有忧患意识,不能耽于安乐。我们该忧患:个人价值的实现,民族大业的完成,人类美好的理想……
课堂小结
本课通过古代圣贤与帝王兴亡的实例,深刻阐述了逆境能激发斗志、促进成长,而安逸享乐则易导致衰败的道理。告诫我们,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应勇于担当,不懈奋斗;在顺境中则需保持警惕,居安思危。只有如此,方能不断超越自我,成就一番事业,避免陷入“死于安乐”的境地。
1.下面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
B.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译文:以顺从为常法,是妇女遵循的规则。)
C.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译文:一发怒,诸侯就害怕;安静下来,天下便太平。)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译文: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1.【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翻译。
C.该句是省略句,省略了主语“公孙衍、张仪(他们)”,翻译时应该补出。应翻译为: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安静下来,天下便太平。故选C。
2.下列对句子翻译正确的是:( )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A.进入没有法家拂士,出去没有敌国外患,国家常常灭亡。
B.在国内如果没有法家拂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国外患,国家常常灭亡。
C.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国家常常灭亡。
D.在国内没有学法家的大臣,在国外没有敌国外患,国家常常灭亡。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翻译语句。注意关键词:
入: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内。法家:有法度的世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出: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外。敌国: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外患:来自国外的祸患。恒:常常。亡:灭亡。
正确翻译为: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国家常常灭亡。故选C。
3.下列对《富贵不能淫》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从他提出观点时用了一个反问句,还用了一个加重肯定语气的“诚”,可以看出他对这个观点深信不疑。
B.孟子用“妾妇之道”作比,指出公孙衍、张仪的本质:他们只不过是顺应君主的意志,并没有独立的人格,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迎合君主的喜好,称不上大丈夫。
C.反驳景春的观点后,孟子从反面提出自己心中的大丈夫的标准,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采用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义正辞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也将大丈夫精神的崇高性推到了极致。
3.【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C.孟子在反驳景春的观点后,从正面直接点明“大丈夫”应该遵守“仁、礼、义”的原则,强调“大丈夫”不能受“富贵、贫贱、威武”的影响,正面直接提出自己心中的大丈夫的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从反面提出自己心中的大丈夫的标准”有误;故选C。
课后作业
必做内容:
1.完成《孟子》三章课后练习题。
2.整理学习笔记本(积累字词,梳理文本内容)
选做内容:
1.通过学习《孟子》三章,相信大家一定有自己的个人感受,请你结合文本内容和自己的感受,谈一谈你学习之后的感悟,要求不少于300字。
01
学习目标
02
知人论世
03
深入文本
02
知人论世
03
深入文本
02
知人论世
03
深入文本
04
课堂测试
05
课后作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