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1课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矗立(chù) 五卅(sà) 旌旗(jīn)
B.挑衅(xìn) 重幔(zhònɡ) 奠基(diàn)
C.镏金(liú) 瞻仰(zhān) 发髻(jì)
D.上溯(shuò) 天堑(qiàn) 庑殿(wǔ)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我怀着万分 的心情, 了这座 、 、 的纪念碑。
A.崇敬 瞻仰 巍峨 雄伟 庄严
B.崇敬 参观 雄伟 庄严 巍峨
C.崇拜 瞻仰 巍峨 庄严 雄伟
D.崇拜 景仰 雄伟 巍峨 庄严
3.碑身上的雕饰均有象征意义。请指出装饰花纹“松柏”的象征意义( )
A.象征先烈的品质纯洁。
B.象征先烈的光辉永照人间。
C.象征先烈的精神永存。
D.象征先烈的精神永远指导我们前进。
4.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列数字)
B.毛主席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引用)
C.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打比方)
D.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1000年之久。(作比较)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周定舫
①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②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在远处就可以看到毛主席亲笔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我越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
③这座纪念碑是根据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决议兴建的。当天傍晚,毛主席率领全体政协委员为纪念碑举行了庄严隆重的奠基礼,毛主席亲自执锨铲土,为纪念碑奠定基石。从1952年8月1日动工兴建以来,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援和关怀。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纪念碑是用17000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④我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60吨重、14.7米高的碑心石上,毛主席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这八个字是碑的主题。在碑身背面,一行行镏金字整齐地排列着,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
⑤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
⑥10块汉白玉的大浮雕,镶嵌在大碑座的四周。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1000年之久。每幅浮雕里有20个左右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的面貌、性格、表情和姿态都不相同。
⑦从碑身东面起,按着历史顺序瞻仰。第一幅浮雕是“销毁鸦片烟”,描述了鸦片战争前夕,1839年6月3日,群众在虎门销毁鸦片的事迹。浮雕上,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倾倒在放有石灰的窑坑里销毁,一股股浓烟从石灰池上升起。画面上人物的形象,表现出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坚定决心。东面的第二幅浮雕,描写1851年太平天国的“金田起义”。在这幅浮雕上,一群拿着大刀、梭镖、锄头,扛着土炮起义的汉族壮族人民的儿女,正从山坡冲下来,革命的旌旗在迎风飘扬。
⑧往南转到碑身的后面,看到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庄严画面。辛亥革命,结束了二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接下来的一幅是“五四爱国运动”。浮雕的画面显示出学生们齐集于天安门前举行爱国示威游行的情景。南面的第三幅是“五卅运动”。1925年5月30日,上海群众一万多人在南京路上举行反帝国主义大示威,英国巡捕向徒手群众开枪射击,死伤多人。这幅浮雕表现出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各界人民坚强不屈地向帝国主义斗争的情景。
⑨碑身的西面,第一幅是“八一南昌起义”的浮雕。1927年8月1日早晨,一个指挥员挥着左手向战士们宣布起义,士兵们举着起义的信号——马灯,光辉的红旗举起来了,战马在呼啸,劳动人民在帮助搬运子弹,战士们激昂地高呼着。紧接着的一幅是“抗日敌后游击战”,浮雕上显现出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区敌后游击战的场面。
⑩最后来到碑身的正面,看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的浮雕,这是十幅浮雕中最大的一幅。浮雕上,号兵吹起冲锋号;指挥员右手高举,连连向高空发射信号弹;已登上敌岸的战士,踏着反动派的旗子,向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老巢——南京城冲去;后面数不清的战船正在波涛中前进。在这幅浮雕的两旁,是两块装饰性的浮雕。
看完了所有的浮雕,我又一次瞻仰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和碑文。我想,人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到中国革命所经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了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当我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的时候,我再一次向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默默致敬。
(选文有改动)
5.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通过对人民英雄纪念碑具体而全面的介绍,热情赞颂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他们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
B.课文采用了以瞻仰者的活动顺序为主,以纪念碑的方位顺序为辅兼顾其他顺序来组织材料的方法。
C.作者在介绍十幅浮雕时按东、南、西、北的顺序来写,与写浮雕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是一致的。
D.课文正标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揭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
6.文中第⑥段画线句中“至少”一词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年到1000年之久。
7.星期天,你乘车经过麻栗坡烈士陵园,旁边坐着的小女孩突然指着烈士陵园问妈妈:“妈妈,快看!哪是什么?”年轻的妈妈说到:“那是烈士陵园,就是当兵的打仗死了,埋在那里。”说完便觉得有些不妥,尴尬地看向了你。
请你帮帮这位阿姨,模仿文中作者对浮雕的介绍,简单地向小女孩介绍烈士陵园,你该怎样说?(限150字以内)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选自茅以昇《中国石拱桥》)
材料二: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选自叶圣陶《苏州园林》)
材料三:
这座纪念碑是根据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决议兴建的。当天傍晚,毛主席率领全体与会代表为纪念碑举行了庄严隆重的奠基礼,毛主席亲自执锨铲土,为纪念碑奠定基石。从1952年8月1日动工兴建以来,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援和关怀。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纪念碑是用17000余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选自周定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材料四:
在建筑格局上,内乡县衙与故宫一脉相承,主要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其他建筑对称地建在两边。长方形的院子内是庭院式的组群布局,严格对称的四合院按功能分区。组群与北京故宫比较相似,都是“前朝后寝”。三堂六房之外,还按照左尊右卑的顺序修建了许多辅助性的院落。人们从县衙大门进去,每通过一道门,就进入另一个庭院,给人以气氛森严的感觉。全国从大到小的衙门大都是这种格局,这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大一统的政治理念。又因为县衙是最基层的统治机构,它所体现的主要是封建时代基层的官场文化,所以有专家称“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
(选自《内乡县衙》)
8.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卢沟桥 11个半圆形石拱长度最短的16米,最长的21.6米,长度不一。
B.“他们的成绩”是指设计者的设计;“他们的愿望”是指游览者的感受。
C.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得到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援和关心,表达出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和敬仰。
D.内乡县衙所体现的主要是封建时代基层的官场文化,所以有人称“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
9.材料一中“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句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10.材料三中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 4.24米。
11.请你根据以上四则材料,概括中国建筑的风格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1课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矗立(chù) 五卅(sà) 旌旗(jīn)
B.挑衅(xìn) 重幔(zhònɡ) 奠基(diàn)
C.镏金(liú) 瞻仰(zhān) 发髻(jì)
D.上溯(shuò) 天堑(qiàn) 庑殿(wǔ)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旌旗(jīn)——jīn;
B.重幔(zhònɡ)——chónɡ;
D.上溯(shuò)——sù;
故选C。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我怀着万分 的心情, 了这座 、 、 的纪念碑。
A.崇敬 瞻仰 巍峨 雄伟 庄严
B.崇敬 参观 雄伟 庄严 巍峨
C.崇拜 瞻仰 巍峨 庄严 雄伟
D.崇拜 景仰 雄伟 巍峨 庄严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崇敬:十分推崇和尊敬;崇拜:尊敬,钦佩;作者要去人民英雄纪念碑,用“崇敬”更能表达敬佩之情。
第二空:瞻仰:怀着敬意看;参观:实地观看;选用“瞻仰”更能表达作者的敬意。
最后三空: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的高峻;雄伟:形容壮丽、高大;庄严:庄重而严肃;三者之间存在层层递进关系,故应为巍峨、雄伟、壮丽的顺序。
故选A。
3.碑身上的雕饰均有象征意义。请指出装饰花纹“松柏”的象征意义( )
A.象征先烈的品质纯洁。
B.象征先烈的光辉永照人间。
C.象征先烈的精神永存。
D.象征先烈的精神永远指导我们前进。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结合文章第②段“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概括可知,松柏四季常青,象征先烈的精神永存。
故选C。
4.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列数字)
B.毛主席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引用)
C.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打比方)
D.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1000年之久。(作比较)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D.使用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
故选D。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周定舫
①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②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在远处就可以看到毛主席亲笔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我越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
③这座纪念碑是根据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决议兴建的。当天傍晚,毛主席率领全体政协委员为纪念碑举行了庄严隆重的奠基礼,毛主席亲自执锨铲土,为纪念碑奠定基石。从1952年8月1日动工兴建以来,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援和关怀。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纪念碑是用17000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④我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60吨重、14.7米高的碑心石上,毛主席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这八个字是碑的主题。在碑身背面,一行行镏金字整齐地排列着,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
⑤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
⑥10块汉白玉的大浮雕,镶嵌在大碑座的四周。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共长40.68米。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1000年之久。每幅浮雕里有20个左右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的面貌、性格、表情和姿态都不相同。
⑦从碑身东面起,按着历史顺序瞻仰。第一幅浮雕是“销毁鸦片烟”,描述了鸦片战争前夕,1839年6月3日,群众在虎门销毁鸦片的事迹。浮雕上,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倾倒在放有石灰的窑坑里销毁,一股股浓烟从石灰池上升起。画面上人物的形象,表现出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坚定决心。东面的第二幅浮雕,描写1851年太平天国的“金田起义”。在这幅浮雕上,一群拿着大刀、梭镖、锄头,扛着土炮起义的汉族壮族人民的儿女,正从山坡冲下来,革命的旌旗在迎风飘扬。
⑧往南转到碑身的后面,看到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庄严画面。辛亥革命,结束了二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接下来的一幅是“五四爱国运动”。浮雕的画面显示出学生们齐集于天安门前举行爱国示威游行的情景。南面的第三幅是“五卅运动”。1925年5月30日,上海群众一万多人在南京路上举行反帝国主义大示威,英国巡捕向徒手群众开枪射击,死伤多人。这幅浮雕表现出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各界人民坚强不屈地向帝国主义斗争的情景。
⑨碑身的西面,第一幅是“八一南昌起义”的浮雕。1927年8月1日早晨,一个指挥员挥着左手向战士们宣布起义,士兵们举着起义的信号——马灯,光辉的红旗举起来了,战马在呼啸,劳动人民在帮助搬运子弹,战士们激昂地高呼着。紧接着的一幅是“抗日敌后游击战”,浮雕上显现出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区敌后游击战的场面。
⑩最后来到碑身的正面,看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的浮雕,这是十幅浮雕中最大的一幅。浮雕上,号兵吹起冲锋号;指挥员右手高举,连连向高空发射信号弹;已登上敌岸的战士,踏着反动派的旗子,向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老巢——南京城冲去;后面数不清的战船正在波涛中前进。在这幅浮雕的两旁,是两块装饰性的浮雕。
看完了所有的浮雕,我又一次瞻仰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和碑文。我想,人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到中国革命所经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了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当我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的时候,我再一次向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默默致敬。
(选文有改动)
5.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通过对人民英雄纪念碑具体而全面的介绍,热情赞颂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他们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
B.课文采用了以瞻仰者的活动顺序为主,以纪念碑的方位顺序为辅兼顾其他顺序来组织材料的方法。
C.作者在介绍十幅浮雕时按东、南、西、北的顺序来写,与写浮雕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是一致的。
D.课文正标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揭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
6.文中第⑥段画线句中“至少”一词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年到1000年之久。
7.星期天,你乘车经过麻栗坡烈士陵园,旁边坐着的小女孩突然指着烈士陵园问妈妈:“妈妈,快看!哪是什么?”年轻的妈妈说到:“那是烈士陵园,就是当兵的打仗死了,埋在那里。”说完便觉得有些不妥,尴尬地看向了你。
请你帮帮这位阿姨,模仿文中作者对浮雕的介绍,简单地向小女孩介绍烈士陵园,你该怎样说?(限150字以内)
【答案】5.D 6.不能删去。“至少”表示最小限度,说明了这些浮雕可以保持在800到1000年以上。如果去掉后就太绝对了。“至少”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7.示例:小朋友,你好!这里是烈士陵园,里面躺着的是越南自卫反击战中的烈士,他们都是保家卫国的大英雄。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从全国各地赶来,把侵略我国领土的敌人打跑了。我们要尊敬他们,听爸爸妈妈的话,做一个勇敢的好孩子。
【解析】5.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D.课文正标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主语是“人民英雄”这一社会群体,而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课文正标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表达了对“人民英雄”的怀念与敬仰;副标题“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中的“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点明了本文的说明对象;本项“课文正标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揭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有误;
故选D。
6.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表态:不能删。定性:“至少”表示最小限度,起限制修饰作用。带词解句:这些浮雕可以保持在800到1000年以上。删词解句:这些浮雕只能保持800到1000年之间,与原意不符。说明语言特点:“至少”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7.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联系第③段“纪念碑是用17000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第⑤段“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第⑦段“画面上人物的形象,表现出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坚定决心”可知,作者在介绍浮雕时,重点表达了对革命烈士英勇牺牲、保家卫国的赞美和敬仰;题目中的“妈妈”在介绍烈士陵园时,用语不当,如“当兵的打仗死了”“埋在那里”,没有体现出对烈士的尊敬。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回答时注意体现出对烈士的尊敬、赞美,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小朋友,你看到的是烈士陵园哦。这里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里面安葬着许多勇敢的人。这些人都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在战争中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是我们的英雄,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尊重。我们要感谢他们的付出和牺牲,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能生活在一个和平、安全的环境里。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选自茅以昇《中国石拱桥》)
材料二: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选自叶圣陶《苏州园林》)
材料三:
这座纪念碑是根据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决议兴建的。当天傍晚,毛主席率领全体与会代表为纪念碑举行了庄严隆重的奠基礼,毛主席亲自执锨铲土,为纪念碑奠定基石。从1952年8月1日动工兴建以来,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援和关怀。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纪念碑是用17000余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选自周定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材料四:
在建筑格局上,内乡县衙与故宫一脉相承,主要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其他建筑对称地建在两边。长方形的院子内是庭院式的组群布局,严格对称的四合院按功能分区。组群与北京故宫比较相似,都是“前朝后寝”。三堂六房之外,还按照左尊右卑的顺序修建了许多辅助性的院落。人们从县衙大门进去,每通过一道门,就进入另一个庭院,给人以气氛森严的感觉。全国从大到小的衙门大都是这种格局,这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大一统的政治理念。又因为县衙是最基层的统治机构,它所体现的主要是封建时代基层的官场文化,所以有专家称“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
(选自《内乡县衙》)
8.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卢沟桥 11个半圆形石拱长度最短的16米,最长的21.6米,长度不一。
B.“他们的成绩”是指设计者的设计;“他们的愿望”是指游览者的感受。
C.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得到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援和关心,表达出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和敬仰。
D.内乡县衙所体现的主要是封建时代基层的官场文化,所以有人称“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
9.材料一中“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句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10.材料三中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 4.24米。
11.请你根据以上四则材料,概括中国建筑的风格特点。
【答案】8.B 9.不能,“几乎”强调了桥面与河面并非完全平行,删去就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10.列数字、作比较,不仅准确地说明了纪念碑的高度,而且突出了它的巍峨、雄伟和庄严。 11.示例:(1)不仅注重外形美观,还注重其实用价值。(2)因地制宜,自出心裁。(3)善于利用环境,将建筑物与四周景色配合和谐。(4)着力突出建筑物的文化神韵或象征意义等。(5)注重群体组合之美。
【解析】8.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
B.“‘他们的愿望’是指游览者的感受”错误,根据材料三“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可知,“‘他们的愿望”是指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
故选B。
9.本题考查分析说明语言。此题的答题模式:先判断“词语”是否能删去,再分析词语的意思、作用,删除后的后果,最后说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几乎”是表示十分接近;差不多的意思。“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中“几乎”的意思是“桥面”和“河面”差不多平行,说明了桥面平坦的特点;去掉“几乎”后句子变成“桥面平坦,与河面平行”,意思是“桥面”和“河面”平行,表达太绝对,与事实不符。“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10.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根据材料三画线句“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中的“37.94米”“10层”“4.24米”等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些具体数字说明了纪念碑的高度;将纪念碑与10层楼和天安门对比,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画线句子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雄伟的特点。
11.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通读几则材料,找出各自建筑体现的风格特点。
根据材料一“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可概括,中国建筑“不仅注重外形美观,还注重其实用价值”的风格特点;
根据材料二“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概括,中国建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的风格特点;
根据材料二“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可概括,中国建筑与四周景色配合和谐的风格特点;
根据材料三“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可概括,中国建筑“着力突出建筑物的文化神韵或象征意义”的风格特点;
根据材料四“在建筑格局上,内乡县衙与故宫一脉相承,主要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其他建筑对称地建在两边。长方形的院子内是庭院式的组群布局,严格对称的四合院按功能分区。组群与北京故宫比较相似”可概括,中国建筑“注重群体组合之美”的风格特点;
据此概括可得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