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教学目标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二)、学习重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三)、学习难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四)、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思考,
并进行分析
学生观察,
分析
导入:动物和人体都是开放的系统,要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并与外界环境相适应,都离不开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系统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反射及反射弧:(投影膝跳反射,反射弧的模式图)
由膝跳反射讲述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强调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反射完成的必要条件
[问题探讨]
1、根据反射的概念分析以下实例:①草履虫能趋利避害,含羞草叶被触碰会下垂,这属于反射吗?②针刺后感到疼痛,属于反射吗?③用针刺激蛙离体的腓肠肌,肌肉会收缩,这是反射吗?2、分析课本P17缩手反射、膝跳反射,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至少需要几个?
[概述]
在反射活动中,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是兴奋。什么是兴奋?(兴奋是指动物体和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分为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那么兴奋是如何产生和传导的呢?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投影] 神经纤维表面电位差的实验示意图
[思考]
1、由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刺激产生了电流)
学生活动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阅读课本内容,不明白的可以相互讨论
小组合作完成并展示、说明
学生阅读课本内容,不明白的可以相互讨论
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本P18:
1、刺激为什么会引起生物电?
2、在静息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怎样?
接受刺激时会引起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归纳总结]
1、静息电位:外正内负,由K+ 缓慢外流形成的
2、动作电位:内正外负,由Na+ 快速内流形成的
[合作探究]
请在纸板上标示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并表明形成原因
结论:
1、电流的方向:由正电荷流向负电荷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电信号的形式 (神经冲动)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设疑导入]
完成一个反射活动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那么一个神经元产生的兴奋是如何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的呢?
请大家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本P19内容
1、上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是怎样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呢?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还能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吗?具体怎样?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活动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师生共同完成
学生先分析、回答,
教师总结
利用投影展示突触的形成及结构,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
[讲述]1、突触结构的形成及组成。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具体过程: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收到刺激,就会释放神经递质(胞吐)。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糖蛋白)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
结论: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信号转换: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特点:单向性
原因: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单向性的原因: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传递速度:比较慢 因为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是一个扩散作用过程------突触延搁(电信号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较快)
[讨论] 1、如果神经递质一直起作用,会有什么结果?
(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因此,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电位变化。 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持续兴奋或抑制)
2、兴奋在反射过程中的传递是单向还是双向的?原因?3、怎样判断一个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2、单向的,因为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3、①脊髓的大、小角,小角传入,大角传出。
②根据神经中枢中的“—< ○—— ”,由轴突向胞体传导。
③传入神经的胞体集中在神经中枢外的神经节。)
学生活动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师生共同回顾,总结
四、课堂小结: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结构基础—反射弧
课件20张PPT。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学习目标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 之间的传递;二、学习重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 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三、学习难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反射? 反射弧 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对内外界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传出神经末梢和它
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传入神经末梢传出神经末梢和它
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传入神经末梢传出神经末梢和它
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传入神经末梢传出神经末梢和它
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传入神经末梢传出神经末梢和它
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传出神经末梢和它
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1、根据反射的概念分析以下实例:①草履虫能趋利避害,含羞草叶被触碰会下垂,这属于反射吗?②针刺后感到疼痛,属于反射吗?③用针刺激蛙离体的腓肠肌,肌肉会收缩,这是反射吗?2、分析课本P17缩手反射、膝跳反射,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至少需要几个?不是不是不是不能 至少需要2个神经元[问题探讨]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说明了什么?实验:+++---图1图4图2图3abababab刺激-+++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说明:刺激引起了电流变化请大家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本P18的内容1、刺激为什么会引起生物电?
2、在静息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怎样?
接受刺激时会引起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结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电信号的形式(神经冲动)细胞膜外正电位,细胞膜内负电位 (外正内负)---静息电位?细胞膜外负电位,细胞膜内正电位 (外负内正)---动作电位?兴奋时:静息时:原因:静息状态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原因:兴奋状态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造成Na+内流,膜内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合作探究:
请在纸板上标示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并表明形成原因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1、电流的方向:由正电荷流向负电荷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电信号的形式 (神经冲动)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上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是怎样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呢?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还能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吗?具体怎样?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请大家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本P19内容轴突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小体突触细胞体或树突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递质受体(糖蛋白)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组织液1、结构基础:突触兴奋轴突末梢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等)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总结: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过程:3、实质:传递速度:比较慢 因为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 是一个扩散作用过程------突触延搁
(电信号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较快)4、特点单向传导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问题探讨:
1、神经递质会一直对突触后膜起作用吗?
若一直起作用会有什么结果?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因此,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电位变化。
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持续兴奋或抑制2、兴奋在反射过程中的传递是单向还是双向的?原因?3、怎样判断一个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2、单向的,因为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3、①脊髓的大、小角,小角传入,大角传出。
②根据神经中枢中的“—< ○—— ”,由轴突向胞体传导。
③传入神经的胞体集中在神经中枢外的神经节。 ?例题:下图表示3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
?????????A、a和b处 ?????????? B、a、b和c处?????????C、b、c、d和e处 ???? D、a、b、c、d和e处
C单向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下一个神经元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电信号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树突或细胞体)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刺激电位差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回路双向
突触小结:兴奋的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