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4.1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考纲要求: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教学目标: 1、了解东北地区的范围、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基本特点。
2、理解东北地区因地制宜组织生产,形成不同特色的农业布局。
3、理解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4、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理解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6、掌握分析某一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方法。思考: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气候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对土地的合理利用一、东北概况(范围、位置)1、范围: 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2、地理位置(1)海陆位置:(2)纬度位置:(3)政治地理位置:亚欧大陆 ,太平洋 ;纬度高,跨度大,地处温带温带季风气候东、北、西面分别与朝鲜、俄罗斯相邻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东部西岸二、东北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一)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评价(二)社会经济条件:从工业、交通、人口等方面分析分析某个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该从哪些方面进行?1、气候条件——制约农业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作物一年一熟低温冷害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影响:冬小麦、棉花、暖温带水果暖温带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甜菜、亚麻中温带春小麦、大豆寒温带 劣势:由于热量不足,①种植农作物品种有限; ②只能一年一熟,春播秋收;③春秋两季低温冷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④漫长的寒冬需要解决牲畜的御寒和饲料供应问题。 优势: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期长,有利于营养积累,农产品的品质较佳(如东北大米);②农作物病虫害少;③土壤有机质易于积累,矿物质分解和淋溶作用弱,土壤较肥沃;④积雪覆盖时间长,春季积雪融化可以缓解春旱现象,改善土地墒情。 启示:坚持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1题:完成P61思考题 2、农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工作(农闲时间长)。 完成P61思考题2、地形、土壤:——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地面特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松嫩平原中西部黑钙土有机质含量高,黑土层深厚肥沃,生产力高,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区之一(另两个是亚欧大陆北部和美国中部地区) 三江平原西部、松嫩平原东部和北部
黑土地图册P30黑土:大量枯枝落叶经历千百年后形成厚厚的腐殖质,黑土的有机质大约是黄土的10倍。3、社会经济条件 阅读课文P66三段文字,思考东北工业、交通和人口是如何促进东北农业发展的?我国重要工业基地、可为农业提供大量生产资料和对农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工业基础交通条件人口密度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开发晚,人口密度低(经营规模大,发展绿色农业和大农业)1、关于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量和水利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两熟作物的需求 B无霜期从南部的80天到北部的180天左右 C东北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春旱的影响 D气候条件制约着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D2、关于东北地区地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北地区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广阔,面积占全国平原总面积的1/3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 C西部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 D东北地区包括高原、山地、盆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D3、关于社会经济条件对东北农业生产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劳动力缺乏,人均耕地少 B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地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 C与周边国家相比,东北地区在农业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D工业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形成农业牧兴工、工促农牧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A4、东北农业的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 ) ①土地资源优势 ②森林资源优势 ③矿产资源优势 ④地理区位优势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5、东北地区土地资源数量上的优势是( ) ①耕地总面积、人均面积、每一农业劳力担负耕地面积都较大 ②宜农荒地全国最多,扩大耕地面积潜力较大 ③主要为黑土、黑钙土,土壤肥沃 ④耕地平坦,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AA三、农业布局特点: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白桦、蒙古栎——大兴安岭
红松——小兴安岭、长白山区
鹿茸、人参——长白山区
柞蚕茧——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
苹果——辽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玉米——非常普遍,以中部松辽平原最为集中
水稻——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小麦——主要在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最为集中平原地区,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阅读课文P66-P68和P69的图4.10,了解三大农业生产区域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完成下面的表格内容。三河马、三河牛——呼伦贝尔市
三河地区
东北红牛——松嫩平原西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气温由南向北递减思考: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呈现什么规律?农业布局特点热量水分 4、为什么松嫩平原的积温比西部的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要高?
5、为什么大兴安岭的东坡比西坡和松嫩平原年降水量要丰富?2、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是:__________.
3、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是:__________.大兴安岭的东坡是迎风坡,所以降水量比西坡和松嫩平原要丰富。 松嫩平原比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的海拔低,因而积温高。1、东北地区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原因是( ) A 地形多种多样 B 气候条件的制约 C 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和大农业 D 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2、水稻多种植在( ) A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 B 松嫩平原 C 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D 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DD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突出特点3、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突出特点(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思考:为什么东北地区能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地形平坦、耕地集中连片且耕地面积大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突出特点3、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突出特点(2)地区专业化生产 小麦——主要在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最为集中
玉米——非常普遍,以中部松辽平原最为集中
水稻——东部山区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 商品粮基地建设总结畜牧和灌溉农业区玉 米 带乳 畜 带棉 花 带小麦区亚热带作物带混合农业区小麦和林牧业区水果和灌溉农业区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⑤①②②③④⑥小麦区⑧⑦⑨“北大仓”即将变成“北大荒”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榛柴岗,艾蒿塘,不上粪,也打粮”四、东北农业发展方向 仅黑龙江省每年因水土流失就减产粮食20亿至40亿公斤黑土地风光不再谁伤害了黑土地②湿地破坏—沼泽地→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原因:因过垦滥垦而破坏严重
措施:加强保护;禁垦;退耕还林、还草、还湿 沼泽(湿地)作用:(调蓄水量;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水体;保护环境;丹顶鹤,天鹅栖息地;沼泽植物资源)——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过度开垦沼泽的负面效应:(气候变干;河川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土地退化;生态恶化,灾害频发;动植物资源减少;沼泽环境效益降低 )三江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气温: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地形:地势低平,洼地多,排水不畅;
土质:土质黏重,且有永久性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
降水:夏雨集中,且多暴雨①黑土流失—土层变薄,肥力下降-----因为过度开垦黑土,破坏自然环境;加之降水集中,多暴雨.措施:a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草肥;种植绿肥化物、
牧草;秸秆还田(最有效的方法)
b水土保持——坡面治理、沟壑整治、植树造林区域农业发展研究方法 畜禽粪便入池发酵生产沼气,沼气点灯、做饭,沼液浸稻种、喷洒果树以增强抗逆性,沼渣用来肥田种菜(菌、药、花),从而形成农业生态良性循环。人参、貂皮、乌拉草人参、貂皮、鹿茸红景天、林蛙、不老草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区北方旱地南方水田集中连片分散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