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9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4 14:1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结庐(hù)在人境,而无车马喧(xuān)。
B.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学诗谩(màn)有惊人句。
C.角(jué)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níng)夜紫。
D.白头搔(zǎ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感时花贱泪,恨别鸟惊心。
C.锋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D.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B.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山气日夕佳(傍晚)
B.浑欲不胜簪(简直)
C.黑云压城城欲摧(乌云密布)
D.殷勤问我归何处(情意恳切)
5.下列诗句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
A.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B.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C.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D.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A.《春望》——杜甫——唐代
B.《雁门太守行》——李贺——唐代
C.《饮酒》(其五)——陶渊明——宋代
D.《渔家傲》——李清照——宋代
7.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至塞上》中“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土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野望》的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钱塘湖春行》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春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之情。
D.《黄鹤楼》的前两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生发的联想和想象。
8.根据下面的提示填空。
(1)《饮酒》(其五)中,表明诗人摆脱尘世的干扰,过着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表现诗人伤时思亲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雁门太守行》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声音激昂、色彩鲜明浓艳地铺写出战地的悲壮和战斗的惨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赤壁》中诗人运用议论,抒发感慨,直接对历史结局提出自己的评判,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渔家傲》中展现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班级要开展以“走近陶渊明”为专题的语文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语文老师为本次专题学习提供了一个示例,请参照示例,确定专题学习内容,并策划自己小组的专题学习任务。
示例:
专题学习内容:渊明与酒
专题学习任务:搜集阅读陶渊明与酒相关的诗文,探究“酒”与陶渊明文化性格的关系以及“酒”在陶渊明生命中的意义。
(2)下面是“酒”字的几个书法字体,分别代表的是甲骨文、篆书、隶书。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看到以下书法字体的感受。
(3)有个小组在活动中发现刘禹锡与陶渊明在安贫乐道方面有相似之处,就用拟写对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请帮他们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刘禹锡陋室读经,苔痕上阶绿
下联: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0、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
11、“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12..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3、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4、'搔' 字可不可以换成 '梳' 为什么 请简要分析
(三)赏析《雁门太守行》,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5、李贺作诗,工于设色,陆游就曾说他的诗“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结合首联中表现色彩的词语,发挥想象,描绘这两句呈现的画面。
16、诗的结尾很有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7、下面诗句与“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暗含的感慨最接近的一项是( )
A.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C.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18、“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诗人的假设,这样假设有何用意?
(五)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9.这首词《花庵词选》题作“记梦”,词人着力描写梦境的作用是什么?
20.“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嗟”字值得品味,请根据这个字的意蕴,说说这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阅读下列两首诗,回答问题。
【甲诗】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诗】
南安军 (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①,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②。
【注】①梅花南北路:指经过梅岭。梅岭,即大庾岭,山上多梅树,是广东和江西的分界岭。②采薇:采食野菜。周武王伐纣灭商,伯夷、叔齐(商末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不食周粟,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后来饿死。文天祥到了南安军曾绝食八天。
2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南安军》首联的画面。
22、 甲乙两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异同?请简要分析。
(七)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乙】雁门太守行 [唐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3、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诗首联中“朝”“夕”对照,极言诗人获罪速度之快,流露愤懑不平之气。
B. 甲文中的“弊事”指的是唐宪宗迎佛骨入宫廷供奉这件事。
C. 乙诗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边塞秋夜图,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绮丽风光的赞美。
D. 乙诗尾联运用了燕昭王筑黄金台招纳贤士的典故,“玉龙”在诗中是指宝剑。
24、从画面和感情两个角度赏析甲诗的颈联“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25、两首诗的尾联都或暗或明地提到了“死”,但表达的感情却有很大的不同,请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
(八)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邯郸①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②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①邯郸:唐代县名,即今河北省邯郸市。②驿里:驿站,客店,古代传递公文或出差的官员途中歇息的地方。
26.用自己的话描绘“抱膝灯前影伴身”所写的情景。
27.全诗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
1、B 2.A 3.C 4.C 5.C 6.C 7.B
8. (1)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2)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3)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4)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5)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9. .(1) 回答此题时,一要仿照格式回答,二要选取与陶渊明相关的事物。因为与陶渊明相关的事物一是酒,二是菊花,所以我们可选取菊花来回答此题。
(示例)专题学习内容:渊明与菊花
专题学习任务:搜集阅读陶渊明与菊花相关的诗文,探究“菊花”与陶渊明文化性格的关系以及“菊花”在陶渊明生命中的意义。
(2)示例:我从“酒”字和谐流畅的线条中感受到中华书法的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或:我从“酒”字典雅的字体造型里仿佛倾听到了远古的呼唤,闻到了阵阵沁人心脾的酒香。)
(3) 补充对联时,要看一下上联或者下联此位置的相关字词,根据词性和词义来确定此位置的词语,一般的原则是:相同位置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者相对,字数相等。
东篱采菊 悠然见南山
10、心远地自偏
11、“悠然”写出了诗人那种恬淡、闲适的心情
12、不能。“见”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有意观望,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
13.战火直到如今春深三月仍连续不断,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这里“连三月”写出了战祸之长;“抵万金”以夸张的手法,极言家书难得。表达了战乱中人们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14.“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描写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的情怀。而“梳”指用梳子整理头发,在表达诗人情感和心理方面没有“搔”字深刻、全面,所以不能把“搔”换成“梳”。
15、示例:敌军滚滚而来,黑压压一片,犹如乌云翻腾,几乎要摧毁城墙;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16、示例:诗的结尾运用燕昭王黄金台上延揽天下贤士的典故,抒发了官军全体将士忘身报国的情感。
17C
18、作者用这样的假设感慨周郎的取胜得益于机遇,曲折表达自己空有抱负而生不逢时、无从施展才华的无奈。
19.词人借梦境把天上和人间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充分表现了她对现实的不满及人生际遇坎坷的感怀。
20.“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21、作者至南安军,正跨越了大庾岭(梅岭)的南北两路。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押着兵败后就擒、往大都受审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此时,一阵冰袭上了他的心头。
22、相同点:两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破败、沦丧的悲伤、担忧、痛苦之情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不同点:
甲: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乙:这首诗抒写自己的胸怀,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感情,显示出民族正气,表达了决心饿死殉国,完成“首丘”之义的心愿。
23.C
24、画面:回头遥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终南山,家又在哪里呢?立马蓝关,眼前积雪覆盖,道路阻塞,连马儿也不敢向前。 感情:这两句诗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自己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25、甲诗尾联借向侄孙交代后事,吐露了诗人凄楚难言的愤激之情;乙诗尾联借燕昭王招纳贤士的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26.示例:寒风呼啸,诗人独居客店,身体瑟缩,双手抱膝坐在灯前,形影相吊,一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
27.全诗采用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前两句写自己在客店的情形是实写,后两句是想象家中的亲人此时此刻还在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在外的人是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