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这篇小说记述了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经历,以及在日本弃医从文,表现了藤野先生正直、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对他的真挚的怀念,也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
B.《列夫·托尔斯泰》中,作者通过对列夫·托尔斯泰肖像的刻画,不仅为我们展示了列夫·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列夫·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C.《答谢中书书》这封书信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D.《黄鹤楼》描写了古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所见到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怀古思乡的思想感情。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晓雾(xiǎo) 沉鳞(lín) 夕日欲颓(tuī)
B.石壁(bì) 猿鸟(yuán) 与其奇者(yǔ)
C.欣然(xīn) 相与(yǔ) 五色交辉(huī)
D.积水(jī) 竹柏(bǎi) 解衣欲睡(jiè)
3.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郦道元《三峡》)
B.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译:夕阳已经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C.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了解到这一切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享乐之中可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译: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
阅读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段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段
《三峡》节选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解释文中加点词:
①歇: ②荣: ③引:
5.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6.甲、乙两段均提到了“猿鸣”,甲段用它为景致增添了 的气息;乙段用、它渲染了 的氛围。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始得西山宴游记①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②,居是州,恒惴栗③。其隟④也,则施施而行,慢慢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森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注释】①《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被贬永州所作“永州八记”之一。②僇(lù)人:同“戮人”,受过刑辱的人,罪人。③惴栗:恐惧不安。④隟(xì):同“隙”,指空闲时间。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晓雾将歇( ) (2)夕日欲颓( )
(3)自余为僇人( ) (4)倾壶而醉( )
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子划分节奏。(限断4处)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森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10.文人雅士寄情山水,境遇不同,则情感有异,请写出两位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情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这篇小说记述了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经历,以及在日本弃医从文,表现了藤野先生正直、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对他的真挚的怀念,也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
B.《列夫·托尔斯泰》中,作者通过对列夫·托尔斯泰肖像的刻画,不仅为我们展示了列夫·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列夫·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C.《答谢中书书》这封书信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D.《黄鹤楼》描写了古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所见到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怀古思乡的思想感情。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藤野先生》是散文,不是小说。
故选A。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晓雾(xiǎo) 沉鳞(lín) 夕日欲颓(tuī)
B.石壁(bì) 猿鸟(yuán) 与其奇者(yǔ)
C.欣然(xīn) 相与(yǔ) 五色交辉(huī)
D.积水(jī) 竹柏(bǎi) 解衣欲睡(jiè)
【答案】C
【详解】A.“夕日欲颓”的“颓”应读tuí;
B.“与其奇者”的“与”应读yù;
D.“解衣欲睡”的“解”应读jiě;
故选C。
3.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郦道元《三峡》)
B.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译:夕阳已经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C.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了解到这一切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享乐之中可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译: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
【答案】B
【详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故B错误,选B。
阅读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段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段
《三峡》节选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解释文中加点词:
①歇: ②荣: ③引:
5.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6.甲、乙两段均提到了“猿鸣”,甲段用它为景致增添了 的气息;乙段用、它渲染了 的氛围。
【答案】4. 消散 茂盛 延长 5.①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②(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之中一片清寒肃杀。 6. 蓬勃生命; 萧瑟凄凉。(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4.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歇:消散。
(2)句意为:水清,树荣,山峻,草盛。荣:茂盛。
(3)句意为: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惨悲凉。引:延长。
5.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1)句重点词语: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竞相跳跃。
(2)句重点词语: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刚刚放晴的时候。霜旦:下霜的早晨。
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答谢中书书》中写猿鸣,写的是猿鸟的鸣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写出了清晨时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蓬勃的生命气息,渲染了清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
《三峡》写秋峡用猿来表现,写猿又分两层,一是直接叙述,一是引渔歌为证。写猿又围绕着“山”和“哀”两个重点,从而显示秋天三峡的特色。以“高”形容猿,指明是高山上的猿,以“长”形容啸,送声长远,暗示是在长峡之中。“空谷传响”,直言在山中。“久绝”,回应“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渔歌也是一言“峡长”,一言声哀。从猿鸣之中,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点睛】参考译文:
甲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树林,翠绿的竹子,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确实是人间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异的山水景色了。
乙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中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趣味无穷。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肃杀凄寒,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惨悲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停止。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始得西山宴游记①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②,居是州,恒惴栗③。其隟④也,则施施而行,慢慢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森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注释】①《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被贬永州所作“永州八记”之一。②僇(lù)人:同“戮人”,受过刑辱的人,罪人。③惴栗:恐惧不安。④隟(xì):同“隙”,指空闲时间。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晓雾将歇( ) (2)夕日欲颓( )
(3)自余为僇人( ) (4)倾壶而醉( )
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子划分节奏。(限断4处)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森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10.文人雅士寄情山水,境遇不同,则情感有异,请写出两位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情感。
【答案】7. 消散 坠落 我 倒出来 8.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森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9.(1)自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2)因此,我认为凡是这个州的奇山异水,我都游览过了。 10.《答谢中书书》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同时作者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始得西山宴游记》反映了作者在山水中排解郁闷,寄托忧愤。表现了作者寂寞惆怅,孤标傲世的情怀。
【解析】7.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歇:消散。
(2)句意为: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颓:坠落。
(3)句意为: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余:我。
(4)句意为:倒尽壶中酒,一醉方休。倾:倒出来。
8.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森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意思是: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
“日与其徒上高山”表示完整的句意,应在“山”后停顿;“入森林”动宾结构,应在“林”后停顿;“穷回溪”动宾结构,应在“溪”后停顿;“幽泉怪石”并列结构,应在“石”后停顿;
因此断句为: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森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9.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语。康乐:指谢灵运,其被封为康乐公。未复:不再。与:参与,这里是“欣赏”“领悟”的意思。
(2)重点词语。以为:认为。异态:奇特的形态。皆:都。有:拥有,这里是都游历过的意思。
10.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答谢中书书》中“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作者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论今,强调山川之美,表达作者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以及酷爱自然的情怀。“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作者期望与谢公比肩,体现了他归隐林泉的志趣。
《始得西山宴游记》中“自余为僇人”“恒惴栗”表现出作者的忧虑恐惧,“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醉则更相枕以卧”写出作者在空闲时间的寂寞无聊。作者认为凡是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却“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表达了作者孤高傲世的情怀。
【点睛】参考译文
《答谢中书书》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猿、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始得西山宴游记》
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就常常恐惧不安。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坐下,倒尽壶中酒,一醉方休。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觉了就做梦。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在这种境界中获得的)相同的乐趣。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特形状的,我都游过了;可是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