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1 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9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6 14:3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2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学习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品味朴素自然、意味隽永的语言。
3.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情感,感受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结合作者生平经历和历史背景,感受作者自称“闲人”的复杂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入
出示材料:
“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林语堂
这段文字说的是谁?没错,是宋朝的“顶流文人”——苏轼。在如此之多的称谓中,有一个称呼引起了老师的注意:“月夜徘徊者”。苏轼的一生,与“月夜”都有着不解之缘。他为何对月夜如此情有独钟?今天让我们通过课文的学习,一起来了解这位“月夜徘徊者”。
二、知识讲解
1.作者名片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的文章汪洋恣肆,明白晓畅,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还是豪放派词人的开创者,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代表作有《赤壁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题西林壁》、《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2.历史&创作背景
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等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随后又牵连出大量苏轼诗文为证。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据《汉书》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亦称“柏台”。“乌台诗案”由此得名。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有不同意见,以诗文谤讪新政的罪名被投入监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元丰三年(1080)——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则有职无权,也没有俸禄,过了几年闲居生活。
元丰六年(1083)——作者在被贬到黄州的第四年,友人张怀民亦被贬此地。在一次夜游之后,苏轼写下了这篇平淡自然的小品文。
3.文体知识
标题《记承天寺夜游》中,“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课文诵读
(播放朗读视频。学生朗读,教师指导。)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四、疏通文意
(1)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①,欣然②起行。
①欲:打算 ②户:门
③欣然:高兴的样子
文意: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我脱了衣服正打算睡觉,月光照进门里,我高兴地起来走到门外。
(2)念①无与为乐者,遂②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③未寝④,相与⑤步于中庭⑥。
①念:考虑,想到 ②遂:于是,就
③亦:也 ④寝:睡觉
⑤相与:共同,一起 ⑥中庭:院子里
文意: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3)庭下如积水空明①,水中藻、荇②交横③,盖④竹柏影也。
①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②藻、荇:均为均为水生植物
③交横:交错纵横 ④盖:大概是
文意:院子里的月光如积水般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①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②。
①但:只是 ②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文意: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五、文言积累
1.古今异义
(1)念无与为乐者
念 古义:考虑,想到 今义:思念
(2)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古义:共同,一起 今义:相处
(3)盖竹柏影也
盖 古义:大概是 今义: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 古义:只是 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但是
耳 古义: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今义:耳朵
2.词类活用
相与步于中庭 步:名词用作动词,散步。
3.特殊句式
(1)盖竹柏影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2)解衣欲睡:省略句。 省略了主语“余”,应为“(余)解衣欲睡”。
(3)相与步于中庭:省略句、倒装句。省略主语“我们”;状语后置,即“相与于中庭步”。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倒装句。定语后置,即“但少如吾两人者闲人耳”。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1.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据此可以将文章分为几部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记叙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描写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议论、抒情
明确:第一部分:记叙寻伴夜游
第二部分:描写庭中月色
第三部分:抒发月下感叹
2.根据第一部分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承天寺夜游
时间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地点 黄州承天寺
人物 苏轼与友人张怀民
起因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经过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结果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在夜游承天寺的过程中,作者的感情经历了什么变化 找出文中对应情感变化的节点。
明确:起行→欣然
念无与为乐者→遗憾
怀民亦未寝→激动
相与步于中庭→喜悦
但少闲人如我两人者→复杂
二、语言赏析
文中描写庭中月色的句子只有简单的一句话:“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但就是这短短的十八个字,将承天寺庭中的月色传神地描绘了出来。作者是如何做到的?试对这句话进行简要赏析;
明确: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空灵澄澈以及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幅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图景。
②动静结合。“积水空明”给人一种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静中有动,动中见其静,点染出一幅幽静又不乏灵动的月下美景图。
③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积水空明”是就月光本身而形容,“藻、荇交横”则以竹柏倒影来烘托月光的皎洁。这两句,一正写、一侧写,二者结合,共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
三、情感品悟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谈谈你对“闲人”的理解。
(出示材料:古文字“闲”的字形、释义:
“闲,隙也。从门,中见月。”——《说文解字》
“开门月入,门有缝而月光可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明确:“闲人”即清闲的人。但这里并非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
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的景致时的感慨,表面上是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实际上是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美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
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你认为文章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①自豪:世上少有像我们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表现了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
②自嘲:世上少有像我们这样空有抱负,却落得空闲,无所事事之人。表现了作者被贬的悲凉落寞。
四、趣味探究
近些年来,网络上传出一些有关本文的有趣的梗:有人认为“怀民亦未寝”其实是苏轼的说辞,张怀民可能已经睡着了,是睡不着的苏轼硬把张怀民叫醒的。
这样的解读令人捧腹。请同学们讨论:你觉得怀民到底“寝没寝”?(小组讨论)
助读材料:
元丰三年,刚刚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的苏轼,没有实权、没有薪俸,生活甚为拮据困窘。他对外界产生了莫名的恐惧和战栗,他几乎不知该如何待人和处事,总是白天待在小屋中,晚上才一个人悄悄出门,在月色下独行。
渐渐地,他从“乌台诗案”的凄风苦雨中逐渐走出,走向山野,走向林间。从最初的不适应,到他逐渐开垦荒地,躬耕东坡;再到他竹杖芒鞋、寂寞沙洲的闲适旷达。
到写下这篇《记承天寺夜游》时,已经是元丰六年,苏轼已经逐渐习惯了在黄州的生活。
元丰三年,刚被贬到黄州的苏轼,彻夜难眠。
元丰六年,苏轼已经逐渐习惯了在黄州的生活。
元丰六年,张怀民刚被贬到黄州。
追问:此刻,到底谁更容易“未寝”?
点拨:此时,距离“乌台诗案”和苏轼被贬黄州已有四载,这其中多少辛酸与苦楚,他都早已知晓。在这呆久了,该伤心的都伤过了,该吃的都吃过了,该看的也都看过了,他早已习惯,就他自身而言,也没什么好睡不着的。可张怀民才刚到这,和四年前的他一样,他会难过,他会睡不着。这一切,苏轼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或许,他知道怀民必然“未寝”,于是他在半夜推开了承天寺的大门,探望他的好友……
“怀民到底寝没寝”这个问题,我们不得而知。但若抛开娱乐化的消解,结合历史人物的背景、心境来探究,我们更能看到苏轼和友人张怀民那深厚的情谊、知音难逢的可贵。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对作者夜游承天寺的经历的记叙,及对庭中月色的描绘,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表现了作者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和自我排遣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拓展延伸
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能感受到苏东坡那乐观豁达的人生观了吗?不妨再结合苏轼的一生经历来看一看,苏东坡之所以为“东坡居士”的原因。
晚年的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总结了他仕途坎坷的一生。黄州的贬谪经历只是苏轼人生不幸的一个“开始”,后面还有许多苦难仍在等着他。但是,我们来看一看,面对人生一个又一个的不幸,东坡是如何应对的?
苏轼的一生屡遭贬谪,离开黄州之后,一路被贬,一直被贬到海南。历经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
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尽了人间丑态。
他却说:“眼前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贬官杭州: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我本来就没有家,不安身在这里又能到哪里去呢?何况就算是故乡,也没有像这里这样优美的湖光山色。
贬官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长江环抱着城郭,可知江鱼的味道鲜美,茂竹漫山遍野,只觉阵阵笋香。
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如果每天都能吃三百颗新鲜的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贬官海南: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被贬到这南方边远的荒岛上虽是九死一生,但我并不悔恨。因为这次南游见闻奇绝,是平生所不曾有过的。
总结:在苏轼被贬的文章、作品中,我们难以看到刘禹锡似的“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的哀叹没有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哀悯。他用达观、豁达的心境的心态面对。苏轼之所以垂名青史、家喻户晓,不仅在于他的才能、他的政绩,还在于他的乐观、豁达的心境给我们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