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梦回繁华—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随堂小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梦回繁华—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随堂小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6 14:2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 梦回繁华—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随堂小练
1.下列词语中字形、加粗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岔道(chà) 翰林(hàn) 簇拥 擅长
B.檀香(tán) 行旅(lǚ) 题拔 踏青
C.田畴(tāo) 摄取(shè) 驮队 手绢
D.遒劲(jìn) 宏敞(chǎng) 冗长 考订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春风和煦,温暖宜人,已是春寒料峭时,崂山上的樱桃花在枝头绽放。
B.他不远万里长途跋涉,只是为了把胜利的消息尽快传给在家乡等待的亲人。
C.与此同时,中原文化、中亚文化和西亚文化摩肩接踵,不断传播到敦煌,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碰撞、交融。
D.数字技术络绎不绝地更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给人们带来沉浸式文化体验。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第4段采用逻辑顺序,从“画面开卷处”“画面中段”“后段”三方面依次说明。
B.“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画面的内容丰富。
C.课文通过描写画卷,展现了北宋时期汴京城的繁华生活,凸显了“梦回繁华”这一主题。
D.课文先介绍画作的创作背景、作者及创作动机,然后重点介绍画作的具体内容。
4.根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素有“明代《清明上河图》”之称的国宝级画卷《南都繁会图》,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明朝永乐年间都城的繁盛景象。据悉,该图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国家博物院馆藏,从未正式整体亮相过。《1699·桃花扇》剧组辗转得到了《南都繁会图》的图片使用权,从而得以把《南都繁会图》作为舞台背景。通过灯光变化,使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再度得以全面的展示,美轮美奂。
A.使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得以充分展示。
B.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再度得以全面的展示。
C.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再度得以全面展示。
D.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得以充分展示。
5.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船工从粮船上卸下粮包。)
B.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这个句子的状语是“确实亲眼”,补语是“过”,定语是“倒挂着还能开花的”)
C.“《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动的视点摄取对象。”“历史,不可能被忘却!”这两个句子分别是陈述句和祈使句。
D.“旁逸斜出、连绵不断、因地制宜、交头接耳、沧海桑田、油光可鉴、南京大屠杀”这一组短语类型完全相同。
6.下列句子中结尾应使用叹号的一项是( )
A.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__________
B.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__________
C.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__________
D.“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__________”
具有艺术气质的中国古代地图
①一般来说,人们对地图的关注,更多侧重于其实用功能。然而,地图的内涵与外延绝非止于“用”。地图与艺术的关系以及地图的文化之道也是有待挖掘的。从艺术的维度谈地图,或许可以为我们认识地图提供新的视角。
②中国地图绘制的历史十分悠久。在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就广泛运用于军事、农牧业生产、城市建设。到汉代,中国的制图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魏晋时期,裴秀提出了系统的地图编制理论与方法——“制图六体”,该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绘制的《海内华夷图》是中国制图史上的重要作品。宋代的科技得到很大的发展,制图内容涉及全国图、城外图、边防图等,制图者通晓天文地理,能写会画。元明两代则是我国传统制图学的高峰期。中国传统的制图学是土生土长的,尤其是明末以前,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来影响,有着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也长期领先于其他国家。
③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技法独特。在中国式的美学思想和中国古典哲学的指导下,古人以中国绘画的独特技法,绘制出融合技术和艺术的中国式地图。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画就是地图,特别是长卷、大场景的画。如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作品描绘了都城汴京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其本身就是一幅地图。如果将其扁平化,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地图;若再将其浓缩化,就是当今的网络地图。
④中国古代地图的布局和创作精美、形象。古代地图绘制常按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意境进行。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以描写自然山川为主体,赋予自然以文化的内涵与审美意识。许多中国古代地图多弥漫着绘画的气息,一幅幅精美的地图也就好似一幅幅充满灵性的山水画。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地图和山水画绘制的初衷、手法和目的的差异越来越大,如今,地图和山水画成为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与领域,地图成为一种理性的测绘科学成果,山水画则是一种感性的审美作品。
⑤中国古代地图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古代地图作为测绘技术和绘画的结合体,古人在绘制时,不会像现代这样,用缜密的思维从视觉习惯上考虑地图的符号、色彩标准、字体等方面,古地图所体现出来的是制图者如何从艺术的角度来表达客观的事物,如何来提炼要表达的地理要素。所以,古代地图主要用来表示路线和距离,其次用来显示权力、分配土地、征收捐税、管理灌溉,还用于教育以及美学欣赏。
⑥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和主观性。制图者往往是在前人所绘地图的基础上绘制出新的版本。因此,在不同的地图中可以看出很多相似的符号。同时,由于绘本地图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不同的地图又不由自主地表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这一风格在中国古代地图的色调、设色手法和地图符号的表达中都可以体现出来。
⑦到了近代,地图逐渐成为单纯的实用工具,为追求信息表达的精确性与严谨性,地图之外的艺术性、文化性逐渐被抛弃。时代的发展与现实的需求不停地改变着地图的形态,使地图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选自《京城雅集话地图》,有删改)
7.选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古代地图?
8.请从语言特点的角度,分析选文第②段加粗词语“土生土长”好在哪里。
9.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0.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多精美的中国古代地图好似一幅幅充满灵性的山水画。
B.古代地图的主要作用是显示权力和用于教育及美学欣赏。
C.明末以前,中国地图传统的制图学长期领先于其他国家,地图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广泛应用。
D.时代在发展,到了近代,地图逐渐成为单纯的实用工具。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B项,拔—跋。C项,畴chóu。D项,劲jìng。
2.答案:B
解析:A项,使用错误,“春寒料峭”指早春的气候仍带有微微的寒意,与“春风和煦,温暖宜人”语义矛盾。B项,使用正确,“长途跋涉”指远距离爬山瞠水,形容长途旅行的艰辛。C项,使用错误,“摩肩接踵”指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不能用来形容文化传播。D项,使用错误,“络绎不绝”指(人、车等)往来不断,前后相接,不能用来形容数字技术的更新。
3.答案:A
解析:A项,“逻辑顺序”说法有误。课文第4段将画面分成“画面开卷处”“画面中段”“后段”三个部分,按照从前到后的空间顺序依次进行说明。故选A。
4.答案:B
解析:画线句前半句有“通过”,后半句有“使”,导致这个句子没有主语,去掉“使”即可。故选B。
5.答案:B
解析:A.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船王卸下粮包。C.“历史,不可能被忘却!”是感叹句。D.这一组短语类型分别是:并列短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并列短语、并列短语、补充短语、偏正短语。故选B。
6.答案:C
解析:A.语气不够强烈,应用句号。B.陈述语气,应用句号。D.语意未完,应用省略号。
7.答案:历史十分悠久;绘制技法独特;布局和创作精美、形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很强的延续性和主观性。
解析:本文开头引出说明对象——地图,然后引申到从艺术的维度谈地图。接着从五个方面对中国古代地图展开介绍:第②段“历史十分悠久”,第③段“绘制技法独特”,第④段“布局和创作精美、形象”,第⑤段“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⑥段“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和主观性”。据此概括即可。
8.答案:“土生土长”一词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中国传统的制图学在“明末以前,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来影响,有着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也长期领先于其他国家”,通俗易懂。
解析:“土生土长”的本义是“当地生长”。在文中主要是为了说明中国传统的制图学在“明末以前,基本上没有受到外来影响,有着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也长期领先于其他国家”,语言生动形象,使说明内容通俗易懂。
9.答案:举例子、列数字。具体有力地说明了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技法独特。
解析:“如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作品描绘了都城汴京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其本身就是一幅地图”以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为例,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技法独特的特点;“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长和宽,说明了这样大场景的长卷中国画本身就是一幅地图,是融合技术和艺术的中国式地图。
10.答案:B
解析:B项,“古代地图的主要作用是显示权力和用于教育及美学欣赏”说法有误。根据文章第⑤段可知,“古代地图主要用来表示路线和距离”。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