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11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 课件 (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11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 课件 (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3 17:4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苏轼
一、文体知识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认识作者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誉。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唐宋八大家: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曾巩 王安石
词——苏辛:苏轼 辛弃疾
诗——苏黄:苏轼 黄庭坚
书法——宋四家:苏轼 蔡襄 黄庭坚 米芾
才华横溢的苏轼
二、作者介绍
四、正音朗读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五、文本理解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借助注释翻译课文,可以查阅工具书,也可以询问小组同学或老师。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服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便很高兴地起来走动。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月光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课文译文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经过:
事情的结果: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承天寺中庭
“我”和张怀民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相与步于中庭
一、课文交代了哪些要素?
六、研习课文
二、朗读体会
六、研习课文
跟着录音再读课文,说说自己的朗读体会。
欣然
知音稀少的小小遗憾
急切访友的喜悦
同好相知的高兴
闲适的心绪
清凉、孤寂的感慨
平静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积水
藻、荇
空明
交横
比喻
动静结合
侧面描写
月光
竹柏倒影
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
竹柏之影参差错杂,“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
一个空明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可觅,处处可寻,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的乐趣。
作者借“何夜”何处一句点明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人生真谛。这也正是作者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原因。
只要放宽心态,美景无处不在。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1、领悟“闲”之意
入夜即解衣欲睡。
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
与怀民于庭中散步。
欣赏月下美景。
  问题:这清闲之意,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背景资料:
元丰二年,苏轼被诬陷以诗诽谤朝廷,被捕入狱,几遭杀身之祸。后来获释后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文”,不得随意外出,无住所,无薪俸,生活贫困,只能租城东荒地自己耕种,在坡边自筑茅屋(故称东坡居士)
张怀民也是被贬谪到黄州,挂了一个闲职。
他们“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领悟“闲”之情
这“闲”字背后隐藏着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感?你是如何感受到的?
“闲”字是文眼,“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两人之闲,点明主旨。
①、反映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
②、反映了作者身为闲官的闲事。
③、慨叹世人忙于名利而无暇顾及良辰美景
情感: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
研读探究
苏轼的一生屡遭贬谪,离开黄州之后,一路被贬,一直被贬到海南。历经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
他说:“ 此心安处是吾家”。
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尽了人间丑态,却说:“眼前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研读探究
贬官杭州: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我本来就没有家,不安身在这里又能到哪里去呢 何况就算是故乡,也没有像这里这样优美的湖光山色。)
贬官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长江环抱着城郭,可知江鱼的味道鲜美,茂竹漫山遍野,只觉阵阵笋香。)
研读探究
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每天吃上荔枝三百颗,情愿长期做岭南人)
贬官琼州:抒说先生睡未足,着人休撞五更钟。
贬官海南: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被贬到这南方边远的荒岛上虽然是九死一生,但我并不悔恨。因为这次南游见闻奇绝,是平生所不曾有过的。)
研读探究
乐观
豁达
开朗
洒脱
胸襟开阔
拓展延伸
寄语苏东坡
苏轼,我想对您说:
实例:我欣赏您,您在政治上不畏强权,敢说实话,坚持自己,可敬可叹!
评价标准:
1、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来说(写)
2、字数50字以内。
板书
在苏轼被贬的文章、作品中,我们难以看到刘禹锡似的“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的哀叹,没有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哀悯,他用达观、豁达的心境的心态面对。苏轼之所以垂名青史、家喻户晓,不仅在于他的才能、他的政绩,还在于他的乐观、豁达的心境给我们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
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
教师寄语:
同学们下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