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答
谢
中
书
书
陶弘景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把握文中景物的不同特色,体会文章通过不同角度表现山川之美。
3.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脑筋急转弯
中书书是谁?为什么要答谢他?
《答谢中书书》
中叔叔
题·解
答 谢中书 书
答复
即谢征。“中书”是其曾担任的官职名。
书信
标题的含义:答复友人谢征的一封书信
/
/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文体知识
书 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来记事陈情。它的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可以写景,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也可以谈论政事,还可以勉励后学,等等。
dú
zhá
作者名片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间文学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
陶弘景20岁前曾担任诸王的侍读,37岁辞官
隐居于句容茅山,继续钻研学问,炼丹习道,
并遍游名山,寻访仙药。粱武帝萧衍早年
曾和他交游,即帝位以后经常向他咨询
国家大事,时人谓之“山中宰相”。
著有《陶隐居集》。
人物视频
历史背景
南北朝时期,神州大地上群雄割据,政局动荡,社会混乱。
南北朝时期,神州大地上群雄割据,政局动荡,社会混乱。
不少文人遁迹山林,寄情山水,从自然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历史背景
南北朝时期,神州大地上群雄割据,政局动荡,社会混乱。
不少文人遁迹山林,寄情山水,从自然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表明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就是作者陶弘景隐居时回复朋友谢中书书信的一部分。
创作背景
文章诵读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朗读方法:
看清字,读准音,口齿清楚,缓急有秩,轻重有度,感情充沛,一气呵成。
山川之美,古来 共 谈 。
共同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喜欢共同欣赏的。
谈论,欣赏
疏通文意
高峰 入 云,清流见底。
耸入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疏通文意
两岸石壁,五色 交辉 。
交相辉映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疏通文意
青林翠竹,四时 俱 备 。
四季
青葱的林木和翠绿的竹子,四季都有。
都
具备
疏通文意
晓雾将 歇 ,猿鸟 乱 鸣;
消散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
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纷乱,
这里指此起彼伏。
疏通文意
夕日欲 颓 ,沉鳞 竞 跃。
坠落
到了夕阳快落山之时,
水中潜游的鱼儿便争相跃出水面。
水中潜游的鱼
竞相,争相
疏通文意
实是 欲界 之 仙都 。
自 康乐 以来,未复有能 与 其奇者。
没有摆脱世俗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这里指人间。
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
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
参与。欣赏、领悟。
人间仙境
疏通文意
全文翻译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喜欢共同欣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和翠绿的竹子,四季都有。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到了夕阳快落山之时,水中潜游的鱼儿便争相跃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1)晓雾将歇
古义:消散
今义:歇息
(2)夕日欲颓
古义:坠落
今义:颓废
古今异义
文言积累
欲
副词,将要
名词,欲望、欲念
一词多义
夕日欲颓
实是欲界之仙都
词类活用
五色交辉
辉:名词用作动词,辉映
文言积累
总观全文,思考:这篇短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是按什么结构展开描写的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
整体感知
总观全文,思考:这篇短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是按什么结构展开描写的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第一部分:以感慨发端。
第二部分:具体描写山川景色。
第三部分:以赞美和感慨收束全文。
总
分
总
整体感知
作者笔下的这幅山水画卷有何特点?
请各用文中的两个字概括。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美
奇
描山绘水
课文描绘了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山峰
流水
石壁
竹林
晓雾
猿鸟
夕日
沉鳞
高耸
清澈
斑斓
青翠
稀薄
光亮
恣意
活跃
美
奇
描山绘水
陶弘景笔下的山川景物,到底“美”在哪里?
结合所学的写景方法,赏析你觉得写的美的句子。
美
1.高峰入云,清澈见底。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美景品析
赏景方法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反复、对偶……
表现手法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色彩变化……
感官分析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XX结合/通感)
视角分析
俯视、仰视、远眺、近望……
(XX结合)
技巧点拨
高峰入云,清澈见底。
俯仰结合,用寥寥八个字,描绘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极写山之高耸、水之清澈。高低映衬,境界清新,妙不可言。
“入”字运用拟人,写出了山的高耸。静态的山峰在作者的笔下仿佛有了生命力,主动出击,直冲云霄,显得气势磅礴。
句段品析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作者以平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多彩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一个“交”字,写出岩石色彩斑斓,使人目眩神迷;
一个“俱”字,写出竹林终年常绿,使人心旷神怡。
句段品析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这四句描绘朝、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景色及生物活动,动静结合,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
思考:“乱”和“竞”两个字用的好在哪里?
“乱”形容猿鸣声和鸟叫声交织在一起;“竞”形象地写出了水中游鱼争相跃出水面的状态。这两个字运用拟人的修辞,勾勒出一幅热闹欢快的晨昏动态图,传达出蓬勃的生命气息。
句段品析
陶弘景笔下的山川景物,到底“美”在哪里?
美
山水相映之美
色彩搭配之美
晨昏变化之美
高峰入云,清澈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美景品析
作者将眼前的山川美景称为“仙都”。那与之相应的“欲界”里可能有什么?
实是欲界之仙都!
繁琐的公务:操劳忙碌、心身不自由
黑暗的官场:互相倾轧、尔虞我诈
思考探究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作者为何要在结尾这么说?包含了怎样的言外之意?
谢灵运(385—433):南朝宋著名的山水诗人,晋时袭封康乐公。他博览群书,才华横溢,恃才傲物,受权贵排挤。因厌倦仕途,他索性辞官回乡,游览山水,随景赋诗,开创了境界清新自然、语言工整精练的山水诗派。
拓展材料
情感品悟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作者为何要在结尾这么说?包含了怎样的言外之意?
谢灵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出作者对前贤的钦慕;
自谢灵运之后,不再有人能“与其奇”,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
“我”是继谢灵运之后又一“与其奇者”,为自己的审美情趣和高雅情操而自许,有与谢公比肩之意。
①
②
③
情感品悟
宗白华先生说:“汉末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魏晋
名士以空灵之心审视山水自然的美,使自然山水
被赋予了人性化的灵魂与无穷的玄趣。另一方面,
他们把在政治理想上的绝望转向文学艺术,寻求
精神上的解脱。”
这样的精神,鲁迅先生称其为魏晋风骨。
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
陶弘景:“山中宰相”,便是在下
南北朝时,陶弘景隐居在茅山。梁武帝萧衍每有军国大事,都要常派使者前去征求他的意见,得了回书又急匆匆赶回。有时遇有重大事件,往来频繁,前头刚刚派人捧着诏书、敕告出发,马上又加派使者去催办。陶弘景身在方外,却俨然是朝政决策人物,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
拓展阅读
陶弘景:“山中宰相”,便是在下
武帝知道陶弘景是个奇才,几次想请他出山做官,但陶坚辞不出。皇帝的诏书下得急了,他就画了两头牛让人带去呈给武帝。画中一牛散放在水草间,一牛则被加上了金笼,有人执着鞭子在驱赶它。武帝一看,明白了意思,笑着说道:“这人没有什么荣华富贵的欲念,看来是打算仿效在泥淖中拖着尾巴自由爬行的乌龟,哪有招徕的办法 ”遂作罢。
本文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观点,抒发了作者沉醉山水、长伴林泉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课堂小结
答
谢
中
书
书
总领全文
描绘景色
感慨、议论,总括全文
归隐林泉
沉醉山水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高水净
石绚林青
猿鸣鳞竞
板书设计
“谢中书”谢征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官运亨通,史书记载其“年位尚轻,而任遇已重”,在朝廷中锋芒毕露。
陶弘景向谢征答复的这封书信,全文已佚,只留下这段描绘山水的文字。
他在书信中会和在朝中为官的友人说些什么?展开想象,补充这则书信的完整内容。
(注:将课文内容放在适当的位置。)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