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藤野先生 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藤野先生 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1.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08 12:1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第6课 藤野先生
第一部分: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1.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选段的主要内容。
2.“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理解为____________,表达出作者___________的情感。“这样”指代____________,这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3.“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这儿的“确”和“但”在语气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4.“实在标致极了。”“标致”你怎么理解?
5.你认为作者写这一部分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二)阅读下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②“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③“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
④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⑤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⑥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⑦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选文第①-④段,作者回忆了哪两件事情?请概括。
2.从下面的语句中你读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世界?请结合加下划线词回答。
(1)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2)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3.鲁迅先生写此文是1926年,离开仙台已有20年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⑦段画线句的理解。
第二部分:课外阅读
老舍先生
汪曾祺
①北京东城道兹府丰盛胡同有一座小院。走进这座小院,就觉得特别安静,异常豁亮。这院子似乎经常布满阳光。院里有两棵不大的柿子树(现在大概已经很大了),到处是花,院里、廊下、屋里,摆得满满的。按季更换,都长得很精神,很滋润,叶子很绿,花开得很旺。这些花都是老舍先生和夫人胡絜青亲自莳弄的。天气晴和,他们把这些花一盆一盆抬到院子里,一身热汗。刮风下雨,又一盆一盆抬进屋,又是一身热汗。叶浅予曾用白描为老舍先生画像,四面都是花,老舍先生坐在百花丛中的藤椅里,微仰着头,意态悠远。这张画不是写实,意思恰好。
②客人进入北屋当中的客厅。有时候,老舍先生正在工作,请客人稍候,你也不会觉得闷得慌。你可以看看花。如果是夏天,就可以闻到一阵一阵香白杏的甜香味儿。一大盘香白杏放在条案上,那是专门为了闻香而摆设的。你还可以站起来看看西壁上挂的画。
③老舍先生藏画甚富,大多是精品。所藏齐白石的画可谓“绝品”。壁上所挂的画是时常更换的。挂的时间较久的,是白石老人应老舍点题而画的四幅屏。其中一幅是很多人在文章里提到过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蛙声”如何画?白石老人只画了一脉活泼的流泉,两旁是乌黑的石崖,画的下端画了几只摆尾的蝌蚪。画刚刚裱起来时,我上老舍先生家去,老舍先生对白石老人的设想赞叹不止。
④老舍先生极其敬重齐白石,谈起来时总是充满感情。我所知道的一点白石老人的逸事,大多是从老舍先生那里听来的。老舍先生谈起过,有一次要拍齐白石的画的电影,想要他拿出几张得意的画来,老人说:“没有!”后来由他的学生再三说服动员,他才从画案的隙缝中取出一卷(他是木匠出身,他的画案有他自制的“消息”),外面裹着好几层报纸,写着四个大字:“此是废纸。”打开一看,都是惊人的杰作——就是后来纪录片里所拍摄的。白石老人家里人口很多,每天煮饭的米都是老人亲自量,用一个香烟罐头。“一下、两下、三下……行了!”——“再添一点,再添一点!”——“吃那么多呀!”有人曾提出把老人接出来住,这么大岁数了,不要再操心这样的家庭琐事了。老舍先生知道了,给拦了,说:“别!他这么着惯了。不叫他干这些,他就活不成了。”
⑤每年,老舍先生要把市文联的同人约到家里聚几次。酒菜丰盛而有特点。酒是“敞开供应”,汾酒、竹叶青、伏特加,愿意喝什么喝什么,能喝多少喝多少。菜是老舍先生亲自掂配的。老舍先生有意叫大家尝尝地道的北京风味。我记得有次有一瓷钵芝麻酱炖黄花鱼。这道菜我从未吃过,以后也再没有吃过。老舍家的芥末墩是我吃过的最好的芥末墩!有一年,他特意订了两大盒“盒子菜”。直径三尺许的朱红扁圆漆盒,里面分开若干格,装的不过是火腿、腊鸭、小肚、口条之类的切片,但都很精致。熬白菜端上来了,老舍先生举起筷子:“来来来!这才是真正的好东西!”
⑥老舍先生是市文联的主席,他常常想着一些别人没有想到或想不到的问题。北京从前有一些盲艺人,他们沿街卖艺,有时还兼带算命,生活很苦。他们的“玩意儿”和睁眼的艺人不全一样。老舍先生和一些盲艺人熟识,提议把这些盲艺人组织起来,使他们的生活有出路,别让他们的“玩意儿”绝了。为了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他把盲艺人请到市文联演唱了一次。老舍先生亲自主持,作了介绍,还特烦两位老艺人翟少平、王秀卿唱了一段《当皮箱》。这是一个喜剧性的牌子曲,里面有一个人物是当铺的掌柜,说山西话;有一个牌子叫“鹦哥调”,句尾的和声用喉舌作出有点儿像母猪拱食的声音,很特别,很逗。这个段子和这个牌子,是睁眼艺人没有的。老舍先生那天显得很兴奋。
⑦老舍先生是历届北京市人民代表。当人民代表就要替人民说话。以前人民代表大会的文件汇编是把代表提案(实际上应称“议案”)都印出来的。有一年老舍先生的提案是:希望政府解决芝麻酱的供应问题。那一年北京芝麻酱缺货。老舍先生说:“北京人夏天离不开芝麻酱!”不久,北京的油盐店里有芝麻酱卖了,北京人又吃上了香喷喷的麻酱面。
⑧老舍是属于全国人民的,首先是属于北京人的。
(选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幅屏画在老舍先生家里挂的时间较久,是因为此画备受老舍先生的赞赏。
B.从齐白石老人刚开始拒绝拿出得意画作以及用香烟罐头量米可以看出齐白石老人生活非常拮据。
C.老舍先生经常把同人约到家里聚餐,叫大家尝地道的北京风味,可见他对家乡饮食的感情之深。
D.汪曾祺写老舍先生,虽然没有感情上的大起大落,但我们还是能感受到他对老舍的喜爱和敬重。
2.选文的第①至第⑤段有四件事表现了老舍先生是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试根据示例拟出小标题。
第①段______________;第②段______________;第③段收藏画作;第⑤段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比较下面A、B两句,谈谈原文A句好在哪里。
A.天气晴和,他们把这些花一盆一盆抬到院子里,一身热汗。刮风下雨,又一盆一盆抬进屋,又是一身热汗。
B.无论天气晴朗还是刮风下雨,他们都把这些花抬进抬出,每次都出一身热汗。
4.第⑥段老舍先生为什么“那天显得很兴奋”?请结合语境分析。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课内阅读
(一)【答案】1.主要写见到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所见所感。
2.只不过对东京的失望“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丑行 这一句领起前两段内容,写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反感,为下文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了伏笔。
3.“确”表示肯定花的漂亮;“但”表转折,花虽然漂亮,可是人却是丑陋的,令人作呕。
4.“标致”本义是妩媚动人,多用在女性身上。此处用来形容“清国留学生”,是反语。
5.作者在这一部分写了在东京的所见,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促使先生对东京失望,为下文离开东京到仙台见到藤野先生作了铺垫。或者说这一部分写清国留学生学跳舞、赏樱花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散文内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紧扣要求,通读文本,抓住关键信息进行整合概括。选段主要写见到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见闻感受。
2.本题主要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及作用的能力。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语句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考虑。结构上的作用要看这句话所在的位置,放在开头部分的作用大致有:1.总领全文;2.点题;3.奠定感情基调;4.制造悬念,引起阅读的兴趣。中间句段一般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文尾的作用一般有:1.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主旨,深化中心,或兼而有之;2.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3.暗示主题,强化情感。“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理解为只不过,表达出作者 对东京失望的情感。“这样”指代“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丑行,这一句领起前两段内容,写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反感,为下文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了伏笔。
3.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词句含义的能力,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语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确”表示肯定花的漂亮;“但”表转折,花虽然漂亮,可是人却是丑陋的。
4.本题主要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的能力。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 “实在标致极了”这句话用了反语的修辞方法,“标致”本义是漂亮,多用在女性身上,此处用来讽刺“清国留学生”。
5.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作用要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个是结构上的作用,一个是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要看这句话所在的位置,放在开头部分的作用大致有:1.总领全文;2.点题;3.奠定感情基调;4.制造悬念,引起阅读的兴趣。中间句段一般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尾段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上考虑:1.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主旨,深化中心,或兼而有之;2.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3.暗示主题,强化情感。本题可据此回答。作者在这一部分写了在东京的所见,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促使先生对东京失望,为下文离开东京到仙台见到藤野先生作了铺垫。或者说这一部分写清国留学生学跳舞、赏樱花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
(二)【答案】1.“我”告诉藤野先生将不学医;“我”与藤野先生告别。
2.(1)“似乎”表现出藤野先生的欲言又止,“竟”写出他想说最终没有说出口。这两个加下划线词突出了藤野先生听到“我”要离开仙台的不舍与悲伤的内心世界。(2)“总”字写出“我”经常想起藤野先生,“最”字表明藤野先生在“我”心里的重要性,这两个字突出“我”对藤野先生充满怀念与感激的内心世界。
3.作者看到挂在寓居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由此引发出良心发现并增加勇气。这里的“良心发现”是鲁迅从藤野先生身上习得的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能以公平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的品质,还有他给予一个弱国学生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这一切都使作者增加了面对“正人君子”之流的勇气。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首先要通读文章,从故事情节入手,根据情节的发展,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然后抓住重点内容进行精确、完整的概括。通读文本,选文第①-④段,作者回忆的事情是:“我”告诉藤野先生将不学医;“我”与藤野先生告别。
2.本题考查结合重点词语揣摩人物情感的能力。做题时,一要紧密联系文章内容,二要联系文章主旨,三要结合写作背景,揣摩作者(人物)情感,四要联系具体语境。阅读原文可知:(1)“似乎”表现出藤野先生的欲言又止,“竟”写出他想说最终没有说出口。这两个加下划线词突出了藤野先生听到“我”要离开仙台的不舍与悲伤的内心世界。(2)“总”字写出“我”经常想起藤野先生,“最”字表明藤野先生在“我”心里的重要性,这两个字突出“我”对藤野先生充满怀念与感激的内心世界。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的理解能力。做题时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到依据和理由。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的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一种深刻的内涵。结合语境分析,作者看到挂在寓居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由此引发出良心发现并增加勇气。这里的“良心发现”是鲁迅从藤野先生身上习得的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能以公平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的品质,还有他给予一个弱国学生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这一切都使作者增加了面对“正人君子”之流的勇气。
第二部分:课外阅读
【答案】1.B
2.为花操劳 摆杏闻香 交友聚会(分享美食)
3.原文“一盆一盆”“抬”“一身热汗”重复出现两次,具体形象地再现了老舍夫妇为花操劳、不厌其烦的情景,突出表现老舍先生对花的喜欢。
4.①因为盲艺人“很特别,很逗”的演唱而兴奋;②因为自己的做法可以改善这些盲艺人的生活而兴奋;③因为想着那天组织的演唱可能会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可以保护文化遗产而兴奋。
【解析】1.B“老舍先生经常把同人约到家里聚餐”有误,根据“每年,老舍先生要把市文联的同人约到家里聚几次。”可以判断B错误。ACD正确。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该题目首先对全文内容、结构有一定的把握。文中①-⑤段有四件事表现了老舍先生是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这些花都是老舍先生和夫人胡絜青亲自莳弄的,莳弄花草;客人被让进了北屋当中的客厅,老舍先生执壶为客人倒茶。老舍先生藏画甚富,大都是精品。老舍先生极其爱重齐白石,谈起来时总是充满感情。每年,老舍先生要把市文联的同人约到家里聚几次。
3.此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重点语句的能力。这类题型应先找准赏析的角度,如语言表达,写作手法,内容情感等,再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这里可以从使用的词语特点方面赏析,原文“一盆一盆”“抬”“一身热汗”重复出现两次,具体形象地再现了老舍夫妇为花操劳、不厌其烦的情景,突出表现老舍先生对花的喜
4.本题考查人物情感的分析。解答本题时,要在全面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来回答。体会作者情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2.依据带有感彩的语句体会作者情感;3.依据含义深刻的词语、句子体会作者情感;4.结合作品时代背景理解作者情感;5.结合作者的思想、生活经历理解作者情感。结合语境来看,老舍先生是“这了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他把盲艺人请到市文联演唱了一次”,在这时“翟少平、王秀卿唱了一段《当皮箱》”,又因为“这个段子和这个牌子,是睁眼艺人没有的”;综合这几个因素,可知老舍先生高兴的原因是:盲艺人的表演技术高,并通过这次表演引起了文联的重视,可以解决他们以后生活问题,并让他们的绝活不失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