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全册《第9单元 化学能源与社会发展》2015年单元测试卷(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红日中学)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1.钓鱼岛及附近海域,蕴藏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气,下列关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天然气是混合物 B.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C.石油是一种化石燃料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2.我国已全面禁用含铅汽油,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形成的混合燃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醇汽油是一种改善环境的清洁能源,使用它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B.燃料中的乙醇可以通过粮食发酵或化工合成等方法制得
C.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D.汽油是石油炼制产品之一
3.下列电池不是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干电池 B.蓄电池 C.燃料电池 D.太阳能电池
4.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供,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高到了政府的议事日程,其主要原因是( )
A.回收废旧电池的石墨电极材料
B.回收废旧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C.防止废旧电池中渗漏的物质腐蚀其他物品
D.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元素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5.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H2 ( http: / / www.21cnjy.com )、CO、CH4气体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它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电池所需燃料的理由是( )
A.都是无毒无害气体 B.在自然界都大量存在
C.都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D.燃烧产物均为CO2和H2O
6.下列物质中,最理想的能源是( )
A.天然气 B.氢气 C.酒精 D.汽油
7.下列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A.很高的熔点 B.良好的导电性 C.很大的硬度 D.银白色的光泽
8.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原料可生产耐高温、高强度的陶瓷,可用来制造发动机零件.这种物质是( )
A.Si02 B.A12O3 C.A1N D.Fe2O3
9.磷酸钙系陶瓷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它可以用于制造人体骨骼,这是利用这类材料的( )
A.耐高温的特性 B.电学特性 C.光学特性 D.生物功能
10.下列不会造成白色污染的是( )
A.聚乙烯 B.聚氯乙烯 C.陶瓷 D.一次性餐盒
11.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
A.棉花 B.羊毛 C.蚕丝 D.尼龙
12.材料是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下列物品与材料类别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钢筋混凝土﹣﹣复合材料 B.涤纶衣服﹣﹣有机合成材料
C.玻璃钢﹣﹣﹣﹣金属材料 D.陶瓷假牙﹣﹣无机非金属材料
13.下列哪组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
A.CH4、CO2、H2 B.CO2、HCl、N2 C.SO2、CO、NO2 D.HCl、N2、O2
14.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回收处理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B.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环境污染
C.煤、石油、天然气等都是化石燃料
D.为减少白色污染可将废弃塑料就地焚烧
15.2月29日,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 ( http: / / www.21cnjy.com )准》中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甚大,主要来源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
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B.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鼓励用煤火力发电 D.鼓励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
16.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采用最新的纳米技 ( http: / / www.21cnjy.com )术成功的开发出了“由二氧化碳制取全降解塑料”的新技术.下列有关此项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塑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有助于减少“白色污染”
C.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D.是纳米技术应用的重要突破
二、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17.严聪等同学以“串场河水污染情况调查”为研究性课题,请你参与他们的研究,回答下列小问题.
(1)为较准确地测定河水样品的酸碱度,你建议使用__________(填序号).
A.紫色石蕊试液 B.蓝色石蕊试液 C.无色酚酞试液 D.pH试纸
(2)通过网上查询得知,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测定磷含量的试剂是钼酸铵[化学式为(NH4)2MoO4],请问钼酸铵中钼(Mo)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
(3)以下几种研究方案中,你认为不恰当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请教专家、老师后,进行氮、磷、钾等元素含量的测定
B.考虑到沿河建有硫酸厂,拟用氯化钡和稀硝酸检验河水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
C.只到串场河上游取水样进行研究
D.调查沿河生活污水、工厂废水及化肥农药的使用情况
(4)研究报告里提出了以下设想,你认为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禁止沿河工厂将未经处理的污水向河流中直接排放
B.城市生活污水要经净化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C.指导农民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
D.在河流中投放化学试剂使氮、磷、钾转化为不溶物沉降.
18.2012年2月29日,我国发布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PM2.5检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__________(填序号);
①CO ②CO2 ③SO2 ④NO2
(2)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天然气 ②石油 ③酒精 ④煤
(3)某市从4月1号起所有机动车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进行尾气检测,其中包括PM2.5的检测.汽油燃烧产生的颗粒物主要是__________,这是汽油不完全燃烧产生的;
(4)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②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④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第9单元 化学能源与社会发展》2015年单元测试卷(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红日中学)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1.钓鱼岛及附近海域,蕴藏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气,下列关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天然气是混合物 B.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C.石油是一种化石燃料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专题】化学与能源;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据此结合纯净物与混合物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B、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C、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解答】解: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含有其它成分,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项说法错误.
C、石油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是一种化石燃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三大化石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不可能再生资源与可再生能源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2.我国已全面禁用含铅汽油,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形成的混合燃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醇汽油是一种改善环境的清洁能源,使用它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B.燃料中的乙醇可以通过粮食发酵或化工合成等方法制得
C.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D.汽油是石油炼制产品之一
【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石油加工的产物.
【专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乙醇可以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发酵法制乙醇和乙烯与水直接反应,乙醇汽油同样会产生污染,其在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会产生含硫气体和一氧化碳,都属于污染型气体.
【解答】解:A、乙醇可以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它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是一种改善环境的清洁能源.故A叙述正确;
B、发酵法制乙醇是在酿酒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发酵法的原料可以是含淀粉的农产品,如谷类、薯类或野生植物果实等;也可用制糖厂的废糖蜜;或者用含纤维素的木屑、植物茎秆等.乙烯直接水化法,就是在加热、加压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是乙烯与水直接反应,生产乙醇.故B叙述正确;
C、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由此可知乙醇汽油是混合物.故C叙述不正确;
D、石油经分馏后会生成多种物质,如汽油、柴油等,故选项叙述正确.
故选:C.
【点评】使用车用乙醇汽油不但可以节省石油资源和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还可以促进农业生产.
3.下列电池不是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干电池 B.蓄电池 C.燃料电池 D.太阳能电池
【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专题】生活实际型;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此题是关于化学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关能量来源的判断问题,解题是必须熟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问题.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炸药、石油、煤炭、蓄电池等储存的能量,都是靠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有用的物质或获取能量是人类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
【解答】解:不论选项A、干电池;B、蓄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池;还是选项C、燃料电池,此三项的原理均相同,均是利用了储存在电池中的化学原料,通过化学反应释放能量转化为电能,故ABC均正确.而选项D、太阳能电池,利用的原理恰恰相反,其原理是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属于物理变化,故此项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型时,在掌握能量来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利用的基础的同时,可以借用排除法进行筛选,即可选出正确的答案.此题较难的地方是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流产生的原因是能量相互转化的结果.
4.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供,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高到了政府的议事日程,其主要原因是( )
A.回收废旧电池的石墨电极材料
B.回收废旧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C.防止废旧电池中渗漏的物质腐蚀其他物品
D.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元素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考点】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废旧电池中含有汞、镉和铅等重金属元素,对人体有害,不能随意丢弃.
【解答】解:A.石墨电极可回收再利用,但不是集中处理的主要原因,故A不选;
B.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可回收利用,但不是集中处理的主要原因,故B不选;
C.电池中渗泄的电解质溶液,会腐蚀其它物质,甚至会造成水体污染,则电池需回收处理,为回收处理的次要原因,故C不选;
D.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为防止污染,必须集中处理,故选D;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电池的回收处理,明确电池中的材料对环境的影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注意资源的回收利用的意义,题目难度不大.
5.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H2 ( http: / / www.21cnjy.com )、CO、CH4气体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它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电池所需燃料的理由是( )
A.都是无毒无害气体 B.在自然界都大量存在
C.都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D.燃烧产物均为CO2和H2O
【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
【分析】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物质都具有可燃性,燃烧是能够放出大量的热,常常用作燃料;根据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三种气体的特殊之处分析.
【解答】解:A、无毒无害气体不一定能够用作燃料,例如氮气无毒无害,不能用作燃料.故选项错误;
B、在自然界大量存在的物质不一定能够用作燃料,例如水在自然界大量存在,不能用作燃料.故选项错误;
C、都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可以用作燃料.故选项正确;
D、氢气燃烧不能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不能生成水.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6.下列物质中,最理想的能源是( )
A.天然气 B.氢气 C.酒精 D.汽油
【考点】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专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天然气、酒精、汽油在燃烧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都会产生造成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和污染空气的一氧化碳、氮硫氧化物以及烟尘等,而氢气燃烧只生成水,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
【解答】解:A、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这些物质对环境有不良影响.
B、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水不污染环境;
C、酒精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是较清洁的能源,不是最理想的能源.
D、汽油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粒等,这些物质对环境有不良影响.
故选B.
【点评】氢气作为能源有三大优点:原料来源广、燃烧热值高、生成物没有污染,因此是一种最理想的能源.
7.下列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A.很高的熔点 B.良好的导电性 C.很大的硬度 D.银白色的光泽
【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已有的金属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汞在常温下为液态,熔点很低,错误;
B、金属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正确;
C、纯铁是很软的金属,错误;
D、铜是紫红色的金属,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金属的特性,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8.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原料可生产耐高温、高强度的陶瓷,可用来制造发动机零件.这种物质是( )
A.Si02 B.A12O3 C.A1N D.Fe2O3
【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专题】元素推断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根据地壳中元素含量,判断组成物质的元素,并利用元素的化合价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解答】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铝(Al)、含量最多的非金属为氧(O);O为﹣2价,Al为+3价,则这两种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Al2O3;
故选B
【点评】本题通过化学式的书写考查了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对相关联的知识进行综合考查.
9.磷酸钙系陶瓷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它可以用于制造人体骨骼,这是利用这类材料的( )
A.耐高温的特性 B.电学特性 C.光学特性 D.生物功能
【考点】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根据磷酸钙陶瓷可以用于制造人造骨骼解题.
【解答】解:根据磷酸钙陶瓷可以用于制造人造骨骼,可知是利用了磷酸钙陶瓷的生物特性,与其它选项无关.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无机非金属材料特性,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题目信息解题.
10.下列不会造成白色污染的是( )
A.聚乙烯 B.聚氯乙烯 C.陶瓷 D.一次性餐盒
【考点】白色污染与防治.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此题是有关“白色污染”的判断问题,解题时应首先知道“白色污染”涉及的有关内容.
【解答】解: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 ( http: / / www.21cnjy.com )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聚乙烯、聚氯乙烯、一次性餐盒都属于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等等. 陶瓷不会形成白色污染.
故选C.
【点评】正确把握白色污染所包涵的范围是解答本类型题的关键,此题解答时可以借助排除法进行解答较好.
11.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
A.棉花 B.羊毛 C.蚕丝 D.尼龙
【考点】合成纤维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合成纤维是由人工合成方法制得的,生产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棉花属于天然纤维,故选项错误.
B、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故选项错误.
C、蚕丝属于天然纤维,故选项错误.
D、尼龙是合成纤维的一种,属于合成纤维,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纤维的特征(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材料是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下列物品与材料类别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钢筋混凝土﹣﹣复合材料 B.涤纶衣服﹣﹣有机合成材料
C.玻璃钢﹣﹣﹣﹣金属材料 D.陶瓷假牙﹣﹣无机非金属材料
【考点】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分;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根据四种材料的概念或组成特点,对日常生活所用物品进行分类.
【解答】解:钢筋混凝土是由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硅酸盐)组成的复合材料,A正确;
涤纶和玻璃钢都是有机合成材料,B正确,C错误;
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正确;
故选C.
【点评】在分类时不要望文生意,玻璃钢既不是金属材料,也不是玻璃和钢的复合材料,而是合成材料中的一种塑料.
13.下列哪组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
A.CH4、CO2、H2 B.CO2、HCl、N2 C.SO2、CO、NO2 D.HCl、N2、O2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完成此类题目要明确记入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
【解答】解: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近代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导致空气污染,目前记入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可吸入颗粒等.
故选C.
【点评】本题是直接考查污染物的种类,比较简单,利用所学的课本知识即可解答.
14.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回收处理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B.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环境污染
C.煤、石油、天然气等都是化石燃料
D.为减少白色污染可将废弃塑料就地焚烧
【考点】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白色污染与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A、根据废旧电池含有金属汞、铅进行解答;
B、根据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水和土壤污染进行解答;
C、根据煤、石油、天然气等都是化石燃料进行解答;
D、根据将废弃塑料就地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进行解答.
【解答】解:A、废旧电池含有金属汞、铅,所以回收处理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故A正确;
B、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水和土壤污染,故B正确;
C、煤、石油、天然气等都是化石燃料,故C正确;
D、将废弃塑料就地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环境,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环境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与之相关的问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望同学们注意.
15.2月29日,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 ( http: / / www.21cnjy.com )准》中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甚大,主要来源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
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B.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C.鼓励用煤火力发电 D.鼓励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A、私家车越多,燃烧的化石燃料越多;
B、太阳能热水器不需燃烧化石燃料;
C、煤属于化石燃料;
D、液化石油气也属于化石燃料.
【解答】解:A、私家车越多,燃烧的化石燃料越多,生成的微小颗粒物越多,会增加PM2.5污染,故A不符合题意;
B、太阳能热水器不需燃烧化石燃料,是洁净的能源,不会增加PM2.5污染,故B符合题意;
C、煤属于化石燃料,燃烧生成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
D、液化石油气也属于化石燃料,燃烧生成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
16.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采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最新的纳米技术成功的开发出了“由二氧化碳制取全降解塑料”的新技术.下列有关此项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塑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有助于减少“白色污染”
C.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D.是纳米技术应用的重要突破
【考点】白色污染与防治;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根据题意,二氧化碳制取全降解塑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因为其可降解,所以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白色污染;从其成分看全降解塑料是不同于二氧化碳的一种有机合成材料.
【解答】解:A、全降解塑料属于合成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所以A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塑料因为是全降解塑料,所以不会产生白色污染.所以B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所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塑料,能减少温室效应,所以C说法正确.
D、该技术开辟了利用二氧化碳的新途径,是纳米技术应用的重要突破,所以D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认真分析题干所给的信息,其实答案就隐藏在题干之中,要灵活运用所给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二、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17.严聪等同学以“串场河水污染情况调查”为研究性课题,请你参与他们的研究,回答下列小问题.
(1)为较准确地测定河水样品的酸碱度,你建议使用D(填序号).
A.紫色石蕊试液 B.蓝色石蕊试液 C.无色酚酞试液 D.pH试纸
(2)通过网上查询得知,用于测定磷含量的试剂是钼酸铵[化学式为(NH4)2MoO4],请问钼酸铵中钼(Mo)元素的化合价是+6.
(3)以下几种研究方案中,你认为不恰当的是C(填序号).
A.请教专家、老师后,进行氮、磷、钾等元素含量的测定
B.考虑到沿河建有硫酸厂,拟用氯化钡和稀硝酸检验河水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
C.只到串场河上游取水样进行研究
D.调查沿河生活污水、工厂废水及化肥农药的使用情况
(4)研究报告里提出了以下设想,你认为不合理的是D(填序号).
A.禁止沿河工厂将未经处理的污水向河流中直接排放
B.城市生活污水要经净化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C.指导农民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
D.在河流中投放化学试剂使氮、磷、钾转化为不溶物沉降.
【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1)根据溶液酸碱性与酸碱度的不同含意判断.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来计算.
(3)根据水污染的三大来源,即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回答.
(4)根据水污染的三大来源而采取防治水污染的措施回答.
【解答】解:(1)酸碱度是指溶液的酸碱强弱程度,要用pH来衡量,所以用pH试纸.
(2)(NH4)2MoO4中钼元素的化合价=0﹣(+1)×2﹣(﹣2)×4=+6.
(3)A、请教专家、老师后,进行氮、磷、钾等元素含量的测定,其实是看有无农业化肥造成的污染;
B、考虑到沿河建有硫酸厂,拟用氯化钡和稀硝酸检验河水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是看是否存在工业污染;
C、只到串场河上游取水样进行研究,取样的范围有局限性,一般是水的下游污染严重,所以错误;
D、调查沿河生活污水、工厂废水及化肥农药的使用情况,正好包括了水污染的三个来源,科学合理.
(4)A、禁止沿河工厂将未经处理的污水向河流中直接排放,是防止工业污染,正确;
B、城市生活污水要经净化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是防止生活污染,正确;
C、指导农民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是为了防止农业污染,正确;
D、在河流中投放化学试剂使氮、磷、钾转化为不溶物沉降,在除去氮、磷、钾污染的同时,又可能造成化学试剂本身对水的污染.
故答案为:(1)D;(2)+6;(3)C;(4)D.
【点评】理解酸碱度的含义,掌握化合价的确定和相关计算方法,能熟练运用对比分析、排除等解题方法是答题的关键.
18.2012年2月29日,我国发布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PM2.5检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①③④(填序号);
①CO ②CO2 ③SO2 ④NO2
(2)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③(填序号);
①天然气 ②石油 ③酒精 ④煤
(3)某市从4月1号起所有机动车都要进行尾气检测,其中包括PM2.5的检测.汽油燃烧产生的颗粒物主要是C,这是汽油不完全燃烧产生的;
(4)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③(填序号);
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②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④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1)根据空气污染物考虑;
(2)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分析判断;
(3)根据汽油不完全燃烧的产物考虑;
(4)根据PM2.5的意思考虑.
【解答】解:(1)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害气体和烟尘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等.所以,应填入①③④.
(2)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酒精不属于化石燃料;
(3)汽油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黑烟,就是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碳;
(4)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 ( http: / / www.21cnjy.com )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所以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活性炭疏松多孔能把颗粒物吸附在表面,所以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PM2.5的颗粒大小要比分子大得多.所以,③说法错误,①②④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1)①③④;(2)③;(3)C;(4)③.
【点评】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不知道PM2.5是什么意思,要熟记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