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教案(表格式)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3.1 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教案(表格式)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0-11 09:3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济南版(2024)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
《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2024年新教材《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本节课是济南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彩的生命世界》第三章《微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中的第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病毒的概念、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点以及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教材首先通过描述一些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如流感、新冠肺炎等,引出病毒的概念。接着,详细介绍了病毒的形态结构,包括病毒的大小、形态和基本组成。然后,阐述了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即寄生在活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进行繁殖。最后,探讨了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包括病毒对人类的危害和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病毒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在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对病毒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是,他们对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缺乏系统的认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掌握病毒的主要特征。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描述病毒的概念。
识别病毒的形态结构。
说明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
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增强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认识到病毒对人类的危害和在生物技术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
理解病毒的寄生性和繁殖方式。
正确看待病毒对人类的影响。
四、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直观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问题引导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二)学法
观察法:观察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比较法:比较不同类型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加深学生对病毒的理解。
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五、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收集病毒的图片、视频资料。
制作病毒结构模型。
设计小组讨论的问题和课堂练习题。
(二)学生准备
预习本节课内容。
准备笔记本和笔。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情节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一段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视频,引出病毒的话题。
2. 提问学生:你对病毒有哪些了解?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观看一段视频,这段视频是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在这场疫情中,病毒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那么,你对病毒有哪些了解呢?
生:病毒会让人得病。
生:病毒很小,我们看不见。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对。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病毒这个神秘的生物。 通过播放视频,引起学生对病毒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学生对病毒的了解,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二、病毒的概念 1. 讲解病毒的概念,即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2. 提问学生:病毒为什么没有细胞结构? 师:同学们,病毒是一类非常特殊的生物。它们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谁能说说病毒为什么没有细胞结构呢?
生:不知道。
师: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因为它们非常微小,结构简单,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 通过讲解病毒的概念,让学生对病毒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提问学生病毒为什么没有细胞结构,引导学生思考病毒的特殊性,加深对病毒概念的理解。
三、病毒的形态结构 1. 展示病毒的图片,介绍病毒的形态多样,主要有球状、杆状、蝌蚪状等。
2. 讲解病毒的结构,包括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3. 提问学生: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分别有什么作用?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这些图片,这些都是不同形态的病毒。病毒的形态多样,主要有球状、杆状、蝌蚪状等。病毒的结构也很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谁能说说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生:蛋白质外壳可以保护病毒。
生:遗传物质可以控制病毒的繁殖。
师:非常正确!蛋白质外壳不仅可以保护病毒,还可以帮助病毒识别宿主细胞。遗传物质则携带了病毒的遗传信息,控制着病毒的繁殖和生命活动。 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病毒的形态结构。讲解病毒的结构,让学生掌握病毒的基本组成。提问学生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的作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病毒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四、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 1. 讲解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即寄生性和繁殖方式。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提供的物质和能量进行生命活动。病毒的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即病毒将自己的遗传物质注入宿主细胞内,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合成新的病毒成分,最后组装成新的病毒。
2. 提问学生:病毒是如何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 师:同学们,病毒的生命活动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寄生性,二是繁殖方式。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独立生存。谁能说说病毒是如何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呢?
生:不知道。
师:病毒通过识别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将自己的蛋白质外壳与宿主细胞的细胞膜融合,然后将遗传物质注入宿主细胞内。在宿主细胞内,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进行自我复制,合成新的病毒成分,最后组装成新的病毒。 通过讲解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让学生了解病毒的生存方式和繁殖方式。提问学生病毒是如何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引导学生思考病毒的生命活动过程,加深对病毒生命活动特点的理解。
五、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1. 介绍病毒对人类的危害,如引起疾病、破坏生态平衡等。
2. 讲解病毒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如疫苗的制备、基因工程等。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病毒对人类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4. 请小组代表发言,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 师:同学们,病毒对人类既有危害,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病毒会引起很多疾病,如流感、新冠肺炎等,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同时,病毒也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但是,病毒在生物技术中也有很多应用,比如疫苗的制备、基因工程等。现在,我们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病毒对人类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请小组代表发言,总结一下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
生:我们小组认为病毒对人类的影响弊大于利,因为病毒会引起很多疾病,给人类带来很大的痛苦和损失。
生:我们小组认为病毒对人类的影响利大于弊,因为病毒在生物技术中有很多应用,可以为人类带来很多好处。
师:同学们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病毒对人类的影响既有弊也有利,我们应该正确看待病毒,既要认识到病毒的危害,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病毒引起的疾病,又要充分利用病毒的应用价值,为人类的发展服务。 通过介绍病毒对人类的危害和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让学生全面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请小组代表发言,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病毒对人类的影响。
六、课堂小结 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病毒的概念、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点以及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2. 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病毒的相关知识。谁能回顾一下本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呢?
生:我们学习了病毒的概念、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点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师:非常好!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都非常棒!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探索更多关于生命科学的奥秘。 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课堂练习 1. 出示一些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让学生进行练习。
2. 请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些练习题,巩固一下今天所学的知识。(出示练习题)
师:请同学们回答第一题。
生:……
师:非常正确!下面请回答第二题。
生:……
师:很好!我们来看第三题……(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讲解,提高教学效果。
八、布置作业 1.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 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并写一篇短文介绍这种疾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师:今天的作业是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并且查阅资料,了解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并写一篇短文介绍这种疾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师: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下节课我们将进行交流和分享。 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
七、板书设计
(一)、病毒的概念
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微小生物。
(二)、病毒的形态结构
形态多样,主要有球状、杆状、蝌蚪状等。
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三)、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
寄生性: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
繁殖方式:自我复制。
(四)、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危害:引起疾病、破坏生态平衡等。
应用:疫苗制备、基因工程等。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成功之处
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病毒的概念、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点以及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有了清晰的认识,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教学方法多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直观教学法、问题引导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病毒的生命活动过程和与人类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流畅,环节紧凑。从导入新课到课堂小结,各个教学环节过渡自然,时间安排合理,保证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不足之处
部分学生对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巩固。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分析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病毒的寄生性和繁殖方式。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个别小组的讨论不够热烈,参与度不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小组讨论的指导,明确讨论的任务和要求,提高小组讨论的效果。
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还可以更加多元化。除了教师评价外,可以增加学生自评和互评的环节,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步,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反思意识。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也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我也将继续关注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将其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前沿动态,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