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4课《背影》同步练习(基础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4课《背影》同步练习(基础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9 22:20:29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4课《背影》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差   使 簌   簌
tuí   唐 奔丧   
踌躇   栅   栏
suǒ   屑 狼jí   
马guà    shì   干
交卸   
2.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看到后,心里感到悲伤。   
(2)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3)感情聚积在心里得不到发泄。   
(4)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3.走近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   ,号     ,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出版有诗文集     ,散文集    、《欧游杂记》等。朱自清是“五四”以来最有影响的散文家之一,其散文文字风格不一,但都注重写法上的“     ”,曾被誉为“美文”的典范。
4.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
(1)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    
(2)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3)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   
5.根据课文相关内容,补全下面的对话。
小文:汉语很有意思。用与本意相反的话语来表达本意,带嘲弄讽刺意味的,叫反语。作者在课文中多次运用反语,如“    “”    “,表达了他的愧疚之情。
小语:有时候,人们不便或不愿直言某个意思,就用一个委婉的说法来代替,这叫婉辞。如课文中“   ”一词就是婉辞,表示去世的意思,这个意思还可以用“   ”“   ”等词委婉地表示。
二、阅读理解
阅读《背影》选段,回答问题。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①(批注:第一次流泪,是伤心。作者见到那“满院狼藉的东西”,触目伤怀,才不禁潸然泪下)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A 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B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C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D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②(批注:第二次流泪,看到年迈体胖的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时的艰难,内心非常感动,所以流下眼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③(批注:第三次流泪,____)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④(批注:第四次流泪,是怀念。以在晶莹泪光再现的父亲的“背影”结篇,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对年迈的父亲的无限思念,凄切动人)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6.为ABCD四处填写准确动词,并说说这些动词的作用是什么。
A(  ) B(  )
C(  ) D(  )
作用:
7.“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父亲心里轻松与写父亲艰难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是否矛盾 为什么
8.文章对父亲的外貌描写是“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9.文中“我”四次流泪,这四次流泪的含义有所不同,请仿照①②④处的批注,为③处补充恰当批注。
三、语言综合运用
10.你所在的学校准备举行“感恩父亲”专题活动,下面是你们小组同学搜集的相关图片,请你从中选择一幅,作为本次活动的宣传图,并阐述你选择的理由。
11.请仿造下面的句子,续写一句赞美母亲的话。
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义气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响起,眼前立即一片青翠;
母亲是挫折中的阵阵清风,当你惊惶伤心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零乱的思绪;
母亲是     。
12.(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4 背影 同步练习)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按要求回答问题。
爸爸(生气):小红,不许你这样对我说话,我是你爸爸!
小红(针锋相对):那你又是怎样跟爷爷说话的呢?
爸爸:你……我没你这个女儿!
如果你是小红的朋友,为了化解小红与她爸爸的冲突,你对小红说:   
对小红的爸爸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hāi;sù;颓;sāng;chóu chú;zhà;琐;藉;褂;拭;xiè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多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
差使 : chāi,差的字音较多,主要有以下这些,差(chà)1、错误:话说差了,2、不相当,不相合:差不多。差(chā)1、不同,不同之点:差别。差距。差额。差价。差(chāi)1、派遣去做事:差遣。2、旧时称被派遣的人:差人。解差。差(cī),参(cēn)差,意思不一致,不整齐。
簌簌:指的是风吹叶子等的声音,形容风吹动时发出的细微声响。
颓唐:通常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不佳或事物的不景气。
奔丧:指的是前往参加葬礼。
踌躇:表示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的状态。
栅栏:用来围起一片区域的围栏,通常用于划分区域或限制通行。
琐屑:指的是细小、琐碎的事情或物品。
狼藉:通常指事物杂乱无章或行为不检点的状态,也可以形容名声败坏。
马褂:一种传统的中式上衣,通常为短袖,对襟设计。
拭干:是擦拭以去除水分或其他液体。
交卸:指移交职务或责任的行动。
故答案为:chāi;sù;颓;sāng;chóu chú;zhà;琐;藉;褂;拭;xi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字音、字形的识记,平时应注意反复记忆,针对习惯性读错的字词,比如:是锲而不舍(qiè),不是qì锲而不舍,还有一些不常见的多音字,如:殷红(yān),这些易错字词应及时总结到错题集上,平时反复复习,从而准确掌握。
2.【答案】(1)触目伤怀
(2)祸不单行
(3)情郁于中
(4)迂腐
【知识点】词义理解
【解析】【分析】(1)触目伤怀:看到后,心里感到悲伤。
(2)祸不单行: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3)情郁于中:感情聚积在心里得不到发泄。
(4) 迂腐: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故答案为:
(1)触目伤怀;
(2)祸不单行;
(3)情郁于中;
(4) 迂腐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词语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这类题,需要平时勤翻阅工具书,重视积累,加强记忆。
3.【答案】佩弦;实秋;《踪迹》;《背影》;漂亮和缜密
【知识点】近代文学
【解析】【分析】朱自清,字佩弦,号实秋,出版的诗文集是《踪迹》,散文集是《背影》。其散文注重写法上的“漂亮与缜密”。
故答案为:佩弦;实秋;《踪迹》;《背影》;漂亮和缜密。
【点评】本题考查作家信息。朱自清,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后随父定居扬州。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当时诗坛广泛注意;继而写《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1924年,诗文集《踪迹》出版。1928年,第一部散文集《背影》出版。1931年,留学英国并漫游欧洲数国,著有《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朱自清是“五四”以来最有影响的散文家之一,其散文文字风格不一,但都注重写法上的“ 漂亮和缜密 ”。
4.【答案】(1)心理描写
(2)语言、动作描写
(3)外貌、动作描写
【知识点】人物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解析】【分析】
(1) 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故答案为:心理描写
(2)语言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对话、独白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方面的描写。
故答案为:语言、动作描写
(3)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服饰、容貌等外部特征的描写。人的气质、精神、心理、感情的变化往往凝聚在脸部表情上,所以“画脸”、“点睛”是外貌描写的重点。
故答案为:外貌、动作描写
【点评】(1)(2)(3)本题考查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有五种,外貌描写是指对人的容貌(脸型、五官)、衣饰、身体形态、姿势、风度方面的描写。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神态描写也就是人物的面部表情。神态是随着情感的变化发生变化的面部表情,而外貌相对稳定,指容貌、服饰、姿态……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心理描写的提示语:想,心里说,觉得,认为……
5.【答案】聪明过分;太聪明;大去;[示例]走了、驾鹤;归西
【知识点】其他常识
【解析】【分析】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我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聪明过分、太聪明,写了作者对当时自己的行为感到愧疚。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大去之期:辞世的日子。
故答案为:①聪明过分、②太聪明、③大去、④驾鹤、⑤归西(或者:走了)
【点评】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词语含义,分析词语表达的作者情感态度。理解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6.A:穿 B:攀 C:缩 D:倾
作用:体现父亲攀爬月台的艰难,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体现父子深情。
7.不矛盾。因为父亲尽到了关怀照顾儿子的心意,所以感到很轻松。
8.对父亲的外貌描写突出三个“布”字,反映那时生活艰难、惨淡,与文中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为“我”定做昂贵的紫毛大衣进行对比,反衬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与慈爱。
9.因为惜别(或“理解、感激、同情、忧虑、忏悔”等)。父亲的形象最为感人的地方,是他老态蹒跚地为作者买回橘子,那真挚而灼热的感情达到了极点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背影;分析人物行为思想变化原因;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动作描写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人物描写。首先提取句子中的动词,然后描述描写的过程即可。人物描写的答题格式:1、这几个字、词、句,生动/准确地写出了人物怎样的状态;2、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应对此类题目,首先就是要熟悉掌握文章的内容,只有掌握了内容,才能进一步地去分析。同样,老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关注所学文章中重要的句子,从句意和作用两方面向学生阐述,加深记忆和理解,提升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3)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此类题目一般不直接给出赏析的角度,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审题能力,注意提取句子里的关键字词,另外还应掌握赏析的角度:1、写作手法的角度,写作手法的角度又可以分为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三大角度;2、字、词的角度。字词的角度主要是字词的含义,字词的含义包括表层含义(本意)和深层含义(文中的意思、情感、主旨)。3、句子结构的角度。照应题目、开头、承上启下、首位呼应等;4、主旨的角度。点明主旨、深化主旨等等。提取出的关键词符合哪个角度就选取哪个角度赏析。
6.本题考查动词的填写与作用赏析。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课文内容的熟悉与记忆。这里应填写的词分别为穿、攀、缩、倾;结合动词深入体会,可以看出父亲攀爬月台的艰难,这样更能突出父亲对儿子的爱,体现父子深情。动作描写的作用:体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推动情节的发展;照应某段落。
故答案为:A:穿 B:攀 C:缩 D:倾;作用:体现父亲攀爬月台的艰难,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体现父子深情。
7. 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及文章主旨去判断,解答时首先明确不矛盾.从前
文描写来看,父亲买橘子确实不轻松,但是他的心里“轻松”,因为他尽到了做父亲的责任,这里的“艰难”与“轻松”是从两个不同角度理解的。
故答案为:不矛盾。因为父亲尽到了关怀照顾儿子的心意,所以感到很轻松。
8.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的作用分析,从父亲的外貌描写,可以看出父亲穿戴的俭朴,家中境况的惨淡,这样照应了文章的开头;同时又与上文我的穿戴——紫毛大衣形成对比,在细节处表现父亲对我的爱之深。
故答案为:对父亲的外貌描写突出三个“布”字,反映那时生活艰难、惨淡,与文中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为“我”定做昂贵的紫毛大衣进行对比,反衬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与慈爱。
9.参照文中前两次流泪的批注,可以看出这题实为作者情感的体会,结合前后内容来看,第三次流泪,是因为惜别,因为理解了父爱后,和父亲分开的不舍。
故答案为:因为惜别(或“理解、感激、同情、忧虑、忏悔”等)。父亲的形象最为感人的地方,是他老态蹒跚地为作者买回橘子,那真挚而灼热的感情达到了极点
10.【答案】(示例1)图一 这张图片上画着父子俩,高大的父亲左手拎着鼓鼓的包,右手撑着雨伞,但是这把雨伞撑的位置比较低,完全遮住了年幼的孩子。这张图片说明父亲能为孩子遮风挡雨。
(示例2)图二 图中一个小孩在学骑自行车,孩子在前面小心翼翼地骑着,高大的父亲在后面弯着腰紧紧地跟着,随时准备保护自己的孩子,避免孩子摔倒。这张图片说明父亲能给孩子最坚强的依靠。
【知识点】漫画释义;见解表述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把握图画中的信息,对图画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叙述,再概括图画所蕴含的意义。 (示例1)图一 这张图片上画着父子俩,高大的父亲左手拎着鼓鼓的包,右手撑着雨伞,但是这把雨伞撑的位置比较低,完全遮住了年幼的孩子。这张图片说明父亲能为孩子遮风挡雨。(示例2)图二 图中一个小孩在学骑自行车,孩子在前面小心翼翼地骑着,高大的父亲在后面弯着腰紧紧地跟着,随时准备保护自己的孩子,避免孩子摔倒。这张图片说明父亲能给孩子最坚强的依靠。
故答案为: (示例1)图一 这张图片上画着父子俩,高大的父亲左手拎着鼓鼓的包,右手撑着雨伞,但是这把雨伞撑的位置比较低,完全遮住了年幼的孩子。这张图片说明父亲能为孩子遮风挡雨。(示例2)图二 图中一个小孩在学骑自行车,孩子在前面小心翼翼地骑着,高大的父亲在后面弯着腰紧紧地跟着,随时准备保护自己的孩子,避免孩子摔倒。这张图片说明父亲能给孩子最坚强的依靠。
【点评】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题就是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从近几年的考题情况看,有时只需将图表所包含的一般信息用文字表述出来即可,有时则需要将图表中所蕴涵的内在信息用语言表述出来,且往往表现为一些观点型或结论型的句子。由此可见,这种题型对考生敏锐捕捉信息,精确分析信息和准确精炼概括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11.【答案】句式一致,前后连贯即可。
【知识点】句子仿写
【解析】【分析】句式一致,前后连贯即可。示例:母亲是黄集中的一朵鲜花,当你落寞惆怅时,看一眼满目青翠,闻一下香沁心脾,心里得到恬适不会孤单。
故答案为:示例:困难中的一根拐杖,当你脚步蹒跚时,帮助你找好重心,支撑起一片希望的原野。
【点评】本道题考查仿写语句。仿写句子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修辞运用、风格谐调等许多方面,也间接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范围及文化修养,反映出理解、表达运用等多层级的能力要求。
12.【答案】小红,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我们做晚辈的一定要尊重长辈,有什么事,和你爸爸一起好好沟通一下。;叔叔,小红顶撞您,肯定也是有原因的,请您不要生孩子的气。而且,大人们的身教重于言传,也请您反思自己的行为。
【知识点】语言得体;语言连贯;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回答时,需结合人物的身份,联系语境。小红错在“针锋相对”,说话语气不对,“那你又是怎样跟爷爷说话的呢”一句,让爸爸很没面子,要让小红明白应该尊重长辈。小红爸爸对小红的态度也不好,是“生气”地对小红说话,不尊重孩子,而且从小红的话中可以知道小红这样和爸爸说话,是因为爸爸平常也这样和爷爷说话,小红受了爸爸不好行为的影响,应该让小红爸爸懂得尊重孩子,意识到身教重于言传。
故答案为:小红,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我们做晚辈的一定要尊重长辈,有什么事,和你爸爸一起好好沟通一下;叔叔,小红顶撞您,肯定也是有原因的,请您不要生孩子的气。而且,大人们的身教重于言传,也请您反思自己的行为。
【点评】这是一道典型的表达希望请求类口语交际题,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第一要在准确有的放矢吐露心声,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
1 / 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4课《背影》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差   使 簌   簌
tuí   唐 奔丧   
踌躇   栅   栏
suǒ   屑 狼jí   
马guà    shì   干
交卸   
【答案】chāi;sù;颓;sāng;chóu chú;zhà;琐;藉;褂;拭;xiè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多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
差使 : chāi,差的字音较多,主要有以下这些,差(chà)1、错误:话说差了,2、不相当,不相合:差不多。差(chā)1、不同,不同之点:差别。差距。差额。差价。差(chāi)1、派遣去做事:差遣。2、旧时称被派遣的人:差人。解差。差(cī),参(cēn)差,意思不一致,不整齐。
簌簌:指的是风吹叶子等的声音,形容风吹动时发出的细微声响。
颓唐:通常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不佳或事物的不景气。
奔丧:指的是前往参加葬礼。
踌躇:表示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的状态。
栅栏:用来围起一片区域的围栏,通常用于划分区域或限制通行。
琐屑:指的是细小、琐碎的事情或物品。
狼藉:通常指事物杂乱无章或行为不检点的状态,也可以形容名声败坏。
马褂:一种传统的中式上衣,通常为短袖,对襟设计。
拭干:是擦拭以去除水分或其他液体。
交卸:指移交职务或责任的行动。
故答案为:chāi;sù;颓;sāng;chóu chú;zhà;琐;藉;褂;拭;xi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字音、字形的识记,平时应注意反复记忆,针对习惯性读错的字词,比如:是锲而不舍(qiè),不是qì锲而不舍,还有一些不常见的多音字,如:殷红(yān),这些易错字词应及时总结到错题集上,平时反复复习,从而准确掌握。
2.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看到后,心里感到悲伤。   
(2)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3)感情聚积在心里得不到发泄。   
(4)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答案】(1)触目伤怀
(2)祸不单行
(3)情郁于中
(4)迂腐
【知识点】词义理解
【解析】【分析】(1)触目伤怀:看到后,心里感到悲伤。
(2)祸不单行: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3)情郁于中:感情聚积在心里得不到发泄。
(4) 迂腐: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故答案为:
(1)触目伤怀;
(2)祸不单行;
(3)情郁于中;
(4) 迂腐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词语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这类题,需要平时勤翻阅工具书,重视积累,加强记忆。
3.走近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   ,号     ,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出版有诗文集     ,散文集    、《欧游杂记》等。朱自清是“五四”以来最有影响的散文家之一,其散文文字风格不一,但都注重写法上的“     ”,曾被誉为“美文”的典范。
【答案】佩弦;实秋;《踪迹》;《背影》;漂亮和缜密
【知识点】近代文学
【解析】【分析】朱自清,字佩弦,号实秋,出版的诗文集是《踪迹》,散文集是《背影》。其散文注重写法上的“漂亮与缜密”。
故答案为:佩弦;实秋;《踪迹》;《背影》;漂亮和缜密。
【点评】本题考查作家信息。朱自清,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后随父定居扬州。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当时诗坛广泛注意;继而写《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1924年,诗文集《踪迹》出版。1928年,第一部散文集《背影》出版。1931年,留学英国并漫游欧洲数国,著有《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朱自清是“五四”以来最有影响的散文家之一,其散文文字风格不一,但都注重写法上的“ 漂亮和缜密 ”。
4.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
(1)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    
(2)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3)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   
【答案】(1)心理描写
(2)语言、动作描写
(3)外貌、动作描写
【知识点】人物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解析】【分析】
(1) 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故答案为:心理描写
(2)语言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对话、独白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方面的描写。
故答案为:语言、动作描写
(3)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服饰、容貌等外部特征的描写。人的气质、精神、心理、感情的变化往往凝聚在脸部表情上,所以“画脸”、“点睛”是外貌描写的重点。
故答案为:外貌、动作描写
【点评】(1)(2)(3)本题考查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有五种,外貌描写是指对人的容貌(脸型、五官)、衣饰、身体形态、姿势、风度方面的描写。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神态描写也就是人物的面部表情。神态是随着情感的变化发生变化的面部表情,而外貌相对稳定,指容貌、服饰、姿态……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心理描写的提示语:想,心里说,觉得,认为……
5.根据课文相关内容,补全下面的对话。
小文:汉语很有意思。用与本意相反的话语来表达本意,带嘲弄讽刺意味的,叫反语。作者在课文中多次运用反语,如“    “”    “,表达了他的愧疚之情。
小语:有时候,人们不便或不愿直言某个意思,就用一个委婉的说法来代替,这叫婉辞。如课文中“   ”一词就是婉辞,表示去世的意思,这个意思还可以用“   ”“   ”等词委婉地表示。
【答案】聪明过分;太聪明;大去;[示例]走了、驾鹤;归西
【知识点】其他常识
【解析】【分析】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我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聪明过分、太聪明,写了作者对当时自己的行为感到愧疚。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大去之期:辞世的日子。
故答案为:①聪明过分、②太聪明、③大去、④驾鹤、⑤归西(或者:走了)
【点评】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词语含义,分析词语表达的作者情感态度。理解词语的近义词。
二、阅读理解
阅读《背影》选段,回答问题。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①(批注:第一次流泪,是伤心。作者见到那“满院狼藉的东西”,触目伤怀,才不禁潸然泪下)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A 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B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C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D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②(批注:第二次流泪,看到年迈体胖的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时的艰难,内心非常感动,所以流下眼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③(批注:第三次流泪,____)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④(批注:第四次流泪,是怀念。以在晶莹泪光再现的父亲的“背影”结篇,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对年迈的父亲的无限思念,凄切动人)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6.为ABCD四处填写准确动词,并说说这些动词的作用是什么。
A(  ) B(  )
C(  ) D(  )
作用:
7.“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父亲心里轻松与写父亲艰难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是否矛盾 为什么
8.文章对父亲的外貌描写是“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9.文中“我”四次流泪,这四次流泪的含义有所不同,请仿照①②④处的批注,为③处补充恰当批注。
【答案】6.A:穿 B:攀 C:缩 D:倾
作用:体现父亲攀爬月台的艰难,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体现父子深情。
7.不矛盾。因为父亲尽到了关怀照顾儿子的心意,所以感到很轻松。
8.对父亲的外貌描写突出三个“布”字,反映那时生活艰难、惨淡,与文中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为“我”定做昂贵的紫毛大衣进行对比,反衬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与慈爱。
9.因为惜别(或“理解、感激、同情、忧虑、忏悔”等)。父亲的形象最为感人的地方,是他老态蹒跚地为作者买回橘子,那真挚而灼热的感情达到了极点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背影;分析人物行为思想变化原因;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动作描写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人物描写。首先提取句子中的动词,然后描述描写的过程即可。人物描写的答题格式:1、这几个字、词、句,生动/准确地写出了人物怎样的状态;2、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应对此类题目,首先就是要熟悉掌握文章的内容,只有掌握了内容,才能进一步地去分析。同样,老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关注所学文章中重要的句子,从句意和作用两方面向学生阐述,加深记忆和理解,提升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3)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此类题目一般不直接给出赏析的角度,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审题能力,注意提取句子里的关键字词,另外还应掌握赏析的角度:1、写作手法的角度,写作手法的角度又可以分为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三大角度;2、字、词的角度。字词的角度主要是字词的含义,字词的含义包括表层含义(本意)和深层含义(文中的意思、情感、主旨)。3、句子结构的角度。照应题目、开头、承上启下、首位呼应等;4、主旨的角度。点明主旨、深化主旨等等。提取出的关键词符合哪个角度就选取哪个角度赏析。
6.本题考查动词的填写与作用赏析。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课文内容的熟悉与记忆。这里应填写的词分别为穿、攀、缩、倾;结合动词深入体会,可以看出父亲攀爬月台的艰难,这样更能突出父亲对儿子的爱,体现父子深情。动作描写的作用:体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推动情节的发展;照应某段落。
故答案为:A:穿 B:攀 C:缩 D:倾;作用:体现父亲攀爬月台的艰难,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体现父子深情。
7. 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及文章主旨去判断,解答时首先明确不矛盾.从前
文描写来看,父亲买橘子确实不轻松,但是他的心里“轻松”,因为他尽到了做父亲的责任,这里的“艰难”与“轻松”是从两个不同角度理解的。
故答案为:不矛盾。因为父亲尽到了关怀照顾儿子的心意,所以感到很轻松。
8.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的作用分析,从父亲的外貌描写,可以看出父亲穿戴的俭朴,家中境况的惨淡,这样照应了文章的开头;同时又与上文我的穿戴——紫毛大衣形成对比,在细节处表现父亲对我的爱之深。
故答案为:对父亲的外貌描写突出三个“布”字,反映那时生活艰难、惨淡,与文中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为“我”定做昂贵的紫毛大衣进行对比,反衬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与慈爱。
9.参照文中前两次流泪的批注,可以看出这题实为作者情感的体会,结合前后内容来看,第三次流泪,是因为惜别,因为理解了父爱后,和父亲分开的不舍。
故答案为:因为惜别(或“理解、感激、同情、忧虑、忏悔”等)。父亲的形象最为感人的地方,是他老态蹒跚地为作者买回橘子,那真挚而灼热的感情达到了极点
三、语言综合运用
10.你所在的学校准备举行“感恩父亲”专题活动,下面是你们小组同学搜集的相关图片,请你从中选择一幅,作为本次活动的宣传图,并阐述你选择的理由。
【答案】(示例1)图一 这张图片上画着父子俩,高大的父亲左手拎着鼓鼓的包,右手撑着雨伞,但是这把雨伞撑的位置比较低,完全遮住了年幼的孩子。这张图片说明父亲能为孩子遮风挡雨。
(示例2)图二 图中一个小孩在学骑自行车,孩子在前面小心翼翼地骑着,高大的父亲在后面弯着腰紧紧地跟着,随时准备保护自己的孩子,避免孩子摔倒。这张图片说明父亲能给孩子最坚强的依靠。
【知识点】漫画释义;见解表述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把握图画中的信息,对图画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叙述,再概括图画所蕴含的意义。 (示例1)图一 这张图片上画着父子俩,高大的父亲左手拎着鼓鼓的包,右手撑着雨伞,但是这把雨伞撑的位置比较低,完全遮住了年幼的孩子。这张图片说明父亲能为孩子遮风挡雨。(示例2)图二 图中一个小孩在学骑自行车,孩子在前面小心翼翼地骑着,高大的父亲在后面弯着腰紧紧地跟着,随时准备保护自己的孩子,避免孩子摔倒。这张图片说明父亲能给孩子最坚强的依靠。
故答案为: (示例1)图一 这张图片上画着父子俩,高大的父亲左手拎着鼓鼓的包,右手撑着雨伞,但是这把雨伞撑的位置比较低,完全遮住了年幼的孩子。这张图片说明父亲能为孩子遮风挡雨。(示例2)图二 图中一个小孩在学骑自行车,孩子在前面小心翼翼地骑着,高大的父亲在后面弯着腰紧紧地跟着,随时准备保护自己的孩子,避免孩子摔倒。这张图片说明父亲能给孩子最坚强的依靠。
【点评】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题就是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从近几年的考题情况看,有时只需将图表所包含的一般信息用文字表述出来即可,有时则需要将图表中所蕴涵的内在信息用语言表述出来,且往往表现为一些观点型或结论型的句子。由此可见,这种题型对考生敏锐捕捉信息,精确分析信息和准确精炼概括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11.请仿造下面的句子,续写一句赞美母亲的话。
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义气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响起,眼前立即一片青翠;
母亲是挫折中的阵阵清风,当你惊惶伤心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零乱的思绪;
母亲是     。
【答案】句式一致,前后连贯即可。
【知识点】句子仿写
【解析】【分析】句式一致,前后连贯即可。示例:母亲是黄集中的一朵鲜花,当你落寞惆怅时,看一眼满目青翠,闻一下香沁心脾,心里得到恬适不会孤单。
故答案为:示例:困难中的一根拐杖,当你脚步蹒跚时,帮助你找好重心,支撑起一片希望的原野。
【点评】本道题考查仿写语句。仿写句子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修辞运用、风格谐调等许多方面,也间接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范围及文化修养,反映出理解、表达运用等多层级的能力要求。
12.(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4 背影 同步练习)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按要求回答问题。
爸爸(生气):小红,不许你这样对我说话,我是你爸爸!
小红(针锋相对):那你又是怎样跟爷爷说话的呢?
爸爸:你……我没你这个女儿!
如果你是小红的朋友,为了化解小红与她爸爸的冲突,你对小红说:   
对小红的爸爸说:   
【答案】小红,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我们做晚辈的一定要尊重长辈,有什么事,和你爸爸一起好好沟通一下。;叔叔,小红顶撞您,肯定也是有原因的,请您不要生孩子的气。而且,大人们的身教重于言传,也请您反思自己的行为。
【知识点】语言得体;语言连贯;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回答时,需结合人物的身份,联系语境。小红错在“针锋相对”,说话语气不对,“那你又是怎样跟爷爷说话的呢”一句,让爸爸很没面子,要让小红明白应该尊重长辈。小红爸爸对小红的态度也不好,是“生气”地对小红说话,不尊重孩子,而且从小红的话中可以知道小红这样和爸爸说话,是因为爸爸平常也这样和爷爷说话,小红受了爸爸不好行为的影响,应该让小红爸爸懂得尊重孩子,意识到身教重于言传。
故答案为:小红,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我们做晚辈的一定要尊重长辈,有什么事,和你爸爸一起好好沟通一下;叔叔,小红顶撞您,肯定也是有原因的,请您不要生孩子的气。而且,大人们的身教重于言传,也请您反思自己的行为。
【点评】这是一道典型的表达希望请求类口语交际题,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第一要在准确有的放矢吐露心声,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