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6课《散文两篇》同步练习(培优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6课《散文两篇》同步练习(培优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26 21:48:05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6课《散文两篇》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书写及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臼齿(jiù) 濒临(pīn) 繁殖 茸毛(róng)
B.凋谢(diāo) 震颤(chàn) 深渊 兴味(xìng)
C.飓风(jù) 洗涤(tiáo) 星辰 赐予(cì)
D.遏制(è) 卑微(bēi) 销逝 点缀(zhu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蔓延 前仆后继 提纲挈领 揠旗息鼓
B.卑微 优柔寡断 穷兵黩武 明火执仗
C.脉博 同仇敌忾 利令智昏 沽名钓誉
D.牛犊 贻笑大方 提心吊胆 日幕途穷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
A.实现“人机对话”已是唾手可得——能听懂人类语言的“智能”型计算机即将进入中国千家万户。
B.海地大地震破坏性极强,导致许多人无家可归,背井离乡。
C.懵懵懂懂的孩子在成长中,会跌跤,会犯错,请善待孩子吧,别对他们吹毛求疵。
D.自从父母双亡后,他就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
B.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C.在践行“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活动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执行力不足,二是方法不当。
D.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
5.选出对下面句子的成分分析正确的一项(  )
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
A.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宾语是“在眼前”。
B.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延安机场”,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
C.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
D.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十几年来”,谓语是“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
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永久的生命》一文告诉我们: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生命自身是神奇的,因此我们要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
B.《永久的生命》先谈生命的易逝,欲扬先抑;再谈生命的永久,正面展开;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赞歌。三个层次,条理清晰,章法井然。
C.《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作者被两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即对爱情的渴望及对知识的追求。
D.《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在平淡质朴的叙述中,表现了作者热爱人类、热爱生活的博大胸襟和高洁情怀。
7.将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
____。____。____。____,生命也因此美丽。
①每一次蜕变,犹如我们为洋葱剥皮,会泪流满面
②生命的成长需要蜕变
③但是,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新生,拥有真正的成长
④不断超越自我,才是生命应有的姿态
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命,生命
杏林子
①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方飞来旋去,骚扰着我。趁它停在眼前小憩时,我一伸手捉住了它,我原想弄死它,但它鼓动双翅,极力挣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这样一只小小的飞蛾,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再动了,可是那双翅膀在我手中挣扎,那种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
②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成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③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是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的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④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⑤从那一刻起,我告诉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逝。不管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有删改)
8.解释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
擎天撼地:   
肃然起敬:    
9.“我”忍不住放了小飞蛾的原因是什么
10.小瓜苗才存活了几天,为什么说它有“擎天撼地的生命力”
11.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可分为三个层次。仿照下面对第一层次的概括,归纳第二、三层次思考的要点。
第一层次:要对自己负责,好好使用生命,让人生有意义。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三、语言综合运用
生命何其可贵,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如何让相对短暂的生命绽放永恒的光彩,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为此八年级(1)班围绕“生命·人生”开展主题班会,邀请你一起参加。
12.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13.仿照示例,联系你对《永久的生命》一文的理解,写一段对生命的认识与感悟。
生命像什么?生命像一幅长长的画卷,等待我们精心描绘;生命像一曲美妙的乐章,需要我们用心演奏……生命是多姿多彩的,生命是美好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A:濒应读作:bīn;
B:全部正确;
C:涤应读作:dí
D:销逝应写作:消逝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读音和准确书写。汉字里许多字同音字和形似字及多音字,我们理解其字义,就不容易读错或写错别字了。平时学习要有意识地进行整理与积累,读课文时要注意重点字词并积累,尤其是课文后面“读读写写”中要求掌握的,或是课文注解中出现的,要注意方音与普通话的不同,注意区分平翘舌、前后鼻音、鼻音和边音等。
2.【答案】B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 “揠旗息鼓” 应为 “偃旗息鼓”;
B.没有错别字;
C. “脉博” 应为 “脉搏”;
D. “日幕途穷” 应为 “日暮途穷”。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3.【答案】A
【知识点】褒贬色彩辨析;望文生义
【解析】A、唾手可得:比喻非常容易得到。与句意不匹配。有误。
B、背井离乡:忍背:离开。井:指家乡。离开家乡,到外地去。多指由于生活不下去,被迫离开家乡。 使用正确。
C、懵懵懂懂:糊涂无知,不明事理。 使用正确。
D、寄人篱下:寄:依附,依靠。篱:篱笆。像鸟雀似的寄居在人家的篱笆下面生活。原指写诗、作文因袭他人,没有创新。后形容完全依靠别人来过日子,不能独立。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使用的判断能力,平时应注意常用成语的积累,另外,成语使用往往在一定的语境之中,应从成语的词义、色彩、褒贬、范围等方面分析和理解。
4.【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 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去“从”和“中”;
B.语序不当,“表决、推举、讨论”应改为“讨论、推举、表决”;
C.语义重复,删去“不足”“不当”;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5.【答案】C
【知识点】主谓句
【解析】【分析】A:“在眼前”是介宾短语,在动词后只能做补语,此句里补充说明出现的方位;
B:“延安机场”这个偏正短语和它后面的方位名词“上”构成方位短语限制送行的情景的处所,不是主语中心语;
C:正确;
D:“十几年来”是一个表时间的时间状语,放在主语前,用逗号隔开,不是主语/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汉语知识句子主干的分析理解。句子主干是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在提炼句子主干时,需要先找到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在判断时,可以先找到句子中的动词,再看该动词的主语是什么,进而确定句子的主干;还可以划分句子成分,删掉枝叶定状补,保留主谓宾,就是句子的主干。另外,找句子的主干时要注意:保留否定词:“不、没有、没”;保留能愿动词:“要、能、能够、应、应该;保留并列结构;保留主谓短语。
6.【答案】C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解析】【分析】
A、无误;
B、 无误;
C、 《我为什么而活着》中作者应该是被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即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有误;
D、 无误。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应对此类题目,首先就是要熟悉掌握文章的内容,只有掌握了内容,才能进一步地去分析。同样,老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关注所学文章中的重要句子,从句意和作用两方面向学生阐述,加深记忆和理解,提升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7.【答案】A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②“生命的成长需要蜕变” 开篇点题,引出关于生命蜕变的话题,放在首位最为合适。①“每一次蜕变,犹如我们为洋葱剥皮,会泪流满面” 具体描述蜕变的过程是艰难的,会带来痛苦,紧承②句进一步阐述蜕变的状态。③“但是,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新生,拥有真正的成长” 中的 “但是” 进行转折,说明虽然蜕变痛苦但却能带来成长,与①句形成转折关系,逻辑连贯。④“不断超越自我,才是生命应有的姿态” 总结升华,强调生命在蜕变中不断超越自我的意义,使整个语段的主题得到了深化。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答案】8.举起天,撼动地,形容强大的力量;形容由于受感动而钦佩恭敬
9.“我”被小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感动了。
10.虽然它生长的环境恶劣,存活的时间不会很长,但它依然不屈服、不放弃地向上生长。
11.面对困难要有勇气,要有信心;面对恶劣的环境,要积极向上
【知识点】词义理解;哲理散文(含议论散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人物行为思想变化原因;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词义的理解,应注意平时记清楚,其次,多总结积累。
(2)(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应对此类题目,首先就是要熟悉掌握文章的内容,只有掌握了内容,才能进一步地去分析。同样,老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关注所学文章中重要的句子,从句意和作用两方面向学生阐述,加深记忆和理解,提升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4)本题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搜集信息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此类题目,应首先找到关键词,其次,定位文章的段落,第三,提取相关联的信息加以概括。此类题目切记立足文本,不能主观臆断。
8.擎天撼地:擎天撼地 意味着托住天,撼动大地,形容力量强大。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个人或事物具有极大的力量或影响力,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
肃然起敬: 形容对某人或某件事产生了敬佩之情。这个成语强调的是由于受到感动而产生的恭敬和钦佩之情,通常用于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尊敬和敬仰。
故答案为: 第1空、举起天,撼动地,形容强大的力量;第2空、形容由于受感动而钦佩恭敬。
9.第 ① 段“可是那双翅膀在我手中挣扎,那种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由此可知,我被飞蛾的求生欲望感动了。
故答案为: “我”被小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感动了。
10.第 ②段“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成长,昂然挺立”,因为小瓜苗有不屈的精神。
故答案为: 虽然它生长的环境恶劣,存活的时间不会很长,但它依然不屈服、不放弃地向上生长。
11.第 ④ 段“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概括为要有勇气面对困难。
第 ⑤段“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概括为要积极乐观面对一切。
故答案为: 第1空、面对困难要有勇气,要有信心;第2空、面对恶劣的环境,要积极向上。
【答案】12.热爱生命,奋斗人生
13.生命像什么?生命像一江奔腾不息的春水,最终东流入海;生命像一棵顽强生长的小树,最终参天耸立……生命是变化的,生命是永恒的。
【知识点】见解表述;拟定标语、宣传语等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拟写宣传语。宣传语要求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希望人们做什么,不希望人们做什么,必须明确具体地表达出来,所以内容要具体,紧扣主题,注意语言要简洁,一般在20字以内,通俗易懂,要巧用修辞,一般采用上下两句,结构相同,妙传情意,要健康积极亲切友善。
(2)本题考查仿写。仿句,要求有四,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四是写作手法或修辞方法相同。仿写答题思路是一看题干,审清题意,明确要求;二分析例句,研究例句内容、句式、语言或情感,三巧构思,确定仿写对象,注意文采,最后答题注意聚义连贯,内容合理。
12.拟写时需注意:内容上要紧扣活动主题“生命·人生”来写,表达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语言要简洁,句式要工整,尽量用修辞手法,比如:生命之火,燃烧激情,照亮人生;把握生命的每一刻,享受人生的美好;珍惜生命,从你我做起等等。
故答案为: 示例:热爱生命,奋斗人生
13.分析例句,我们发现示例有三部分,首先是设问,然后使用两个比喻句,形象揭示生命的意义,最后总结。那我们仿写时就要按照示例的格式来写。比如: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一曲美妙的乐章,等待我们去倾情演奏;生命像一首美丽的长诗,等待我们去放声吟诵……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生命是永恒的
故答案为: 示例:生命像什么?生命像一江奔腾不息的春水,最终东流入海;生命像一棵顽强生长的小树,最终参天耸立……生命是变化的,生命是永恒的。
1 / 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6课《散文两篇》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书写及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臼齿(jiù) 濒临(pīn) 繁殖 茸毛(róng)
B.凋谢(diāo) 震颤(chàn) 深渊 兴味(xìng)
C.飓风(jù) 洗涤(tiáo) 星辰 赐予(cì)
D.遏制(è) 卑微(bēi) 销逝 点缀(zhuì)
【答案】B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A:濒应读作:bīn;
B:全部正确;
C:涤应读作:dí
D:销逝应写作:消逝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读音和准确书写。汉字里许多字同音字和形似字及多音字,我们理解其字义,就不容易读错或写错别字了。平时学习要有意识地进行整理与积累,读课文时要注意重点字词并积累,尤其是课文后面“读读写写”中要求掌握的,或是课文注解中出现的,要注意方音与普通话的不同,注意区分平翘舌、前后鼻音、鼻音和边音等。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蔓延 前仆后继 提纲挈领 揠旗息鼓
B.卑微 优柔寡断 穷兵黩武 明火执仗
C.脉博 同仇敌忾 利令智昏 沽名钓誉
D.牛犊 贻笑大方 提心吊胆 日幕途穷
【答案】B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 “揠旗息鼓” 应为 “偃旗息鼓”;
B.没有错别字;
C. “脉博” 应为 “脉搏”;
D. “日幕途穷” 应为 “日暮途穷”。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
A.实现“人机对话”已是唾手可得——能听懂人类语言的“智能”型计算机即将进入中国千家万户。
B.海地大地震破坏性极强,导致许多人无家可归,背井离乡。
C.懵懵懂懂的孩子在成长中,会跌跤,会犯错,请善待孩子吧,别对他们吹毛求疵。
D.自从父母双亡后,他就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答案】A
【知识点】褒贬色彩辨析;望文生义
【解析】A、唾手可得:比喻非常容易得到。与句意不匹配。有误。
B、背井离乡:忍背:离开。井:指家乡。离开家乡,到外地去。多指由于生活不下去,被迫离开家乡。 使用正确。
C、懵懵懂懂:糊涂无知,不明事理。 使用正确。
D、寄人篱下:寄:依附,依靠。篱:篱笆。像鸟雀似的寄居在人家的篱笆下面生活。原指写诗、作文因袭他人,没有创新。后形容完全依靠别人来过日子,不能独立。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使用的判断能力,平时应注意常用成语的积累,另外,成语使用往往在一定的语境之中,应从成语的词义、色彩、褒贬、范围等方面分析和理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
B.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C.在践行“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活动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执行力不足,二是方法不当。
D.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
【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 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去“从”和“中”;
B.语序不当,“表决、推举、讨论”应改为“讨论、推举、表决”;
C.语义重复,删去“不足”“不当”;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5.选出对下面句子的成分分析正确的一项(  )
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
A.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宾语是“在眼前”。
B.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延安机场”,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
C.这个句子的主语中心语是“情景”,谓语中心语是“出现”,补语是“在眼前”。
D.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十几年来”,谓语是“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
【答案】C
【知识点】主谓句
【解析】【分析】A:“在眼前”是介宾短语,在动词后只能做补语,此句里补充说明出现的方位;
B:“延安机场”这个偏正短语和它后面的方位名词“上”构成方位短语限制送行的情景的处所,不是主语中心语;
C:正确;
D:“十几年来”是一个表时间的时间状语,放在主语前,用逗号隔开,不是主语/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汉语知识句子主干的分析理解。句子主干是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在提炼句子主干时,需要先找到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在判断时,可以先找到句子中的动词,再看该动词的主语是什么,进而确定句子的主干;还可以划分句子成分,删掉枝叶定状补,保留主谓宾,就是句子的主干。另外,找句子的主干时要注意:保留否定词:“不、没有、没”;保留能愿动词:“要、能、能够、应、应该;保留并列结构;保留主谓短语。
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永久的生命》一文告诉我们: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生命自身是神奇的,因此我们要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
B.《永久的生命》先谈生命的易逝,欲扬先抑;再谈生命的永久,正面展开;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赞歌。三个层次,条理清晰,章法井然。
C.《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作者被两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即对爱情的渴望及对知识的追求。
D.《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在平淡质朴的叙述中,表现了作者热爱人类、热爱生活的博大胸襟和高洁情怀。
【答案】C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解析】【分析】
A、无误;
B、 无误;
C、 《我为什么而活着》中作者应该是被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即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有误;
D、 无误。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应对此类题目,首先就是要熟悉掌握文章的内容,只有掌握了内容,才能进一步地去分析。同样,老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关注所学文章中的重要句子,从句意和作用两方面向学生阐述,加深记忆和理解,提升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7.将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
____。____。____。____,生命也因此美丽。
①每一次蜕变,犹如我们为洋葱剥皮,会泪流满面
②生命的成长需要蜕变
③但是,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新生,拥有真正的成长
④不断超越自我,才是生命应有的姿态
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答案】A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②“生命的成长需要蜕变” 开篇点题,引出关于生命蜕变的话题,放在首位最为合适。①“每一次蜕变,犹如我们为洋葱剥皮,会泪流满面” 具体描述蜕变的过程是艰难的,会带来痛苦,紧承②句进一步阐述蜕变的状态。③“但是,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新生,拥有真正的成长” 中的 “但是” 进行转折,说明虽然蜕变痛苦但却能带来成长,与①句形成转折关系,逻辑连贯。④“不断超越自我,才是生命应有的姿态” 总结升华,强调生命在蜕变中不断超越自我的意义,使整个语段的主题得到了深化。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命,生命
杏林子
①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方飞来旋去,骚扰着我。趁它停在眼前小憩时,我一伸手捉住了它,我原想弄死它,但它鼓动双翅,极力挣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这样一只小小的飞蛾,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再动了,可是那双翅膀在我手中挣扎,那种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
②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成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③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是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的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④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⑤从那一刻起,我告诉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逝。不管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有删改)
8.解释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
擎天撼地:   
肃然起敬:    
9.“我”忍不住放了小飞蛾的原因是什么
10.小瓜苗才存活了几天,为什么说它有“擎天撼地的生命力”
11.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可分为三个层次。仿照下面对第一层次的概括,归纳第二、三层次思考的要点。
第一层次:要对自己负责,好好使用生命,让人生有意义。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答案】8.举起天,撼动地,形容强大的力量;形容由于受感动而钦佩恭敬
9.“我”被小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感动了。
10.虽然它生长的环境恶劣,存活的时间不会很长,但它依然不屈服、不放弃地向上生长。
11.面对困难要有勇气,要有信心;面对恶劣的环境,要积极向上
【知识点】词义理解;哲理散文(含议论散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人物行为思想变化原因;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词义的理解,应注意平时记清楚,其次,多总结积累。
(2)(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应对此类题目,首先就是要熟悉掌握文章的内容,只有掌握了内容,才能进一步地去分析。同样,老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关注所学文章中重要的句子,从句意和作用两方面向学生阐述,加深记忆和理解,提升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4)本题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搜集信息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此类题目,应首先找到关键词,其次,定位文章的段落,第三,提取相关联的信息加以概括。此类题目切记立足文本,不能主观臆断。
8.擎天撼地:擎天撼地 意味着托住天,撼动大地,形容力量强大。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个人或事物具有极大的力量或影响力,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
肃然起敬: 形容对某人或某件事产生了敬佩之情。这个成语强调的是由于受到感动而产生的恭敬和钦佩之情,通常用于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尊敬和敬仰。
故答案为: 第1空、举起天,撼动地,形容强大的力量;第2空、形容由于受感动而钦佩恭敬。
9.第 ① 段“可是那双翅膀在我手中挣扎,那种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由此可知,我被飞蛾的求生欲望感动了。
故答案为: “我”被小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感动了。
10.第 ②段“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成长,昂然挺立”,因为小瓜苗有不屈的精神。
故答案为: 虽然它生长的环境恶劣,存活的时间不会很长,但它依然不屈服、不放弃地向上生长。
11.第 ④ 段“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概括为要有勇气面对困难。
第 ⑤段“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概括为要积极乐观面对一切。
故答案为: 第1空、面对困难要有勇气,要有信心;第2空、面对恶劣的环境,要积极向上。
三、语言综合运用
生命何其可贵,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如何让相对短暂的生命绽放永恒的光彩,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为此八年级(1)班围绕“生命·人生”开展主题班会,邀请你一起参加。
12.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13.仿照示例,联系你对《永久的生命》一文的理解,写一段对生命的认识与感悟。
生命像什么?生命像一幅长长的画卷,等待我们精心描绘;生命像一曲美妙的乐章,需要我们用心演奏……生命是多姿多彩的,生命是美好的。
【答案】12.热爱生命,奋斗人生
13.生命像什么?生命像一江奔腾不息的春水,最终东流入海;生命像一棵顽强生长的小树,最终参天耸立……生命是变化的,生命是永恒的。
【知识点】见解表述;拟定标语、宣传语等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拟写宣传语。宣传语要求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希望人们做什么,不希望人们做什么,必须明确具体地表达出来,所以内容要具体,紧扣主题,注意语言要简洁,一般在20字以内,通俗易懂,要巧用修辞,一般采用上下两句,结构相同,妙传情意,要健康积极亲切友善。
(2)本题考查仿写。仿句,要求有四,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四是写作手法或修辞方法相同。仿写答题思路是一看题干,审清题意,明确要求;二分析例句,研究例句内容、句式、语言或情感,三巧构思,确定仿写对象,注意文采,最后答题注意聚义连贯,内容合理。
12.拟写时需注意:内容上要紧扣活动主题“生命·人生”来写,表达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语言要简洁,句式要工整,尽量用修辞手法,比如:生命之火,燃烧激情,照亮人生;把握生命的每一刻,享受人生的美好;珍惜生命,从你我做起等等。
故答案为: 示例:热爱生命,奋斗人生
13.分析例句,我们发现示例有三部分,首先是设问,然后使用两个比喻句,形象揭示生命的意义,最后总结。那我们仿写时就要按照示例的格式来写。比如: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一曲美妙的乐章,等待我们去倾情演奏;生命像一首美丽的长诗,等待我们去放声吟诵……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生命是永恒的
故答案为: 示例:生命像什么?生命像一江奔腾不息的春水,最终东流入海;生命像一棵顽强生长的小树,最终参天耸立……生命是变化的,生命是永恒的。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