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愚公移山》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愚公移山》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10 08:3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3张PPT)
愚公移山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文体知识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以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目的。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
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
神话和迷信不一样,它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走近作者
列御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继老子和庄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汉书·艺文志》所录《列子》八篇,早已散佚。今本《列子》八篇,可能是东晋人根据古代有关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作品简介
字词正音
太行( ) 万仞( ) 冀州( )
惩戒( ) 山北之塞( ) 魁父( )
荷担者( ) 箕畚( ) 朔东( )
始龀( ) 穷匮( ) 亡以应( )厝( ) 陇断( ) 孀妻( )迂( ) 智叟( )
hánɡ
rèn

chénɡ

kuí

jī běn
shuò
chèn
kuì

cuò
lǒng
shuāng

sǒu
太行hánɡ、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rèn,本在/冀jì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chénɡ/山北之塞sè,出入之迂yū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zēng不能损/魁kuí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hè担者三夫,叩kòu石垦壤rǎnɡ箕jī畚běn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shuānɡ妻/有遗男,始龀chèn,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初读课文
愚公移山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kuì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wú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cuò朔东,一厝雍yōnɡ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lǒnɡ断焉 。
初读课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方圆
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万仞。本来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
长度单位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面 山 而 居 。
北山脚下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大山居住。
表修饰
名作动,
面对,面向
……的人
疏通文意
惩 山北 之 塞, 出入之 迂也,聚 室 而 谋 曰:“吾与汝
毕力 平 险,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 许。
形容词意动用法,苦于
取独
取独
集合
商量
表顺承
铲除
形作名,险峻的大山

纷纷地
赞同
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集合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省略句:省略主语“家人”
疏通文意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 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削减
这样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况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
小山丘
杂曰:“投诸渤海 之 尾,隐土之北。”
纷纷


边上
大家纷纷说道:“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疏通文意
遂 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 于 渤海之尾。
于是愚公带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子的人,敲石头,挖泥土,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
于是
带领
名词作状语,用箕畚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邻居

他们
疏通文意
河曲智叟笑而 止 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
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主谓倒装句
河曲智叟讥笑着阻止愚公说:“你也太不聪明了!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山上的一根草都毁坏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块怎么样呢?”
表修饰
阻止
愚公

取独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北山愚公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小孩都比不上。
取独
疏通文意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取独
语气词
表转接,可是
表顺接
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再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这山不会再增高,还担心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 于帝。

这件事
山神听说了这件事,害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状语后置
这件事
疏通文意
帝感其诚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 此,冀
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
被动句
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这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东部,一座放在雍州南部。从这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山岗阻隔了。





疏通文意
文言知识积累
看图配文说话
二山雄立
聚室而谋
毕力平险
愚智雄辩
神灵移山
太行
王屋
研读课文
原句 困难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年且九十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要克服哪些客观困难呢?
山高大险峻
年老体衰
人员少
路途遥远
工具简陋,劳动艰辛
思考答疑
愚公家周围的环境如何?有什么作用?
作用:衬托愚公的毅力和气魄
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研读课文
①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②愚公移山的目标是:
③愚公移山的方法是什么?
④愚公移山的主张得到全家拥护的句子是:
⑤表现愚公移山艰难而路途遥远的句子是:
研读课文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好远哟!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杂然相许。
1.用原文回答:
人物 相关语句 态度分析
大部分家人 杂然相许。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支持 主动献计献策 解决问题
愚公妻子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有疑虑 ,担心愚公的力量;担心无处放土石。
邻人之孀妻弱子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不顾力量弱小,支持移山的举动
智叟 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轻视、嘲讽愚公,认为移山是愚蠢的行为,根本不可能成功。
操蛇之神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对愚公的决心和勇气感到畏惧。
天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被愚公移山的行为及其精神感动
文中人物(包括天神)对移山的态度是不同的。
找出相关语句,简析他们的态度。
研读课文
3.“河曲智叟笑而止之”的“笑”应是哪一种笑?
——嘲笑(讥笑)。
4.愚公认为两座大山可以搬走的理由是: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5.标志愚公和智叟辩论取胜的一句是:
——河曲智叟亡以应。
6.“帝感其诚”的“诚”是指:
愚公移山的决心和毅力
7.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与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不同。
研读课文
研读探究
提醒众人正视移山的困难,是为了设法克服苦难
很严厉的责备、十足的轻视、有意挖苦、嘲笑愚公的无能。
把智叟的话与愚公之妻的话比较,看看态度是否相同?语气有什么区别?
“献疑”
“笑而止”
讲真话、提问题
自作聪明
关爱担忧
嘲讽
阻止
文章中两个人物的名字,以“愚公”和“智叟”对举,有什么深意?
愚公不“愚”
智叟不“智”
因为他不怕困难,有坚强的毅力,他的伟大信心和伟大实践取得了胜利,说明了人定胜天的伟大意义。
因为他是个懒汉懦夫,把困难看得太重,把人的力量估计过低,是这一类典型人物的代表。
这样命名不仅加重了对比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从而突出愚公的形象。
人物形象
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定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板书
妻——献疑
遗男—助之
愚公—眼光长远—不愚
智叟—鼠目寸光—不智
大智大勇
不惧怕困难
有雄心壮志
有实干精神
能持之以恒
对比
学习目标
品移山故事
传愚公精神
品故事结局,初探愚公精神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诚之所至 感天动地
感:被……感动
品故事起因,探愚公精神的内涵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直面困难
愚公的初心
一个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
敢为人先
敢于筑梦
品故事经过,探愚公精神的内涵
“吾与汝毕力平险,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
聚室而谋曰:
目标远大
团结一心
不畏困难
决心伟大
有勇有谋
先谋后动
愚公的目标、决心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
路再远,走下去,定能到达。
勇于追梦
智辩智叟
面对智叟的嘲讽,假设你是愚公将如何快速回击?
品故事经过,探愚公精神的内涵
“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北山愚公
长息曰:
(对比)
(反问)
河曲智叟
笑而止之曰:
名智实愚
大智若愚
目光长远
不畏人言
信念坚定
勇于追梦
任何伟大的成就都是干出来、拼出来、奋斗出来的
(顶针)
……
河曲智叟无以应。
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你还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愚公?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参考语句:
勇于追梦
品故事经过,探愚公精神的内涵
“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北山愚公
长息曰:
(对比)
(反问)
河曲智叟
笑而止之曰:
名智实愚
大智若愚
目光长远
不畏人言
信念坚定
勇于追梦
任何伟大的成就都是干出来、拼出来、奋斗出来的
(顶针)
……
河曲智叟无以应。
把不属于愚公的石头移走,属于愚公的石头留下,
愚公是一位:
深谋远虑的智者
锲而不舍的实干家
据理力争的雄辩家
迎难而上的勇士
雄心壮志的梦想家
思想通达的哲人
敢为人先的开拓者
再品故事结局,明寓意之深刻
自助者,天助之。
有志者,事竟成。
品故事人物,感悟愚公精神的魅力
愚公及家人
邻人之子
众神
个人
社会
神仙
众人拾柴火焰高
人心齐 泰山移
研读探究
“愚公精神”是什么?给我又怎样的启示?
不惧怕困难 有雄心壮志
有实干精神 能持之以恒
排除万难不达目的决不休止
启示
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不同。
研读探究
什么是愚公精神 在我们今天的学习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怕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
在我们今天的学习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学习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学习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
拓展探究
现在社会发展步伐越来越快,你认为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现实版的“愚公移山”
任何时代都需要愚公
新时代倡导“愚公精神”,立下愚公志 ,常思百姓苦。
黄大发,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百折不挠的楷模。带领村民历时36年,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生命渠”,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为改善山区群众用水条件、实现脱贫致富作出突出贡献,被誉为“当代愚公”。
现实版的“愚公移山”
董鸿儒从18岁开始一直扎根苏木山林场,经过40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把荒山秃岭治理成松涛草海、花香鸟鸣、泉水叮咚的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林场。以董鸿儒为代表的老一辈苏木山人在半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植树造林过程中凝练出了信念坚定、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
现实版的“愚公移山”
仿照示例,写作小诗
归纳拓展
请说出几个与“愚公移山”寓意类似的成语或故事。
夸父逐日
精卫填海
水滴石穿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填塞)于东海。
中国上古时期一种叫精卫的鸟努力填平大海。
水滴石穿
滴水可把石头打穿。比喻虽然力量小,但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把艰难的事情办成。也作“水滴石穿”。
愚公移山
1、熟读课文并默写注释。
2、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山》 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