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二次函数 配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二次函数 配套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2-20 19:3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章 二次函数 配套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理解新三角形面积公式;
2、掌握新公式在方格纸中的应用;
3、能利用新公式解决二次函数中有关三角形面积及求最值的问题。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推广的三角形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二次函数问题中的综合应用。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一个新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拓展与应用
【阅读材料】
如图,过△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作出与水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线垂直的三条直线,外侧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叫△ABC的“水平宽”(a),中间的这条直线在△ABC内部线段的长度叫△ABC的“铅垂高(h)”.我们可得出一种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新方法:s=1/2ah即三角形面积等于水平宽与铅垂高乘积的一半.21·cn·jy·com
(其中h1、h2是直线AD与外侧两直线之间的距离)
一、求格点三角形的面积
例1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的格点图形中,△ABC的三个顶点是图中的格点,求△ABC的面积。
【延伸拓展】
二、计算坐标系中三角形的面积
例2、如图,抛物线顶点坐标为点C(1,4),交x轴于点A(3,0),交y轴于点B.
(1)求抛物线和直线AB的解析式;
(2)点P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上的一个动点,连结PA,PB,当P点运动到顶点C时,求△CAB的铅垂高CD及S△ABC;21教育网
(3)是否存在一点P,P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上的一个动点,使S△PAB=S△CAB,若存在,求出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1cnjy.com
三、计算坐标系中三角形面积的最值
例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经过点A(0,4),B(1,0),C(5,0),抛物线对称轴l与x轴相交于点M。2·1·c·n·j·y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和对称轴.
(2)连结AC。探索:在直线AC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NAC的面积最大?若存在,请求出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你说明理由.【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学以致用】
1、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x+c经过点(1,-5)和(-2,4)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此抛物线与直线y=x相交于点A,B(点B在点A的右侧),平行于y轴的直线
与抛物线交于点M,与直线y=x交于点N,交x轴于点P,求线段MN的长(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3)在条件(2)的情况下,连接OM、BM,是否存在m的值,使△BOM的面积S最大?若存在,请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已知:抛物线y=ax2+bx+c的对称轴为x=-1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其中A(-3,0)、C(0,-2)www.21-cn-jy.com
(1)求这条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已知在对称轴上存在一点P,使得三角形PBC的周长最小.请求出点P的坐标.
(3)若点D是线段OC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O、点C重合).过点D作DE平行BC交X轴于点E.连接PD、PE.设CD的长为m,三角形PDE的面积为S.求S与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试说明S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