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赤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赤壁》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杜牧的文学常识;熟读背诵全诗。
2、运用视频图片等资料引导学生探究赏析古诗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并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方法:资料助读、教师范读、巧妙设问
教学时长: 9 分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介绍课题
教师简介作者
教师配乐朗诵赤壁。
赏析诗歌的意境
朗读第一、二句,解读诗意
诗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诗意: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完全锈蚀,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
引导学生体会这两句的意境
播放赤壁之战讲解视频简述曹操和周瑜的人物形象
出示思考题: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由眼前折戟自然联想到赤壁之战的生动激烈的画面,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犹如真的浮现在眼前,现实和联想构成了虚实相生的宏达悠远的意境,这样也很自然的为后文诗人对历史的咏叹做了铺垫。这是典型的以小见大的手法。
(三)朗读第三、四句,解读诗意
诗句: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意:那时假如不是强劲的东风帮助周瑜实行火攻,打败了曹军,东吴的美女大乔和小乔就要被掳去,关在铜雀台上为曹操所霸占。
(四)教师补充讲解铜雀台和大小乔。引导学生想象诗句假设的画面。
(五)出示思考题“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答:“二乔”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诗人忽略历史中赤壁之战的胜负,而是通过想象大小乔这两个具有特殊身份的女子命运来表达设想中东吴败亡的结局。这完全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意境,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一般议论较抽象,但诗人在议论中却借用具体形象来表达,使人浮想联翩,不得不说这样的表达十分大胆,既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又生动形象,富有情致。
(六)思考:作者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呢?
一层意思:现实情况是我具有周瑜一样的才华,却没有周瑜那么好的客观条件,没有良好的机遇——表现了诗人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还有一层意思:假如我有像周瑜那样的机遇,我也可以取得像周瑜一样的成功,建立丰功伟绩。——表现了诗人豪迈的英雄气概。
五、谈这首诗带给我们的启示。
从古到今,任何英雄人物都不能凭空地创造历史,都是要受着时代的制约的。人和事业的成功是离不开条件,离不开机遇的。所以我们在以后的道路上,要学会把握机遇,争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