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内环境的稳态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内环境的稳态 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0-13 15:4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
内环境的稳态
01
一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02
二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03
三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拓展应用(教材P06):
剧烈运动会使肌肉产生大量乳酸等酸性物质, 这会影响血浆的pH吗?在这种情况下,机体是如何维持细胞外液的酸碱度的?
食物代谢后会产生酸性和碱性物质,细胞代谢也会产生酸性物质,这些物质进入内环境,会使机体的pH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请查阅相关资料, 寻找答案。
任务一: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剧烈运动后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等物质,不会使血浆的酸碱度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是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以及机体的调节作用。
具体调节机制如下,当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可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可以分解成CO2和水。血液中的CO2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CO2排出体外,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当乳酸钠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排出。
资料展示
正常机体剧烈运动
乳酸
碳酸氢钠/碳酸
碳酸氢钠
碳酸与乳酸钠+
碳酸
CO2和水
呼吸排出
碳酸氢盐
由肾排出

血液
人体内环境中有很多缓冲对,其中最重要的是H2CO3/HCO3 -,其次还有H2PO4-/HPO42-等。当一定量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后,内环境的pH仍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内环境的其他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也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吗?
理化性质
任务二:课外实践,分析结果
1.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存在微小差异;
2.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变化幅度一般不超过1℃。
3.同一个人的早晨空腹血糖在一周内也有变化,但处于一定的范围内。
调查结论
任务三:阅读血液生化检验结果报告单
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 ?
内环境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是不断变化的,但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一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问题1:细胞呼吸时刻消耗葡萄糖,细胞会不断吸收内环境中的葡萄糖,内环境中葡萄糖的补充需要哪些器官、系统参与?
问题2:细胞代谢产生尿素等代谢废物,从内环境排放到外界环境需要哪些器官、系统的参与?
问题3:细胞呼吸需要时刻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哪些器官、系统参与了维持内环境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稳定?
任务四:回顾知识,解决问题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二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1.有哪些器官、系统参与协调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2.如果这些器官和系统功能衰竭,对内环境稳态会造成影响吗?
1.稳态调节机制的探究历程
1857年,[法]贝尔纳首次提出内环境的概念。并推测内环境保持稳定主要是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
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1926年,[美]坎农首次提出稳态的概念。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你有过发高烧的经历吗?谈谈高烧最严重时的感受。体温过高为什么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措施?
任务五: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
2.稳态失调
正常的体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的最适宜温度,发高烧时,各种酶的活性发生变化,代谢紊乱,机体功能异常。发热时的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病人感觉不适、头疼、头晕、嗜睡等,同时常伴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的表现。
人体如果长期处于高温的环境下,可能会中暑,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其中热射病患者的体温可达40 ℃以上,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多器官功能损伤等。
2021年5月22日(气温为9.1-24℃)中午1点左右,在甘肃省白银市举行的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高海拔赛段20公里至31公里处,受突变极端天气影响,局地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不少选手出现失温症状,抽搐、口吐白沫,身着短裤短袖倒在海拔2000多米的赛道线路旁。
轻度失温:体温33-37℃
中度失温:体温29-33℃
严重失温:体温22-29℃
致命阶段:体温低于22℃
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可能会出现什么变化?
任务五: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
内环境渗透压会降低。
援藏的技术人员到青藏高原后常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为什么?
任务五: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
因为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易造成体内缺氧。
这说明外界环境与内环境稳态之间有什么关系?
这说明外界环境的变化势必影响内环境的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不甚剧烈,并且机体代偿机制良好,内环境的波动较小,仍能维持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剧烈,机体代偿机制不好,内环境稳态将受到破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外环境变化过于剧烈
自身调节功能障碍
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
危及机体健康
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细胞代谢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
1.细胞代谢与能量有什么关系?
2.血糖浓度、血液含氧量对细胞代谢有什么影响?
3.细胞代谢与酶的关系是什么?
4.酶的活性与pH和温度有什么关系?
任务六:联系所学,回答问题
三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YOUR LOGO
汇报人:WPS
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等;
在细胞水平上,存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稳态等;
在器官水平上,存在心脏活动的稳态、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稳态等;
在群体水平上,种群数量的变化存在稳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存在稳态。
稳态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
稳态概念的发展
请完成家庭成员一日内体温(腋窝温度,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变化调查表。
课外实践1:调查体温的日变化规律
成员 6:00 9:00 12:00 15:00 18:00 21:00 睡前 平均温度
母亲
父亲
自己
1.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时间。
2.如实记录调查数据,学会对差异大的数据进行分析并继续探究。
3.分析调查结果,并对调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完善注意事项。
4.尝试对调查内容做进一步的延伸,学会多角度探究问题。例如,体温和血糖还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任务七:调查总结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能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2.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这一过程离不开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等系统的直接参与,以及机体不同器官、系统协调统一的活动。机体细胞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3.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会随外界因素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会引发机体的自动调节,使其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这就是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对机体健康至关重要。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