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国行公祭 为佑世界和平 课件(共2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国行公祭 为佑世界和平 课件(共2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14 10:1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国行公祭 , 为佑世界和平
教 学 目 标
铭记历史, 不忘国 耻, 养成阅读新闻 的习惯,关注社会 生话, 培养热爱和
认真阅读课文,把
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和写作思路
第二方面
第三方面
资料链接
南京大屠杀指中华民国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
日沦陷后 ,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
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
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 ,大量
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 ,无数家庭支离破碎 ,南
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日军在南京制造
了惨绝人寰的人间惨案。
资料链接
2014 年2 月27 日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
次会议通过决定 ,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
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 ,使得对南京大
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 ,表明了中国人民
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
立场。
2017年12月13日 ,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 , 也是第四个南
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人民日报》发表此文 , 深切缅怀南 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 , 警醒世人 , 牢记历史 , 勿忘国耻。
写作背景
作者介绍
中蕴含有 “警世钟声”的寓意。
“钟声”是“中国之声”的简称 , 暗
文 体常识
新闻评论 ,是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 义的紧迫问题 , 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 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
新闻评论旨在针砭时弊、 引导舆论。
新闻评论具有引导、监督、表态、深化的作用。
字音字形
lài diān wà nɡ shānɡ cuà n lù
抵 赖 颠 倒 妄 图 国 殇 篡 改 杀 戮
mò tì yì dùn shǐ miǎn
辱 没 警 惕 呓 语 遁 形 矢 志 缅 怀
zhānɡ huá n kuì
彰 显 惨 绝 人 寰 振 聋 发 聩
词意
振聋发聩
响声很大 ,使聋人都 能听见。 喻指言论、 文章有使人醒悟、启
呓语
一指梦话;二比喻
荒谬糊涂的话;三 指寒噤。
惨绝人寰
形容悲惨到了极点,
世上少有。
发愚蒙的作用。
任 务 一
读文章、知层次
概括国家公祭的主要
内容 ,提出观点。
详细介绍举行国家公 祭的背景和意义。
第二部分(第2—4段)
第一部分(第1段)
读文章、知层次
第三部分(第5、6段)
介绍南京从“恐怖之城”到“和
平之城”的命运转变 ,传达中国 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
任 务 二
读文章、明内容
1.文章开头引用国家公祭鼎上的铭文有什么作用?
2.第一段“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 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 ”一句采用了什么记叙 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第②段综述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交代“ 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 ”用意何在?
5.引用《纽约时报》的报道有什么作用?
6.这篇新闻评论是怎样针对实事展开评论的?
读文章、明内容
1.文章开头引用国家公祭鼎上的铭文有什么作用?
2014年12月13日 , 国家公祭鼎设立
于在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
胞纪念馆 , 其设立目的在于祭奠南京
大屠杀死难者。 公祭鼎正面的铭文有
160个字。 160个字均匀排布 , 每列8
字 , 共计20行的版式。 “ 国家公祭鼎” 身后 , 还有用楷书刻成的铸鼎记事。
国家公祭鼎
读文章、明内容
引用国家公祭鼎铭文中语句
引出评论的话题 , 开篇显示 出一种庄重的气氛 , 吸引读 者的关注。
1.文章开头引用国家公祭鼎上的铭文有什么作用?
2.第一段“1937年12月13 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 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 ”一句采 用了什么记叙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句话交代了 “南京大屠杀”的时间和死亡人数,
补充说明文章的背景 , 使情节更加完整。
读文章、明内容
插 叙
这段综述选择了世界上多个地区、 不同阶层、 多种形式的与南京
大屠杀相关的纪念活动 , 多国度、 多阶层、 多角度的材料 , 更有 说服力 , 强有力地证明了历史是没有被忘却的 , 令人信服。
3.第②段综述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读文章、明内容
读文章、明内容
3.第②段综述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通过列举加拿大、 美国、 日本等国媒体
和组织的做法 , 具体阐明了南京大屠杀
的历史不可能被忘却的观点 , 使论证更
具体 , 更有说服力。
举 例论 证
交代日本右翼势力妄图辱没真相和良知的表现 , 指出南京大 屠杀国家公祭 日设立的必要性;
与上文形成对比 ,从反面 揭示了当前维护世界和平的严峻 形势。
读文章、明内容
4.交代“ 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 ”用意何在?
直接引用《纽约时报》的报道作为论据 ,有时间 ,有报道单位, 表明事实清楚 , 材料真实 , 无可辩驳。
另一方面 , 与下文南京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形成对比 , 突出和平 的珍贵。
读文章、明内容
5 . 引 用《 纽 约 时报 》 的报 道 有 什 么 作 用?
文章开始引述国家公祭鼎铭文的语句 , 引出话题 , 揭示我们举行 国家公祭是为永远牢记历史 , 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 同维护和平这一观点。
然后又评述世界各地爱好和平的正义人士组织的相关纪念活动 , 指出历史是不可能被忘却的。
读文章、明内容
6.这篇新闻评论是怎样针对实事展开评论的?
文章也注意到, 当今时代 ,仍有日本右翼辱没历史真相的丑恶行径 发生。文章通过引述国际社会对日本右翼的批判 ,分析指出“南京 大屠杀 ,早已是所有正义力量的集体记忆”。
接着文章通过南京由被战火摧残的“恐怖之城”发展为“和平之城” 的事实 ,号召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照
应话题 ,深化论证效果。
读文章、明内容
6.这篇新闻评论是怎样针对实事展开评论的?
同学们 , 我们不渴望复仇 , 却永远不能遗忘过去 , 设立国家公祭 日就是要在我们心中竖起一面历史的回音壁 , 构筑民族的记忆 , 捍卫和平 ,不让历史再重蹈覆辙。
身为学生的我们 , 要立志成才 , 为建设富强、 民主、 文明的现代 化国家而努力。 勿忘国耻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堂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