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记承天寺夜游 课件(共34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记承天寺夜游 课件(共34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14 10:27:5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4张PPT)
记承天寺夜游
学习目标
1.有味道地诵读,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行于当行、止于当止的语言风格。
2.领略文中的自然景色之美,体会“闲人”句中蕴含的丰富意蕴。
3.领悟作者幽微难言的复杂感情与乐观豁达的博大胸怀。
作者:苏轼
承蒙遇见
何其有幸
记承天寺夜游
CONTENT
目录
01
遇见一篇文
02
遇见一处景
03
遇见一个人
04
遇见一种情
行于所当行 止于不可不止
——遇见一篇文
PART01
有一种画轴,且细且长,静静垂于厅堂之侧。她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争地位,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这就是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
在黄州他给天下人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词《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单以能写出这些绝世妙文,仇家因美生妒,把他关入监狱也不无道理。
——林语堂《苏东坡传》
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遇见一篇文
学校设置一个“朗读亭”,供同学们聆听和朗读美文。请为《记承天寺夜游》进行朗读设计,完成音频录制。
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感情,展现夜游之美。
②可采取多样创意朗读的方式。
③要“有味”地朗读。
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遇见一篇文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语速缓、音调低,轻声朗读
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欣然”“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感慨的意味
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遇见一篇文
评价角度 具体要求 满分 得分
读音 字音准确,吐字清晰 15
节奏 有恰当的停顿 15
重读轻声 有轻重音的变化 15
语速语速 语速有快慢的变化,语调有升降的变化 15
情感 饱含情感,配以恰当的神态 40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荐朗读喜欢的段落,其他组根据“朗读量化表”评价,最终每组评选出一名最佳朗读者参与音频录制。
小组合作
疏通文意 积累字词
细雨斜风作晓寒 人间有味是清欢
——遇见一处景
PART02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细雨斜风作晓寒 人间有味是清欢——遇见一处景
①新奇的比喻。
②奇特的想象。月色皎洁空灵清澈透明、月影疏影摇曳清丽淡雅
③以虚写实。借“积水空明”写月光皎洁、借“藻荇交横”写风吹竹柏
④动静结合。月色为静,而月影为动。
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细雨斜风作晓寒 人间有味是清欢——遇见一处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积水
“月光”
“月影”
藻、荇
遇见一处景
全句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请分析妙处。
细雨斜风作晓寒 人间有味是清欢——遇见一处景
月色
——“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
——月色之明;
细雨斜风作晓寒 人间有味是清欢——遇见一处景
水中之物
——“藻、荐交横”,像水中的水草纵横交错,摇曳生姿
——月色之清
“盖竹柏影也”
——可以推想月色之浓。
全句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请分析妙处。
夜阑风静欲归时,
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水调
歌头







月的变化是自然的,人应该豁达面对人生万事。
漏壶水尽、更深人静,稀疏的桐树间透出清晖,营造出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
词人的感情同满江明月、万顷碧光凝成一片,形象烘托出有美堂前水月交辉、碧光如镜的夜景。

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
——遇见一个人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结合写作背景,体会“闲人”含义
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遇见一个人
此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元丰三年(1080)二月到达黄州贬所,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却“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知人论世
苏轼心中充满了悲伤和绝望:
初到黄州
写杨花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写孤鸿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离人泪的杨花,恨而寂寞的孤鸿,说的都是心如死灰的自己。
元丰五年(1083年),苏轼遇到了同样被贬到黄州的张怀民。也许是境遇相似,也许是性情相投,这两个人成了至交好友。
遇见张怀民
张怀民,名梦得,清河人,他于元丰六年贬谪到黄州,初到时寓居在承天寺。曾筑亭于住院所之旁,在那里可以纵览江山的胜概,苏轼名之为“快哉亭”,并写了一首《水调歌头》词赠他,词中有“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名句。苏轼之弟苏辙也为他写了一篇《黄州快哉亭记》,盛赞张怀民豁达不羁。



遂——二人情趣相投,知音相伴。
亦——传递知音心灵相通的惊喜。
但——将笔触从眼前景物转向观景之人,在两个“何”的映衬下于平缓中寓有超拔不群、迥异流俗之意,自然而然将“闲人”引出。
领悟“闲”之意
体悟“闲”之情
“闲人”
入夜即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与怀民于庭中散步,欣赏月下美景。
贬谪的悲凉
赏月的欣喜
治国平天下
漫步悠闲
体悟“闲”之情
“闲人”
生活上清闲
精神上悠闲
悲而不凉
感而不伤
喜而不狂
孤而不傲
表里俱澄澈的精神境界
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

竹杖芒鞋轻胜马 一蓑烟雨任平生
——遇见一种情
我们究竟遇见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竹杖芒鞋轻胜马 一蓑烟雨任平生——遇见一种情
我本无家更安在,
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杭州】
垂天雌霓云端下,
快意雄风海上来
【被贬琼州】
日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做岭南人
【贬惠州】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黄州】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贬密州】












治国平天下
遇见“苏轼”
孤独
豁达
乐观
他最大的魅力,不是让内心被环境吞噬,而是超出环境,以内心的光亮去照亮生活的路。
--林语堂《苏东坡传》
“遇见”赤壁的滔滔江水,他豪迈奔放地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遇见”青春的一去不复返,他积极乐观地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遇见”自然界的风吹雨打,他从容洒脱地说“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此刻,遇见承天寺这轮空明的月亮,遇见豁达的苏东坡,你想说些什么呢?
孤独
豁达
乐观
贬谪的悲凉
赏月的欣喜
治国平天下
漫步悠闲
作者:苏轼
澄澈清明
君子之志
承蒙遇见
何其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