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12 与朱元思书
第一课时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3.疏通文意,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学习目标
吴均(469—520),字叔庠(xiánɡ),吴兴故
鄣(zhānɡ)(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出
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
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
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吴均当史官时,实写历史,帝不喜,烧其书,罢其官,吴均被免官后于山水中寻找真趣。
吴均长于描写山水景物,诗文风格峻拔清新,时人纷纷效仿,称为“吴均体”。代表作品有“吴均三书”(《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等。
作者简介
关于骈(pián)体文
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
特点:辞藻华丽、典故详实、音节铿锵、对仗工整、句式整齐。
文体常识
导学一:朗读课文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天下独一无二。
译 文
同样的颜色。
表示约数。
(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跟、随。
意思是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东西,向东或向西。
导学二:翻译课文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水都是浅青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一望到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大浪就像飞奔的马。
译 文
浅青色。
即“甚于箭”,意思是比箭还快。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这里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
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轩,高。邈,远。这里均作动词用。
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形成千百座山峰。
夹着江水的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互相)争夺高处,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千百座山峰。
译 文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冲击,撞击。
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嘤嘤,鸟鸣声。
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
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长久不断地鸣叫着,猿持续地啼叫着。
译 文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也会平息名利之心;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交错遮蔽,挡住了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译 文
指平息名利之心。
同“返”,返回。
横斜的树枝。柯,树木的枝干。
互相掩映。
语出《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意为鸢鸟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鸢,俗称老鹰,凶猛而善高飞。戾,至、到达。
治理国家大事。
经纶,筹划、治理。
◆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
“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反”同“返”,返回。
◆古今异义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鸢飞戾天者
古义:表示约数
今义:称赞,允许,或许
古义:至,到达 今义:罪过,乖张
窥谷忘反
文言现象
蝉则千转不穷
古义:止,息
今义:生活贫困,缺少钱财
◆一词多义
绝
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形容词,绝妙的、独一无二的
动词,停止
上
负势竞上
横柯上蔽
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上
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
无
直视无碍
猿则百叫无绝
动词,没有
副词,不
百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猿则百叫无绝
数词,十个十
数词,表示多
◆词类活用
风烟俱净
形容词用作动词,消散
任意东西
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东或向西
猛浪若奔
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负势竞上
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上
互相轩邈
形容词用作动词。“轩”,争着往高处伸展;“邈”,争着往远处伸展
望峰息心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
横柯上蔽
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
12 与朱元思书
第二课时
1.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围绕哪两个字做文章?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全文都围绕着“奇”和“异”这两个字在做文章。
导学(一)
阅读第一段,回答问题
2.第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有记叙,有描写,有抒情。
描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叙事: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抒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异水?用了什么方法?
1.清澈
2.湍急
侧面描写
夸张、比喻
水色——水皆缥碧
水深——千丈见底
水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夸张
正面描写
静(详)
动(略)
阅读第二段,回答问题
水色——水皆缥碧
水深——千丈见底
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奇山?作者有什么感受?
视觉
听觉
山奇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泉鸟蝉猿
息心忘反
蔑视功名
宁静淡泊
热爱自然
皆生寒树
阅读第三段,回答问题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导学(三)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心情。
表现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不仅从侧面衬托出险峰幽谷的夺人心魄的魅力,更是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流连山水,向往归隐山水生活,爱慕美好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高雅的志趣 高洁的情怀
作品表现出山水之美,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课堂小结
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文章都讲究情景相生,我们从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中,从寥寥几句写观感的语句中,领略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本文从行船游江的实感出发,描绘了自富阳至桐庐间富春江秀美的山水景色,抒发了作者对政治官场的厌倦和对功名利禄的蔑视,以及寄情于山水的情感。
主旨归纳
与朱元思书
富阳至桐庐
异水
奇山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寄情山水
厌倦仕途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正面)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侧面)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视觉)
泉水激石,好鸟相鸣
蝉转不穷,猿叫无绝
(听觉)
鸢飞戾天,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窥谷忘反
(联想)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视觉)
水清
水急
山之形
山之声
山之景
山之色
静
动
静
动
静
总
分
结构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