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列夫·托尔斯泰 同步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 列夫·托尔斯泰 同步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15 00:0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
【随堂字词】
字音字形
黝黑(yǒu)   滞留(zhì)
禁锢(gù)   轩昂(xuān)
犀利(xī)   侏儒(zhū rú)
酒肆(sì)   尴尬(gān gà)
一绺(liǔ)   粗糙(cāo)
穹顶(qióng)   锃亮(zèng)
盎然(àng)   正襟危坐(jīn)
黯然(àn)   粲然(càn)
颔首低眉(hàn)   广袤(mào)
鬈毛(quán)   长髯(rán)
胡髭(zī)   蒙昧(mèi)
刀鞘(qiào)
字义词义
器宇:气概,风度。
禁锢:束缚,限制。
轩昂: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黝黑:黑;黑暗。
滞留:停留不动。
愚钝:愚笨,不伶俐。
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郁郁寡欢:指心情不舒畅,不快乐。
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诚惶诚恐: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麻木不仁:肢体麻痹,没有感觉。形容对外界的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不仁,(肢体)失去知觉。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微,小;足,值得;道,谈起。
入木三分:相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墨汁透入木板有三分深。后用来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
【随堂常识】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生于犹太工厂主家庭。他的作品以塑造人物性格及刻画人物心理见长,比较喜欢制造戏剧性的情节,在平淡中制造波澜。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传记《三大师》《罗曼·罗兰》《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以及回忆录《昨日的世界》等。
人物传记:通过对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形式。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的描摹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反映。
【课文回顾】
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第6~9段,回答问题。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主要内容。
2.阅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
3.为什么说“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4.作者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 结合托尔斯泰的生平资料,谈谈你的认识。
【中考预备】
筛选信息和概括要点
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阅读目的,从语言文字材料中准确而迅速地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概括要点指从所给的文字材料中提取符合题干要求的内容,并把相关文字材料的共同点归结在一起,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出来。
中考现代文阅读中的筛选信息和概括要点类题常见设问方式:
①本文从哪几个方面说明××的特点
②请结合材料概括某方面的影响/价值/作用。
③人们对该事件/现象有哪些观点 请简要概括。
④有关部门在“××”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靶向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回望钱学森
卞毓方
①一次,是在中国科学院一位朋友的办公室。我去时,朋友在欣赏一卷《钱学森手稿》。这一套手稿,分两卷,五百多页,是从钱学森早期的手稿中遴选出来的。我拿过来翻了翻,与其说是手稿,不如说是艺术品。无论是中文、英文,大字、小字,还是计算、图表,都工工整整、一丝不苟,连一个小小的等号也长短有度,中规中矩。钱学森的手稿令我想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进而想到他的唯美人格。如是我闻:在美国期间,钱学森仅仅为了解决一道薄壳变形的难题,研究的手稿就累积了厚厚一大摞,在工作进展到五百多页时,他自我感觉是“不满意!”直到八百多页时,他才长舒一口气。他把手稿装进牛皮纸信封,在外面标明“最后定稿”,继而觉得不妥,又在旁边添上一句“在科学上没有最后!”
②对笔者来说,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如下的几句老实话。回顾学生时代,钱学森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我在北京师大附中读书时算是好学生,但每次考试也就是八十多分;我考去上海交大,并不是第一名,而是第三名;在美国的博士口试成绩也不是第一等,而是第二等。”八十多分,第三名,第二等,这哪里像公众心目中的天才 然而,事实就是事实,钱学森没有避讳,倒是轮到世人惊讶,因为他们已习惯了把大师的从前和卓越、优异画等号。
③钱学森的天才是不容置疑的。麻省理工的学子曾对他佩服不已。有一回,钱学森正在黑板上解一道十分冗长的算式,有个学生问了另一个与此题目无关但也十分困难的问题,钱学森起初不予理会,继续在四个十英尺长、四英尺宽的黑板上写满算式。“光是能在脑袋中装进那么多东西,就已经够惊人了,”一位叫作哈维格的学生回忆,“但是更令我们惊叹的是,他转过身来,把另一个复杂问题的答案同时也解答出来!他怎么能够一边在黑板上计算一个冗长算式,而同时又解决另一同样繁复的问题,真是令我大惑不解!”
④天才绝对出自勤奋。钱学森在加州理工的一位犹太籍的校友回忆:“一天假日一大早,我在学校赶功课,以为全幢建筑物里只有我一个人,所以把留声机开得特别响。乐曲进入高潮时,有人猛力敲我的墙壁。原来我打扰到钱学森了。后来他送我最新论文,算是对曾经向我大吼大叫聊表歉意。”
⑤关于归国后的钱学森,这里补充一个细节。你注意过钱学森的履历表吗 他先担任国防部五院(后发展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院长,然后改任副院长。这事不合常规,怎么官越做越小,难道犯了什么错误 不是的。原来,钱学森出任院长时只有45岁,年富力强,正是干事业的好时光。但是院长这职务是一把手,什么都得管。钱学森不想把精力耗费在琐事上,就主动打报告,辞去院长职务,降为副院长。这种胸怀与情操,很少有人能与之匹敌。
⑥钱学森有着十分粗犷而任性的另一面。他当年的学生们回忆,他上课总要迟到几分钟,正当大家猜测他今天是否会缺席时,他快速冲进教室,二话不说,抓起粉笔就在黑板上写开了,直到用细小而工整的字迹填满所有的黑板为止。又有一次,一个学生举手说:“第二面黑板上的第三个方程式,我看不懂。”钱学森不予理睬。另一个学生忍不住问:“怎么,你不回答他的问题吗 ”钱学森硬邦邦地说:“他只是在叙述一个事实,不是提出问题。”又有一次,一个学生问钱学森:“你刚才提供的方法是否万无一失 ”钱学森冷冷地瞪了他一眼,说:“只有笨蛋才需要万无一失的方法。”期末考试,钱学森出的题目极难,全班差不多都吃了零蛋。学生有意见,找上级的教授告状。钱学森对此回答:“我又不是教幼儿园!这是研究所!”
⑦还有更加不近人情的描述:钱学森在校园中是个神秘人物。除了上课,教师和学生都只偶尔在古根海姆大楼跟他擦肩而过。他总是把自己关在研究室里,学生跑去请教问题,他随便一句“看来没问题嘛”,就把他们打发走。有时他完全封闭自己,不论谁去敲门,哪怕是事先约好的,他也会大吼一声:“走开!”
⑧以上细节,恐怕都是真实的。大师就是大师,无一例外充满个性色彩。这样的大师也令人喜爱。
(选自《读者》,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钱学森的手稿令我想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进而想到他的唯美人格”中“唯美人格”仅指他工工整整的手稿。
B.钱学森回国后曾担任国防部五院院长,但后来又主动请求辞去院长职务,担任副院长,官越做越小,原因是他性格粗犷任性。
C.钱学森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先驱,但本文却没有选取这方面的素材,而是独具匠心,另选素材,塑造了充满个性色彩的钱学森。
D.“大师就是大师,无一例外充满个性色彩。这样的大师也令人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一代大师钱学森完美无瑕的个性的赞美。
2.按要求赏析语句。
(1)我去时,朋友在欣赏一卷《钱学森手稿》。(揣摩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他当年的学生们回忆,他上课总要迟到几分钟,正当大家猜测他今天是否会缺席时,他快速冲进教室,二话不说,抓起粉笔就在黑板上写开了,直到用细小而工整的字迹填满所有的黑板为止。(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3.这篇传记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钱学森 请分点概括。
参考答案
课文回顾
1.选文主要描写了托尔斯泰那双非同寻常的眼睛。
2.因为一开始不熟悉,所以会有一种客观而严格的审视,随着介绍,逐步熟悉了,就变得亲切起来。
3.运用夸张的描写手法,写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表现了托尔斯泰的眼睛有人类面部最丰富的情感。
4.示例:两者并不矛盾。“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社会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自己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致和家人产生矛盾,最终毅然离家出走,客死于途中。
靶向练习
1.C
2.(1)人们已经把《钱学森手稿》当作艺术品了,使用“欣赏”这个词,表达了人们对钱学森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的赞叹。
(2)本句运用动作描写,“冲”“抓”“写”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体现了钱学森粗犷任性的个性,表达了作者对钱学森的敬仰之情。
3.①严谨认真、永不满足的治学精神。②实事求是的态度。③不容置疑的才能。④勤奋的品质。⑤淡泊名利的胸怀与情操。⑥粗犷而任性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