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红星照耀中国
“长征”阅读专题
学习目标:“长征”专题探究
1、长征的原因
2、长征的路线
3、长征的困难
4、长征胜利的原因
5、长征精神
冲破国民党严密的封锁线
四个多月的实地考察
14本密密麻麻的笔记本
30卷胶卷
第一个向世界报道了红军长征的消息
有这样一个人
埃德加·斯诺
新课导入
作者简介
埃德加·斯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美国著名记者。代表作《红星照耀中国》。他于1928年来到中国,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毛泽东主席见面。
1972年2月15日,斯诺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后人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课前热身——知识抢答
1.《红星照耀中国》曾译名 。
2.《红星照耀中国》是按照 顺序来探寻红色中国的。
3.“红星照耀中国”是什么意思?
4.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他是谁?)
《西行漫记》
时间顺序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
照耀全中国。
贺龙
5.小咏同学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梳理了埃德加·斯诺对毛泽东的评价,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和率真,富有幽默感,时常露出质朴的笑容。
B.不屈不挠,冷静理智,极具个人魅力—这些特质使他成为“红色中国外交第一人”。
C.精通中国古典文学,博览群书,在哲学和历史方面造诣很深。
D.有着无穷的精力,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
B
周恩来
课前热身——知识抢答
追根溯源——探明原因
跳读“第五次围剿” ,勾画相关信息,完善下列表格
作战人数(兵力) 武器装备及支援 战略战术
国民党
共产党
约九十万军队
约三十八万
(正规军+后备军)
优势资源、技术装备、外面世界的无限供应(红军却同外面世界隔绝)机械化战术,一支现代化空军,可以飞航的作战飞机近四百架。(P95)
兵力少、资源缺
全部火力只有不到十万支步枪,没有大炮,手弹、炮弹和炸药来源极其有限,这全部是在瑞金的而红军军火厂中制造的。(P95)
消耗战
阵地战
(决定错误)
长征原因:国共两党双方兵力、武器装备等悬殊;红军采取了错误的阵地战战术。
跳读“举国大迁移”,“大渡河英雄”“过大草地”三节,在地图上补充完善红军的长征路线图。
重走长征——明确路线
A
B
C
D
红军长征首先向西,然后向北,中央红军长征经过了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等12个省。红军长征总里程约为二万五千里。
重走长征——感受艰难
在长征路上,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又是如何一一解决的?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梳理概括。
示例:在经过江西、广东、广西、湖南的征途上,红军遭到了非常惨重的损失。他们到达贵州边境时,人数已经减少了三分之一。这首先是由于大量运输工作所造成的障碍,当时用于这项工作的竟达五千人之多。因此先锋部队被拖了后腿,有时敌人得以在行军途上遍设障碍。其次,从江西出发时一直不变地保持着一条西北向的路线,因此南京方面可以预计到红军的大部分动向。(P98)
这些错误所造成的严重损失,使红军在贵州采取了新的战术。他们不再直线前进,而是开始采取一系列的转移视线的运动,式南京的飞机要弄清楚主力部队逐日的具体目标越来越困难。
困难:路线不变导致受到敌人的阻击和红军自身的运输拖了后腿
解决:采取新的战术,转移视线
蒋介石为了防止红军过长江进入四川,把大量不对从湖北、安徽、江西撤出,匆匆西运,要想(从北方)切断红军的进军路线。每个渡口都有重兵设防,每只渡船都撤至长江北岸;所有道路都封锁起来;大批大批的地方清仓绝粮。……红军在贵州遇到了一二十万的军队的迎击,后者在沿途遍设障碍。这就使得红军不得不在贵州进行了两次反方向的大行军,对省会作了大迂回。(P98)
困难:敌军的追击,层层设防
解决:在贵州进行了两次反方向的大行军,对省会作了大迂回。(灵活的战术——四渡赤水)
他们从金沙江迅速北移到四川境内,很快就进入骁勇善战的土著居民、独立的彝族区的“白彝”和“黑彝”的境内。桀骜不驯的彝族从来没有被住在周围的汉人征服过,同化过,他们好几百年以来就一直占据着四川境内这片林深树密的荒山野岭,以长江在西藏东面南流的大弧线为界。……彝族仇恨汉人历史已久,汉人军队经过他们境内很少有不遭到惨重损失或全部歼灭的。
但红军有办法。他们已经安全地通过了贵州和云南的土著民族苗族和掸族的地区,赢得了他们的友谊,甚至还吸收了一些部族的人参军。现在他们派使者前去同彝族谈判……这些首领获释回去后,自然大力称颂红军。
困难:彝族居民的攻击
解决:和彝族谈判,赢得彝族居民的友谊。(采取友好的民族政策)
时当五月,山洪暴发,水流湍急,河面甚至比长江还宽。……南岸安顺场上的人们屏息凝神地看着,担心他们要被消灭掉。但是别忙。他们看到渡河的人几乎就在敌人的枪口下靠了岸。……
但是河流越来越急。越来越困难了。……还没有完成过河,他们就会受到包围。这时一军团已挤满了安顺场,后面还有侧翼纵队、辎重部队、后卫部队陆续开到。蒋介石的飞机已经发现了这个地方,大肆轰炸。敌军从东南方向疾驰而来,还有其他部队从北方赶来。
安顺场以西四百里,峡谷高耸,河流又窄、又深、又急的地方,有条有名的铁索桥叫座泸定桥。……桥上有一半的木板被撬走了,在他们面前到河流中心之间只有空铁索。在北岸的桥头堡有个敌军的机枪阵地面对着他们,后面是一师白军据守的阵地。
机不可失。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占领。于是再一次征集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P101)
困难:大渡河水流凶险,且前后都有敌军的狙击。
解决:靠红军战士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神顽强挺过。
红军在大渡河以北爬上了一万六千英尺高的大雪山,在空气稀薄的山顶向西望去,只见一片白雪皑皑的山顶——西藏。可是在过大雪山时,这些衣衫单薄、气血不旺的南方战士不习惯于高原气候,冻死不少。更难的是爬荒凉的炮铜岗,他们可以说是自己铺出一条路出来的,一路砍伐长竹,在齐胸深的泥淖上铺出一条曲折的路来。(P102-103)
困难:爬大雪山时,空气稀薄、天气严寒、无法御寒。
解决:顽强挺过、自己铺路
但是沿途两旁一、二百码以外就很不安全。许多红军想去找头羊来宰,就没有再回来的。
在大草地一连走了十天还不见人烟。在这个沼泽地带几乎大雨连绵不断,只有沿着一条为红军当向导的本地山民才认得出像迷宫一样的曲折足迹,才能穿过它的中心,许多人在一望无际的一些水草中失足陷入沼泽之中而没了顶,同志们无从援手。
沿途没有柴火,他们只好生吃青稞和野菜。
没有树木遮荫,轻装的红军也没有带帐篷。到了夜里他们就蜷缩在捆扎在一起的灌木枝下面,挡不了什么雨。
行路难
吃饭难
宿营难
藏民狙击
解决:俘获藏民做向导,同这些向导交上朋友。
解决:靠意志顽强挺过
重走长征——领悟精神
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可以从红军长征的过程中,感受到他们怎样的精神?
胜利原因:
(1)采用灵活的战术;
(2)采用友好的民族政策;
(3)红军应用顽强的意志。
精神:不怕牺牲、团结一致、英勇顽强、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在当代还有意义吗?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历史与现实的交互印证中,长征精神历久弥新,更加凸现出它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还会遇到各种艰险坎坷。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弘扬长征精神,继续奋勇前进,长征精神永不过时。
追忆长征——探讨意义
当堂练习
1.以下红军长征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离开瑞金—遵义会议—强渡大渡河—四渡赤水—吴起会师
B.吴起会师—四渡赤水—离开瑞金—遵义会议—强渡大渡河
C.离开瑞金—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吴起会师
D.离开瑞金—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吴起会师—强渡大渡河
2.从军事角度而言,长征中意义最重大的一个事件是( )
A.四渡赤水 B.过雪山草地 C.巧渡金沙江 D.强渡大渡河
C
D
作业布置——微写作
“强渡大渡河”是长征途中最惊心动魄的一环,曾被改变为许多经典的影视作品。假如你是导演,读完这一章节,你讲如何撰写分镜头脚本,再现经典?请根据示例,完成分镜头脚本的创作。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