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体液调节》同步训练.doc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单题(本大题共28小题,共56分)
1.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药物,它可通过与瞬时性感受器电位受体TRPM8蛋白拮抗,使兴奋不能产生,实现了在不麻醉病人的情况下降低他们的体温。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新药物的作用机制应该是阻断了反射弧中神经中枢传递兴奋的过程
B.麻醉法均是通过抑制突触小体中神经递质的释放来降低病人体温的
C.新药物和麻醉方法都可以说明完整的反射弧是反射进行的结构基础
D.肾上腺素可参与体温自然防御机制,其相应路径的效应器是下丘脑
2.在愉快触觉的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关键的神经肽PROK2(一种信息分子)和一种专门的神经通路。无PROK2的小鼠不能感觉到愉快触觉,但能继续对瘙痒和其他刺激作出正常反应。上述实例说明PROK2( )
A.对应的受体蛋白具有特异性 B.可能是神经递质,活性高、作用广
C.可在多个神经通路中传递信息 D.不参与瘙痒反应,说明体液调节很精确
3.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期缺碘会导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
B.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都能引起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变化
C.生理性调节(如出汗)和行为性调节(如增减衣物)共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但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不都是负反馈调节
4.2022年4月,中国科考队员完成了第38次南极考察。南极很多地区常年处于零下四、五十度的低温,科考队员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他们的体温仍然维持在37℃左右
B.应装备防寒服以减少机体的散热量
C.与常温相比,科考队员在户外做相同的工作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
D.正常饮食和活动的情况下,在低温环境中,人的排汗、排尿都会减少
5.葡萄糖是人体所需的一种单糖。下列关于人体内葡萄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糖是人体血浆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含量受激素的调节
B.葡萄糖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能经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
C.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可被氧化分解或转化为肝糖原
D.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人体脂肪组织细胞可转变为甘油三酯
6.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调节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效应为血糖浓度升高,则下丘脑仅作为调节中枢
B.若刺激为炎热刺激,则机体会在下丘脑处形成热觉
C.下丘脑发挥感受器作用时,产生的效应可为尿量增加
D.调节生命活动时,下丘脑不能作为效应器来发挥作用
7.激素分泌、运输悄无声息,难以收集和分离。科学家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方法,确定激素的分泌部位和调节作用,下列关于胰岛素发现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胰液中存在一些聚集成岛状的细胞堆被命名为“胰岛”,发现“胰岛”是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
B.依据切除胰腺的狗会患上与人的糖尿病同样的疾病,科学家提出胰岛能分泌某种抗糖尿病的物质的假说
C.制备胰腺提取物,注射给糖尿病的狗,收获甚微
D.通过将狗的胰管结扎,得到萎缩的胰腺并从中获取提取物,饲喂患糖尿病的狗,效果显著
8.近年,“XX冰城”、“COXX”等奶茶店遍布大街小巷,中学生也是奶茶店的消费主力军。部分奶茶中“奶”的成分为“植脂末”,属于反式脂肪酸,长期摄入可影响智力发育。除此之外奶茶中还含有高浓度果糖、淀粉、乳化剂,甜味剂、咖啡因等化学成分。下列关于奶茶描述错误的是( )
A.饮用奶茶后,可产生饱腹感,也可以为人体细胞提供一定的能量
B.“不甜”的奶茶中由于不含糖类,可代替白开水大量饮用
C.长期饮用奶茶有一定的“上瘾”风险
D.长期饮用奶茶等高糖饮品不仅会导致体内脂肪过度囤积,还会大大的提高得糖尿病的风险
9.下丘脑是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中的重要器官,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下丘脑是神经中枢,只能接受神经信号的刺激
B.饱餐后,血糖浓度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C.寒冷刺激下,激素Ⅱ含量上升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
D.饮水过多时,调节肾小管、集合管活动的激素Ⅲ的含量下降
10.下列有关人体体液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血糖浓度升高时,人体中的垂体可分泌促激素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B.体内少数种类的细胞存在甲状腺激素受体
C.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某些气体分子也能作为体液因子起调节作用
D.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因作用时间比较长导致其反应速度较缓慢
11.如图表示血液流经某器官时的物质变化模式图,其中物质①作用于器官而促进或抑制物质②的产生。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
A.①为胰岛素,器官为肝脏,②为胰高血糖素
B.①为甲状腺激素,器官为垂体,②为促甲状腺激素
C.①为盐酸,器官为胰腺,②为促胰液素
D.①为胰高血糖素,器官为骨骼肌,②为葡萄糖
12.在篮球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生理状态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比赛过程中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体温会维持在37 ℃不变
B.比赛过程中机体大量出汗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对肾小管的作用增强
C.比赛过程中肌细胞产生的乳酸只能由血浆中的缓冲物质进行中和
D.比赛过程中机体流汗导致Na+大量丢失,此时下丘脑分泌的醛固酮增加
13.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如图为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部分关系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若图中的免疫细胞是辅助性T细胞,则它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发挥作用
B.若图中的免疫细胞是浆细胞,则该免疫活性物质、神经递质和激素都是信息分子
C.若图中的免疫细胞换为胰岛B细胞,则神经递质和高血糖都可刺激胰岛B细胞
D.若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是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则二者可作用于神经系统
14.研究人员在体外诱导多潜能干细胞(CiPSC)转化成胰岛B细胞,并将其移植到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在移植后当天患者即可恢复正常活动,移植后第10天,患者血糖稳定,每日胰岛素需要量已经降低至移植前的一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iPSC细胞转化成胰岛B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胰岛B细胞内的DNA、蛋白质与CiPSC细胞内的均相同
C.随CiPSC细胞转化的进行,患者合成胰岛素的能力增强
D.胰岛素可促进血糖转化成糖原,也可抑制肝糖原转化为血糖
15.寒冷刺激会使机体分泌甲状腺激素(TH),该激素的分泌及调节过程如图所示(“+”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接受寒冷刺激时,神经细胞膜内电位会由正变负
B.长期处在室外寒冷环境中,体液中的甲状腺激素会越来越多
C.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体现了分级调节的放大效应
D.垂体细胞上TRH和TH的受体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其空间结构不同
16.糖异生是指生物体将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是糖异生的关键酶,参与血糖平衡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糖浓度的平衡是机体多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B.在人及其他哺乳动物体内,肝是进行糖异生的主要器官
C.G-6-Pase的过量表达可能与某些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D.肌肉细胞中的G-6-Pase在低血糖状态下将肌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17.研究表明,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需水量为2500mL左右,当机体大量丢失水分且血钠含量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分泌增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B.当血钠含量回升到正常水平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醛固酮量会减少
C.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
D.Na+几乎全部由小肠吸收后经肾随尿排出,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
18.神经递质、激素、抗体和细胞因子都是重要的调节物质,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四种调节物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肾上腺素可以做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被降解或回收
B.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C.B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具有特异性
D.溶菌酶、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都属于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19.有人说:“生物就是生活”。生活中下列与学习有关的生物现象正确的是( )
A.听力考试时主要使用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和V区
B.上课时交感神经占优势,消化速率变快,血管收缩
C.放学回家后尿意会增加,是因为身体中副交感神经兴奋,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增加
D.听到上课铃会不由自主地想回班级,因为不由自主,所以是非条件反射
20.如图表示某器官受多种信息分子(如神经递质、激素)的调节模式图,其中旁分泌调节因子是由器官分泌的作用于器官自身的化学信息分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信息分子均为蛋白质
B.信息分子发挥作用均需与相应受体结合
C.图示器官可参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D.与激素相比,旁分泌调节因子的运输距离较近
21.研究发现新激素Fabkin会改变某些酶的活性,改变ATP和ADP的水平,进而破坏胰岛B细胞内外的钙离子平衡,最终导致胰岛B细胞的内质网功能紊乱,使细胞死亡。若研究人员使用抗体中和小鼠体内的Fabkin活性,则可防止小鼠患上1型和2型两种类型的糖尿病。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维持细胞内外钙离子浓度的平衡需要酶参与且消耗能量
B.细胞内液与内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协调,以确保机体稳态
C.Fabkin通过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
D.1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激素Fabkin的含量都可能偏高
22.为研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生长抑素(GHRIH)对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影响,科研人员以健康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大鼠进行了如下实验:甲组大鼠注射适量的TRH、乙组大鼠注射等量的GHRIH、丙组大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测量大鼠体内TSH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SH的分泌还可能受碘离子浓度的影响
B.GHRIH可由体液定向运送至垂体,以发挥作用
C.结果表明TRH和GHRIH对TSH的分泌作用相抗衡
D.为使实验更严谨,应增加同时注射TRH和GHRIH组
23.如图是人体内环境之间以及与细胞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新冠肺炎患者在病毒的浸染下,打破了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无机盐及水分的相对稳定,从而引起机体局部组织水肿,体温升高,体内酸碱平衡失调等异常状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组织液、血浆、淋巴
B.图中A、B、C分别代表组织细胞、血细胞、淋巴细胞
C.新冠患者肺部乙中若有蛋白质进入甲,可能会引起肺水肿
D.新冠患者的体温有所升高,调节体温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24.空腹血糖是糖尿病筛查常用检测指标之一,但易受运动和心理状态等因素干扰,影响筛查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空腹时健康人血糖水平保持恒定 B.空腹时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不分泌激素
C.运动时血液中的葡萄糖只消耗没有补充 D.紧张时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糖水平升高
25.胰高血糖素可激活肝细胞中的磷酸化酶,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提高血糖水平,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胰高血糖素经主动运输进入肝细胞才能发挥作用
B.饥饿时,肝细胞中有更多磷酸化酶b被活化
C.磷酸化酶a能为肝糖原水解提供活化能
D.胰岛素可直接提高磷酸化酶a的活性
26.小鼠甲状腺的内分泌机能受机体内、外环境因素影响,部分调节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RH遍布全身血液,并定向作用于腺垂体
B.低于机体生理浓度时的TH对TSH的分泌起促进作用
C.饮食缺碘会影响下丘脑和腺垂体的功能,引起甲状腺组织增生
D.给小鼠注射抗TRH血清后,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弱
27.为验证药物D可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来降低体温,科研人员以发热模型鼠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处理方式 结果
1 发热模型鼠+生理盐水 发热
2 发热模型鼠+药物D溶液 退热
3 损坏下丘脑的发热模型鼠+药物D溶液 发热
A.该实验自变量为药物D溶液的有无,以及下丘脑是否完好
B.发热模型鼠体温维持在39℃时,其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第2组发热模型鼠经药物D处理后可能出现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大
D.依据实验结果可证明药物D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来降低体温
28.关于激素、神经递质等信号分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一种内分泌器官可分泌多种激素
B.一种信号分子可由多种细胞合成和分泌
C.多种信号分子可协同调控同一生理功能
D.激素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识别细胞膜上的受体
二、解答题(本大题每空1分,共44分)
29. 甲状旁腺激素(PTH)是由甲状旁腺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可抑制肾小管(近曲小管)对磷的重吸收而促进远曲小管对钙的重吸收,血钙浓度过高会抑制PTH的分泌。降钙素(CT)是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激素,可抑制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旁亢)患者PTH分泌异常增加。回答下列问题:
(1)可引起甲状旁腺细胞分泌PTH的信号有 (答出一点)。
(2)在调节血磷浓度方面,PTH与CT具有 作用,二者作用方式具有的共性有 (答出三点)。
(3)维生素D可促进小肠黏膜细胞对钙的吸收。口服适量维生素D对甲旁亢患者 (填“有”或“没有”)一定的疗效,原因是 。
(4)若要研究CT对血钙浓度的影响,应选择 的动物为实验组。
30.每年的5月25日是“世界甲状腺日”,这个日子提醒我们,甲状腺健康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近年来甲状腺癌(以下简称“甲癌”)的发病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回答下列问题。
(1)甲状腺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答出 2 点即可),其分泌受到 轴的调节。
(2)甲癌患者体内可能存在 RET 基因突变,该基因负责编码的蛋白质是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 RET 突变后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从而发生癌变。据此判断, RET 基因属于 (填“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
(3)切除甲状腺是治疗甲癌的常用措施,但患者体内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残留的甲癌细胞生长,术后需长期服用“优甲乐”(一种甲状腺激素类药物),分析其原因是 。
(4)免疫系统受损会增加癌症的发生概率,为帮助甲癌患者重塑免疫力,请提出合理的建议: (提出 1 条即可)。
31.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一大诱因,这主要是由于食盐中的钠与血压升高有密切关系。最新研究发现低钠饮食能够使高血压患者平均降低8mmHg的收缩压,其效果和常用的降压药差不多。回答下列问题:
(1)醛固酮在调节钠离子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醛固酮是由 分泌的,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通过 的方式重吸收钠。日常饮食中食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醛固酮分泌 (填“增多”或“减少”)。
(2)长期食盐摄入过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 内的渗透压感受器,促使机体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 释放进入血液,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上述两种激素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实现水盐平衡,该过程的调节方式为 。
(3)研究发现,降压药(如依普利酮)主要通过抑制醛固酮受体的作用来治疗高血压,请简述其作用机理: 。
32. 红枣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红枣多糖(JP)具有降低血糖的功效。科研人员利用药物STZ(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制备了糖尿病小鼠,然后设置对照组(正常小鼠)、模型组(糖尿病小鼠)、JP实验组(糖尿病小鼠)对上述观点进行实验验证。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的自变量为 。若JP实验组的处理是用一定量的JP溶液对糖尿病小鼠灌胃处理,则模型组的处理方法为 。
(2)实验过程中,对照组和JP实验组小鼠体重基本不变,而模型组小鼠的体重逐渐减轻其原因是 。
(3)欲进一步研究JP降低血糖的机理,还应检测小鼠的 (答出两点)。
(4)科研人员新研发了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A,为检测其治疗效果,以正常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相关实验。请帮科研人员写出实验思路: 。
33.痛觉是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能够使人及时意识到危险,提高生存率。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时,诱发组织释放某些化学物质,作用于痛觉感受器,使之产生兴奋,沿传入通路抵达大脑皮层特定感觉区,产生痛觉。人体内存在天然的镇痛系统,起重要作用的是可释放内啡肽(亦称安多芬或脑内啡)的神经元。人体的肢体关节每天都在摩擦,如果没有自身分泌内啡肽,光是关节摩擦的疼痛就让我们无法自由行动。请观察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1)痛觉形成过程中,突触前膜释放的痛觉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使得突触后膜电位从 变为 ,即产生 (填“动作”或“静息”)电位,在神经纤维上以 的形式传导。
(2)(2)内啡肽神经元甲与感觉神经元乙之间会形成一种“轴突-轴突”突触结构。图中涉及 个突触,内啡肽产生止痛效果时对递质A的影响是 。
(3)(3)研究发现,在海洛因吸食者体内,海洛因导致垂体分泌的黄体生成素减少,进而导致体内性激素的含量偏低,这反映了激素调节中的 调节机制。长期吸毒人员未吸食毒品时,大多伴有精神萎靡、四肢无力等症状,推测可能是其体内 激素的含量减少所致。
(4)(4)研究发现海洛因的结构与内啡肽相似,请推测成瘾者毒瘾发作时痛不欲生的原因: 。
(5)(5)面对阿片类毒品对机体的伤害,我们该怎么做? 。
34.新冠病毒肆虐时,逆行的医生进入重症病房与时间赛跑,严防病毒入侵,成为新时期可歌可泣的人。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平衡和血糖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1)当班医生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A的分泌活动,腺体A表示的器官有 和 ,医生在忙碌过程中有时也会感觉闷热,此时机体主要通过 等生理途径增加散热。
(2)(2)长时间不进食的医生,血糖的主要来源是 ;进食后血糖上升时,下丘脑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下降,此过程属于 调节。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需要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胰岛素的受体分布在靶细胞的 上。
(3)(3)医护人员长时间未饮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 ,使人体内的 激素分泌增多,促进 ,使尿量减少。
(4)(4)医生在工作过程中因为身穿防护服,常常要憋尿,成人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 ,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这说明神经系统存在 调节的方式。
35. 食物未进入胃内,食物的形状和气味也可引起胃液分泌,其机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胃功能的控制是由大脑、脑干、脊髓、自主神经系统的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共同完成的人体控制胃液的分泌体现了神经系统的 (填“分级调节”或“反馈调节”)。
(2)为维持胃泌素含量的稳定,机体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胃泌素,原因是 。
(3)据图分析,迷走神经兴奋刺激胃液分泌的途径是 。研究发现,胃液中的HCl含量过高时会抑制胃壁细胞分泌胃液,该过程的调节机制为 ,其意义是 。
(4)睡液的分泌也存在类似于图中的分泌过程,据此,你对“望梅止渴”的生物学解释是 。
36. 科研人员就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大鼠血糖及血糖调节激素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将大鼠分为四组,第一组输入生理盐水,第二组输入生理盐水+CGRP,第三组输入50%葡萄糖溶液,第四组输入50%葡萄糖+CGRP(相关操作遵循等量原则)。生理盐水入+CGRP组于输液前、输液后60分钟、输液后120分钟分别测血糖浓度变化,结果如表1;四组操作对血糖调节激素水平的影响如表2。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1
时间(分) 0 60 120
血糖浓度(mg/dl) 101.1±16.5 137.7±27.7 164.1±42.1*
*与0分钟相比:P<0.05 注:P<0.05表示差异性显著
表2
胰岛素(μu/ml) 胰高血糖素(pg/ml)
生理盐水 17.73±16.49 142.8±41.5
CGRP+生理盐水 23.58±14.24 162.1±29.3
50%葡萄糖 84.07±53.16* 215.0±54.1
CGRP+50%葡萄糖 23.58±14.25 206.9±86.6*
*与其他三组相比P<0.05 注:P<0.05表示差异性显著
(1)动物体内胰岛素由 分泌,作用是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作用 。
(2)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输人生理盐水+CGRP可使血糖明显 (填“升高”或“降低”),说明CGRP常态下能够 。
(3)由表2数据可以看出,输入生理盐水+CGRP对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影响是P (填“大于”或“小于”)0.05,说明CGRP对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影响 。与50%葡萄糖+CGRP组相比,50%葡萄糖组胰岛素含量明显 ,而50%葡萄糖+CGRP组与生理盐水组差异性不显著。说明在高血糖浓度刺激下,CGRP具有 胰岛素分泌的功能。
37. 如图表示人体胰岛组织的部分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①②③④表示相关液体。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能够构成内环境的是 (填数字序号),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填数字序号),④中水的来源有 (答出三点)。
(2)胰岛细胞所需的葡萄糖可来源于食物,请写出食物中的葡萄糖进入胰岛细胞被利用的途径: (用图中数字序号及箭头表示)。
(3)若图示为进食4 h后,人体胰岛组织处的物质交换,则a、b处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关系为a处 (填“>”“<”或“=”)b处,判断依据是 。
38. 如图表示血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及胰岛素的作用机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血糖浓度升高时,对胰岛B细胞的葡萄糖供应增加。葡萄糖以 方式进入胰岛B细胞,使细胞内的 过程加强,同时导致ATP/ADP的比值上升,进而影响图示ATP敏感的K+通道和Ca2+通道的开闭状态,此时胰岛B细胞的膜两侧电位表现为 。
(2)胰岛B细胞内ATP/ADP的比值上升最终促进胰岛素的分泌,ATP在胰岛B细胞内的作用有 、 。
(3)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膜上 的数量,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另一方面促进组织细胞内 ,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答案和解析】
1.C
【解析】
1.新药物的作用机制应该是阻断了反射弧中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的过程,故A项错误;
麻醉剂有很多种,作用机制也不尽相同,神经递质不能释放是其中的一种,也可能是阻断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加快神经递质的分解等方式,故B项错误;
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两种方法的目的都是阻断其中一部分以阻止反射的进行,故C项正确;
肾上腺素参与体温调节过程,其相应路径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肾上腺,而不是下丘脑,故D项错误。
2.A
【解析】
2.PROK2是一种信息分子,且愉快触觉反应与其他反射不相互干扰,说明PROK2的受体具有特异性,故A项正确;
题干信息中没有反映出PROK2活性高、作用广等特点,故B项错误;
据题可知,PROK2有专门的神经通路,传递的特异性说明其不能在多个神经通路中传递信息,故C项错误;
无PROK2的小鼠不能感觉到愉快触觉,但能对瘙痒和其他刺激作出正常反应,体现了神经调节的精确性,故D项错误。
3.A
【解析】
3.长期缺碘会导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故A项错误;
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都能引起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变化,故B项正确;
生理性调节和行为性调节共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生理性调节是基本的调节方式,行为性调节是重要的补充,故C项正确;
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但不是所有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都是负反馈调节,如排尿反射的调节属于正反馈调节,故D项正确。
4.D
【解析】
4.A、人体具有体温调节的能力,在此时,它们的体温仍然维持在37℃左右,A正确;
B、低温条件下应该减少散热,防寒服可减少散热,B正确;
C、与常温相比,低温条件下机体散热多,产热也多,消耗的能量多,C正确;
D、在正常饮食和活动的情况下,低温环境中,排汗减少,排尿增加,D错误。
故选D。
5.B
【解析】
5.A、葡萄糖是人体血浆的重要组成成分,血液中的糖称为血糖,血糖含量受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调节,A正确;
B、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为主动运输,进入组织细胞一般通过协助扩散,B错误;
CD、血糖浓度升高时,在胰岛素作用下,血糖可以进入肝细胞进行氧化分解并合成肝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CD正确。
故选B。
6.C
【解析】
6.血糖调节中,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等,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控,此时下丘脑可作为器官,此外,在血糖调节中,下丘脑还可作为感受器,故A项错误;
热觉在大脑皮层形成,故B项错误;
下丘脑可作为渗透压感受器,若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通过相关调节可使尿量增加,故C项正确;
下丘脑可作为效应器,如其受神经支配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故D项错误。
7.C
【解析】
7.A、研究者在显微镜下观察胰腺组织时,发现一些聚集成岛状的细胞堆被命名为“胰岛”,没有用到电子显微镜,A错误;
B、依据切除胰腺的狗会患上与人的糖尿病同样的疾病,科学家提出胰腺能分泌某种抗糖尿病的物质的假说,而非胰岛,B错误;
C、制备胰腺提取物,注射给糖尿病的狗,收获甚微,因为胰腺中的胰蛋白酶分解了胰岛素,C正确;
D、胰岛素是蛋白质,饲喂时会被分解,没有效果,D错误。
故选C。
8.B
【解析】
8.A、奶茶中含有高浓度果糖、淀粉等物质,饮用奶茶后,可产生饱腹感,经过消化和吸收后可为人体细胞提供一定的能量,A正确;
B、“不甜”的奶茶中虽不含果糖或含量少,但仍含有淀粉等糖类,不可代替白开水大量饮用,B错误;
C、奶茶中含有咖啡因等化学成分,长期饮用奶茶有一定的“上瘾“风险,C正确;
D、糖类可大量转化为脂肪,长期饮用奶茶等高糖饮品不仅会导致体内脂肪过度囤积,还大大提高了得糖尿病的风险,D正确。
故选B。
9.A
【解析】
9.A、下丘脑作为神经中枢能接受神经信号的刺激,作为腺体也能接受激素信号的刺激,A 错误;
B、饱餐后,血糖浓度上升刺激下丘脑,使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素来降血糖,该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过程。所以饱餐后,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方式来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B正确;
C、由图示可知,激素Ⅱ是甲状腺激素。寒冷刺激下,经图示途径使激素Ⅱ(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该途径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C 正确;
D、由图示可知,激素Ⅲ是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肾集合管重吸收水。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激素Ⅲ(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排尿量增加,D 正确。
故选A。
10.C
【解析】
10.血糖浓度升高时,人体中的垂体没有分泌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促激素,A错误;
体内几乎所有的细胞中均存在甲状腺激素受体,B错误;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除激素外,其他的一些化学物质,如组胺、某些气体分子(NO、CO2等)以及一些代谢产物(如CO2)也能作为体液因子起调节作用,C正确;
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中相关化学物质的分泌及运输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反应速度较缓慢,由于化学物质在体液中存在的时间较长,因此体液调节作用时间比较长,D错误。
11.B
【解析】
11.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故A项错误;
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垂体,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故B项正确;
血液中一般不含盐酸,胃液中的盐酸可促进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促胰液素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故C项错误;
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为葡萄糖,故D项错误。
12.B
【解析】
12.比赛过程中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体温会略高于37 ℃,A错误;
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大量出汗,会丢失许多水分,此时机体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对肾小管和集合管的作用增强,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的能力增强,使尿量减少从而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稳定,B正确;
组织液、淋巴液中也存在缓冲物质,肌细胞产生的乳酸主要由血浆中的缓冲物质进行中和,少部分也可由组织液、淋巴液中缓冲物质进行中和,C错误;
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分泌,D错误。
13.B
【解析】
13.若图中的免疫细胞是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发挥作用,故A项正确;
若图中的免疫细胞是浆细胞,则其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抗体不属于信息分子,故B项错误;
下丘脑是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胰岛B细胞可接受来自下丘脑兴奋产生的神经递质的刺激,也可接受来自血糖(葡萄糖)本身的浓度变化的刺激,故C项正确;
免疫细胞分泌的一些物质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可作用于神经系统,故D项正确。
14.B
【解析】
14.CiPSC细胞转化成胰岛B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故A项正确;
CiPSC细胞转化成胰岛B细胞,该过程中DNA没有变化,但是其中的基因发生了选择性表达,因而部分蛋白质会发生改变,故B项错误;
随着CiPSC细胞转化的进行,胰岛B细胞的数量增多,患者合成胰岛素的能力增强,故C项正确;
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促进血糖转化成糖原,也可抑制肝糖原转化成葡萄糖,故D项正确。
15.C
【解析】
15.静息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时,膜电位为外负内正,下丘脑接受寒冷刺激时,神经细胞膜内电位会由负变正,故A项错误;
甲状腺激素发挥作用后会失活,同时也在源源不断地产生,其含量会保持相对稳定,因而不会因为长期处在寒冷环境中而越来越多,故B项错误;
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之间存在分级调节,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故C项正确;
垂体细胞上TRH和TH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不同蛋白质空间结构不同,根本原因是控制它们合成的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故D项错误。
16.D
【解析】
16.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机体通过多个器宜、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血糖的平衡,故A项正确;
糖异生是指生物体将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在人及其他哺乳动物体内,肝是进行这一过程的主要器官,故B项正确;
根据题意,G-6-Pase的过量表达可能会引起机体血糖失衡,某些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可能与G-6-Pase过量表达有关,故C项正确;
肌糖原不能水解为葡萄糖,原因可能是肌肉细胞内没有G-6-Pase,故D项错误。
17.B
【解析】
17.A、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可促进水分的重吸收,导致尿量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A正确;
B、醛固酮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B错误;
C、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受到神经调节,也受到抗利尿激素、醛固酮等多种激素调节,C正确;
D、Na+的主要来源是食盐,几乎全部由小肠吸收,主要经肾随尿排出,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D正确。
故选B。
18.A
【解析】
18.A、肾上腺素既可作为激素,也可作为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需要与受体结合后起作用,发挥作用后被降解或回收,A正确;
B、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可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B错误;
C、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C错误;
D、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都是细胞因子,是由淋巴细胞分泌的,但溶菌酶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D错误。
故选A。
19.A
【解析】
19.A、听力测试过程中,考生需用V区阅读试题,H区听听力,W区书写答案,主要使用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和V区,A正确;
B、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故上课时副交感神经占优势,消化速率变快,B错误;
C、放学回家后尿意会增加,是因为身体中副交感神经兴奋,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减弱,C错误;
D、听到上课铃会不由自主地想回班级,这个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D错误。
故选A。
20.A
【解析】
20.图示信息分子不一定是蛋白质,如激素可以是多肽、类固醇等,故A项错误;
信息分子发挥作用均需与相应受体结合,故B项正确;
由图可知,该器官受神经递质和激素的支配,故其可参与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故C项正确;
由题意可知,旁分泌调节因子由器官分泌而后作用于器官自身,不需要经体液运至全身各处,即旁分泌调节因子运输距离较近,故D项正确。
21.C
【解析】
21.新激素Fabkin会改变某些酶的活性,改变ATP和ADP的水平,进而破坏胰岛B细胞内外的钙离子平衡,这说明维持细胞内外钙离子浓度的平衡需要酶参与且消耗能量,故A项正确;
内环境的稳态,离不开细胞内液的稳定,但二者又相互影响,因为物质会进出细胞,故B项正确;
Fabkin可改变某些酶的活性,从而改变ATP和ADP的水平,进而破坏胰岛B细胞内外的钙离子平衡,最终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并没有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故C项错误;
利用抗体中和小鼠的Fabkin活性时,可以防止小鼠患上1型和2型两种类型的糖尿病,说明这两种糖尿病患者血液中激素Fabkin的含量都可能偏高,故D项正确。
22.B
【解析】
22.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其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进而影响TSH的分泌,故A项正确;
激素由体液运至全身各处,故B项错误;
由图中曲线可知,GHRIH可抑制TSH的分泌,TRH可促进TSH的分泌,二者作用相抗衡,故C项正确;
为使实验更严谨,研究二者的相互作用时,还应设置同时注射TRH和GHRIH的实验组,故D项正确。
23.D
【解析】
23.AB、根据甲→丙→乙之间的关系不可逆转,可推知,甲是组织液,其中的A是组织细胞,乙是血浆,其中的细胞B是血细胞,丙是淋巴,其中的细胞C是淋巴细胞,AB正确;
C、新冠患者肺部乙血浆中若有蛋白质进入甲组织液,造成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水分从血浆进入组织液,所以引起组织水肿,即肺水肿,C正确;
D、调节体温的中枢位于下丘脑,D错误。
故选D。
24.D
【解析】
24.A、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是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非糖物质也可以转化为血糖,使血糖水平保持动态平衡,但不是绝对的恒定,A错误;
B、空腹时糖尿病患者的细胞供能不足,糖尿病患者的胰岛A细胞会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供能,B错误;
C、运动时血液中的葡萄糖消耗的同时,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对血糖进行补充,C错误;
D、紧张时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肾上腺素增多,促进血糖升高,D正确。
故选D。
25.B
【解析】
25.A、胰高血糖素属于大分子信息分子,不会进入肝细胞,需要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A错误;
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肝细胞中有更多磷酸化酶b被活化成磷酸化酶a,加快糖原的分解,以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B正确;
C、磷酸化酶a不能为肝糖原水解提供活化能,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活化能,C错误;
D、根据题图无法判断胰岛素和磷酸化酶a的活性的关系,且胰岛素为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D错误。
故选B。
26.B
【解析】
26.A、下丘脑分泌的TRH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与腺垂体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即定向作用于腺垂体,A正确;
B、机体TH的浓度偏低,则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多,B错误;
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所必需的,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使TRH和TSH分泌增加,TSH可促进甲状腺发育,引起甲状腺组织增生,C正确;
D、给小鼠注射抗TRH血清后,TRH不能作用于垂体,最终导致甲状腺激素减少,机体产热减少,从而使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弱,正确。
故选B。
27.B
【解析】
27.A、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药物D可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来降低体温,该实验自变量为药物D溶液的有无,以及下丘脑是否完好,A正确;
B、发热模型鼠体温维持在39℃时,其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错误;
C、第2组发热模型鼠经药物D处理后,发热模型鼠退热,退热过程中散热量大于产热量,可能出现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大,C正确;
D、1组和2组比较说明药物D溶液具有降低体温的作用,2组和3组比较说明药物D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来降低体温,D正确。
故选B。
28.D
【解析】
28.A、一种内分泌器官可分泌多种激素,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等,A正确;
B、一种信号分子可由多种细胞合成和分泌,如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如谷氨酸、甘氨酸),B正确;
C、多种信号分子可协同调控同一生理功能,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参与血糖平衡调节,C正确;
D、激素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识别细胞的受体,但不一定是位于细胞膜上的受体,某些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部,D错误。
故选D。
29.
(1)血钙浓度低(或血磷浓度高)
(2)协同 通过体液进行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微量和高效
(3)有 维生素D可以促进小肠黏膜细胞对钙的吸收,提高血钙水平,而血钙浓度过高会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
(4)切除甲状腺C细胞
29.【解析】
(1)由题意可知,引起PTH分泌的信号有血钙浓度低、血磷浓度高。
(2)由题意可知,PTH和CT均能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降低血磷浓度,故二者在调节血磷浓度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二者发挥作用均为激素调节,激素调节具有通过体液进行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微量和高效的特点。
(3)由题意可知,维生素D可以促进小肠黏膜细胞对钙的吸收,提高血钙水平,而血钙浓度过高会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故口服维生素D对甲旁亢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4)为排除相关腺体的影响,研究CT对血钙浓度的影响时应选择切除甲状腺C细胞的动物作为实验组。
30.
(1)调节体内的有机物代谢、促进生长和发育、提高神经的兴奋性、提高血糖浓度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2)原癌基因
(3)患者服用“优甲乐”后,机体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TSH(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抑制甲癌细胞的生长
(4)保持积极心态
30.【解析】
(1)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一种调节代谢的重要激素,主要的生理功能有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物质的氧化分解、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对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
(2)由题意可知,RET基因负责编码的蛋白质是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因此RET基因属于原癌基因;
(3)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患者服用“优甲乐”(一种甲状腺激素类药物)后,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合成、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抑制甲癌细胞的生长;
(4)由于TSH能促进甲状腺癌细胞的生长,要帮助甲癌患者重塑免疫力,可以适当补充甲状腺激素,通过反馈调节抑制TSH的分泌;最核心的方法是患者要保持健康的、积极的心态,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31.
(1)肾上腺皮质 主动运输 减少
(2)下丘脑 垂体 神经-体液调节
(3)抑制醛固酮受体的药物可能与醛固酮受体结合,竞争性阻断醛固酮与受体结合,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吸收减少,可使机体血压降低
31.【解析】
(1)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重吸收钠。因此日常饮食中食盐摄入过多,钠离子含量增加,会导致醛固酮分泌减少。
(2)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下丘脑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实现水盐平衡的过程中涉及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该过程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3)低钠饮食能够使高血压患者平均降低8mmHg的收缩压。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重吸收钠,通过抑制醛固酮受体,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重吸收减少,降低机体内的钠离子,从而降低血压。
32.
(1)小鼠的类型(或小鼠是否患糖尿病)、是否JP处理用 等量的生理盐水(或JP溶液的溶剂)对糖尿病小鼠灌胃处理
(2)模型组小鼠胰岛B细胞受损,体内缺乏胰岛素,使进入细胞内的葡萄糖减少,细胞供能不足,导致机体中脂肪等非糖物质消耗增加
(3)胰岛素含量、肝糖原含量
(4)选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正常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对甲、乙两组小鼠均用STZ处理获得糖尿病模型小鼠,丙组不做处理,然后对甲组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乙组注射等量的药物A溶液、丙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每隔一定时间测量各组的血糖浓度
32.【解析】
(1)由题意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小鼠的类型、是否JP处理。依据对照原则,模型组的处理方法为用等量的生理盐水对小鼠灌胃处理。
(2)模型组即糖尿病小鼠,其血糖浓度高,但胰岛B细胞受损,体内缺乏胰岛素,进入细胞内的葡萄糖减少,则细胞供能不足,导致脂肪等非糖物质消耗增加,体重减轻。
(3)为进一步研究JP降血糖的机理还应检测胰岛素、肝糖原等的含量。
(4)实验应设计正常小鼠与糖尿病小鼠,对于糖尿病小鼠应采取注射生理盐水和药物A溶液的处理。具体思路为选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正常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对甲、乙两组小鼠均用STZ处理获得糖尿病模型小鼠,丙组不做处理,然后对甲组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乙组注射等量的药物A溶液、丙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每隔一定时间测量各组的血糖浓度。
33.
(1)外正内负 内正外负 动作 局部电流
(2)2 内啡肽与吗啡受体结合后,抑制乙神经元对神经递质A的释放
(3)分级 甲状腺(或肾上腺素和甲状腺)
(4)海洛因代替内啡肽长时间起作用后,自身内啡肽释放减少或内啡肽受体减少,对感觉神经元释放致痛递质的抑制作用减弱,若不吸食海洛因,疼痛的感觉就会增加
(5)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向社会宣传吸食毒品的危害
33.【解析】
(1)痛觉形成过程中,人体的痛觉感受器接收到伤害性刺激时,会产生兴奋,突触前膜释放的痛觉神经递质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使得突触后膜产生兴奋,电位从外正内负变为内正外负,产生了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兴奋传至大脑皮层形成痛觉。
(2)突触一般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和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构成,图中涉及的突触为甲、乙之间和乙、丙之间形成的突触,共2个。内啡肽产生止痛效果时对递质A的影响是内啡肽与吗啡受体结合后,抑制乙神经元对神经递质A的释放。
(3)海洛因导致垂体分泌的黄体生成素减少,进而导致体内性激素的含量偏低,这反映了激素调节中的分级调节机制。长期吸毒人员未吸食毒品时,大多伴有精神萎靡、四肢无力等症状,推测可能是其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减少所致。
(4)研究发现海洛因的结构与脑啡肽相似,具有镇痛作用,吸毒成瘾者由于海洛因代替脑啡肽长时间起作用后,自身脑啡肽释放减少或脑啡肽受体减少,对感觉神经元释放致痛递质的抑制作用减弱,若不吸食海洛因,疼痛的感觉就会增加,故成瘾者毒瘾发作时痛不欲生。
(5)面对阿片类毒品对机体的伤害,我们应爱生命,远离毒品,向社会宣传吸食毒品的危害。
34.
(1)甲状腺 肾上腺 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
(2)肝糖原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 神经-体液 细胞膜
(3)渗透压感受器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4)脊髓 分级
34.【解析】
(1)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因此腺体A表示的器官有甲状腺和肾上腺,医生在忙碌过程中感觉闷热,机体主要通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等生理途径增加散热。
(2)长时间不进食,血糖的主要来源是肝糖原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进食后血糖上升时,下丘脑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此过程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属于神经调节,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去、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下降,此过程存在激素调节,因此整个过程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胰岛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其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
(3)医护人员长时间未饮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使人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4)成人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成人可以有意识的憋尿,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可以控制低级中枢脊髓的活动,即神经系统存在分级调节的方式。
35.
(1)分级调节
(2)胃泌素发挥作用后立即被灭活
(3)迷走神经直接作用于胃壁细胞,刺激胃壁细胞分泌胃液;迷走神经作用于G细胞,通过促进G细胞释放胃泌素间接促进胃壁细胞分泌胃液 (负)反馈调节 使胃液的分泌量减少而不至于分泌量过高
(4)梅的形状及颜色引起唾液的分泌,唾液分泌量增加达到止渴的目的
35.【解析】
(1)人体胃液的分泌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也受低级中枢脊髓的控制,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2)激素发挥作用后立即被灭活,因此机体需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稳定。
(3)据图分析,迷走神经兴奋刺激胃液分泌的途径是迷走神经直接作用于胃壁细胞,刺激胃壁细胞分泌胃液;迷走神经作用于G细胞,通过促进G细胞释放胃泌素间接促进胃壁细胞分泌胃液。HCl含量过高时会抑制胃壁细胞分泌胃液,该调节机制为负反馈调节,可使胃液的分泌量减少而不至于分泌量过高。
(4)望梅即看见梅子的形状及颜色,其会引起唾液的分泌,进而达到止渴的目的。
36.
(1)胰岛B细胞 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 相反
(2)升高 使血糖升高
(3)大于 不显著 升高 抑制
36.【解析】
(1)动物体内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作用是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胰高血糖素是升高血糖,所以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作用相反。
(2)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输入生理盐水+CGRP120分时,血糖浓度164.1显著高于0分时血糖浓度101.1,说明CGRP常态下能够使血糖升高。
(3)由表2数据可以看出,只有50%葡萄糖组加*,P<0.05差异性显著,其他不显著,所以输入生理盐水+CGRP对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影响不显著,P>0.05。与50%葡萄糖+CGRP组相比,50%葡萄糖组胰岛素含量明显升膏,而与生理盐水组差异性不显著。说明在高血糖浓度刺激下,CGRF具有抑制胰岛素分泌的功能。
37.
(1)①③④ ③④ 组织液、淋巴液、血细胞的细胞内液、消化液
(2)④→③→②
(3)< 进食4 h后血糖浓度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
37.【解析】
(1)由图可知,①为淋巴液、②为胰岛细胞内液、③为组织液、④为血浆。内环境由组织液、淋巴液和血浆组成。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依据内环境各组成成分间的相互联系可知,血浆中的水分子可来源于消化液、淋巴液、组织液、血细胞的细胞内液。
(2)食物中的葡萄糖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浆,然后进入组织液,最后进入组织细胞。
(3)进食4 h后,人体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此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依据血浆流动方向可判断a处胰高血糖素含量低于b处。
38.
(1)协助扩散 有氧呼吸 内正外负
(2)细胞内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作为信使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此两空可互换位置)
(3)GLUT4 葡萄糖合成糖原,转化成氨基酸和脂肪
38.【解析】
(1)无
(2)无
(3)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