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地理课件: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件+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2地理课件: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件+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2-27 07:04:35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第1课时1.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和特点。2.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 本课件以一段视频资料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呈现材料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结合图文和阅读材料分析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说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归纳总结材料知识要点。
在讲述我国为什么不走“其他两种”道路,而必须选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一重点问题时,采用“合作探究-扮演角色”的形式分组完成。科技部部长万钢:看看天空就知道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阅读教材P99第1、2、3段:
简要概括中国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有哪些?提示:从人口、资源、环境三个方面概括。1.中国人地关系面临庞大的人口压力 我国每年净增人口1400万人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人口总量大 人口素质低
7%的耕地养活21%的人口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资源需求量大
资源利用率低3.深刻的环境危机城市: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污染农村: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锐减,
生物多样性减少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材料显示,在全球“大气中的总悬浮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完全污染物含量”领先的前二十个城市里,贵阳、太原、兰州、北京、广州等中国城市榜上有名。 上海市每天产生出7300吨粪便和500多万吨污水一起排入黄浦江,每天又从江里抽出市民饮用的自来水。1988年初使几十万人遭殃的甲肝大流行,是水污染的结果。 1994年,乡镇企业废水排放量达43亿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达580万吨。非法上马开采石棉矿 我国沙尘暴频起和荒漠化扩展的步伐是一致的。沙尘暴就是土地荒漠化的警报,沙尘暴发生的频度和速度的增大则是敲响了生态危机的警钟。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形势和危急区分布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土地流失、荒漠化等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环境污染范围扩大
生态破坏扩大加剧4.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南——《21世纪议程》 发布时间:1994年3月背景:中国总结了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我国只有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通过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三方面的压力来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因此,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 。阅读“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回答问题(1)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要实现一个什么样的转变?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实施可持续发展在人口方面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3)实施可持续发展,在自然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要采取哪些措施? 统筹规划国土资源的开发与整治, 解决生态问题; 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加大环保投入; 控制环境污染。[分组讨论]关于我国的发展之路,有以下三种观点:一.把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等达到更高经济发展阶段,拥有更大经济实力以后再来解决这些问题。二.实行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模式。三.根据中国国情和经济承受能力,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材P100活动
我国资源相对贫乏,大多数地区环境脆弱,如果将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有可能等不到经济发展到实力雄厚阶段,环境已经变得无法让人们继续生存下去;或者经济发展到实力雄厚阶段,环境问题的治理已不是经济实力所能解决的问题了。
我国目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科技水实行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解决问题的模式。人口总量大人口素质低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资源需求量大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范围扩大生态破坏扩大加剧一、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先污染再治理高投资、高技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21世纪议程《》目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A.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B.严重的环境问题
C.庞大的人口数量
D.不利的外部环境解析:我国的自然资源虽然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但资源利用率低,长期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这是事实。资源短缺,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问题,但不是最大障碍。人口众多会导致资源的相对短缺,并引发一系列问题。C课件21张PPT。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第2课时1.掌握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比较认识清洁生产与传统生产、传统农业与生态农业的不同之处。本课件以一段视频资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对比问题让学生了解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区别。结合图文,结合实例分析工农业生产中如何实现循环经济的方法。以合作探究的形式说明自己在可持续发展道路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实现知识的归纳总结。
在讲述传统生产与清洁生产、传统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差异这一重点内容时,用案例说明了怎样在工业中进行清洁生产和农业中进行生态农业。
“纸张的再生循环利用”-创意小视频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粗放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废弃物大量排放物质单向流动经济较差
带来环境问题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物质反复循环流动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循环经济1.循环经济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基本途径.(课本P101)(1)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图表记忆循环经济的相关知识(1)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在产品生产过程或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模式。传统工艺生产酒精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全过程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污染小,效益好。清洁生产(2)循环经济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基本途径生产者消费者非生物环境分解者知识准备:生态系统基本原理① ②那幅图更符合符合生态系统原理?②(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利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
生态农业可以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业合理发展,并可调节气候,减少灾害。三、可持续发展的公众参与(课本P104 )日常生活还有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为?随手关灯
植树护林
少使用贺卡
回收废电池
拒食野生动物
垃圾分类回收
少用一次性制品
认识绿色食品标志人口总量大人口素质低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资源需求量大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范围扩大生态破坏扩大加剧中国21世纪议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 生态农业适度消费《》 贵糖集团以循环经济的新观念、新模式建立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读图,回答1~2题。1.该循环经济产业链最适宜推广的省区是(  )
A.湖南       B.广西
C.黑龙江 D.山东
2.当前,影响该类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推广,走优势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之路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
A.资源 B.技术
C.水源 D.人们的观念和政策
BD3.酒精厂的厂址临近(  )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动力基地 D.科技发达地区 右图为“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过程示意图”。读图并回答3~5题。4.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  )
A.酸雨 B.大气温室效应
C.臭氧层空洞 D.扬尘AB5.对于该企业的生产模式,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
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6.有关北京市大兴县留民营村农业发展现状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 B.生产结构单一,劳动生产率不高 C.生态环境好,但粮食产量不高 D.能源就地取材,以秸秆、柴草为主要燃料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