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7张PPT。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2节第1课时健康是指人的__、__、____这三者处于正常状态。课前练习生理 心理 社会关系20世纪前,手术是一项十分危险的事。19世纪60年代,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提出,微生物是引起某种疾病的根源,杀死这些微生物能避免疾病的传染。一、来自细菌的威胁1、细菌:一种单细胞的原核生物。2、危害
1、有些细菌能侵入人体细胞。
2、有些细菌能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3、炭疽由炭疽杆菌引起的疾病。人类感染炭疽病的3种途径:
1、因食用被炭疽杆菌污染的食物,引起人的肠炭疽。
2、因擦伤或割伤人的皮肤,感染了炭疽杆菌,引起皮肤炭疽。
3、因吸入漂浮在空气中的炭疽杆菌孢子而感染,引起肺炭疽。美国”9.11事件”阴云未散,生化武器炭疽热病菌事件又接连不断在美国发生。当年有40余人因直接或间接接触夹带有炭疽热病菌的邮件而受感染,其中5人死亡。
而之后法国首都巴黎和其他一些城市也相继发生有关炭疽热的报警。 发高烧、萎靡不振、容易疲劳,并伴有不时的干咳。
病情会突然恶化,感觉呼吸困难、出汗、皮肤上浮现青色的斑点,严重者会休克,最终丧命。
死亡率很高。症状: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由细菌引起的疾病用什么来治疗?思考:细菌引起的疾病通常可用抗生素治疗阅读68页:青霉素的发现青霉素是由一位名叫弗来明的英国微生物学家
发现的。他在1928年发现,当青霉菌属的真菌与细菌同时在同一培养皿中生长时,细菌的生长会受抑制。其后,他发现这种现象是由一种真菌产生的化合物——青霉素所造成的。
直至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才能成功地把青霉素分离和提纯。这种抗
生素能有效地对抗多种
细菌,因此,直至现在
仍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细
菌性疾病。1.把几滴土壤细菌培养液加在培养皿中含营养物质的琼脂上,涂抹均匀,把一些小圆纸片浸在不同浓度的青霉素中,另外2片浸在蒸馏水中作为对照,然后放在琼脂表面,如图所示。把培养皿放在30℃—32℃的恒温箱内24小时。2.右图显示了实验结果,仔细观察,浸有不同浓度青霉素的圆纸片周围的清晰区___细菌,清晰区面积与青霉素浓度成____。
3.出现以上实验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正比 青霉素能杀死细菌,浓度越高效果越好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化合物,它由一些细菌或真菌自然合成。青霉素可以使细菌的细胞壁变薄,并使细菌破裂。青霉素是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拯救过数百万人的生命。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抗生素依然使用,而治疗效果就没以前那么好了。你知道是为什么吗?思考: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2节第2课时课堂练习1.细菌性痢疾的主要感染途径是 ( )
A、粪-口传播 B.空气、飞沫传播
C、接触传播 D.性接触传播A2.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化合物,它由一些__或__自然合成。人们最早发现的抗生素是___,它能使细菌的_____,并使细菌破裂 。
3.下列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是 ( )
A、细菌性痢疾 B、肺结核
C、破伤风 D、霍乱细菌 真菌青霉素细胞壁变薄BSARS冠状病毒二、来自病毒的威胁1、病毒:个体微小,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没有细胞结构。比一比:比较动物细胞、植物
细胞和病毒三者结构
的区别。活动:什么时候流感(或当地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的发病率最高1、明确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
3、编制调查表4、实施调查
5、统计原数据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该校学生去年患病率为30%,男生患病率略高于女生;患病时间上,春季和冬季较高。读图流感病毒的传播过程 P72●病原体是指使人或动物发生传染病的生物,分为寄生虫和微生物两大类。传播途径传
染
源易
感
人
群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1.空气传播
2.水传播
3.土壤传播
4.饮食传播
5.虫媒传播
6.接触传播(流感等)(甲肝等)(蛔虫病等)(肠道传染病等)(乙型脑炎等)(狂犬病等)流感患者(携带流感病毒)咳嗽飞沫悬浮于空气中散播健康人打喷嚏流感流行的示意图: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流感的病原体是_____,
_____是传染源,
传播途径是_____,
_____是易感人群流感病毒流感患者空气和飞沫健康人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对某种传染病容易感染的人群2、流感的流行的三环节流行性感冒P73从1580年至今,全球范围
内的流感流行、大流行已
超过30次。流感是20世纪
暴发的最严重的疫情。
1918~1920年发生的“西
班牙流感”使全球1/5以
上的人得病,至少有2000万人丧生。
1957年,流感从亚洲开始,接着又在澳洲、美洲和欧洲登陆,在全世界肆虐,全球共有15亿人患病,数以万计的老人和儿童死于这场灾难。1968年,流感从香港开始,再次席卷全世界。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世界有6亿人患流感。但我国死于流感的人却很少。流行性感冒阅读73页预防流感,要做到发现病人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在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到公共场所。除有禁忌者外,健康人可进行流感病毒疫苗接种。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2.下列生物属于传染源的是 ( )
A、蛔虫 B.血吸虫
C.甲肝病毒 D、患狂犬病的狗
3.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
A、粪-口传播 B.飞沫传播
C.性接触传播 D.母婴传播
1.病毒和细菌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它没有____。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__生活。细胞结构寄生 DB4.下列传染病不是由飞沫传播的是 ( )
A、流行性感冒 B.非典型肺炎
C.肺结核 D.甲型肝炎
5.世界卫生组织于2003年4月16日宣布,经过全球相关科研人员的通力合作,终于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异体是非典型肺炎的( )
A、传染病 B、病原体
C.传播途径 D.易感者BD6.炭疽热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1)炭疽热的病原体属干生态系统的(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不是
(2)炭疽热的传染途径可能有____ 。
①通过食物传播; ②通过空气传播;
③通过接触传播; ④通过血液传播。
(3)在佛罗里达州被发现的第1例炭疽热患者,他属于 ( )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C ①②③ B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2节第3课时有一次,小军全家吃毛蚶,这些毛蚶曾被甲肝病人的粪便污染,而且没有煮透,结果小浑吃了后,患了甲肝。
根据以上事实,回答:
(1)甲肝这种疾病的病原体是____。
(2)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考虑,
“吃不洁毛蚶”属于____。
(3)小军患病前属于____,患病时成
为___。甲肝病毒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课前练习什么叫传染病?张三去医院看病,在他的周围有六位病人,分别患有甲肝、阑尾炎、心脏病、骨折、流感、肺结核。试判断,在六位病人中,对张三有威胁的是那几位?你是如何判断的?三、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传染性——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经过一定的途径,从病人、其他动物或带有病原体的物体传给健康人。流行性——由于传染病的病原体在适宜条件下可广泛传播,使一定地域内同时出现较多的病人。免疫性——人体在患过某种传染病痊愈后,常对该病产生不同程度的抵抗力。 54岁的河北籍男子孟茂盛,
起初他不知道自己患了“非典”,
去天津治疗,在治疗期间,先
后有97人被他感染上 “非典”,
人称“毒王”。
(新华网 2003-05-28 09:38:01)
传
染
病
的
病
原
体
经
过
传染性一
定
的
途
径
传
染
给
健
康
人实例:2000年有许多人得甲肝病,有的家庭甚至几口人先后染上,这说明传染病有___性和___性。而当以后再次流行甲肝时,曾患过甲肝且体质较弱的刘传敏同学却未被传染上,这是因为人体患过某种传染病后,常对该病产生一定____,即___性。传染流行抵抗力免疫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依据:
是否有病原体,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具有流行性,是否具有免疫性。传染病:流感、肺结核、红眼病、蛔虫病、乙型脑炎、乙肝传染病的五种类型:空气、唾沫传播——呼吸道传染病饮水、食物传播——消化道传染病吸血昆虫为媒介传播——血液传染病接触传播——体表传染病性接触传播——性传播疾病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 、 和
三个环节。如何控制传染病流行?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考考你:这三幅图分别表示预防传染病的什么措施?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经 预防传染病流行控制传 染 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1.对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等加强饮食卫生、水源和粪便管理;生活用具消毒;消灭媒介动物(蝇蚊蚤虱)等。体育锻炼、不与传染源接触、预防接种等
(主要方法)原 则:切断其中任一环节.流行即可停止具体措施:2.对感染动物及时处理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经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同理:这四幅图属于控制传染病何种措施?传染病 特点: 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流行环节 预防措施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小结:练一练:1、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是传染病具有 、 和 。 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2、下列哪一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是细菌,又能通过性接触传播 ( )
A、艾滋病
B、肺结核
C、疟疾
D、淋病D练一练:以下属于什么方法不与SARS病人接触锻炼身体消毒洗手戴口罩隔离、治疗SARS病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