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地理课件: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带视频)(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2地理课件: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带视频)(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2-28 09:08:06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 形成与发展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1课时)1.能读图探究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
2.能结合材料分析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
3.能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绘制思维导图归纳知识,并能学以致用解释某地农业形成条件的研究步骤与方法。
以一段“袁隆平潜心研究杂交水稻的历程简介”视频展示农业科技对提高水稻单产的贡献,导入新课。通过读图分析与区位因素分析,让学生领会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种植结构、形成条件、特点、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等相关知识的理解。从水稻的生长习性、课本插图与读图思考,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劳动力、食物偏好、种植历史等方面分析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阅读教材,归纳总结亚洲季风水田农业“三低、一高、一大、一小”的特点及成因,了解水稻种植业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思维导图构建,以学以致用的活动形式讨论课本上48页的活动题,即结合季风水田农业的生产特点,分析对水、土壤和地形等要素的影响;解释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形成原因,试列出资料清单并运用这些资料说明问题。袁隆平潜心研究杂交水稻的历程简介视频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袁隆平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他于1964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用九年时间于1973年实现了三系配套,并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亩产达623Kg)。为此,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1.季风水田农业含义产品分布区位条件分析特点发展方向1.季风水田农业稻 米含义产品分布区位条件分析特点发展方向1.季风水田农业最大稻米生产国:中国
最大稻米出口国:泰国东亚东南亚南亚 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含义产品分布区位条件分析特点发展方向1.季风水田农业水稻是好暖喜湿作物,播种期日均温需要稳定在10-12 ℃以上,齐穗期的候均温要求高于20-22 ℃。水稻又是需水量很大的作物,生长期内需求降水量在750毫米以上,总需水量相当于旱粮的2-4倍 。水稻种植要求田地平整,排灌方便 。水稻种植的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含义产品分布区位条件分析特点发展方向1.季风水田农业含义产品分布区位条件分析特点发展方向1.季风水田农业平原地区,地势低平,便于水田管理;地处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临近河湖,水源充足。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宜水稻生长人口稠密,
劳动力丰富;
粮食需求量大,市场广阔选种、泡种犁田育秧播种移栽 插秧 水田管理—施肥 水田管理—除虫 除草水田管理—灌水防病收割稻穗脱粒收获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饮食习惯:居民喜食稻米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生产习惯:水稻种植历史悠
久,经验丰富1、小农经营
2、单产高,商品率低
3、机械化水平低
4、水利工程量大
5、科技水平季风水稻种植业的特点:A.经营模式B.单位面积产量C.机械化水平D.水利工程量E.科技水平F.商品率归纳:一大 一小 一高 三低亚洲水稻种植的特点、原因及发展措施家庭为主,人均耕地少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多,自给为主体力劳动为主水旱灾害频繁发生靠传统经验集约经营控制人口数量加快机械化发展大力投资兴修水利加大科技投入1.季风水田农业集约经营
加快机械化发展科技兴农
促进农业现代化集约经营控制人口数量加快机械化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投资兴修水利1、结合季风水田农业的生产特点,试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对水、土壤和地形等地理要素的影响。
2、以我国为例,说明应该寻找和运用哪些资料,解释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形成原因。
提示步骤:列出资料清单;运用这些资料说明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通过兴趣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课件24张PPT。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 形成与发展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2课时)1.能通过读图区位因素分析与案例分析,让学生领会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种植结构、特点及区位形成条件;
2.通过列表对比的方法,找出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差异。
3.能通过绘制概念框图的形式理解商品谷物农业各区位因素的内在联系;能通过迁移拓展分析我国商品粮基地的分布与形成条件。 以一段“美国农业机械化作业的壮观景象”视频展示美国现代化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导入新课。通过读图区位因素分析与案例分析,让学生领会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种植结构、特点及区位形成条件;区分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的不同,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与我国东北地区商品谷物农业的不同。首先让学生了解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农作物类型、分布地区及经营方式;然后结合课本插图从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分析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因素;通过与季风水田农业的对比,找出两者的差异,归纳其特点。特别要注意区分春小麦与冬小麦分布位置的差异。
通过绘制概念框图的形式理解商品谷物农业各区位因素的内在联系;通过案例探究分析理解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与农业特点;通过列表对比的方法,找出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差异。通过迁移拓展分析我国商品粮基地的分布与形成条件。美国农业机械化作业的壮观景象视频2.商品谷物农业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
产品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2.商品谷物农业小麦 玉米2.商品谷物农业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中国东北中国西北自然条件优越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技先进市场广阔交通便利2.商品谷物农业商品率高农业科技先进机械化水平高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温温和、降水丰富等生活习惯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粮食需求量少案例分析: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自然条件地形中部平原——地势平坦开阔自然条件土壤土层深厚,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土壤肥沃自然条件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夏季降水丰沛自然条件水源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作物的高产稳产。地势平坦开阔,为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交通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铁路、公路交织成网———交通便利评价:便于商品集散,有利于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社会经济条件人口中部平原,土地租金低———地广人稀评价:有利于大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工业发达,提供机械、电力、化肥、农药评价: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社会经济条件科技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评价: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世界人口增长,市场广阔,世界最大的谷物出口国评价:促进了商品粮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2.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
商品率高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交通运输便利
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特点比较产品:稻米产品:小麦、玉米生产规模小生产规模大单产高,商品率低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低机械化水平高人多地少地广人稀小农经营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家庭农场比较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差异水稻
小农
经营小低低小麦
玉米家庭农场大高高季风气候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人多地少地广人稀二、商品谷物农业2.特征3.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5.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运输地广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1.概念:面向市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的农业地域类型。我国东北和西北4.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各属于什么农业地域类型?最主要的形成条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