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一节
第2课时 节肢动物
1.能说出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能举例说出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能列表比较各类无脊椎动物的异同
节肢动物超过 100 万种,是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节肢动物能够适应多变的环境。
节肢动物具有分节的附肢
观察蝗虫
1.观察蝗虫身体的分部情况。
方法步骤
分组实验
2.观察蝗虫足、触角的着生部位及分节情况。
3.观察蝗虫翅的着生部位以及翅的特点
4.观察蝗虫气门的位置。
5.轻轻捏一捏蝗虫的身体,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
1.蝗虫的身体分部对它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运动更加的灵活
2.蝗虫的足、触角和翅各有什么特点
足:三对足(前足、中足、后足),均分节,适于跳跃。
触角:分节,具有嗅觉和触觉作用。
翅:两对翅(前翅、后翅),适于飞翔
问题:
3.推测蝗虫的气门和坚硬的体表有什么作用。
气门: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气门向内连通气管,气管是蝗虫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
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
意义:既能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1.节肢动物代表:蝗虫
蝗虫的身体分部
腹部
胸部
头部
蝗虫的头部
触角
触角
分节,有触觉和嗅觉
头部——感觉和摄食中心
复眼
口器
单眼
复眼
口器
摄食
成像
感光
蝗虫的胸部
前足
后足
中足
翅
蝗虫足的特点:
三对足,足分节
前足和中足爬行
后足发达,适于跳跃
蝗虫翅的特点
后翅呈薄膜状,适于飞翔
1)寻找食物
2)躲避敌害
3)寻找配偶
4)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
胸部——运动中心
两对翅
前翅革质,起保护作用
飞行优点
蝗虫的腹部
腹部——集中容纳内脏器官
蝗虫的呼吸部位
体表的气门用于呼吸
气门
内含消化、呼吸和生殖器官
假如做图中所示实验,结果会如何?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水
水
A
B
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身体的“门户”。
B中蝗虫死亡,A中蝗虫正常;
思考
蝗虫的外骨骼
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限制蝗虫的发育和生长
蜕皮
蝗虫的形态结构有哪些特点与其陆地生活习性相适应?
1.体表有外骨胳,可支持身体、保护内部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2.感觉器官发达,适于复杂的陆地生活。
3.足和翅,扩大了在陆地活动范围。
4.气门和气管适于在陆地呼吸。
分析讨论
2.其他节肢动物
蝉 幼虫生活在土里,成虫栖息在树上,吸食树汁,雄性能连续不断地发出尖锐的鸣声。蝉蜕可入药。
蟋蟀 常栖息于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触角比躯体长,后足发达,善跳跃。雄性善鸣,好斗。
蜈蚣 生活于潮湿的墙角、砖下、烂树叶下等,在夏天较为常见。蜈蚣是肉食性动物,尤其喜欢捕食各种昆虫。
虾 水生、体长而扁,分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头胸部由甲壳覆盖,腹部由7节体节组成。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分部,附肢分节
体表有外骨骼。
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分节,体表有外骨骼,这些是所有节肢动物的特征;
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一般为三对足、两对翅,是昆虫纲独有的特征。
节肢动物
昆虫纲(如蜜蜂、蜻蜓、蝗虫)
甲壳纲(如虾、蟹)
蛛形纲(如蜘蛛)
多足纲(如蜈蚣)
运动更灵活,活动范围更广
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提供动物蛋白
传播花粉
治疗疾病
虾
蜜蜂
蝉蜕
实验材料
农林益虫
传播疾病
果蝇
七星瓢虫
蚊
类别 线虫动物 环节动物 节肢动物
生活 环境
主要 特征
呼吸
运动
代表 动物
体壁内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刚毛辅助
土壤或水域中,少数营寄生
圆柱形或细线形、两头尖、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水中、阴湿陆地
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
湿润的体壁
蛔虫、秀丽隐杆线虫
蚯蚓、水蛭、沙蚕
陆地、水中
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气管
足和翅
蝗虫、蝉、蟹、蜈蚣、蜘蛛
列表比较各类无脊椎动物类群的特点:
课堂课小结:将、、入项
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
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
线虫动物的身体呈细长圆柱形
身体细线形或圆筒形,两头尖
有口有肛门
节肢动物具有分节的附肢
体表有角质层
身体分节
环节动物具有相似的体节
用体表呼吸
身体分部
足和触角均分节
体表有外骨骼
1.蝗虫能适于陆地生活,其形态结构特点有( )
①用气门呼吸
②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
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
④视力发达,有一对单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B
2.一种在北美西海岸常见的甲虫——铁定甲虫(如图)曾登上《自然》杂志。这种甲虫虽然不会飞,但是拥有令人惊异的抗压能力,甚至被汽车碾过都能毫发无损。铁定甲虫在动物分类上属于( )
3.下列诗句中,描绘的都是节肢动物的是( )
A.蜜蜂蝴蝶生情性,偷眼蜻蜓避百劳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D.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A.环节动物 B.节肢动物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