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第1课时 鱼类 课件(共23张PPT) 2024-2025学年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2.2 第1课时 鱼类 课件(共23张PPT) 2024-2025学年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0-23 10:0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二节 第1课时
鱼类
1.能说出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2.能说出鱼类的主要特征
双须缺鳍鲇是一种热带观赏鱼,透过其近乎透明的身体,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骨骼和部分内脏,其中最明显的是贯穿躯体的脊柱(图2.2-8)。双须缺鳍鲇的脊柱由一节一节的脊椎骨构成,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且大大提高了运动的灵活性。鱼类(fish)、两类(amphibian)爬行类(reptile)、鸟类(bird)、哺乳类(mammal)等动物的躯体具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vertebrate)。
“游来无所依,游去无所思。远看一幅画,近看一首诗。”
这描述的是什么动物呢?
观察与思考
分组实验
鱼类
鱼的外形及运动
1. 观察鲫鱼的体色、体形、鳞片。
2. 观察鲫鱼是如何运动的,以及各种鳍是如何配合的。
1.鱼的外形结构
头部
躯干部
尾部
背深,腹浅
流线形
保护色
减阻
鳞片
保护
侧线
侧线
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黏液
减阻
1.鲫鱼在游泳时,躯干部、尾部和鳍分别有什么作用
鲫鱼主要依靠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依靠鳍协助运动并维持身体平衡,同时借助体内的鳔悬浮在一定的水层中,以减少运动中的能量消耗。
问题:
2.鱼鳍的作用
保持鱼体左右方向的平衡;
保持鱼体竖直方向的平衡;
能够产生前进的动力和决定运动的方向
保持鱼体平衡
鲫鱼游泳时,各种鳍是相互协作的
保持鱼体左右方向的平衡;
转换方向。
鱼的呼吸 视频
3. 观察鱼口的开合与鳃盖的张合之间的关系。
分组实验
含氧多的水


含氧少、含二氧化碳多的水
鳃盖
鱼口与鳃盖交替张合完成呼吸运动(用鳃呼吸)
当水流经鳃时,水中的氧气扩散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空排出体外。
想一想:如何进行气体交换?
2.鲫鱼的口和鳃盖交替张合,对鱼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问题:

鳃丝
鳃弓
鳃耙
(阻挡污物)
(支撑)
(密布毛细血管)
3.鱼的呼吸器官
鳃盖
鳃孔
鱼在水中呼吸过程
溶解有氧的水

鳃丝中的毛细血管
二氧化碳
鳃孔
溶有二氧化碳的水
氧气
4. 观察鱼的骨骼标本,了解鱼脊柱的构造特点。
鱼的脊柱由许多脊椎骨构成
对身体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
脊柱
分组实验
终生生活在水中
身体呈梭形
体表覆盖着鳞片
用鳃呼吸
用鳍游泳
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感知水流方向和水压
3.描述鲫鱼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体表大多覆盖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4.鱼的主要特征
头部
躯干部
尾部
侧线
鲢鱼
鳙鱼
青鱼
草鱼
淡水鱼
四大家鱼
多种多样的鱼
中华鲟
食人鱼

河鲈
鰕虎鱼
海水鱼
银鲳
燕鲅鱼
带鱼

金枪鱼
大黄鱼
鲨鱼 生活于温带和热带海洋中,是海洋中非常凶猛的动物,对其他动物的气味特别敏感。
带鱼 肉食性鱼类,背鳍很长,胸鳍小,鳞片退化,是我国沿海产量最高的一种经济鱼类。
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为人类提供食物
融入文化
观赏
体形:
体色:
体表:
运动:
感觉:
呼吸:
梭形
保护色
鳞片和黏液
尾和躯干的摆,鳍的协调
侧线

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体表大多覆盖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鱼类
主要特征:
1.水中的氧气进入鱼体内的途径是(  )
A.水→口→鳃→血液  B.水→鳃→血液
C.水→鼻→鳃→血液  D.水→口→鼻→鳃→血液
2.下列叙述中与鲫鱼适于水中生活无关的形态特征是( )
A.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
B.身体呈梭形
C.体表有鳞片和黏液
D.身体的两侧有侧线
A
B
3.如图是鲫鱼外形图,请回答后面的问题:
(1)鱼之所以能生活在水中,两个至关重要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从鲫鱼的口的前方滴入红墨水,则最先从____________见到墨水流出。
(3)鲫鱼在游泳时,如果它不能保持前进的方向。原因是______失去了作用。
(4)当鲫鱼受到惊吓时,它的游动速度
加快,这个动力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时它能转向逃走,这是________和________协
调作用的结果。
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能在水中呼吸
鳃盖后缘
尾鳍
尾鳍和躯干部的摆动
胸鳍
腹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