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海岸带的开发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 节1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1.理解海岸带的含义、范围及开发利用的优势条件.
2.列举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学习目标定位一、海岸带及其开发利用优势自主学习区返回1.含义
(1)狭义:主体指 。
(2)广义:海岸线向 扩展到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
2.范围:部分陆地、 、湿地、河口、 、岛屿及大片海域。
3.开发利用的优势条件
(1)海岸带是 和 的交接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2)海岸带的自然资源兼备陆地和海洋双重性质,资源类别和品种最为丰富。
(3)海岸带是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各种过程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区域,具有很高的 和生物生产力。
(4)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具有信息、技术、资金等优势。潮间带海陆两侧滩涂海湾海域陆域自然能量二、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自主学习区返回1.滩涂养殖
(1)滩涂:大潮时位于 以下、 以上的亦海亦陆的特殊地带。
(2)发展养殖的条件:阳光充足、温度适宜、营养丰富。(3)存在的问题围垦农田→土壤盐渍化
围造盐田→海水入侵
河口围堵→ 2.港口建设
(1)港口:货物和旅客集散并 的场地。高潮线低潮线洪水泛滥变换运输方式自主学习区返回(2)选址条件水域: 、水深等
陆域:腹地、 等水文交通(3)优良港址的基本要求
A.广阔的 和便利的交通运输。
b.海阔水深、风平浪静的港湾。
c.足够的岸线长度和陆域面积。
d.减少对 和自然景观的不利影响,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经济腹地生态环境二、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自主学习区返回3.海洋旅游(1)分类按空间分:海岸带旅游、海岛 、海上旅游和海底旅游
按距陆域的远近:滨海旅游、近海海上旅游和 (2)滨海旅游:海滨观光、海滨度假疗养、海水浴场、海上体育娱乐活动等。旅游远洋旅游二、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自主学习区返回1.为什么说滩涂是发展水产养殖业的良好场所?思维活动答案 滩涂阳光充足、温度适宜、营养丰富,是海洋鱼类洄游、产卵、繁殖后代的家园。2.我国主要的海滨旅游胜地有哪些?答案 我国主要的海滨旅游胜地大都分布在基岩海岸上。从南到北,主要的海滨旅游胜地有:大连、北戴河、青岛、蓬莱、长岛、威海、连云港、普陀山、海宁、湄州岛、厦门、深圳、珠海、香港、澳门、湛江、北海、海口、三亚、高雄、台南等。二、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 探究活动 海岸带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地带,这里经济发达、人口聚居,是人类活动对环境作用最强烈的地区。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一 海岸带及其开发利用优势(1)海岸带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扩展到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吗?答案 (1)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广义的海岸带是指海岸线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因此海岸带既包括部分陆地、滩涂、湿地,也包括河口、海湾、岛屿及大片海域。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一 海岸带及其开发利用优势(2)右图中能表示狭义海岸带的序号是________。②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一 海岸带及其开发利用优势(3)目前,全球大约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海岸带,为什么人们会选择在海岸带居住?答案 海岸带地势低平,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是人类早期发展农业较为集中的地区,也是目前世界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因此人们选择在海岸带居住。 反思归纳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优势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一 海岸带及其开发利用优势位置品种大气自然能量信息资金 迁移应用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一 海岸带及其开发利用优势大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大连市东南沿海地带,由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大黑山、南部海岸和旅顺口四大园区组成,是我国第一个海岸带地貌国家地质公园。 金石滩园区是大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核心园区,分为黄金海岸景区、东部景区和城山头景区三大片区。(1)大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①部分陆地 ②滩涂 ③湿地 ④河口 ⑤海湾 ⑥岛屿①②③④⑤⑥(2)大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的自然环境兼有_____和_____双重性质。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一 海岸带及其开发利用优势(3)海岸带是海域和陆域的交接地带,地理位置优越,其开发条件得天独厚还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洋陆地 自然资源兼有陆地和海洋的双重性质,资源类别和品种最为丰富;海岸带是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各种过程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区域,具有很高的自然能量和生物生产力;海岸带人口稠密、城市集中,具有信息、技术和资金等优势解析 该题以大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为背景,考查广义海岸带的含义、特点及开发利用优势。 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二 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材料一 崇明岛东滩的背景资料
崇明岛东滩位于上海市崇明岛的最东端,地处长江河口海岸带,也是长江口淡水和海水的交汇处。这里地势平坦,有一块7 000多公顷的滩涂湿地。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在这里围海造陆将滩涂开垦为农田,建立了崇明岛东滩农场。
但是,大规模的围垦滩涂导致滩涂湿地生态环境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同时,也使鸟类的栖息地和饵料受到破坏。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停止了对滩涂的大规模围垦,并建立了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1992年,东滩湿地被列入中国保护湿地名录,2001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现在,有许多上海市民来这里度假休闲,享受回归自然的乐趣。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二 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材料二 上海及崇明岛位置图(1)分析崇明岛形成的原因。答案 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势平坦,水流减缓,泥沙沉积。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二 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2)20世纪50年代,人们对滩涂的主要利用方式是__________,由此产生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迁徙鸟类的栖息地受到破坏(3)20世纪90年代,人们对滩涂的主要利用方式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认识到了湿地的环境效益,以及湿
地破坏带来的环境退化的恶果。只有人地协调,人类才能更好
地发展生产,也才能有更好的生存环境建立湿地和鸟类保护区围垦农田滩涂、湿地生态环境恶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二 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4)分析上海港成为我国第一大港的主要条件。答案 上海港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我国最大河流——长江的入海口,河海联运便利;经济腹地宽广;工农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依托城市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反思归纳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二 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海岸带的主要开发利用方式比较盐渍化高潮低潮水产养殖海水入侵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二 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经济腹地交通运输城市生态环境自然景观腹地吞吐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二 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海岛海底游业旅综合性生态系统相协调 方法规律以上海港为例分析港口建设的条件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二 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1)区位条件: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为港口提供船舶入港航道的宽度和停泊所需的空间;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港口的规划和建设。
(2)疏集运条件:内河航运发达,陆路交通便利,疏集运条件优越。
(3)腹地条件:以上海市为依托,腹地包括长江流域大部分省份,并通过各种交通方式连接全国各地,腹地宽广。 迁移应用2结合有关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二 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1)全球人口约一半居住在海岸带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②有适宜的温度和降水 ③交通便利,信息交流快 ④开发历史悠久 ⑤资金和人才密集
A.①② B.①③
C.①⑤ D.①②③④⑤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二 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答案 D解析 分析人口在海岸带聚居的原因时要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入手,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要从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和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产业分布等)两方面分析。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二 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2)请分析图中P城市成为一个优良港口的条件。答案 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有海阔水深、风平浪静的港湾;有足够的岸线长度和陆域面积;与依托城市的发展相协调。解析 结合优良港口需满足的基本要求,并联系P城市的实际情况,从水域、陆域、腹地、城市依托等因素分析。返回互动探究区(3)说明海峡西岸的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及有利条件。答案 港口建设:多优良港湾;滩涂养殖,滩涂面积较大;滨海旅游,海岛(海岸)景色独特,气候宜人;滩涂晒盐,气温高、晴天多;海岸带综合开发,人口、城镇密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解析 海峡西岸的主要类型是基岩海岸,并不是说全是基岩海岸,还有其他类型的海岸;海岸带的开发利用方式主要有港口建设、滨海旅游、滩涂养殖、晒盐等多种形式。探究点二 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课堂小节返回互动探究区12354自我检测区1.下列关于海岸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岸带是指从海岸线向海洋延伸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
B.各国海岸带的宽度均为12海里
C.海岸带不包括陆地和滩涂
D.海岸带具有很高的自然能量和生物生产力解析 广义的海岸带是指海岸线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这个宽度各国规定是不一样的。海岸带包括部分陆地、滩涂、湿地、河口、海湾、岛屿及大片海域。海岸带是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各种过程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区域,具有很高的自然能量和生物生产力。D自我检测区2.海岸带具有很高的自然能量和生物生产力,主要原因是( )
A.海岸带是海域和陆域的交接地带
B.海岸带的自然资源兼备陆地和海洋的双重性质
C.海岸带是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区域
D.海岸带城市集中,具有信息、技术、资金等优势解析 自然能量和生物生产力高意味着各种物质和能量都很丰富。C12354自我检测区读图,回答3~4题。3.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适合建海滨浴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 ①直接面向海洋,易遭受风浪的袭击;②地位于河口,泥沙淤积可能较严重;③处是海湾,风浪小,且此处等深线稀疏,海水浅;④处是海湾,且等深线密集,是优良的港址。C12354自我检测区4.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适合建港口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 ①直接面向海洋,易遭受风浪的袭击;②地位于河口,泥沙淤积可能较严重;③处是海湾,风浪小,且此处等深线稀疏,海水浅;④处是海湾,且等深线密集,是优良的港址。D12354自我检测区5.右图是“我国局部地区等深线和等高线图”,读图回答问题。(1)该地区计划建一个港口,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佳地点是________,在该港口的规划中,要研究哪些问题?12354自我检测区答案 甲 正确预测腹地范围和港口吞吐量,评价腹地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其生产潜力;研究港口与腹地间的疏集运条件,以充分发挥港口的区域服务功能。解析 本题以某地等深线和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考查了海港的区位和规划原则、滩涂养殖的条件、海洋旅游的空间分类。港口建设的自然条件主要考虑水文、水深等水域条件;港口规划一般从腹地范围、港口吞吐量、疏集运条件等角度进行分析。12354自我检测区(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发展滩涂养殖的最佳地点是________。解析 滩涂养殖的最佳地点是淤泥质海岸,一般位于坡度较缓的海域。①12354自我检测区(3)有人说,这里是“冲浪”者的天堂,如果以空间范围划分,冲浪区应该属于海洋旅游中的________旅游。解析 冲浪属于海上体育活动。海上12354课件34张PPT。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五章 海洋开发第 节2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1.了解海洋水资源、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2.理解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学习目标定位一、海洋水资源开发利用自主学习区1.直接利用返回农业:低盐度海水灌溉
生活:公厕冲洗、 用水
工业:工业 2.海水淡化
(1)特点:安全、稳定、不受 的影响,但成本高。(2)主要分布区沿海 地区,淡水供应困难的岛屿或矿区,沿海城市消防冷却水降水季节变化干旱、半干旱1.海水化学资源
(1)特点:化学元素有80多种,大多属 ,浓度极低。
(2)形成工业规模的主要有: 、镁、溴等。
2.海盐生产
(1)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国家:中国。
(2)生产方法:盐田法、电渗析法、冷冻法。
(3)开发方向: ,即处理一次海水提取多种元素。自主学习区二、海水化学资源开发利用返回微量元素食盐综合开发1.产业:海洋渔业、少量海洋药用生物资源的开发。
2.海洋渔业
(1)分布:浅海大陆架海域,特别是寒暖流交汇及海水上泛的海区。
(2)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a.过度捕捞。
b.沿海 和人工填海造陆等。
c. 、海洋工程。
(3)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a.保护海洋环境,防止 ,加强海洋管理。
b合理捕捞,捕养结合,由天然采捕向海洋 转变。返回互动探究区三、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滩涂围垦海洋污染海洋污染农牧化1.分类及分布返回互动探究区四、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滨海砂矿——滨海地区
——大陆架地区
多金属结核——大洋洋盆2.开发利用特点:高 、高技术难度、高风险。
3.油气资源的分布
(1)探明地区: 、北海、 、马拉开波湖、 、加利福尼亚海岸。
(2)未探明地区: 地区、南极洲、 、南美洲、 周围
海域。4.锰结核主要成分:铁、 和其他 金属
最富集地段:北太平洋东部5°N~15°N投资油气资源波斯湾几内亚湾墨西哥湾北极非洲澳大利亚锰有色返回互动探究区思维活动1.海水盐分较高,无法利用。你认为该说法正确吗?答案 不正确。海水中含有大量钠、镁、溴等元素,盐度较高,但也不是不能利用的。例如,可以将海水用于公厕冲洗、消防用水等,也可以用作工业冷却水,还可以将海水淡化,用于灌溉、饮用等。2.盐田法为什么是生产海盐的主要方法?说出我国主要的盐场名称。答案 盐田法之所以成为生产海盐的主要方法,是因为此法主要依赖光照、多风等自然条件,成本相对较低。
我国主要的盐场:辽宁盐场、长芦盐场、鲁北盐场以及南黄海的淮北盐场。长江口以南的南方盐场,以海南省莺歌海盐场和台湾省布袋盐场最为著名。3.与陆地资源开发相比,海底矿产资源开发有哪些特点?返回互动探究区思维活动答案 海底矿产资源分布有一定的规律,不同种类的海底矿产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有所不同。滨海砂矿分布在沿海大陆及向海洋伸展的部分,油气资源分布在浅海大陆架,多金属结核分布在深海海盆。由于这些矿产分布在海洋的不同深度,再加上海水常处于不稳定的运动中,因此开发利用具有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特点。读“我国主要盐场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一 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 探究活动(1)我国盐场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长芦盐场和布袋盐场的分布在区位上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图分析,我国北方盐场优于南方盐场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方盐场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处。(4)我国海盐生产的旺季多集中在_____季节,其原
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方盐场多,南方盐场少 长芦盐场纬度高,处于多风区;布袋盐场
纬度低,位于背风坡 降水天气少,日照时数长,大风天数多 背风坡和背风海湾春秋 春秋季节我国降水少,蒸发旺盛,并且
春秋季多风,可以加速蒸发,利于海盐晒制。读“我国主要盐场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一 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 探究活动(1)我国盐场的分布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长芦盐场和布袋盐场的分布在区位上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北方盐场多,南方盐场少 长芦盐场纬度高,处于多风区;布袋盐场
纬度低,位于背风坡 读“我国主要盐场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一 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 探究活动(3)由图分析,我国北方盐场优于南方盐场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方盐场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处。(4)我国海盐生产的旺季多集中在_____季节,其原
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水天气少,日照时数长,大风天数多 背风坡和背风海湾春秋 春秋季节我国降水少,蒸发旺盛,并且
春秋季多风,可以加速蒸发,利于海盐晒制。中国三大盐场分布及其形成条件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一 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 反思归纳平坦海滩日照沙滩高蒸发高云雨光照高蒸发长芦盐场成为我国最大盐场的区位优势
(1)位于华北平原滨海地区,盐场布局条件优越;(2)多淤泥质海岸;(3)春秋季晴天多,蒸发旺盛,且春季风力大;(4)接近天津盐化工基地,市场条件优越;(5)技术条件和交通条件优越。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一 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 规律总结 江苏省沿海滩涂带,自古就是我国著名海盐产地,目前该地区的淮北盐场仍然是我国四大盐场之一。据此回答(1)~(2)题。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一 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 迁移应用1(1)淮北盐场是我国重要盐场之一,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是( )
A.隆冬季节,西北季风强劲,蒸发量大,特别有利于晒盐
B.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晒盐
C.滨海平原地势较低,而且较为平坦,有利于晒盐
D.淮北的沿海地区有基岩海岸,有利于晒盐解析 此题主要综合江苏地理环境,考查了海盐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即地形、地势、气候等。地形、地势要求平坦开阔,淤泥质海岸最优;气候的要求体现在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关系上,而不仅仅考虑蒸发量的强弱。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一 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答案 C(2)淮北盐场产盐量较高的月份出现在( )
A.1月 B.5月
C.7月 D.11月答案 B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二 海洋渔场的分布、成因和海洋矿产的分布 探究活动 读“世界主要渔业地区分布图”和“大陆架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世界上大范围渔场主要分布在______(温度带)的________
(海底地形)海域。温带 大陆架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二 海洋渔场的分布、成因和海洋矿产的分布(2)在甲图中A渔场是____________渔场,形成原因是______暖流与_____寒流交汇而成,G渔场的形成与这里的________有关。(3)在乙图中,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字母____处,锰结核分布在字母____处。(4)甲图各字母中,位于环太平洋构造成矿带上的有___、___。上升流日本北海道日本千岛FDAG(1)大陆架海域、温带海域、寒暖流交汇及海水上泛海区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①大陆架海域返回互动探究区 反思归纳探究点二 海洋渔场的分布、成因和海洋矿产的分布光和作用营养盐类(2)舟山渔场成为我国最大渔场的原因
①位于东海 ,光合作用强,生物生长量大。
②位于 、 入海处,入海河流从陆地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③位于 暖流与沿岸冷水流交汇处,饵料丰富。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二 海洋渔场的分布、成因和海洋矿产的分布②温带海域、寒暖流交汇及海水上泛海区上泛扰动上泛大陆架长江钱塘江台湾返回互动探究区 迁移应用2探究点二 海洋渔场的分布、成因和海洋矿产的分布下面是“海洋开发利用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二 海洋渔场的分布、成因和海洋矿产的分布(1)将下列有关内容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①海洋经济 ②海洋资源开发 ③海洋盐业 ④港口建设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④①②③(2)石油和锰结核是重要的海底矿产资源。从形成条件分析,石油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锰结核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深海大洋底沿海大陆架海域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二 海洋渔场的分布、成因和海洋矿产的分布(3)结合上图分析,江苏省合理开发沿海滩涂资源,可重点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海洋资源
的开发利用以及开发利用中存
在的问题及有效利用的措施。图中,海洋运输、港口建设、沿海电站、海洋牧场、海洋旅游都属于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矿产开发、海洋化工、海水利用、潮汐发电及海洋盐业属于对海洋资源的开发,而海洋空间开发和海洋资源开发属于发展海洋经济。滨海旅游 海洋牧场(答围海造陆或海洋盐业也可)(4)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二 海洋渔场的分布、成因和海洋矿产的分布发展海洋牧场(养殖、增殖)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利用的措施。图中,海洋运输、港口建设、沿海电站、海洋牧场、海洋旅游都属于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矿产开发、海洋化工、海水利用、潮汐发电及海洋盐业属于对海洋资源的开发,而海洋空间开发和海洋资源开发属于发展海洋经济。返回互动探究区(5)下列海洋开发活动与可能造成的主要污染相匹配的有(双选)( )
A.港口建设——废弃物污染
B.沿海电站——核污染
C.海洋运输——石油污染
D.海洋化工——噪声污染AC探究点二 海洋渔场的分布、成因和海洋矿产的分布课堂小节返回互动探究区12354自我检测区海水可以用于农业、工业和生活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紧张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下列不能直接利用海水的是( )
A.灌溉青稞 B.冲洗公厕
C.工业冷却水 D.灭火解析 该题组主要考查海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第1题,青稞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作物,不能用海水直接灌溉。A6自我检测区2.海水灌溉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陆地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但同时也可能带来新的环境问题。下列不属于海水灌溉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壤盐渍化 B.海水入侵
C.地下水污染 D.地面沉降解析 地面沉降是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D123546自我检测区阅读下列材料,完成3~4题。
据保守估计,北极地区潜在的可采石油储量在1 000亿到2 000亿桶之间,天然气在5万亿到8万亿立方米之间。此外,铁、锌、黄金、金刚石等矿产资源储量也相当可观。但由于技术问题,这些宝藏让很多国家可望而不可即。俄罗斯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核动力破冰船的国家,以往也只有它可以从北极有所收获。3.开发海洋油气资源需要在________上进行( )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滨海 D.洋盆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底石油、天然气分布在大陆架上。A123546自我检测区4.利用核动力破冰船在北冰洋勘探和开采海底矿产资源,说明该工程具有________特性( )
①高投资 ②高技术难度 ③低风险 ④低产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 使用核动力破冰船在北极开采海底矿产资源,体现了其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特点。A123546自我检测区5.近年来,我国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水温升高
B.过量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C.修建人工岛和海港等设施
D.石油泄漏污染了海洋解析 我国海洋渔获量的减少主要是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捕捞量超过了鱼类的再生量造成的。B123546自我检测区6.读“中国近海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A、B两地都是我国重要的盐场,形成的自然条件是什么?答案 平坦的淤泥质海滩、适合海水蒸发的天气。解析 该题以中国近海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海盐和渔业资源的相关知识。海盐生产需要两个基本条件:适合晒盐的天气和滩涂。123546自我检测区(2)A、B附近海区,盐度较高的是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什么?答案 B B附近位于副热带海区,气温高,蒸发旺盛;A纬度较高,且附近有河流汇入。解析 海水盐度大小与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关系直接相关。123546自我检测区(3)A地晒盐比较有利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A答案 A地位于华北地区,夏秋季节多雨,盐度低,春季降水少,大风天气多,蒸发旺盛。123546自我检测区(4)简述C渔场形成的原因。答案 ①大陆架海水浅,阳光集中,生物光合
作用强;②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丰富营养盐类,浮
游生物繁盛;③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
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时,上泛的底部
海水含有丰富营养盐类;④暖流和寒流交汇处或有冷水上泛的地方,饵料比较丰富,且冷水性和暖水性鱼类均有。解析 渔场的形成需要充足的光照、丰富的营养盐类等条件。123546课件30张PPT。海洋能的开发利用第五章 海洋开发第 节3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1.了解海洋能的特点。
2.理解潮汐能的空间分布规律及潮汐发电的基本条件。
3.了解波浪能的特点及空间分布规律。 学习目标定位一、海洋能的特点自主学习区1.类型: 、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和盐差能等。
2.特点:总量大、密度小; ;污染小; 。返回潮汐能可再生时空分布不均二、海洋能开发利用前景1.现状进入实用阶段: 、波浪能
处于研究和实验阶段:盐差能、 和海流能潮汐能温差能2.潮汐能
(1)主要分布区:浅窄的海峡、 和 。海湾河口区域(2)潮汐发电的条件: 足够大;海岸能够储蓄大量的海水,并可以进行 施工。潮差土建二、海洋能开发利用前景自主学习区 (3)原理:海水涨落潮差的 →水库控制落差→推动 。
3.波浪能
(1)概念: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 和 。
(2)优点:在最耗费能源的 ,可以利用的波浪能量最大;波浪
随时可以利用。
(3)缺点:开发利用难度大;造价贵、发电成本 。
(4)分布:主要集中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西风带海区。
(5)过程: 吸收波浪能→ 装置产生足够稳定的能量→
涡轮机发电。返回水轮机势能动能势能冬季高受波体转换自主学习区1.海洋能与陆地能源相比,有哪些优缺点?返回思维活动答案 海洋能与陆地能源相比,其优势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总量巨大、可再生、无污染。但海洋能也有其劣势,可归纳为:密度小、时空分布不均衡、开发利用困难等。2.是不是所有有潮汐现象的地方都适宜建造潮汐发电站?为什么?一、海洋能的特点自主学习区答案 不是。因为潮汐发电站建设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是否能够产生足够大的潮差;海岸线形状、河口形状是否符合大坝施工的条件;是否利于储蓄大量的海水等。返回3.波浪能有何缺点?答案 虽然海面极少平静,波浪随时可以产生,但风力大小和风向总在不断变化,因此波浪能有不稳定的特点,开发利用难度较大,发电成本较高。 探究活动探究点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返回互动探究区材料一 潮汐电站发电示意图探究点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返回互动探究区材料二 1961年,法国在英吉利海峡沿岸的朗斯河口圣马洛城附近建造了一座潮汐发电站。这是世界上最早建成的潮汐发电站之一。探究点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返回互动探究区材料三 我国钱塘江口位置示意图探究点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返回互动探究区(1)从材料一图中可以看出,潮汐发电的原理是什么?答案 利用海水涨落潮差的势能,推动水轮机来驱动发电机发电。探究点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2)根据材料二,从地形、河道特征等方面,分析建设朗斯潮汐发电站的有利自然条件。返回互动探究区答案 朗斯河到入海口处河道狭窄,呈喇叭口状,有利于产生足够大的潮差;朗斯河沿岸地势低平,建坝处口窄肚大,利于大坝施工,且能够储蓄大量海水,因此建潮汐电站较为有利。探究点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答案 不适合。 理由:钱塘江口口大肚小,不利于蓄水。返回互动探究区(3)联系材料三分析我国的钱塘江口是否适合建潮汐发电站,并说出理由。探究点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4)浙江省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潮汐能电站,它的坝址选在我国东部沿海,试简述我国在东部沿海地区大力开发新能源的原因。返回互动探究区答案 在我国东部沿海常规能源分布很少;工农业发达,需要的能源多;新能源有许多优点,如清洁、可再生等,所以需开发利用新能源。 反思归纳探究点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海洋能的开发利用返回互动探究区(1)从地形、河道特征等方面,分析潮汐电站理想的选址条件
利用潮汐发电需选址在 大、 好的浅窄的海峡、海湾、
区域;一般而言在口 肚 、利于建筑的河口或湾口出口处。
(2)钱塘潮举世闻名,潮差巨大,为何没有建潮汐发电站?
一方面,钱塘江口为 ,口 肚 ,而且潮汐能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目前潮汐发电和筑坝的成本还太高;另一方面,钱塘潮作为世界奇观,加上周围独特的景点众多、经济发达,旅游开发的价值更高,潮差封闭喇叭口小小大大探究点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如果建潮汐发电站,不仅收益低,而且破坏了钱塘潮奇观,得不偿失。
(3)潮汐能和波浪能的异同点
①相同点: 大、密度小; 再生;污染小; 分布不均。
②不同点:潮汐能其能量来源于 ,主要分布在封闭性好的海湾、峡湾及河口地区。波浪能其能量来源于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西风带海区。返回互动探究区总量可时空天体引力太阳辐射 迁移应用探究点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葡萄牙建造了世界第一座商用波浪能发电场。该发电场通过3根140米长的“红色海蛇”,连接在葡萄牙北海面海床处的圆柱形波浪能转换器,Agucadoura发电场的波浪能将会被转化为电能。然后通过海底电缆中转站,最终注入电网。
Agucadoura发电场只是葡萄牙政府可再生能源计划当中的一小部分,该计划同时还包括了世界上最大的风力发电场和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场。葡萄牙政府希望在2020年之前,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占国家用电总量的60%左右。返回互动探究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探究点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1)分析葡萄牙波浪能丰富的原因。返回互动探究区解析 可采取逆推法:波浪能丰富←波浪大←风大←葡萄牙位于西风带。答案 葡萄牙位于西风带,盛行风力强劲的西风,强劲的风力作用于开阔无阻的洋面上形成巨浪。
返回互动探究区(2)与石油、煤炭等矿物能相比,Agucadoura发电场利用的波浪能有哪些缺点?答案 不稳定、开发利用难度较大、发电成本较高、目前尚不能大规模开发。答案 可根据相关知识归纳。探究点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返回互动探究区(3)葡萄牙的潮汐能蕴藏量也很大,如果让你来选择潮汐电站的位置,你主要考虑哪些条件?答案 足够的潮差、海岸能够储蓄大量的海水、可以进行土建施工。解析 可根据相关知识归纳。探究点 海洋能的开发利用课堂小节返回互动探究区12354自我检测区1.关于海洋能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总蕴藏量大,属非可再生能源
B.能源清洁,不污染环境
C.能量密度大,时空变化小
D.开发环境优越,技术要求低解析 海洋能的优点:能量巨大;属可再生能源,是清洁能源。缺点:密度小;时空分布不均。B6自我检测区2.下列有关海洋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洋能属于自然资源
B.海洋能都属于新能源
C.海洋能都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D.海洋能的开发利用成本很高解析 海洋能有些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如波浪能和温差能;有些不是,如潮汐能的能量是来自天体间的引力。C123546自我检测区3.有关波浪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
B.夏季可利用的波浪能量最大
C.波浪能开发利用技术要求高,难度小
D.波浪能在赤道附近最丰富解析 波浪能在冬季可利用的能量最大,主要集中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西风带海区。A123546自我检测区4.目前,海洋能作为新能源但开发利用并不广泛的主要原因是( )
A.蕴藏的能量有限
B.海洋环境复杂多变,开发的危险性大
C.能量密度小,发电成本高
D.辐射强,污染大C解析 海洋能作为新能源没有得到广泛利用的主要原因是能量密度小、技术要求高、一次投入多、价格昂贵。123546自我检测区5.有关海洋能开发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海洋能的开发主要是用于发电
B.有些海洋能的发电技术还处于研究和试验阶段
C.综合利用是海洋能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
D.波浪能是人类最早认识和利用的一种海洋能D解析 潮汐能是人类最早认识和利用的一种海洋能。123546自我检测区6.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钱塘潮位置示意图,每年中秋节前后,钱塘怒
潮大作,苏东坡赞叹这个世界闻名的大潮为“八月十八潮,壮
观天下无”。123546自我检测区材料二 海边白天海水涨落叫“潮”,晚上海水涨落叫“汐”,潮汐现象与太阳、月球引潮力有关。(1)太阳引潮力比月球引潮力要小些,其原因是( )
A.太阳质量大
B.月球质量小
C.日地距离远大于月地距离
D.日地距离和月地距离相近C123546自我检测区(2)一天中可以观察到同一点海水涨落两次的原因是( )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月球的公转 D.月球的自转B(3)请分析钱塘潮壮观的原因。
①天文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地理因素:a.杭州湾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主要盛行风向,以______________为主;
c.钱塘江流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潮头顶撞,加上秋季水势较大,加剧潮涌。123546自我检测区答案 ①日地月大致为一条直线,两种引力相互叠加,引力最大,形成大潮 ②三角形海湾 东南风 自西向东(4)人类利用潮汐能发电,按潮汐能的特点,它属于(多选) ( )
A.清洁无污染的能源 B.可再生能源
C.海洋能 D.新能源ABCD123546自我检测区(5)请对钱塘江大潮的利弊加以分析。解析 潮汐能是由天体引力引起的,潮汐能丰富的地区一般分布在浅窄的海峡、海湾和河口区域。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时,日地月大致为一条直线,两种引力相互叠加,引力最大,形成大潮。钱塘江大潮不仅与以上条件有关,而且与季风、钱塘江的水量有一定的关系。事物一般都有利和弊两方面,要辩证地进行分析。答案 利: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弊:引起海水入侵,淹没农田房屋。123546课件29张PPT。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第五章 海洋开发第 节4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1.知道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特点及意义。
2.理解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学习目标定位一、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特点和意义自主学习区1.海洋可利用空间及特点返回腐蚀性强难度大高压自主学习区二、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返回2.海洋空间开发的优点:空间广阔,便于 ;地价便宜,不
需搬迁人口;海底 能好,海中温度、压力比较稳定。
3.开发的意义:缓解沿海地区 矛盾,开发海洋资源,拓展人类
生存空间。立体利用隐蔽性人地1.主要领域:交通运输、生产、 、通讯、 和文化娱乐等。2.海洋交通与通讯
(1)海洋运输的要素: 、运输船舶和海上航道。二、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居住储藏海港码头自主学习区二、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返回(2)优点:吨位大、 、续航能力强。
(3)变化:从海面向海底和海洋上空拓展,如建造 、海底管道、 以及铺设海底光缆等。3.围海填海造陆(1)概念围海造陆:利用 将一片海域与海洋隔开,
并将堤内海水排出,形成封闭陆地
填海造陆:在沿岸浅海水域,通过堆积砂石、泥土, 和废料建造陆地速度快海底隧道跨海大桥堤坝自主学习区三、海底储藏返回(2)其他形式: 、海上城市、 、海上工厂、海上作业平台等。
1.海底空间特点:广阔、水温较低、 变化平缓,远离居
民区, 。
2.适宜存放物品:易燃易爆的危险品,易霉变、易腐烂的
。人工岛海上人工码头温度缺氧食品自主学习区思维活动返回1.为什么说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具有高技术难度、高资金投入和高风险的特点?答案 海上活动要抵御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的运动,深海活动要适应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此外,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性大,对工程设备材料和结构有严格的要求。因此,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难度大、资金投资大、风险大。自主学习区思维活动返回2.海洋运输成本较高,基本不受天气影响。你认为呢?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由于海上气象复杂多变,且航道宽窄、海水深度变化较大,因此海运属于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的运输方式。海洋运输具有的优点是量大、成本低,适合各种笨重大宗货物作远距离运输;缺点是速度慢,运输易腐食品需要辅助设备,航行受天气影响较大。自主学习区思维活动返回3.我国沿海地区,尤其是沿海城市地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与日俱增,故我国应当建海上城市,为何我国目前尚无海上城市?答案 海上城市的建设难度和资金需求量都远高于围海、填海造陆,海上城市的建设对工程设备材料和结构有严格的要求,目前我国建设海上城市的技术还达不到。探究点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返回互动探究区 香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有著名的天然良港,结合图文信息,回答(1)~(2)题。 探究活动探究点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返回互动探究区(1)香港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地平坡缓 B.岛多浪小
C.滩阔岸直 D.河多沙厚(2)填海造陆对香港的影响有( )
A.港区行船更加通畅
B.经济活动远离了海岸
C.海洋生态得以维护
D.利于沿海功能区布局DB探究点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返回互动探究区(3)在填海造陆过程中,将面临哪些不利条件?答案 抵御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的运动;腐蚀性强的海水。 (4)如果在香港设计一座海底仓库,该仓库有哪些优点?答案 地价便宜、搬迁费用低;隐蔽性好;温度适中,压力稳定。 (5)香港开发海洋空间有何意义?答案 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拓展生存空间。探究点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返回互动探究区 反思归纳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1)海洋空间开发利用主要方式的比较船舶航道连续广阔大型专业探究点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返回互动探究区工厂温度缺氧探究点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2)围海造陆可能出现哪些问题
围海造陆改变了原有的海洋环境和海岸环境,使一些海洋生物失去了 地,濒临灭绝,使海洋生物的 受到威胁;围海造陆使 性质发生改变等。总之,围海造陆使局部地区整体环境发生根本改变,并有可能使整体环境出现 ,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返回互动探究区栖息多样性下垫面退化探究点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下图是“某海湾围海造陆前后的对比图”。指出围填海前后的变化,并就其中一项变化,说明其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对策。返回互动探究区 迁移应用探究点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答案 围填海前后的变化:湿地消失、山林被破坏、海滩消失、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海湾消失等。
负面影响及对策:
湿地消失——负面影响:影响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繁殖和鸟类栖息。
对策:在新生土地上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可建设人工湿地和水域。返回互动探究区解析 该题以“围海造地”的对比为切入点,综合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解图,知识迁移、拓展分析的能力。细致读图,是充分解题的关键;对比两图,变化是:后一幅图中,森林减少、湿地消失、山体坡度增大、山坡植被覆盖率下降等。探究点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返回互动探究区山林被破坏——负面影响:填海采石场破坏山林景观,诱发岩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对策:对岩坡进行生态恢复,结合工程措施,防治崩塌、滑坡灾害。
海滩消失——负面影响:造成海滩旅游资源破坏。
对策:利用新增围海大堤和土地资源,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可营造人工湖泊和人工沙滩。探究点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负面影响:大堤容易造成排水不畅、诱发次生盐碱(渍)化。
对策:开挖人工湖泊、降低水位以及加强围填海区抗洪排涝能力等。
海湾消失——负面影响:海湾渔业和养殖业迁出,影响渔民的生产生活。
对策:应通过合理的补偿安置,解决该区域渔民的生产生活问题。返回互动探究区课堂小节返回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与陆地空间相比,海洋空间所特有的缺点是( )
A.黑暗 B.低温
C.缺氧 D.海冰破坏解析 该题组主要考查海洋空间的环境特点和利用方式。陆地的两极地区在极夜期间也有黑暗和低温现象,陆地上海拔高处也存在缺氧现象。D612354自我检测区2.与陆地空间相比,海洋空间所具有的优点是( )
A.能显示先进的技术
B.资金投入大,风险高
C.地价便宜,搬迁人口少
D.隐蔽性好解析 海洋中目前尚无常住人口,不存在人口的搬迁。D612354自我检测区3.下列海洋的空间利用方式属于对海底空间利用的是( )
A.海底钻井平台 B.海水淡化工厂
C.潜艇 D.石油储存罐
解析 海底钻井平台开发的资源虽然在海底,但属于“海上作业平台”。D612354自我检测区海上交通是人类对海洋空间利用的最早方式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下列地理事物不属于海洋运输要素的是( )
A.码头 B.船舶
C.航道 D.定位系统解析 该题组主要考查海洋交通与通讯对海洋空间的利用。海洋运输包括海港码头、运输船舶和海上航道等要素。D612354自我检测区5.下列地理事物不属于近代才出现的海洋交通与通讯方式的是( )
A.海底光缆 B.海底隧道
C.远洋航行 D.海底管道C解析 远洋航行早在几百年前就已实现。612354自我检测区6.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低地之国”荷兰1/4的土地在海平面以下。据统计,荷兰围海造陆总面积超过7 000平方千米,大约相当于国土面积的1/5。须德海湾是一个伸入陆地的海湾,湾内岸线长达300千米,湾口宽仅30千米。1932年,荷兰人修筑宽90米,高出海面7米的拦海大堤,把须德海湾与北海隔开,不仅根除了风暴潮对沿海低地的侵害,而且拓展了陆地面积,造就了一个大型淡水湖——艾瑟尔湖。612354自我检测区材料二 须德海围海造陆工程示意图(1)荷兰花费大量的资金大面积围海造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 (1)荷兰地少人多,人地矛盾突出,围海造陆不仅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同时还可增加生存空间。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围海造陆的原因及危害。荷兰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自我检测区(2)目前,荷兰又将围垦的一些低地“退陆还海”,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 荷兰地势低平,围海造陆往往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海水入侵、土地盐渍化等生态环境问题。解析 围海造陆不当会造成一系列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自我检测区(3)荷兰等欧洲国家积极推进《京都议定书》的签订,为什么?答案 积极推进《京都议定书》签订的主要目的是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荷兰等国地势低平,海平面上升将淹没大量的国土。解析 积极推进《京都议定书》签订的主要目的是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