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设计旅游活动第 节1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第五章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1.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理解影响出游决策的主客观因素。
2.了解旅游地的信息,学会收集旅游地的信息。
3.初步形成正确的旅游观念,培养良好的旅游伦理道德。
4.理解如何根据旅游资源状况,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线路。 学习目标定位一、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自主学习区返回1.影响出游的主观因素偏好心理旅游线路自主学习区返回一、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2.影响出游的客观因素
(1)经济承受能力b.影响结果:影响旅游者选择去什么地方旅游,以及旅游时间的长短和旅游过程中的消费水平的高低。
(2)闲暇时间:其分布会影响旅游目的地的 与 分布,又反过来影响旅游者的出游选择。a.决定因素游客自己的
游客自己经济收入愿意支付的旅游费用淡季旺季自主学习区返回思维活动1.影响人们旅游动机的因素有哪些?答案 人们的旅游动机非常丰富和复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每个人的旅游动机受到个人知识、经验、内心印象以及各种信息的影响。自主学习区返回二、收集旅游地的信息1.旅游资源的 。
2.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
(1) 与旅游地之间的空间距离过大→经济距离 →旅游者
的出游能力降低。
(2)居住地与旅游地 →两地 巨大→对游客的吸
引力增加。
3.旅游服务 和条件,如旅游交通方式及工具、住宿条件、餐饮
的种类和标准等。特色居住地增加相距遥远环境差异设施自主学习区返回思维活动2.旅游地信息的收集渠道主要有哪些?答案 各种新闻媒介、旅行社、导游手册、亲朋好友、有经验的旅游者等。自主学习区返回三、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1.选择 的旅游地:旅游地的知名度越高,往往表明其旅游资源
的 性越突出,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强,旅游者克服 障碍的
决心和可能也就 。
2.选择与居住地环境差异 的旅游地: 差异会激发起人们的
旅游愿望,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 性。
3.选择 旅游时间比
(1)旅游时间比:人们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单纯 时间与旅游目
的地 时间的比值。
(2)人们选择旅游点和旅游线路时总是追求 的旅游时间比。最有名非凡空间越大较大环境互补最小旅行游玩最小自主学习区返回四、保证旅游安全1.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旅游地的 、 、 等
自然环境条件、旅游硬件设施情况及社会文化环境等。
2.出游准备:外出旅游应当根据当时的季节和当地的 及沿
途各地的环境,带合适的衣服及用品。地形气候水文气候条件自主学习区返回思维活动3.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可以分为哪三个方面?答案 自然环境条件、旅游硬件设施情况和社会文化环境三方面。 探究活动探究点一 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互动探究区返回2009年2月,广东中山市、肇庆市、广州市花都区率先启动了全国最大规模针对农村旅游消费市场的“旅游下乡”活动。根据材料说明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甲是2000年我国北京、上海、广东三省市农村居民国内旅游目的抽样调查构成统计。探究点一 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互动探究区返回材料二 出游率指城镇居民或农村居民出游的人次数占其人口数的比重。图乙是2005~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国内游变化曲线。材料三 图丙是1996~2008年我国国内游人数走势。探究点一 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互动探究区返回(1)就全国而言,农村居民出游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不同经济区域内农村居民出游目的不同,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水平差异(或经济因素)探亲访友解析 从图甲中可得出北京、上海两城市农村居民旅游的主要目的是游览观光,其次是探求访友,而广东省农村居民旅游的目的是探亲访友。
联系全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可知农村居民的出行目的主要是探亲访友。探究点一 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互动探究区返回(2)近几年来,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迅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多选)( )
A.我国国内游人数增幅最大的时段是2003~2004年
B.2004年以来,我国国内游人数呈波动下降趋势
C.我国国内游发展迅速,主要是由农村居民出游带动的
D.城镇居民出游一直是推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主力
E.2005年以来,农村居民出游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解析 结合材料二、三可得结论。ADE探究点一 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互动探究区返回(3)依据所给材料,试分析广东启动针对农村消费市场的“旅游下乡”活动可行的原因。解析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农村的经济收入提高,促使农村旅游业飞速发展。答案 经济发展,农村居民出游目的发生了变化;近年来,农村居民出游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互动探究区返回 反思归纳探究点一 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
影响旅游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两类,通过下表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内容。动机互动探究区返回探究点一 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偏好互动探究区返回探究点一 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经济承受经济收入愿意支付目的地主观因素是旅游活动成行的内在因素;而客观因素中要看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个人条件,在社会经济发展为旅游者提供各种服务条件的基础上,旅游者还必须具有自由支配的收入、一定的闲暇时间。这样才能全面分析、理解旅游者的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互动探究区返回 迁移应用 1探究点一 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个人的旅游动机和旅游偏好不同,对旅游目的地、旅游内容的选择也不同。结合下面的调查表,完成(1)~(2)题。探究点一 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互动探究区返回(1)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不包括( )
A.个人知识 B.内心对旅游地的印象
C.旅游地交通条件 ? D.旅游经营者的经济收益
(2)从旅游偏好来看,少年儿童可能会更喜欢以下旅游目的地中的( )
A.故宫 B.天坛 C.八达岭长城 D.北京欢乐谷解析 第(1)题,每个人的旅游动机受到个人知识、经验、内心印象以及各种信息的强烈影响,而且随着旅游地交通条件、人文环境、旅游价格的变化等不断变化。
第(2)题,少年儿童天真活泼,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对游乐设施特别感兴趣。DD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二 旅游活动的产生过程 探究活动读材料和图,结合学过的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某旅游团计划乘船和火车从北京出发
参观游览下列景点:南京中山陵、庐山、武
汉黄鹤楼、苏州拙政园、杭州西湖、广州交
易会,最后到香港(从苏州到杭州一段要乘船)。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二 旅游活动的产生过程请设计一条合理的旅游路线(走近路,不走重复路线)。
从北京出发经__________到_______市游览________; 再经________到_______市游览________;又经______到__________市游览__________;再经________到________市游览________;然后经____________到杭州市游览西湖;再经________________到广州市参观出口商品交易会,最后经________到香港。解析 本题通过具体的旅游目的地及旅游线路的选择,加深对旅游过程中线路选择倾向的理解。解题时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旅游线路中既要乘火车又要乘船,并且不走重复线路,可把各旅游景点在图上标出,然后按顺序设计线路。除此之外,还要掌握景区的分布位置和我国铁路分布知识,对学生要求较高,综合性较强,难度比较大。 武汉 京广线黄鹤楼 长江 九江 庐山 长江 南京 中山陵 京沪线 苏州 拙政园 京杭大运河 浙赣线、京广线 广九线返回互动探究区 反思归纳探究点二 旅游活动的产生过程旅游活动的产生过程
(1)旅游活动的产生是一个在旅游者具备旅游活动成行的前提条件下对旅游地理性选择、对旅游方案精心设计的过程,通过下表我们可以推知该点。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二 旅游活动的产生过程(2)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
旅游线路设计必须考虑的基本因素有: (旅游价值)、与旅游可达性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旅游专用设施、旅游成本(费用、时间或距离)等。设计旅游线路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① 旅游线路设计是组织管理者的一种导向性安排,应该突出所设计线路的主题。旅游线路所串联的旅游区、景区或景点,既要各具特色,又要共同烘托同一个主题。只有特色鲜明的旅游线路,才是一条成功的旅游线路。旅游资源突出特色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二 旅游活动的产生过程② 旅游活动要有节奏感、韵律感。组织旅游活动既要使旅游者始终保持一定的兴奋度,又要做到有张有弛。
③ 不同季节和不同旅游者需要不同的旅游线路。设计旅游线路要从全局出发,做到“冷(不太知名、旅游者较少的点)热(著名、旅游者多的点)”兼顾。
④ 旅游线路设计可以体现创新精神,可动态地反映旅游者的需求。旅游线路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根据需要不断创新。
⑤ 旅游线路设计,一方面要保证旅游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使旅游者游得开心,玩得放心,走得舒心;另一方面要遵守旅游区的安全保护规定,避开军事禁区、保密设施等。讲究韵律“冷热”兼顾发展创新安全可靠返回互动探究区 迁移应用 2探究点二 旅游活动的产生过程旅游活动成功与否,旅游线路设计是关键之一。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中,属于旅游活动线路设计要求的是( )
①符合自身特点 ②选择最佳路径 ③景观丰富多样 ④注意劳逸结合 ⑤追求最佳效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解析 旅游活动设计的要求很多,本题的各个选项都是旅游活动的基本要求。D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二 旅游活动的产生过程(2)选择旅游路径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
A.尽可能选择最佳路径,以缩短旅途中花费的时间
B.尽可能避免重复路线
C.将沿途景点划分归类,尽量穿过不同性质的旅游景点
D.穿过尽量多的旅游景点解析 选择旅游线路时,尽可能选择最佳路径,以缩短旅途中花费的时间,尽可能将不同性质的旅游景点串联成环状,尽可能避免走重复线路,而不是堆砌旅游景点。D课堂小节返回互动探究区课堂小节返回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12345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据此回答1~2题。
1.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C.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D.内蒙古大草原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对图文材料信息的获取能力及对相关中国地理知识的掌握。材料提示小明的考察时间为8~10月,为我国夏季,所带物品有墨镜、遮阳帽、防晒霜,说明日照强烈,羽绒服说明气温低、温差大,防水服说明有较强烈的雨雪天气。A自我检测区123452.下面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 由四幅图可推断:①为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②为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③为内蒙古大草原,④为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B自我检测区12345读图,完成3~4题。3.2013年夏季,云南的李老师随团到西藏旅游,带团导游多次提到“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这是为了( )
A.充实导游词 B.强化观景的原则
C.加强对旅游者的安全意识教育 D.路边景色不美解析 在所有的旅游活动中,危险因素无处不在,无时不存,因此应加强对旅游者的安全意识教育。C自我检测区123454.高中毕业的赵前方同学打算利用暑假到香格里拉独自登梅里雪山探险,行前他最应该准备的物品是( )
A.防晒霜 B.防寒服
C.雨伞 D.防蚊虫药品解析 雪山温度较低,故行前首先应准备好防寒服。B自我检测区123455.下图A处为我国名山之一,每年大量的游客来此山旅游观光,据此回答下列问题。自我检测区12345(1)A为________山,与泰山、恒山、嵩山、衡山并称为我国的“________”。
(2)该山因何特色而名扬天下?
(3)人们在旅游活动中应最先考虑的问题是什么?
(4)登此山最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是什么?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安全问题及旅游景观的分布、特色。
解答本题需要抓住以下关键点:
①利用经纬度位置和区域轮廓确定地理事物;
②旅游安全问题及种类。自我检测区12345答案 (1)华 五岳
(2)因“华山自古一条路”,“华山天下险”而名扬天下。
(3)旅游安全问题。 (4)交通安全问题。课件31张PPT。参与旅游环境保护第 节2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第五章 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1.了解旅游者不合理行为带来的环境问题。
2.理解生态旅游的含义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形成正确的旅游价值观念,做一个合格的旅游者。 学习目标定位一、旅游环境问题自主学习区返回1.旅游者的合理行为对于保护环境的意义
(1)对于保护旅游区的自然环境和 具有重要意义。
(2)利于旅游区的 。人文环境文化建设一、旅游环境问题自主学习区返回2.旅游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破坏污染正常社会秩序自主学习区返回思维活动1.对石刻、雕塑、壁画等人文景观,最重要的是什么?为什么?答案 最重要的是保护。 它们是我国重要的、不可再生的人文旅游资源,一旦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几乎是无法补救的。自主学习区返回二、做个生态旅游者1.生态旅游
(1)定义:具有保护 和维护 双重责任的旅
游活动。
(2)特点:认识自然、保护 。
(3)功能: 、度假、 、科考、 和科普教育等。
2.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 的必然
结果,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自然环境当地人民生活生态环境观光休闲探险自我行为自主学习区返回思维活动2.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说,应该如何认识生态旅游?怎样做才可以成为生态旅游者?答案 具有爱护旅游资源和环境的意识,并能主动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只要以了解当地的文化与自然知识为目的,并能够自觉地保护和珍视旅游资源和环境,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态旅游者。 探究活动探究点一 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互动探究区返回读下面的旅游漫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互动探究区返回(1)四幅漫画所揭示的旅游中的不良行为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破坏宾馆设施 ②不讲文明礼貌和公共道德 ③破坏文物 ④随地
乱扔果皮
B.①破坏文物 ②随地乱扔果皮 ③破坏宾馆设施 ④不讲文明礼貌和
公共道德
C.①破坏文物 ②不讲文明礼貌和公共道德 ③破坏宾馆设施 ④随地
乱扔果皮
D.①不讲文明礼貌和公共道德 ②破坏宾馆设施 ③随地乱扔果皮
④破坏文物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结合图片及文字说明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C探究点一 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互动探究区返回(2)图中旅游者的不良行为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旅
游者旅游时应遵守哪些旅游要求?解析 针对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结合所学知识与实际旅游活动分析即可。答案 环境破坏、环境污染。
遵守法律法规,爱护旅游资源,尊重旅游地的文化习俗,讲究文明礼貌,注意旅游安全。 探究点一 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互动探究区返回(3)下列有关文明旅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文明旅游应贯穿于旅游的全过程
B.旅游时尊重地方习俗也属于文明礼貌的要求
C.文明旅游不仅要注意个人礼貌,还要注意旅游安全
D.文明旅游可有可无,只要尽兴就好解析 文明旅游十分必要,既可获取愉悦和收益,又可保护旅游资源、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D探究点一 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互动探究区返回 反思归纳探究点一 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1.针对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立法机关绿色扰乱社会秩序互动探究区返回探究点一 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旅游研究专家经营者科技保障互动探究区返回探究点一 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2.具体措施
(1)做好 ,制定旅游开发中的相关政策、法规——旅游环境
保护的重要措施。
(2)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
公园、文物保护单位等)——解决旅游开发中环境问题的有力举措。
(3)普及 教育——从根本上解决旅游环境问题。
(4)禁止计划或施工中的破坏旅游环境的各种工程,包括对生态环境
和文化环境有破坏作用的建筑工程、游乐工程等。已经建成的这类
工程项目,应当予以拆除。环境立法旅游环境保护互动探究区返回探究点一 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5)在旅游开发的全过程中提倡“ ”,即餐饮、住宿、交通、游览、商业、娱乐等都不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退化,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可循环利用。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和处理、废气处理设施等,都是旅游开发中的重点建设项目。
(6)增加环保经费。
(7)抓住时机,大力开发 旅游。绿色旅游生态互动探究区返回 迁移应用 1探究点一 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带来很多环境问题,对旅游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据此回答(1)~(2)题。互动探究区返回探究点一 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1)读右面的漫画,图中反映了旅游活动中的( )
A.旅游环境污染
B.旅游活动对动植物的破坏
C.旅游活动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D.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解析 由漫画中文物上刻满了字,体现了游客对文物古迹等的破坏。C互动探究区返回探究点一 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2)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表现出的不文明行为和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 )
①乱丢废弃物,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②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画,造成对文物古迹的直接破坏 ③在有草地的地方,绕过草地继续观光 ④遵守旅游规则,有秩序地旅游观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解析 在旅游活动中,乱丢废弃物,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特别是白色垃圾;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画,造成对文物古迹的直接破坏。这些都是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都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A返回互动探究区 探究活动2013年6月3日,黄山风景区召开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动员大会,进一步动员和部署工作。生态旅游已经日益引起国家层面的关注,也日益走向社会,被大众所感知和认可。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生态旅游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生态旅游的认识。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生态旅游是在不破坏环境的原则下发展的一种旅游模式认识自然 保护生态环境探究点二 生态旅游应注意的问题返回互动探究区(2)生态旅游的意义包括(多选)( )
A.加强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
B.有利于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平衡
C.避免或减轻许多人为因素所引起的灾害
D.传承和延续历史文化资源解析 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环境责任感的旅游方式ABCD探究点二 生态旅游应注意的问题返回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二 生态旅游应注意的问题(3)你认为真正的生态旅游应该是怎样的?解析 生态旅游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答案 生态旅游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而且具有观光、度假、休闲、科考、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的旅游活动。所以,生态旅游应该以保护景区的自然生态为出发点来进行生态观赏、生态研究、生态保护和开发,从而使景区的生态系统向可持续方向发展。返回互动探究区 反思归纳生态旅游的要求(1)要选择有意义的区域开展旅游。有价值的自然区域包括有特殊生物学、生态价值或人文价值的区域。
(2)要有利于旅游区的保护,这是其出发点和 。
(3)要有利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的发展,使当地人民的收入及就业机会增加。
(4)要有利于提高公众的 。生态旅游必须把 放在首位,要创造一切条件对旅游者进行教育,通过旅游、观光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归宿点科学文化知识环境教育探究点二 生态旅游应注意的问题返回互动探究区 迁移应用 2发展生态旅游的主要措施包括( )
①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 ②统一规划,有序开发
③建设宾馆,提高接待能力 ④拓宽道路,发展交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解析 生态旅游以认识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为特点,建设宾馆、拓宽道路势必扩大旅游规模,导致旅游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等。A探究点二 生态旅游应注意的问题课堂小节返回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123451.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①环境破坏 ②环境污染 ③土地荒漠化 ④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会带来许多环境问题,例如,旅游者不良的消费行为可能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量游客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水污染;旅游者的活动占据着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分享当地的公共设施,必然对交通、生活物品等产生较大冲击。一般说来,旅游活动不会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发生。C自我检测区123452.下列行为不会对旅游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的是( )
A.旅游垃圾处理时变集中放在垃圾桶为分散丢弃到各角落
B.在公园采摘鲜花
C.驾驶快艇游览大明湖
D.不要太靠近野生动物,同时不要随意喂养它们解析 垃圾应当集中到垃圾箱一起集中处理,公园中采摘鲜花会破坏公共资源,泛舟大明湖是一大旅游享受,但快艇会造成水污染。D 自我检测区123453.为保护文物古迹,敦煌莫高窟文物管理局对入洞游客人数作了限制,又限制停留时间,主要原因是( )
A.避免游客丢弃大量垃圾
B.为了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C.减少因游客触摸、拍照、呼吸、汗水等使珍贵的壁画受到损坏
D.避免游客在壁画上乱刻乱画解析 对游客数量和时间作限制主要是为了减少游客触摸、拍照、呼吸、汗水等对石窟小气候的影响,保护珍贵的壁画资源。C自我检测区123454.生态旅游的一大特色是“保护旅游对象”,下列旅游行为中与此不相符
的是( )
A.旅游交通以步行为主
B.在旅游区中建造一些亭台、楼阁,以丰富旅游景点
C.旅游的接待设施以小巧为主,并掩映在树丛之中
D.旅游者在旅游中,所有的废弃物应丢入垃圾箱,
以确保土壤和水不受污染解析 生态旅游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是以认识自然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特点的。A选项可减少交通工具对环境的污染,C选项突出自然环境与接待设施的和谐,D选项可减少土壤和水污染。B自我检测区123455.近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有3位旅游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前往下图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 196米),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自我检测区12345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解析 首先,通过图中经纬度和湖面的高程(3 196米)确定旅游地为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青海湖;其次,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旅游者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气压低、多大风等自然特征,决定了旅游者必须带足相应的生活用品。自我检测区12345答案 海拔较高(3 000米以上),氧气含量偏低,需带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等;气压偏低,水的沸点低,需带高压锅等;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需备防寒衣物;此时该区域多大风,需备防风帐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