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0三峡 课件(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0三峡 课件(共4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22 22:2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三峡
根据“峡”字的字形结构,什么样的地势才称得上“峡”?
“峡”字典里的解释就是“两山夹水”。
长江“三峡”指的是哪三峡?
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最为奇秀的一段,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山水画廊。三峡由西陵峡、巫峡、 瞿塘峡组成。
走近作者
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
著有《水经注》。
《水经注》是郦道元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水经注》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文学价值。
字词积累
阙 叠嶂 曦 溯
湍 漱 啸 属
quē
dié zhàng

tuān
shù
zhǔ
xiào

疏通文意
重点词语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①自:
②略无:
③阙:
④亭午:
⑤夜分:
⑥曦:

完全没有
通“缺”,空隙,缺口。
正午
半夜
日光,这里指太阳
译文
在七百里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课文分析
第一段主要写了三峡的什么景物?突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连绵不断(正面)
高俊挺拔
(正面)
(侧面)
疏通文意
重点词语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①襄:
②沿:
③溯:
④或:
⑤奔:
⑥御:
⑦以:
⑧疾:

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
有时
这里指飞奔的马
驾驭
认为

译文
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倘若碰到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有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课文分析
第二段主要写了三峡的什么景物?突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水之盛(正面)
烘托水之盛和水之速
(对比、侧面)
(侧面)
水之速
疏通文意
重点词语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①素湍:
②回清:
③绝 :
④飞漱:
⑤清荣峻茂:
⑥良:
白色的急流
回旋的清波
极高的山峰
飞速往下冲荡
水清树荣,
山高草盛
很,甚
译文
在春、冬两个季节,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地往下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课文分析
第三段作者运用哪些语句来描写三峡春冬的景色的?观察角度有何不同?
春冬之景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
白浪、绿潭
(俯视)
(仰视)
(色彩)
清、荣、峻、茂
(一字一景)
疏通文意
重点词语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①晴初:
②霜:
③肃:
④长啸:
⑤属引:
⑥凄异:
⑦绝:
天刚放晴
下霜
肃杀,凄寒
拉长声音鸣叫
接连不断。属,zhǔ,动词,连接。引,延长
凄凉悲惨
消失
译文
(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之中一片清寒肃杀。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接连不断,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声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民们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课文分析
第四段作者描绘三峡秋天的景象时选取了怎样的时间和事物?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其特点。
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
高猿长啸
渔歌互答
(正面)
(侧面烘托)
(侧面烘托)
悲寂、凄凉
(秋景)
整体感知
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峡雄伟秀丽的风光的?抓住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整体感知
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连绵不断
高峻挺拔
高峻挺拔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正面
侧面
正面
整体感知
夏水——夏水襄陵
奔放美
水势大
正面
沿溯阻绝
水流急
正面
有时··· ···疾也
水流速度快
侧面
整体感知
春冬景色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凄婉美
水清
静态
落差大
动态
清幽美
总结
秋天
猿鸣
渔歌
渲染肃杀的气氛
突出三峡山高峡长的特点,渲染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流露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而是从夏水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先总体描绘三峡概貌,突出其雄伟气象;接下来,按照特点的不同,具体描绘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象。作者未按照四季更迭的顺序写,而是借着文脉之势,先写夏水襄陵之峻急雄壮,与第1段一脉相承,再写春冬与秋天转为沉静,虽氛围特色不同,但文脉转缓,文气相贯。
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
写法探究
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写法探究
文章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互文:
1、重岩叠嶂——重叠岩嶂
2、隐天蔽日——隐蔽天日
3、林寒涧肃——林涧寒肃
夸张: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课堂小结
郦道元真不愧为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散文家,他用地理学家丰富的游历和散文家丰厚的文学功底,把《水经》里的一条注释作得如此优美,真是慧眼独具、匠心独运。一百五十余字的短文,却能囊括千里,包容四季,收纳山水草木,罗入古猿怪柏,其笔法确实精妙至极。难怪余秋雨先生说郦道元《水经注》中的《三峡》,使后人再难调动描述的辞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