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新课导入
《朗读者》第二季第三期《生命》的卷首语:“生命是多么深邃的话题,它包含着人世间一切最极致的体验。生命可以是‘能够被毁灭,但不能够被打败’那般顽强,也可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那般博大。生命如果有颜色,会不会看上去就像梵高的《向日葵》和《星空》;生命如果有态度,是不是听上去就是贝多芬的《田园》和《英雄》。生命的意义是如此厚重,无论我们怎样全力以赴都不为过。因为我们生而为人,生而为众生。”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严文井关于生命的心灵感悟,听听他对生命有着怎样的解读。
通读课文,概括作者的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的论证层次,品味文章的语言。(难点)
把握哲理散文的特点,得到有益的人生启迪。(素养)
学习目标
严文井,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现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他的作品以童话和寓言的影响为大。他的童话、寓言创作故事生动、构思巧妙,具有很浓的哲理与诗意,被誉为“一种献给儿童的特殊的诗体”。著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
作者简介
《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文章揭示出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个人类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感谢生命,并以自己全部热情回报生命。
写作背景
散文类型多样,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表达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背影》
《白杨礼赞》
《记承天寺夜游》《春》《紫藤萝瀑布》
《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
写人记事类散文:
托物言志类散文:
写景抒情类散文:
阐发哲理类散文:
文体知识
概念
以说理为主的散文,也被称为“哲理散文”或“哲学散文”
写作目的
主要不是让读者获得某种理性的概念,而是通过富有哲理的形象、带有感情的叙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给读者提供一个广阔的思考和联想的空间
与其他类型散文相比
以说理为目的,议论是它的骨干
议论性散文
其他类型散文
也会传达某种思想,涉及某些道理,但并不以说理为目的;也发议论,但通常只是为了点明题旨
与一般议论文相比
都要求观点鲜明、思路清晰
相同点
不同点
一般不像议论文那样直接议论说理,也不像议论文那样讲究论证方法,强调逻辑推理的严密性,而往往是将议论与叙述、描写、抒情结合在一起,以求让读者领悟哲理
议论性散文
文体知识
臼 ( ) 兴 ( ) 涤( )
犊( ) 倦( ) 茸 ( )
逝( ) 殖( ) 蔓 ( )
凋 ( ) 混 ( )
jiù
xìnɡ
dí
dú
juàn
rónɡ
shì
zhí
màn
diāo
hùn
齿
味
洗
牛
疲
毛
消
繁
延
谢
为一体
字词清单
臼齿:磨牙的通称。
洗涤:洗。
卑微:地位低下。
疲倦:疲乏;困倦。
蔓延:像蔓草一样向四周扩展。
凋谢:(草木花叶)脱落。
字词清单
朗读课文,用课文中的一两个句子,说说课文标题的含义。
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生命分开来是暂时的,合起来是永久的。
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
生命充满了希望,永远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
永久的生命
整体感知
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但是只要我们珍爱生命,活出价值,就能使生命变得神奇和不朽。
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从标题“永久的生命”看,作者的主要观点非常明确,即热情地歌颂永久的生命。
整体感知
抓住每段中心句,理清逻辑关系,作者是怎样说明主要观点的?
歌颂永久的生命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
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
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
我的伙伴们,我们的心应该感到舒畅。
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先抑
再扬
收束全文
论说生命自身的神奇。
论说生命本体的流转。
赞美毁灭不掉的生命。
整体感知
第1段写了什么内容?这和题目矛盾吗?
时光一去不返,个人生命是有限的。
不矛盾。这是伏笔,为后面写永久的生命蓄势。
深入研读
第1段中说:“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如何理解?
运用对比手法,将不尽如人意的个人生命与“脏了”“破了”的衬衣进行对比,以衬衣可以洗涤、补好来反衬时间的一去不复返、生命的易逝,使无奈、遗憾之情更加强烈。
深入研读
第2、3、4段是如何从正面论说“永久的生命”的?
第2段 以小草和小牛犊为例
第3段 生命本体的流转
第4段 议论现实
外在现象
生命的内部特征
批判暴君,赞美永久的生命
深入研读
想一想,文中说的“分开来”“合起来”分别是什么。
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生命在下一代延续
生命离开肉体
深入研读
“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一句中的“凋谢”和“永存”矛盾吗?
看似矛盾,实则充满哲理:花儿凋谢,只不过是生命变换了一种存在的方式,它孕育出了果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自己的生命滋养下一代,同时也让生命得以延续、生生不息。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生命的消逝与不朽比作花朵的凋谢与永存,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生命的价值。
深入研读
如何理解“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这句话的含义?
“凋谢”和“不朽”看似矛盾,却又真实存在。
二者看似不可调和,却又同时上演着生命的协奏曲,令人惊奇,让人慨叹。
凋谢
个体生命的陨灭
不朽
生命现象的永存
深入研读
课文写对生命的感悟,开始说“我们都非常可怜!”后来又说“这就是奇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
①先写生命的易逝,人们的无奈与可怜,感情转入低谷;
②接着用“不应该悲观”一转,描写生命的神奇,个体生命有限,集体生命无穷,生命永久不朽,值得赞美;
③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要以爱情来赞美生命,感情高亢,如金声玉振,给人以磅礴的力量。这样写,前后对比,把对生命的思考引向深入,同时使行文有了波澜,更能够打动人心。
深入研读
读完文章后,你觉得“生命的真实意义”是什么?
生命是永久的、不朽的,它能永远给世界以色彩、永远给世界以芬芳。
深入研读
文中作者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
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把个人生命与衬衣作比较,突出了个人生命短暂、不可重复的特点。
品读语言
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草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生命的顽强,以此证明作者的观点:我们应该看到生命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品读语言
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生命”比作“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具体生动地表现个体的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但人类的生命是永无休止的。
品读语言
1.欲扬先抑。
在写法上,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开篇先谈时间的易逝,生命的短暂;第②—④段从正面论说“永久的生命”;最后以一个精警的句子总结全文,歌颂生命,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写作特色
2.语言通俗而隽永。
如“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边头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这样通俗易懂的语句,阐述的却是深邃的哲理。
写作特色
面对人生,我们应该像一粒种子那样,生根发芽,努力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实现自我价值,也给他人带来阴凉;我们也应该像一簇花朵那样,积蓄力量,绽放美丽,芳香他人,也愉悦自己。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严格要求自己,实现人生价值。
课堂小结
可怜
感动
赞美
歌颂
永久的生命
叹生命的易逝
谈生命的永久
颂生命的赞歌
欲扬先抑
板书设计
1、生命,那是自然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
——诺贝尔
2、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
——米歇潘
3、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
——爱默生
4、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
——罗曼·罗兰
5、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泰戈尔
关于生命的名言
课外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