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素——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课时优化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对农作物采取的哪项措施与生长素的关系最密切( )
A.常选带有芽和幼叶的枝条扦插
B.常常在移栽前摘去幼苗的部分叶片
C.常常保留移栽幼苗根部的土壤
D.常选阴雨天气进行移栽
2.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家拜尔以植物的胚芽鞘为实验材料做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实验解题思路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
B.该实验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的目的是排除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可设置黑暗条件下胚芽鞘尖端不做处理的正常胚芽鞘作为对照组
D.仔细观察发现胚芽鞘的弯曲生长发生在其尖端下面的一段
3.下图中A、B为两插条扦插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示意,其主要原因是( )
A B
A.芽能发育成枝条 B.芽能进行光合作用
C.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D.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长
4.科学家做过如下的实验:(1)把不含生长素的两琼脂小块放在燕麦胚芽鞘下端;(2)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二段去掉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把另两小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作为接受块放在形态学下端;(3)把一段去掉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让形态学上端朝下,做与(2)同样的实验(如下图),三个实验都以单侧光照射。经过一段时间后,对接受块成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③④⑤⑥中,⑤含生长素最多
B.①含生长素比②少,⑤含生长素比⑥多
C.③④中生长素含量之和比⑤⑥中生长素含量之和多
D.①含生长素比②多,③含生长素比④多
5.如图为温特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实验设计,①~⑥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及实验结果,②③④放置的是A琼脂块,⑤⑥放置的是B琼脂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④和⑥结果表明胚芽鞘向光弯曲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
B.①和②对比可以证明尖端产生的物质能够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C.若在单侧光照射下进行该实验也能得到图中相同的实验结果
D.该实验在黑暗环境中进行,排除光对化学物质可能的影响
6.对燕麦胚芽鞘尖端进行单侧光照射,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A.直立生长 B.不生长不弯曲 C.向光弯曲生长 D.背光弯曲生长
7.下列与生长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科学家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过程中,发现了生长素
B.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往形态学下端
C.胚芽鞘尖端只有受到单侧光照射才能产生生长素
D.胚芽鞘的向光性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引起其在尖端的分布不均造成的
8.如图所示,将燕麦胚芽鞘尖端切除后放置于一空白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将已切尖端胚芽鞘下部正中插入不透水的玻璃片后,再将琼脂块放置于去尖端的胚芽鞘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下部的a、b两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应为( )
A.a>b B.a9.下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与生长素之间的关系,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探究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内因时,应设置的实验组为b和c对照
B.当探究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外因时,应设置a和c对照
C.当探究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时,应设置c和e对照
D.上述实验中,所选用的植物胚芽鞘必须是同一物种的胚芽鞘
10.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
A.②⑤⑦ B.①②③⑤⑧ C.①③④⑥⑦ D.②⑤⑧
11.如图甲表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如图乙表示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时,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下列据图解题思路错误的是( )
A.当琼脂块中含有生长素浓度为b时,则A最小
B.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
C.当生长素浓度大于b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A逐渐变大
D.图甲中,生长素浓度在b左侧促进生长,在b右侧抑制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双重性
12.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证明了( )
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
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
13.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等多种生理功能。下列与生长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促进根、茎两种器官生长时,茎是对生长素更敏感的器官
B.幼芽、幼叶和休眠中的种子都能产生大量的生长素
C.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
D.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
14.观察詹森的实验,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的胚芽鞘直立生长
B.②的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C.该实验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匀
D.如果将琼脂片换成不透水的云母片,其结果与①相同
15.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
A.尖端、尖端、尖端
B.尖端、尖端、尖端下部的伸长区
C.尖端、尖端下部的伸长区、尖端下部的伸长区
D.尖端、尖端下部的伸长区、尖端
二、多选题
16.水稻在苗期会表现出顶端优势,其分蘖相当于侧枝。AUX1是参与水稻生长素极性运输的载体蛋白之一。下列解题思路正确的是( )
A.AUX1缺失突变体的分蘖可能增多
B.分蘖发生部位生长素浓度越高越有利于分蘖增多
C.在水稻的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进行非极性运输
D.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可能会促进分蘖的生长,却抑制根的生长
17.植物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的形成可以用“淀粉—平衡石假说”来解释:当植物的放置方向改变时,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沿着重力方向沉降,引起植物体内一系列信号分子的改变,如引起生长素沿着重力刺激的方向不对称分布。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平衡石细胞导致植物根部背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细胞生长快
B.平衡石细胞使得植物根部对生长素浓度的影响更敏感
C.植物根部和茎部的生长素分布受平衡石细胞的影响是相同的
D.平衡石细胞使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从上端向下端进行极性运输
18.如图为一测定叶片光合作用强度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叶室为透明玻璃材料制成。装置运行后,仪器气路管道中的气体流速满足正常测定的需求。黑暗时测出叶室内的CO2变化值为Q,光照下测出叶室内的CO2变化值为P。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叶片的叶肉细胞叶绿体内参与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反应物有H2O、NADP+、ADP和Pi
B.在光照时,若该叶片实际光合作用消耗CO2的值为W,则W=P+Q
C.若光照下测出叶室内的CO2变化值(P)为0,则该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等于光合作用强度
D.若正常夏日早6点日出,晚6点日落。则一天之中,P值最高点在早6点,最低点在晚6点
19.宋代著作《种艺必用》有如下记载:“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又晒干,筛过,再浸之。又晒又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枝条……则根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题思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又晒又浸,凡十余次”说明该物质的含量较少
B. “泥封枝条……则根生”说明小便中含有某物质具有促进枝条生根的作用
C. “凡十余次” 说明该物质越多促进生根的效果越好
D. 尿液中含生长素很少,因为大部分生长素在人体内被蛋白酶催化分解
20.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燕麦胚芽鞘12个,去掉尖端得到切段(如图甲所示),在蒸馏水中浸泡24h后,分别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用浸泡法处理切段几小时,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测量每个切段的长度并记录,前后进行了两次相同的实验(实验1、实验2),其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解题思路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将切段在蒸馏水中浸泡的目的是使细胞吸水膨胀,利于生长
B.生长素浓度为0.1mg/L时的数据不同于其他组可能与取材数少有关
C.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并未证明生长素的两重性
D.生长素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应在0.1~10mg/L之间
三、填空题
21.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叫做_______。在此现象中上部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比下部侧芽的_______(高/低),因而侧芽生长受到抑制。
22.取一段玉米胚芽鞘,切去顶端2 mm,使胚芽鞘不再产生生长素。在上端放一块有_____的琼脂,下端放一块_____的琼脂(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上)。过一段时间检测,发现下端的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若由该实验得出“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_____运输到_____”的结论,则实验的设计不严密。还需增加一组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朝下的实验,以研究生长素能不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23.分布: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的部分,如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24.生理作用
(1)细胞水平上:促进_______________、诱导________________ 等。
(2)器官水平上:影响器官的 ________________。
25.植物向光性的原因: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常选带有芽和幼叶的枝条扦插,因为芽和幼叶产生生长素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A正确;B、常常在移栽前摘去幼苗的部分叶片是为了减少蒸腾作用,B错误;C、保留移栽幼苗根部土壤的目的是防止破坏根尖,C错误;D、常选择傍晚、阴天移栽幼苗都是为了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D错误。故选A。
2.答案:A
解析:A、该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尖端以下分布不均造成,A错误; B、拜尔的实验是在无光条件下进行的,其目的是排除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正确; C、属于可以设置黑暗条件下胚芽鞘尖端不做处理的正常胚芽鞘作为对照组,C正确; D、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尖端下面的一段弯曲生长, D正确。
故选:A。
3.答案:C
解析:A、图中插条生根与否的原因不是芽能发育成枝条,A 错误;B、芽能进行光合作用,不是插条生根的原因,B 错误;C、带有芽的插条生根是因为芽能产生生长素,生长素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C 正确;D、A、B 两组的插条等高,不能体现生长素促进生长的功能,D 错误。故选C。
4.答案:C
解析: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尖端为感光部位)会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使背光侧(①处)生长素分布多,向光侧(②处)生长素分布少。生长素还能进行极性运输,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但不能逆转。因此,琼脂块的生长素可运输到③④(且③④均等),但不能运输到⑤⑥。
5.答案:B
解析:缺乏与空白对照的比较,不能得出相关结论。
6.答案:C
解析:燕麦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图示实验中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位,不会影响胚芽鞘尖端对右侧光的感知;单侧光照射,可引起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使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生长比向光侧快,所以,图中胚芽鞘会向光弯曲生长。
7.答案:A
解析:A、生长素是发现最早的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科学家在研究植物向光性过程中发现的,A正确。
8.答案:C
解析:将燕麦的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过一段时间后,琼脂块上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再将琼脂块放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上,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单侧光照射,但是由于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尖端,故单侧光不会引起琼脂中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故a、b两个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相等,C正确。故选C。
9.答案:B
解析:B、设计实验探究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外因时,需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单一变量是有无单侧光,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所以可设置的实验组为c和a对照,B错误。
10.答案:D
解析:①中a、b琼脂块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胚芽鞘直立生长;②中没有胚芽鞘尖端,不能感光,胚芽鞘弯向右侧生长;③中胚芽鞘尖端被遮住,不能感光,胚芽鞘直立生长;④中生长素不能横向运输,胚芽鞘直立生长;⑤中生长素横向运输到左侧,胚芽鞘弯向右侧生长;⑥中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胚芽鞘不能生长;⑦中仅花盆旋转,幼苗可均匀照光,幼苗直立生长;⑧中旋转整个装置,幼苗弯向通光孔生长,D正确。
11.答案:D
解析:
12.答案:B
解析:B项,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同时命名为生长素,但并未检测提取出具体物质,故B项正确。
13.答案:D
解析:A、在促进根、茎两种器官生长时,根是对生长素更敏感的器官,A错误;B、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为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且生长素是植物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所以不会大量产生,B错误; C、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C错误; D、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D正确。
故选D。
14.答案:D
解析:①的胚芽鞘没有尖端,缺乏某种刺激,所以既不生长也不弯曲,A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②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B项错误;②的胚芽鞘能弯向光源生长说明尖端产生的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块传递给片,下部,C项错误;因为云母片不透水,所以尖端产生某种刺激也不能通过云母故其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结果与①相同,D项正确。
15.答案:B
解析: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为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是感光部位;生长素由尖端产生后向下端运输,促进胚芽鞘下端部位的生长,由于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因此尖端下面的伸长区部分会发生弯曲生长。
故选:B。
16.答案:ACD
解析:植物激素调节与顶端优势AUX1是参与水稻生长素极性运输的载体蛋白之一,AUX1缺失突变体由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受阻,导致水稻在苗期不能表现出顶端优势,从而使其分蘖增多,A正确;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较高时则会抑制生长,故分蘖发生部位生长素浓度不是越高越有利于分蘖增多,B错误;在水稻的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C正确;水稻分蘖相当于侧枝,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人的差异,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大致为根>芽>茎,因此,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可能会促进分蘖的生长,却抑制根的生长,D正确。
17.答案:ABD
解析:A、据题意可知,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就会沿着重力方向沉降,使得植物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细胞生长受抑制,A错误;B、平衡石细胞使根部生长素分布不均,而不是使植物根部对生长素浓度的影响更敏感,B错误;C、平衡石细胞对植物根部和茎部生长素浓度的影响是相同的,都会导致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背地侧,C正确;D、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从植物形态学上端运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是从植物的上端向下端运输,D错误。
18.答案:CD
解析:A、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包括H2O的光解(合成[H]需要NADP+的参与)和ATP的合成(需要ADP和Pi参与)两个过程,故A正确;B、在光照时,叶室内的CO2的变化值为P表示的是净光合量,测定呼吸作用时的CO2的变化值为Q,植物光合作用总量等于净光合量加呼吸消耗量,故W=P+Q,则B正确;C、若光照下测出叶室内的CO2变化值(P)为0,即净光合作用为0,此时该叶片的呼吸作用强度等于光合作用强度,而该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C错误;D、若正常夏日早6点日出,晚6点日落。则一天之中,净光合量P最高点应该在晚上6点左右,故D错误。故选CD。
19.答案:CD
解析:A、“又晒又浸,凡十余次”说明该物质的含量较少,需要多次浸之,积累总量,以达到适宜浓度,A正确;
B、“泥封枝条.…则根生”说明小便中含有生长素,具有促进枝条生根的作用,B正确;
C、又晒又浸,凡十余次,需要多次浸之,积累该物质总量,以达到适宜浓度,而不是说该物质越多促进生根的效果越好,C错误;
D、生长素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是有机小分子物质,不会被蛋白酶催化分解,D错误。
故选CD。
20.答案:BCD
解析:A、实验中将切段在蒸馏水中浸泡的目的是除去植物中原有的生长素,排除内源激素的干扰,A错误;B、据图可知,生长素浓度为0.1mg/L时,两组数据偏差较大,可能与取材数少有关,B正确;C、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是指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与对照组相比,其他组的生长素浓度都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正确;D、据图可知,在1mg/L时促进效果最大,但该实验所取得实验梯度较大,不能确定生长素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生长素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应在0.1~10mg/L之间,要确定促进燕麦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应在0.1~10mg/L之间减小浓度梯度继续分组实验,D正确。
21.答案:顶端优势;高
解析: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叫做顶端优势。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下部侧芽的高,因而侧芽生长受到抑制。
22.答案:生长素;不含生长素;形态学的上端;形态学的下端
23.答案:生长旺盛
24.答案:(1)细胞伸长生长;细胞分化
(2)生长、发育
解析:略
25.答案: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的不均匀
解析:由解题思路可知,植物的生长表现出向光性的原因是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的不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