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随堂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3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随堂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0-26 09:1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3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随堂测试
一、单选题
1.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不具备的特点是( )
A.调节较缓慢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2.某同学从温暖的教室里走到寒冷的室外,机体经过一系列调节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在此状态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皮肤血管收缩,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B.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多,细胞代谢速率加快
C.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将信号传给下丘脑
D.机体的调节过程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
3.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B.体液调节可以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C.神经调节反应迅速,作用时间较长
D.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较局限
4.当你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机体内几乎所有细胞都会动员起来,共同抵御寒冷。这些反应不包括( )
A.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B.皮肤血管收缩导致血流量减少
C.神经系统快速反应,引起骨骼肌战栗 D.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增强细胞代谢
5.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通过信号分子构成一个复杂网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些物质既可作为激素,又可作为神经递质
B.有些器官既含有神经细胞,又含有内分泌细胞
C.信号分子①③可分别表示乙酰胆碱和糖皮质激素
D.人体内检测到病毒则说明内环境稳态被破坏
6.空调使用的时间过长或设置的温度过低,人容易患“空调病”,患者往往表现出头晕目眩、关节酸痛等症状。研究表明,夏季时空调温度设置为26℃左右既节能又健康。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炎热天气,当人进入空调房后,凉爽感觉在大脑皮层中形成
B.寒冷会刺激下丘脑温度感受器,使下丘脑兴奋并分泌激素
C.炎热天气,当人进入空调房后,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D.“空调病”的发生说明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7.2024年5月26日,主题为“龙舟集美行,两岸一家亲”的2024年第十七届海峡两岸龙舟赛总决赛在厦门集美龙舟池举行。下列关于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生理状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在激烈运动过程中,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B. 激烈的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热量的主要来源是肝、脑等器官的活动
C. 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乳酸、尿素、血红蛋白等内环境指标会发生剧烈改变
D. 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员大量出汗失水,机体中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
8.图中曲线表示正常成年人血液中化学物质X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如果X代表CO2,c→d时段,呼吸强度增加
B.如果X代表抗利尿激素,c→d时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增强
C.如果X代表血糖,则b→c的变化过程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升高有关
D.如果X代表性激素,则分级调节过程可表示为下丘脑→垂体→性腺
9.病人高热不退,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措施来降低体温。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 B.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C.适当撤减衣服 D.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10.邛海的冬泳爱好者入水后,为了维持体温稳定,机体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
A.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血管收缩
B.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引起骨骼肌战栗
C.通过神经调节增加汗腺的分泌量
D.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释放量增加,细胞代谢活动增强
11.在户外工作的人,一定要注意天气的变化。在相应的环境中,下列有关其体温调节的过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寒冷环境下,位于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促进机体产热
B.寒冷环境下,骨骼肌和肝脏产热增多,受神经—体液调节
C.炎热环境下,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多
D.炎热环境下,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导致的,与体液调节无关
12.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年后生长激素不再分泌,身高不再增加
B.体内多种激素具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
C.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
D.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
13.鸟类的繁殖大多在春天进行的,具有时间为一年的性周期。下图为某一鸟类体内一个性周期的激素调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繁殖季节,适宜的日照时间通过体液调节不断引发激素A的分泌,从而影响鸟类的繁殖行为
B.激素B是促性腺激素,在非繁殖季节,激素B的分泌量明显减少
C.激素A与激素C的化学本质相同,可作用于同一种靶细胞
D.激素C分泌增加将导致激素A分泌减少,两者是拮抗关系
14.八岁的小明因一次意外不幸使他的下丘脑受到损伤,这可能会导致他( )
①免疫力下降
②体温调节发生变化
③言语活动功能障碍
④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
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发生变化
⑥睾丸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⑥ C.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5.奋战在抗击新冠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是最美逆行者。因长时间穿防护服工作,他们汗流浃背,饮水受限,尿量减少。下列关于尿液生成及排放的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
A.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Cl的重吸收
B.医护人员紧张工作后大量饮用清水有利于快速恢复水盐平衡
C.医护人员工作时高度紧张,排尿反射受到大脑皮层的抑制,排尿减少
D.医护人员工作时汗流浃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水的重吸收增加
二、多选题
16.人进入寒冷环境时,身体会发生的变化是( )
A.皮肤血管收缩 B.皮肤的血流量增加
C.汗腺分泌活动减弱 D.代谢活动增强
17.研究发现,冷空气过境前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病例组)与健康人(对照组)体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含量有如下变化。这几种物质均可以加速心脏跳动、增强心脏收缩、促进小动脉和静脉收缩使人体应对寒冷环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三种物质不都能用于神经调节
B.冷空气过境前后,两组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的变化说明病例组对寒冷的适应能力更强
C.多巴胺含量对气温变化的反应最敏感,肾上腺素含量反应最迟钝
D.极寒天气会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
18.如图为动物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①②对垂体作用效应都为促进
B. 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含量都会增加
C. 骨骼肌受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
D. 激素①作用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所有的细胞
19.尿崩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多饮、多尿、脱水等症状,尿崩症根据致病机理可分为中枢性尿崩症(抗利尿激素缺乏)和肾源性尿崩症(肾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缺乏);正常人在无渴感的情况下,刻意饮水造成的尿量大增,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属于尿崩症的范畴。如图为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抗利尿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中,下丘脑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
B.对于尿崩症患者,通过补充外源的抗利尿激素即可达到治疗的目的
C.P蛋白和靶蛋白相当于受体蛋白,G蛋白相当于细胞内的信号分子
D.抗利尿激素可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它们对水分子的重吸收
三、读图填空题
20.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膀胱逼尿肌接收到冲动后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产生排尿反射。日常生活中遇到有趣的事情我们常开玩笑说“笑尿了”,殊不知真的“笑尿了”是排尿反射异常的表现,患者发生非自主性漏尿,与此相关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________调节,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神经系统存在________。
(2)膀胱充盈时,膀胱壁上的________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着________(填数字)传到脊髓排尿中枢,同时兴奋传到________引起尿意,兴奋通过传出神经即________(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使膀胱缩小,尿液排出。
(3)正常机体处于兴奋状态,有时易出现虽有强烈尿意但排尿困难的现象,据图分析,排尿困难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笑尿了”是尿失禁的一种实例,如果在脊髓没有外伤的前提下,出现尿失禁可能的直接原因有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1.下图为下丘脑参与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模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相关激素,A、B表示相关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体缺水时,下丘脑受到刺激会分泌①__________激素,其作用是促进A__________重吸收水,进而引起尿量减少。
(2)人受到寒冷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就会通过分泌
②________(填激素名称),作用于B使其分泌③________(填激素名称),作用于甲状腺使其分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从而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同时,皮肤血管__________,减少机体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3)当血液中激素④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下丘脑和________(填图中标号)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激素④的分泌减少,避免其在体内的含量过高,这说明激素的分泌存在着________调节。
四、实验探究题
22.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某同学用麻醉后的实验免进行不同的实验,实验内容如下:
a.记录实验兔的尿量(单位:滴/分钟)。
b.耳缘静脉注射垂体提取液0.5mL,记录尿量。
c.待尿量恢复后,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5mL,记录尿量,取尿液做尿糖定性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发现,与a相比,b处理后实验兔尿量_____,其主要原因是垂体、提取液中含有_____。
(2)c处理后,肾小管重吸收水的能力_____。取尿液加入斐林试剂做尿糖定性实验出现砖红色,说明尿液中含有_____。
(3)若某实验兔出现腹泻、尿量减少现象,导致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了存在于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从而引起尿量减少。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需要通过体液的传送实现,因而体液调节反应速度较缓慢,与题意不符,A错误;B、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与题意不符,B错误;C、体液调节的物质有激素、二氧化碳等化学物质,并不都是内分泌腺产生,与题意相符,C正确;D、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因而表现为作用范围较广泛,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选C。
2.答案:A
解析:A、室外温度低,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机体经过一系列调节达到相对稳定状态,所以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A错误;
B、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细胞代谢速率功加快,增加产热,B正确;
C、寒冷刺激,使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将信号传给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C正确;
D、机体的体温调节过程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D正确。
故选A。
3.答案:B
解析:A、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主要内容,体液调节包括激素调节,A错误;B、有些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者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此时体液调节也可以看成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B正确; C、神经调节反应迅速,作用准确,作用时间较短,C错误; D、体液调节反应缓慢,作用范围广,D错误。
故选:B。
4.答案:A
解析: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A错误; B、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导致血流量减少,减少散热,B正确; C、寒冷环境中,骨骼肌通过战栗增加有氧呼吸强度,以增加产热,C正确; D、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细胞代谢,D正确。
故选:A。
5.答案:D
解析:A、有些物质既可作为激素,又可作为神经递质如肾上腺素既属于激素又属于神经递质,A正确;
B、有些器官既含有神经细胞,又含有内分泌细胞,如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B正确;
C、信号分子①是由神经细胞分泌的,可表示乙酰胆碱(神经递质),信号分子③可表示糖皮质激素,被肾上腺皮质分泌,C正确;
D、人体内检测到病毒,内环境稳态不一定被破坏,D错误。
故选D。
6.答案:B
解析:感觉在大脑皮层中形成,A项正确;温度感受器主要分布在皮肤、黏膜等,并不在下丘脑,下丘脑内有体温调节中枢、B项错误;炎热天气,当人进人空调房后,环境温度下降,机体为了维持体温稳定,会使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C项正确;“空调病”的发生说明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已失衡,进而表明机体调节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D项正确。
7.答案:D
解析:A、丙酮酸转化成乳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错误;
B、激烈运动中,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安静状态下,人体主要通过肝、脑等器官活动提供热量,B错误;
C、血红蛋白为红细胞的胞内蛋白,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
D、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员大量出汗丢失水分的同时丢失了无机盐,机体中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同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减少尿量排放,D正确;
故选D。
8.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血糖调节、水和无机盐调节以及呼吸调节机制的理解,综合性强。 A、CO2是调节人体呼吸运动的重要体液因子,在c→d段随着体液中CO2浓度增大,需要排除,呼吸作用会增强,A正确;B、如果X是抗利尿激素,其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故随着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机体对水分的重吸收相应增多, B正确; C如果X是血糖,b→c时段血糖含量下降,主要是胰岛素发挥作用降血糖的结果,C错误;D、如果X代表性激素,人体可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完成分级调节,维持机体稳态,D正确。
9.答案:D
解析:加盖棉被,不利于散热,在病理情况下,有时不容易出汗,即使出汗,加盖棉被后,汗液不容易蒸发,不利于散热,不利于高热病人退热, D符合题意
10.答案:C
解析:A、入水后,通过神经调节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量,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因此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血管收缩,A不符合题意;B、入水后,寒冷刺激冷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传出神经支配骨骼肌,使骨骼肌收缩加强,产热增加,B不符合题意;C、冬泳入水后,寒冷刺激冷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传出神经支配汗腺,使其分泌汗液减少,减少散热,C符合题意;D、寒冷条件刺激,可使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释放量增加,促进细胞代谢,使机体产热增加,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答案:B
解析:冷环境中,骨骼肌和内脏器官产热增多,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有关,B正确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B
解析:A、在繁殖季节,适宜的日照时间通过神经调节不断引发激素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鸟类的繁殖行为,A错误;
B、激素B是促性腺激素,在非繁殖季节,激素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减少,故激素B的分泌量会明显减少,B正确;
C、激素A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化学本质是多肽,激素C为性激素,化学本质是固醇,它们都可以作用于垂体,C错误;
D、激素C性激素分泌增加将导致激素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存在负反馈调节,两者不是拮抗关系,D错误。
故选B。
14.答案:C
解析: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分泌相关激素,也能传导神经冲动;下丘脑是体温、血糖和水盐调节的中枢,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大脑皮层是温度感觉、渴觉等的中枢;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下丘脑可分泌抗利尿激素,储存在垂体,由垂体释放。
免疫功能与下丘脑无关,①错误;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故下丘脑受到损伤,体温调节受到影响,②正确;言语区位于大脑皮层,故下丘脑受到损伤,言语活动功能不受影响,③错误;渗透压感受器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故下丘脑受到损伤,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发生变化,④正确;下丘脑通过垂体控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故下丘脑受到损伤,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会发生变化,⑤正确;下丘脑通过垂体控制睾丸的生长发育,故下丘脑受到损伤,睾丸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⑥正确。综上所述,以上说法正确的有②④⑤⑥,故选C。
15.答案:C
解析: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由垂体释放的。在渗透压降低时,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进入血液,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抗利尿激素增多,重吸收能力增强,排尿减少;反之,重吸收能力减弱,排尿增多。
A、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A错误;
B、医护工作者因长时间穿防护服工作,他们汗流浃背,饮水受限,这个过程丢失了水分和无机盐,故医护人员紧张工作后应适量饮用淡盐水有利于快速恢复水盐平衡,B错误;
C、排尿反射中枢位于脊髓,排尿反射中枢属于低级中枢,受控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当医护人员工作时高度紧张,排尿反射受到大脑皮层的抑制,使排尿减少,C正确;
D、医护人员工作时汗流浃背,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增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多,水的重吸收增加,排尿减少,D错误。
故选C。
16.答案:ACD
解析:A、寒冷环境时,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散热量下降,A正确;
B、寒冷环境时,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则皮肤的血流量减少,会使散热量减少,B错误;
C、寒冷环境时,机体通过调节使散热量减少,即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活动减弱,汗液减少,C正确;
D、寒冷环境时,机体通过调节使产热增加,所以代谢活动增强,D正确。
故选ACD。
17.答案:CD
解析:这三种物质都可以作为神经递质发挥作用,都可用于神经调节,A错误;冷空气过境前后,病例组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变化比对照组明显,所以病例组对寒冷的适应能力没有对照组强,B错误;分析数据可知,过境前与过境后相比,多巴胺含量变化最明显,肾上腺素含量变化最不明显,说明多巴胺含量对气温变化的反应最敏感,肾上腺素含量反应最迟钝,C正确;极寒天气会导致患者体内多巴胺增多,加速心脏跳动、增强心脏收缩、促进小动脉和静脉收缩,所以会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D正确。
18.答案:BC
解析:A、当激素②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A错误; B、刚进入寒冷环境时,激素①、③的分泌增加,使②的含量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B正确; C、骨骼肌受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增加产热,C正确; D、②所示的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所有的细胞,D错误。
故选:BC。
19.答案:ACD
解析:在抗利尿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中,感受器是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正确;由题干可知尿崩症包括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源性尿崩症,前者可通过补充外源的抗利尿激素达到治疗的目的,而后者的致病原因并不是缺乏抗利尿激素,而是缺乏相应的受体,因此,对于肾源性尿崩症患者则无法通过补充抗利尿激素达到治疗的目的,B错误;由题图可知,抗利尿激素和G蛋白相当于传递信息的分子,即信号分子,而P蛋白和靶蛋白分别是抗利尿激素和G蛋白的受体,C正确;根据教材知识可知,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它们对水的重吸收,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D正确。
20.答案:(1)①.神经;②.分级调节
(2)①.感受器;②.④;③.大脑皮层;④.副交感神经
(3)①.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排尿困难;②.与排尿有关的尿道括约肌松弛、相关神经元病变、膀胱不能储存尿液、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等
解析:(1)排尿不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而人之所以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大脑皮层对脊髓进行着调控。分析题图可知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这是大脑皮层控制的结果,属于分级调节机制。
(2)排尿不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分析题图可知:膀胱充盈时,膀胱壁上的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着传入神经(④)传到脊髓排尿中枢,同时兴奋传到大脑皮层引起尿意,兴奋通过传出神经即副交感神经使膀胱缩小,尿液排出。
(3)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正常机体处于兴奋状态,有时易出现虽有强烈尿意但排尿困难的现象,据图分析,排尿困难的原因可能是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排尿困难;尿失禁的原因有多种,“笑尿了”主要与排尿有关的尿道括约肌松弛或盆腔肌肉松弛有关,也可能是相关神经元病变、膀胱不能储存尿液、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等。
21.答案:(1)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收缩
(3)B;反馈
解析:(1)当人体缺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会分泌①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A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进而引起尿量减少,另一方面,刺激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增加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2)人受到寒冷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就会通过分泌②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作用于B垂体使其分泌③促甲状腺激素(TSH),作用于甲状腺使其分泌④甲状腺激素,从而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
(3)当血液中④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下丘脑和B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④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避免其在体内的含量过高,这说明激素的分泌存在着负反馈调节机制。
22.答案:(1)减少;抗利尿激素
(2)降低;还原糖(葡萄糖)
(3)下丘脑
解析:(1)b中注射的是垂体提取液,垂体提取液中含有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导致b处理后实验兔尿量减少。
(2)c处理为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5mL,会使血浆的葡萄糖浓度高于正常血糖水平,过多的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体外,导致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升高,同时会带走大量的水分,即肾小管重吸收水的能力降低,使得尿量增加。斐林试剂可与还原糖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取尿液加入斐林试剂做尿糖定性实验出现砖红色,说明尿液中含有还原性糖。
(3)实验兔出现腹泻会导致大量的水和无机盐丢失,使得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使抗利尿激素合成和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引起尿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