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苏州园林》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苏州园林》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27 11:5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导入:
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因西湖闻名,苏州以园林著称。今天,我们将跟随叶圣陶的文字去游览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叶圣陶
倘若( ) 鉴赏( ) 轩榭( )
回廊( ) 丘壑( ) 模样( )
着眼( ) 相间( ) 藤萝( )
嶙峋( ) 阶砌( ) 蔓延( )
蔷薇( ) 雕镂( ) 庸俗( )
斟酌( ) 因地制宜( )
自出心裁( ) 重峦叠嶂( )
tǎnɡ
jiàn
xiè
lánɡ


zhuó
jiàn
ténɡ
xún

màn
qiánɡ
lòu
yōnɡ
zhēn zhuó

cái
zhànɡ
字词清单
多音字

( )处所
( )处理
chù
chǔ
处:作名词时,读“chù”。
作动词时,读“chǔ”。
积累字词
标本:
因地制宜:
珠光宝气:
别具匠心:
嶙峋:
重峦叠嶂:
胸中有丘壑:
比喻具有代表性的事物。
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形容服饰、陈设等非常华丽。
重叠高耸的样子。
形容山岭重叠,峰峦相接,连绵不断。
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
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词语巧辩
别具匠心
别具一格
相同点:都有“与众不同”的意思。
不同点:“别具匠心”指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别具一格”指另有一种风格。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叶圣陶
写作追求完美、语言要求极其严格
叶圣陶,现代作家,“五四”前夕开始写作,所写作品构思缜密,结构严谨,风格朴实,语言精炼,被誉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1.自读检测:下面哪张图片是苏州园林?请结合相应文段说明理由。
活动一:看图·辨园林
1
2
3
4
5
5
7 8
2、自由朗读,说说你对于苏州园林的感受。作者对苏州园林有着怎样的印象?
(“标本”)
①(书)枝节和根本。②经过整理而保持原形的动、植物或矿物的样品。③比喻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物。④医学上指供化验或研究用的血液、痰液、粪便、组织切片等。
2.说明事物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如果让你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一下作者所介绍的苏州园林的总的特征,你认为哪句话最合适?能简单的说明一下理由吗?
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1.自由朗读③—⑥段,说说这四个段落能否调换顺序?
不能。③-⑥段分别介绍了“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近景远景”这四个方面;与第②段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构成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突出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特点。
活动二:看篇·明顺序
2.③-⑥已经把第②段的四个讲究介绍完了,为什么还
要写⑦—⑨段?
⑦-⑨段分别介绍了角落的美、门窗的美、色彩的美,这些是苏州园林局部的细节之美;对苏州园林的介绍更全面更具体,突出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特点;与前文构成由整体到局部的逻辑顺序。
总说
2.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分说
3.亭台轩榭的布局
4.假山池沼的配合
5.花草树木的映衬
6.近景远景的层次
四个讲究
7.每个角落
8.门和窗
9.极少用彩绘
细处注意


有总有分,文心周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从内容上看,总括句,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
从结构上看,这些句子使文章构成由总到分,由主到次,从整体概说到具体分说的逻辑顺序,使文章有总有分,文心周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小结:
说明对象:苏州园林
说明对象的特征:图画美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由总说到分说;从主要到次要)
1.比读《苏州园林》第⑤段和《中国石拱桥》第⑤段,比较它们在说明方法、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活动三:看段·明特色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约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只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细说。
链接材料:
一九七九年初,陈从周邀请圣翁(叶圣陶)为他的一本由风光画报出版社出版的《苏州园林》图册作序,圣翁慨然允诺。圣翁在序文概括地论述了苏州园林的魅力所在。
——《叶圣陶与苏州园林》
《中国石拱桥》是有一定专业性和科学性的说明文,目的是向读者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相关知识,所以多用列数字,语言准确平实。《苏州园林》是带有文学色彩的文艺性说明文。目的是为宣传苏州园林的美,多用作比较,语言生动典雅,富有美感。
在准确严谨的基础上,说明文的语言风格还要随文章类型、说明目的的变化而变化。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说明对象的特征,实现写作目的。
①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②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
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为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③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④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
⑤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⑥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1.请按照语言风格对下面这些句子分类。
活动四:看句·品语言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据说”是听说的意思,表明消息来源并不十分可靠,
说明并不确定苏州园林一定有一百多处,体现了说明文
语言的准确性。
②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大多”限制范围,是大部分的意思。表明苏州园林
中的池沼大部分引用的是活水,但并非是全部,体现了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③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往往”是通常的意思,说明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
通常是安排桥梁的,但不排除不安排桥梁的特殊情况,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④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极少”是非常非常少的意思,说明苏州园林与北京
园林不同,是很少很少使用彩绘的,但不排除用彩绘的
特殊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你知道说明文语言都有哪些特点吗?
表估计或推测
大约、大概、可能、也许、左右、上下
仅、最、非常、比较、几乎、相当、很、尤其
已经、一直、早已、一向、渐渐
多、有余、很少、很多、几个、许多
全、都、所有、有的、只有、大部分、总共
屡次、往往、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
①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
②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③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为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第二组
图案画更类似数学中的“几何图形”,看上去工工整整,大部分都是对称的,比较刻板。而美术画是艺术创造,更注重个性,不讲究对称,有自然之趣和艺术之美。
①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
②“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 美感和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制作程 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③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为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 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 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展开,这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观众多、极有层次。
总结 “标本”式说明文
①全文结构巧布局:整体概说段提纲挈领;
具体分说段主次分明;总分结构一一对应。
②段落内部巧构思:结构上段首句统领全段,说明方法上作比、举例来突显;
③语言风格巧变化:根据说明对象特点和写作目的,语言风格兼顾准确严谨和生动典雅。
板书设计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讲究:布局、配合、映衬、层次
注意:角落、门窗、色彩
苏州园林
总说
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