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3节 第1课时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和体温调节 同步学案
[-------自主学习-------]
1.体液调节
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
3.体温稳定的原理:机体的产热量=散热量
4.体温调节过程
(1)体温调节中枢: 。
(2)温度感受器:包括 感受器和 感受器。
(3)调节途径
①
②
③体温调节是由 共同实现的。
5.体温调节的意义
(1)人体的体温调节能力是 的,长时间在高温或寒冷环境中,人的体温会升高或降低。
(2)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物质代谢,使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紊乱,破坏 。
[-------互动探究-------]
探讨一 分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提高理解能力
1.细胞通讯是细胞间或细胞内高度精确和高效地发送与接收信息的通讯机制,是一种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细胞行为。图中甲、乙所示为人体内激素和神经递质两种类型的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据图讨论:
(1)图甲表示的调节方式是 ,图乙表示的调节方式是 。
(2)与图甲所示调节方式相比,图乙所示调节方式的特点是 。
(3)血液中CO2增多引起呼吸频率加快,请分析该过程的调节机制。
探讨二 分析人体的体温调节模型
2.根据模型回答有关问题:
(1)上图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甲状腺激素释放增多,增加产热,属于 (填“神经”“体液”或“神经—体液”)调节。
(2)下丘脑调控骨骼肌战栗,增加产热,属于 (填“神经”“体液”或“神经—体液”)调节。
探讨三 分析体温调节的原理,提高理解能力
3.尝试绘出人体散热量随环境温度变化的曲线,并分析比较25 ℃与10 ℃条件下机体产热量的大小关系。
4.当环境温度由25 ℃降至10 ℃时,人体内酶的活性怎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5.尝试写出在寒冷条件下产生冷觉的神经传导路径。
6.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1)体液调节是 。
(2)临床上给患者输入O2时,往往采用含有5%左右的CO2的混合气体,目的是 。
(3)一般情况下,冬天人的尿较多,夏天人的尿较少。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整合提升-------]
归纳概括体温调节中的“三、二、一”
辨析体温调节的四个易错点
(1)温度感受器感受的刺激是温度的变化,而非绝对温度。
(2)寒冷环境中比炎热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寒冷环境中机体代谢旺盛,产热增加,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3)在发高烧时,人体的产热不一定大于散热,除非病人的体温在持续升高,如果体温保持不变,则产热就等于散热。
(4)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温度变化速率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不只分布在皮肤,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
第三章 第3节 第1课时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和体温调节 同步学案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体液传送 激素、组胺
2. 体液运输 较缓慢 准确、比较局限
3. 肝、脑 骨骼肌 皮肤 对流
4.(1)下丘脑 (2)冷觉 热觉 (3)① 减少 皮肤血管
增多 肾上腺 ② 热觉 下丘脑 舒张 增多 ③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5.(1)有限 (2)内环境稳态
[-------互动探究-------]
探究一
1.(1)答案: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
(2)答案:调节更准确、更迅速、作用时间短
(3)答案:血液中CO2增多,高浓度的CO2随体液运输,可有效刺激呼吸中枢,呼吸中枢活动加强,肺的通气量增大,从而加快对CO2的清除,此过程是由体液和神经共同调节的。
探究二
2.(1)神经—体液 (2)神经
3.答案:如图所示
当人从25 ℃的环境到10 ℃的环境后,经过机体调节人体的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人体25 ℃时的产热量(a)、散热量(b)和10 ℃时的产热量(c)、散热量(d)的大小关系是:人体25 ℃时产热量(a)=25 ℃时散热量(b)<10 ℃时产热量(c)=10 ℃时散热量(d)。
4.答案:人体内酶的活性不变。人是恒温动物,在不同的外界温度条件下,人的体温维持相对稳定。
5.答案: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产生冷觉。
6.(1)答案: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2)答案:以达到刺激呼吸中枢的目的
(3)答案:冬天相比于夏天,汗液分泌减少,同时由于环境温度低,机体因代谢生成的水增加,故导致尿液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