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 课件11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二、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 课件11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3-06 14:23:43

文档简介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从本课起至单元结束,主要认识物质溶解的特点,即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溶解的快慢、饱和溶液和溶解的可逆性。教材设计意图主要是组织学生通过探究,比较相同条件下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以及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从而丰富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溶解于水的认识,认识到不同的物质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并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现象,初步意识到物质的溶解是可逆的。
学生通过对本单元的前三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一些固体、液体能溶解于水,但对气体能溶解于水缺少直观认识。同时,“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这一概念也将是本单元第六课《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学习基础。因此,本课的重点不仅让学生理解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而且更要关注对比实验中的公平性、学会正确的度量方法,也是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鉴于以上的分析和理解,我对本课教学活动进行了一些调整,以便更好地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1.教材中比较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时,只提到各自平均分成8小份,至于怎么分,教材中没有说明。由于在后续的学习中需要用到适合学生的度量方法,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应让学生学会用计数平勺的方法比较30毫升水中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为后续学习做好方法上的准备。
2.在“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部分,教材中的实验只说明气体能溶解于水,至于气体的溶解能力如何,教材中没有提及。因此这部分应结合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汽水冒泡的现象引出探究问题,借助注射器初步感知气体能溶解在水中,从而丰富能溶解物质的外延即可,不需要讨论气体的溶解能力如何。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2)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2.过程与方法:
(1)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观察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2)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
用对比实验比较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
教学难点:
1.认识到对比实验中公平比较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根据数据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能力。
教学准备:
1.为小组准备:2个透明玻璃杯各装30毫升水、1根筷子、2个2克勺、1瓶食盐、1瓶小苏打、开瓶器1个、注射器1只(附橡皮帽)。
2.学生准备:1瓶汽水(雪碧、可乐)。
教学过程:
一、小苏打能在水中溶解
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有很多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请你说一说有哪些?
(2)学生回答。
[PPT2] 出示图片和文字:食盐、高锰酸钾、砂糖、洗发水、胶水、醋、酒精。
(3)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新的物质:小苏打。
[PPT3] 出示图片和文字:小苏打。
(4)你在哪里见到过这种物质?
(5)学生回答。
预设:
①发面用小苏打是为了让面松软。
②做汽水。
③实验室里做实验。
[PPT4] 出示图片和文字:发面、做汽水。
(6)教师小结:是的,小苏打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物质。
2.探究小苏打能否在水中溶解。
(1)你认为它在水中能溶解吗?
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2)教师借助投影仪做演示实验:小苏打在水中溶解。
根据你观察到的现象,你认为小苏打在水中溶解了吗?
(3)过渡:小苏打和食盐一样,都能溶解在水中。这两种不同的物质,谁的溶解能力更强呢?
板书: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二、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实验方法讨论。
(1)[PPT5] 出示:
溶解能力是指一种物质最多能在水中溶解多少(数量)。
(2)学生猜测:
(1)食盐更多。
(2)小苏打更多。
(3)思考:怎样才能公平地比较出谁的溶解得更多?
(4)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
预设:
①哪些条件要保持一样?
②怎样让这些条件一样?
你怎么做到让一勺盐和一勺小苏打一样呢?
怎么取一平勺?
教师演示一平勺的取法。
③加了第一勺之后,什么时候再加第二勺?
④怎样判断它不能再溶解了?
(引导学生讲述他们的方法,通过交流分析,帮助学生明确公平对比的方法。)
(5)[PPT6] 出示实验方法:
①每个杯子各装30毫升水。
②每次加一平勺盐或小苏打,搅拌,等全部溶解完了之后再加第二勺。
③完成书本P29的记录表,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勺数,每一笔画记录一勺。
(6)学生实验,完成记录。
2.实验结果的分析。
(1)统计全班的实验结果:
①[PPT7] 出示统计表格:
30毫升水溶解物质的数量(单位:勺)
小组
物质










十一
十二
食盐
小苏打
②请每个小组汇报实验的数据,教师把数据填写在PPT表格中。
(2)分析数据。
①通过这些数据,你能分析出食盐和小苏打谁的溶解能力更强吗?
你是怎样判断的?
②表格中有没有让你特别有疑问的数据?
说一说你的看法?
你有什么问题想问这个小组?
(3)教师小结过渡: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小苏打和食盐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远远强于小苏打。每一种物质都有一定的溶解能力,气体也有一定的溶解能力。
三、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教师演示:摇晃一瓶雪碧,有气泡冒出。
2.提问:汽水中的气泡从哪里来的?
气体是怎么跑到雪碧里进去的呢?
3.学会回答。
预设:
(1)气体是被压进去的。
(2)气体溶解到水里的。
(3)放进小苏打,里面就会有气体。
4.引导:你是说气体被压进去,使它溶解到汽水里的。用这样的方法使气体溶解到水里,你有没有试过?
5.今天也让你亲自来试一试,请你阅读书本P30,按照书本上的方法去做一做这个实验,并且请你思考这几个问题。
[PPT8] 出示:
图片和思考:
(1)拉注射器活塞,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气体被______析出__________。
(2)推注射器活塞,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气体被______溶解__________。
(3)这两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6.教师小结:通过我们刚才的这个这个实验,我们发现,气体通过加压能溶解在水中,而且它能溶解又能被析出,是一个可以反复的过程。
7.请学生阅读P30的资料。
四、课堂小结
1.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及在实验中不足的方面。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溶解”获得了哪些新的认识?)
2.在接下去的课堂里,我们会认识更多物质溶解的特点。
3.知识拓展,[PPT9] 小博士知识:不同物质的溶解度 ,视频。
五、课外探究
1.教师演示:把一块方糖放进一杯清水里。
同学们,方糖放进水里,会怎样?(溶解)
现在,老师要把这一杯水和方糖送给你们,我们不去搅拌它,不去摇晃它,就把这杯水静止地放在你们教室里,看看这块方糖自己溶解完需要多少时间?
2.气体除了通过加压的方法溶解,还能通过化学方法溶解,你们也可以去试一试?
[PPT10] 出示:
方法:
在一个瓶子里装满糖水,往糖水里倒入一些白醋,再放入一些小苏打,盖紧瓶盖,等里面不再冒气泡了,摇动瓶子,你发现了什么?
六、作业
配套作业本P18。
【附】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和小苏打溶解能力的比较记录表
物质
30毫升水能溶解物质的勺数
溶解能力的比较
食盐
□强 □弱
小苏打
□强 □弱
板书设计: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水量相同 30毫升
每次加的量相同 一平勺
标准相同 前一勺溶解完再加第二勺
教学反思:
1.本课第一部分“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实验方法比教材中介绍的方法提高了难度,这也是为了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学生对于这部分的学习需要比预想花更多的时间,但是我还是认为这些时间花下去是值得的。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完善实验方案,对于比较的公平性有较深刻的认识。正由于本课第一部分需要较多的时间,进行第二部分“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学时让学生以初步的感知体验,认识到气体能溶解在水中即可。
2.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分析数据的能力相对高年级的学生较弱,因此需要“扶”的更多。面对数据,类似“你能发现什么”这种开放性较大的问题,会出现他们的发现和探究的主题相关性不大。因此,在分析数据是需要教师的指引,例如这节课中的数据分析可以先让学生竖着看表格,看看每个小组是不是能得出相同的结论,再让学生横着看表格,发现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差异,并寻找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从而反思实验的过程。
3.鉴于单元结构性的考虑,让学生对于溶解的特点有更系统的掌握,在接下去几课的教学中可以用概念补充的形式进行教学。
课件11张PPT。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酒精食盐高锰酸钾洗发水胶水砂糖醋小苏打 帮助发 面做汽水做实验溶解能力是指一种物质最多能在水中溶解多少 (1)每个杯子各装30毫升水。
(2)每次加一平勺盐或小苏打,搅拌,等全部溶解完了之后再加第二勺。
(3)完成书本P29的记录表,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勺数,每一笔画记录一勺。实验方法:30毫升水溶解物质的数量(单位:勺)(3)这两个现象说明了什么?思考:(1)拉注射器活塞,
气体被__________。析出(2)推注射器活塞,
气体____________。溶解小博士知识:不同物质的溶解度 在一个瓶子里装满糖水,往糖水里倒入一些白醋,再放入一些小苏打,盖紧瓶盖,等里面不再冒气泡了,摇动瓶子,你能发现什么? 课外探究方法: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