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溶解的快与慢 课件11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二、溶解的快与慢 课件11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3-06 14:25:48

文档简介

溶解的快与慢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本课研究物质溶解的特点之一:溶解的快慢。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依赖于三个主要因素:物质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液体是否被搅动。教材通过“搅拌对溶解的影响”、“水的温度对溶解的影响”两个对比实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同时又留有余地,对于“颗粒大小对溶解的影响”教材中没有明确提出探究的要求,从而可以让学生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展开专门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教材安排学生自行设计“怎样加快水果糖溶解”的实验,让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过程与方法,旨在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综合运用本课学习的知识,进一步理解物质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对物质溶解快慢的影响。
在前几课的溶解实验中,学生很自然地会注意到溶解的快慢问题,想到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溶解的快慢?怎样让食盐溶解得快一点?学生比较容易想到的是搅拌,因为前面几课的实验中多次使用了搅拌的方法,他们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经验,而对于影响溶解快慢的其他因素应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测。对比实验作为一种探究的方法,在小学科学课中使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在本课中应遵循“由扶到放”的原则,进一步巩固对比实验的方法。
鉴于以上的分析和理解,我对本课教学活动进行了一些调整,以便更好地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1.对于可能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充分了解学生关于溶解快慢的原有认识。
2.基于学生猜测的基础上,根据“由扶到放”的原则,指导学生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究。在研究“搅拌”这个因素是否影响溶解的快慢时,可以师生共同讨论设计、修正实验方案,并且在小组实验之后的交流讨论中,进一步反思实验的过程和方法,以达到对对比实验的更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对于“水的温度对溶解的影响”、“颗粒大小对溶解的影响”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其中一个因素进行研究。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知道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活动过程。
2.能设计“怎样加快方糖溶解”的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探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用对比实验研究影响方糖溶解快慢的因素。
教学难点:
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活动,理解对比实验中控制变量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1.为小组准备:2个透明玻璃杯、1根筷子、1个水槽、冷水、热水、食盐、方糖、溶解快与慢记录表。
2.教师准备:方糖溶解快慢的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猜测影响方糖溶解快慢的因素
1.现象导入,引出问题。
(1)在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溶解”的第一个特点:不同物质溶解能力不同。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溶解的另一个特点:溶解的快慢。
板书:溶解的快与慢
(2)教师演示:把一块方糖放入一杯清水中。
上节课,老师也送给你们一杯这样的液体,并且让你们带回教室去观察了,你们发现一块方糖自己溶解完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3)学生回答。
预设:
①没有观察。
②要很长时间。
③远远超过一节课的时间。
2.讨论影响方糖溶解快慢的因素。
(1)引导:是的,让一块方糖自己溶解完要花很长的时间,那你有哪些办法让它在水中溶解得快一点?
(2)学生回答。
预设:①搅拌、摇晃、加热、切碎……
② 你怎么知道这些办法能加快溶解呢?
③用什么办法可以证明?
二、实验验证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1.验证搅拌是否能加快溶解。
(1)我们想要知道搅拌是不是能加快溶解,可以怎么做?
[PPT2] 出示:
思考:
①怎样才能公平的比较?
②什么条件要改变?什么条件保持不变?
③如何让这些条件一样?
(2)学生回答。
预设:
①改变的条件:搅拌和不搅拌。
②不变的条件:水量相同、盐的多少相同、水的温度相同……
[PPT3] 出示:
不变的条件: 改变的条件:
相同的水量 50毫升
相同的盐量 一平勺
相同的水温 自来水
(3)[PPT4] 视频:
实验方法:搅拌对溶解快慢的影响。
(4)通过观察什么现象来比较溶解的快慢?
(5)学生回答。
预设:
①水中的盐颗粒变小。
②颗粒变少。
(6)学生实验,并完成P31表格。
(7)交流汇报。
①搅拌对溶解的快慢有什么影响?
②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搅拌能加快溶解?
2.设计实验,证明冷热、粉碎对溶解快慢的影响。
(1)我们用对比的方法,证明了搅拌能加快溶解,你能用同样的方法证明另外两个因素是否能加快溶解吗?请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因素进行讨论,设计实验的方法。
[PPT5] 出示:
思考:
①什么条件要改变?什么条件保持不变?
②如何让这些条件一样?
(2)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预设:
①冷热。
改变:冷水 、热水
不变:相同量的水、相同量的食盐、搅拌
②切碎。
改变:整块 、切碎
不变:相同量的水、同样大小的方糖、搅拌、水温相同
(3)[PPT6] 出示:
冷热对溶解快慢的影响
相同条件: 改变条件:
相同的水量 50毫升 冷水和热水图片
相同的盐量 一平勺
[PPT7] 出示:
实验方法视频
[PPT8] 出示:
粉碎对溶解快慢的影响
相同条件: 改变条件:
相同的水量 50毫升 整块方糖和碎糖图片
相同的糖量 大小相同的方糖
[PPT9] 出示实验方法视频
(根据学生对对比的理解及操作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播放这两段视频,如果学生对于控制变量有较好的理解,则可以不出示这两段视频)
(4)修改表格:如果是做水的冷热对溶解快慢影响的实验的,参考书本32页的表格,如果是做是否粉碎对溶解快慢影响的实验的,则把“常温”改成“整块”,把“热水”改成粉碎。
[PPT10] 出示表格:
溶解快与慢的比较记录表二
溶解过程
常温整块
热水粉碎
溶解快慢
快□
慢□
快□
慢□
(5)学生分组实验,完成记录表,教师巡视。
(6)分组汇报。
通过分组实验,你认为水温的冷热和是否粉碎对溶解的快慢分别有什么影响?
(7)学生回答。
预设:
(1)冷水和热水对食盐溶解的快慢有什么影响?
(2)是否粉碎对溶解的快慢有什么影响?
(8)教师出示一颗水果糖。
小结过渡:通过做对比实验,我们发现搅拌、用热水和粉碎物质都能加快溶解,如果要让这颗水果糖用最快的速度溶解,你会怎么做?
(9)同学们对物质溶解的快慢的知识学得真不错!
三、课堂小结
1.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溶解”又增加了哪些新的认识?
2.下一节课,我们又会认识物质溶解的什么特点呢?
四、作业
配套作业本P19。
【附】观察记录表格
溶解快与慢的比较记录表二
溶解过程
常温整块
热水粉碎
溶解快慢
快□
慢□
快□
慢□
板书设计:
溶解的快与慢
改变的条件: 搅拌 冷热 切碎
不变条件: 50毫升水
一平勺盐 一平勺盐 一块方糖
搅拌 搅拌
教学反思:
1.本课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帮助学生不断完善和丰富“溶解”概念,因此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由开始教师“扶着走”到学生自主设计逐步放开,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对比实验的本质,掌握公平对比的方法。教师的“扶”不是教师全部讲授,不是死板硬套强加给学生,而是通过对比实验的几个核心问题,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逐步形成共识。
2.本课中的实验,对比的结果是很明显的,学生通过实验都能得出合理的结论。但是在实验过程中还有一些微小、有趣的现象也应该让学生关注,例如颗粒变小的快慢,通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中一些细微的现象,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精细的观察态度。
3.对于课堂中,教学时运用视频演示,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有意注意,效果往往也比教师讲授和演示更好,因此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中适当地应用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方法。
课件11张PPT。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溶解的快与慢 (1)怎样才能公平地比较?
(2)什么条件要改变?什么条件保持不变?
(3)如何让这些条件一样?思考:搅拌对溶解快慢的影响不变的条件: 改变的条件:相同的水量 50毫升
相同的盐量 一平勺
相同的水温 自来水 搅拌对溶解快慢的影响不搅拌搅拌搅拌对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方法: 冷热、粉碎对溶解快慢的影响 (1)什么条件要改变?什么条件保持不变?
(2)如何让这些条件一样? 思考:冷热对溶解快慢的影响相同条件:
相同的水量 50毫升
相同的盐量 一平勺改变条件:冷热对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方法:粉碎对溶解快慢的影响相同条件:
相同的水量 50毫升
相同的糖量 大小相同的方糖 改变条件:整块敲碎粉碎对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方法:溶解快与慢的比较记录表二THANKS